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写景散文 >

青云谱写意之三

2019-02-28 17:08 来源:散文网

八大山人绘画以大笔写意著称,善长画花卉禽鸟。或是残山剩水、或是老树枯枝,或是昂首挺胸的兽类,或振翅即飞的孤鸟,或是干枯的池塘,笔墨简练,形象夸张。画中常以鼓腹的兽,瞪眼的鱼,甚至一只足着地的鸟,以示与清廷誓不两立。

《鹊石图》,画了两只喜鹊立于磐石之上,期意为鹊巢鸠占,并着意表现,双鹊集栖于磐石,表明这不是鸬鸠可以占据和动摇得了的。《古梅图轴》写的一株饱经风霜的右梅,树根全露,树顶向两边屈伸成“丁”字形。它的老干已补摧折得半枯,但在被压抑得伸不直的枝丫上,却迸绽出迎春的花朵。《孔雀图》这幅画的上半部为石壁,石壁底部有低垂的几片竹叶和两朵将要凋零的牡丹花;下半部是一块上大下尖显得很不稳定的光滑大石,石上蹲着两只造型丑陋的孔雀,孔雀尾部拖着三根残破羽毛。画上还题了一首诗:“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这是以孔雀来讥讽那此顶戴花翎清朝的大官们。三耳,据说是暗示奴才听主子吩咐,象此常人多一只耳朵。当时,大臣每晨上朝,天没亮就得去等候,故曰“坐二更”。八大山人用这些寓意深刻的画和隐晦的诗,配合默契,极尽讽刺之能事。他的花鸟画,实际就是政治讽刺画,画中有诗,画外有意,章法奇特,这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和欣赏的地方。

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说:“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八大山人就是这样,放浪形骸之外,佯狂于笔墨之间,把亡国之痛和人生的失意,都表达在作品中,甚至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哭之、笑之”,大有“朱邸繁华成昔梦”的感慨。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守望,冬天的路口

    守望,冬天的路口

    一片落霞孤鸿的眷恋中,依依送别秋水长天的一程相逢。一篱冬阳,隔开季节分明的两端;冬,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在身边 光阴不懂人情,竟自流转,然而我们心底终有些撇不清的东西,留在了逝去的时光...

    2020-11-26

  • 清晨的阳光

    清晨的阳光

    清晨,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钻了进来,轻轻环绕在周身四围,我张开眼睛,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恩泽。 轻轻地推开窗户,柔柔的风撞了个满怀,抚过了我整个脸颊,飘起了我的长发。想起了遥远的梦,感念...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