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写人散文 >

二叔父轶事

2019-01-18 10:39 来源:散文网


  父亲的二堂弟,也就是我的二叔父,他在村子里可是个大能人,村里人都叫他“十二能”,二叔父的确是这样的人。
  
  二叔父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没上完初中就回了家,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心里当然有着诸多无奈,可在那时候,家庭的贫困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他也只能接受了。
  
  那时候,白鹿原上还很贫穷,粮食不够吃还时常靠国家救济,这样一来,拥有一门手艺就成了首选。二叔父在下地劳动之余跟着村里的一位师傅学木匠,他聪明,好学,一学就会。割大板柜,大立柜,一头沉,二头沉,就连桌子,椅子只要有人要他都会给人家及时做好。逢集市,他就会拉着架子车去卖。二叔做活细发,实实在在,样式也美观大方,常常会有买主们围着他,销路自然不愁。时间长了,跟他熟识的人就多了起来,人们也常喊他“刘师”呢。(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村里买了台手扶拖拉机,全村人一致推荐二叔父来开。二叔父也没有开过拖拉机,可他欣然接受了。他接着就去找公社农机站的技术员,让人家给他指点指点,他很虚心,没几天,他就能开着手扶拖拉机在村里的路上转了。他不光学会了驾驶技术,对故障维修也心中有了数。三夏大忙,二叔父开的手扶拖拉机可派上了用场,给队里碾场,全队几百亩的麦子都是他一人来碾,他碾场时就穿着棉褂褂,并不穿衬衣,虽然看着他穿的衣服很厚重,其实受实惠的还是他。那样才不易种署,这是他悟出的窍门。村里办了铁丝厂,生产各种规格罗网,瓷绳(单位围墙上用来防盗的),都是二叔父在夜里开着手扶拖拉机偷偷开到城里给收货单位送去,那需要胆量和耐心的。开拖拉机,不光是开,还要及时排除故障,修也是一门基本功。二叔父从来都没有误过村里的事情,拖拉机有故障他都会及时修好,到了后来,其他村子的人都来请二叔父为他们排除故障呢。
  
  土地承包到户,人们的日子渐渐好过了,盖房子的人家也多了起来,二叔父又开始给人盖瓦房了。二叔父本来是木匠,盖瓦房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他瓦工、木工样样都干,时常会得到众人的好评;再后来,二叔父所在的工程队在白鹿原方圆二三十里的村子揽活了,一家接着一家盖,一座座瓦房、平房、楼房盖成了,以质量为根本的理念得到了乡亲们的普遍赞誉,二叔父也成了人们夸奖的对象。
  
  二叔盖了二十多年房,其实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只能算村中一般人家而已。二叔是个有决心不爱求人的人,他现在住的平方还是自己亲自盖成的,二叔母只是当小工、拉拉下手而已。村上只有两个匠人自己亲手盖房,一个就是二叔父。
  
  如今的二叔父已不盖房了,年龄和身体上的原因也不因许他再干了。家里有了副业,地里有了经济作物,尤其是务了西瓜,二叔父也在积极地学习着相关的技术,他忙碌着、忙碌着。他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村里乡党过事更是离不开他,电工差不多都让他包了,给相邻修个电也是司空见惯的事。
  
  二叔父是个爱上进的人,他渴望知识,干啥事都踏踏实实。我每次回家都要跟他坐坐,跟他谈天说地,谈民俗,谈乡土,谈秦腔······,我真为我的二叔父而骄傲,我跟他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受益,总是增长知识,总进步不断的。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幽默的叫卖声

    幽默的叫卖声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沙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

    2020-12-01

  • 背影(朱自清)

    背影(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

    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