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馄饨的文章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馄饨夫妻
  小街的两边有各种店铺,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极贴近寻常百姓生活的,为大家提一供便利。就在这样一条小街的街角处有个小小的馄饨店铺,很是惹人喜爱。
  说它惹人喜爱,一是因为这店铺不大,却收拾得整洁、雅致,二是因为这卖馄饨的小夫妻手脚清爽麻利,脸上永远都挂着谦和的笑,看见熟客,远远的那笑就在眉眼里漾开了。
  平日里女主人一直在灶上守着,为客人煮馄饨。只见她飞快地数出馄饨,下到锅里,再腾出手来往碗里放佐料,再将馄饨从锅里舀出添到调好了料的碗里,娴熟得很。稍得空闲便又飞快地包馄饨,以补充卖掉的部分。看她包馄饨,真是让人叹服:左手执皮,右手拈馅,一秒钟一个,一气呵成,还不用担心它们在锅里被煮开的危险。女主人忙在灶上,男主人便穿梭在店铺中,为客人端来送去,顺手麻利地收拾桌子,还连带收钱找钱,得空再清扫一下地面。夫妻俩真是配合默契。
  他们家馄饨料足,又是以猪骨汤做汤底,味道自然比别人家醇厚,所以总是顾客盈门。夫妻俩有个小女儿,只有三四岁大,白皮肤,大眼睛,声音银铃般脆,很是可爱。夫妻俩忙的时候顾不上孩子,任由她自己玩耍,甚至有时百无聊赖的小姑娘想和爸妈亲近一下,撒个娇都会被夫妻俩粗一粗地推开,常见到小女孩委屈大哭的情景。
  小夫妻很辛苦,每天很早就起床开始生炉子,熬汤底,包馄饨,从清晨迎接第一位客人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收摊,打扫卫生,整整一天都没有歇脚的时间。这样日复一日地辛苦劳作,怎么脸上还会有那么多的笑呢?
  
  篇二:馄饨的味道
  清晨,一天的忙碌才刚刚开始,搓搓通红的双手,轻轻呵一口气。时至深冬,两旁的树叶早已凋落,成全了一片蓝天的广阔。云朵软乎乎的,阳光固执透过云层。早安,世界。
  眨眼间,脚步顺着香味而来到一家早餐店。这时店里人已渐渐多了。热腾腾的食物在冬天总让人倍感亲切。空气中夹杂各种早餐的味道,让我的肚子瞬间投降。
  “阿姨,馄饨还有吗?”(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哎,有的,你等等。”抬眼望去是一位削瘦的妇女。一边微笑一边手脚麻利添入各种调味料,锅中一个个气泡绽开在心里,白色的面,青色的葱俨然是一道亮色。她的眼从未离开锅,仿佛那是她的珍宝,别人不许抢的。
  终于轮到我的馄饨。其实早餐店还卖糯米饭的,并不是不爱吃,而是卖糯米饭的中年男子小气吝啬得很,搅了我的好心情。正想着,馄饨已经被码好,正跃跃欲试地下锅。在一片大火中,它们的身体渐渐鼓起,开始轻飘飘起来。
  我不担心那旺盛的大火,我曾多次见识到这位妇女的手艺:她颠锅颠得从容不迫,调料加得恰到好处,微笑笑得温暖人心。她在这有些年份的厨房,熠熠生辉起来。这世界的主宰便是她,她的厨房,不许任何人靠近!
  一碗馄饨出锅了,我还怔怔看着她,即使见识过无数次,也难不被她的专注打动。
  一碗馄饨,一片青菜,一层油花,人生足矣!呷一口清汤,立刻感觉一股暖流涌入身体。不止是食物以本初面貌示人,还有一份浓浓的、缠绕心头的情愫。馄饨皮薄如蝉翼,汤汁犹如洪水般占据口舌。一口一个,有大大的满足。不一会儿,碗已见底,唇齿间仍有余味。味,不因物美,而因人美,因心美。
  这温馨的馄饨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
  
  篇三:馄饨
  前几日一友包了很多的馄饨,冻在冰箱里准备慢慢享用。友包的馄饨馅大皮薄,一个个形态美观,就像一个个小元宝。用友的话说就是包馄饨形状的小饺子。要是饭店卖这样的馄饨保证得挤掉门框。更不用说友预备的鸡汤、海米、紫菜、榨菜、香菜、胡萝卜等等好东西了。看着都让人馋啊。看着友一个一个地包着馄饨,想起了十几年前经常吃的一家地摊的馄饨。那时我的年纪还小,工作需要倒班,晚上下班通勤车开到市内大约八九点钟了。那时在市委下车,离家还有四五里的路程。沿着解放路踩着自己的影子往家走,每每走到师范学院正门前的时候,都会看到一个馄饨摊。一辆推车,几张小桌,几把小板凳,就这么简单。经常会看到几个学生在那里或细嚼慢咽或狼吞虎咽,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品尝这热热的馄饨。
  不知怎么的每当走到那里的时候,就感到肚中有些饥饿,也会找一空位子坐下。要上一碗馄饨。老板憨憨厚厚的,但干活麻利,一边煮着馄饨,一边在碗中放好了,虾皮、香菜、紫菜、酱油、香油、味精等调料。感觉煮馄饨的汤就是白水,当馄饨捞出,再浇上一勺汤,香味就飘了出来。老板娘这时就会笑盈盈的给你端上来,还真有点阿庆嫂的样子。
  看着碗中的馄饨,透过晶白的皮能看见里面粉红的肉馅,虽然只是那么一点点,但白中透红真是好看,在配上黑色的紫菜,绿色的香菜,还有碗底那几个金黄色的小虾皮,就是一幅美图。随着热气,香香的味道已经飘到鼻中了。此时再不把这一个个馄饨放到嘴里,那肚里的馋虫都要跑出来了。一个个馄饨吃完,一碗汤也喝下了,碗底就剩那几个已经泡软的小虾皮了。要说在我们锦州虾皮真不算好东西,我们面对大海,海产品是不愁吃的。但每每这时我都会把它们一个个的夹起来慢慢的咀嚼,鲜香滋味已是满口。
  经常去了,老板见到我也熟悉了,经常会给我多加一两个馄饨,估计老顾客老板都会这样照顾的。老板不支声的,只是笑笑,我也只是笑笑(估计老板把我也当成学生了)。小馄饨摊生意这么好,味道当然重要,老板经营的方法也是关键。老板憨厚,老板娘精明,绝配啊。
  后来不倒班了,也就不再在晚上走那条路了,也就没再去光顾那个小摊。但馄饨到是没少吃,锦州有名的几家馄饨店,也是去过。都是鸡汤,海米的,可怎么也吃不出小摊的味道。每每看到卖虾皮的还忍不住买点,放在嘴里慢慢地嚼,鲜味依然,只是少了馄饨的香味。
  看着友包好的一盘子一盘子的馄饨放到冰箱里冻了起来,知道没有请我吃的意思,咽咽口水黯然收回目光。还是在脑海里回味我的美味吧。
  
  篇四:旧时的馄饨担
  昨日的晚餐,在家附近的地方以馄饨充数,也许是假日过于闲暇所致,享用之时竟然想起过去的馄饨担来。
  我所以认识馄饨,应该不是源于饭馆或自家的厨房,而当是那种走街窜巷的馄饨担。那种馄饨担曾一度是我以及和我同时代的人,最为期盼和怀念的东西了,每到黄昏来临之时,我便从自家阳台上往下望去,看馄饨担是否来了,一旦看到远远的路上有跳着担子的身影走来,便不觉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而大呼,“馄饨来了!馄饨来了!!”,随即拉扯着妈妈的衣角,纠缠其带我到楼下吃馄饨去。若是因雨或是其他原因没有来,不免失望好一阵子,实在忍受不了这种感觉时,便要问家人寻一毛钱,索性自己四处寻找去。这种经历,想来现在的小孩是无从体会了,我那即将临世的孩子,也只能在我的描述中去找寻馄饨担的踪影了。
  馄饨担着实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东西。一副木制的担子,竟能将一个饭店担在自己的身上而四处游走。这种馄饨担长大约在一米七八左右,通体是木色的,担子的两头均呈立方体形,规则且又稳重,而这所有的乾坤都隐藏在这两端的立方体之内了。担子的一端其实是一个炉子,一个盛好水的钢精锅,插在立方体上方的圆型口中,锅的下方则是一个炉子了,印象中不是烧的煤球,而是柴火,应该也是有金属的炉壁,但应该不厚,否则担子的分量可就要增加许多了。担子的另一端,则是大约三层的抽屉,每层放置的东西是什么,已经不能全然记得,大约是一层是拌好的肉馅和备好的馄饨皮,一层是放置了碗筷,还有一层应该放置了一些诸如酱油、味精、虾皮之类的调料了。担子中间的结构似乎有些玄机,但现在也不能记起它的具体结构,只是知道如若要起身,则是可担起的扁担,若是放下,则可将一块木板旋转开放置,即能成为一个小的操作桌,以将包馄饨的肉馅、馄饨皮之类的东西放置于其上。除了两端的玄机和中间的奥妙之外,当馄饨担出发的时候,还要最担子上挂置一个可折叠放置的馄饨桌和几个马扎,以供顾客吃馄饨时使用的。
  馄饨担似乎不是终日都最街头巷尾存在,印象中只有在黄昏即将到来的时候才开始出现,至天黑后约一两个小时撤走。挑着馄饨担卖馄饨的人,绝不如现在的商家那样“敬业”,一般一日只出来卖一次,可能也是局限于馄饨担的容量,只要是把担子中备好的东西卖光之后,便收拾回家不再出来了。现在粗略想来,加之准备材料的时间,每日工作的时间也不足六小时,甚是清闲雅致。白天不卖馄饨,有可能是卖馄饨的人在休息,不愿出来,但更多的可能则是观念上的问题,那时候的我们,从骨子里认为,早餐是一定要吃烧饼油条和稀饭的,午餐一定是要吃米饭炒菜的,用馄饨来代替白天的正餐尤其是午餐,则是有悖于常人生活的规律,不为现实所容,难免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嫌。况且,馄饨也无法替代米饭炒菜,毕竟那只是一种街头的小吃而已,尝鲜可以,但无论如何是不能真正填饱肚子的。只有到了傍晚,这种观念则完全改变,晚上的时光在那时候也是用来消遣用的,因此不在家中用晚餐,而跑到馄饨担旁边吃馄饨,才是平常之事。不过,对于很多成年人而言,出来吃馄饨,或是陪孩子,或是陪正在恋爱中的伴侣,是生活方式的一种调节,断不可日日吃而使之成为正餐,只是偶尔为之的一种方式。
  黄昏时候,馄饨担出现最多的地方,还是各个企业的家属大院,似乎那里的孩子最多,也常有大人看管,久而久之,卖馄饨的也与那里的居民熟识,以至于卖馄饨者姓什么、叫什么、家住哪里甚至于父亲是谁,也为带着孩子吃馄饨的大人们所熟知,卖馄饨的“商家”和吃馄饨的“顾客”真真是做到了有效沟通。从这个层面来看,似乎馄饨担的出现,更多似乎是一种文化,而不仅是一个买卖的行为。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馄饨担更是晚间闲暇生活的一种期盼,它既可以给我带来美味,又可以使得我最吃馄饨的过程中,与张三家的小孩和李四家的小孩等等一起玩耍,固然成为一种沟通的载体,现在想来,还颇为怀念呢。每每到晚间八点多钟,卖馄饨的人担起馄饨担离开的时候,我们都会热情相送,并嘱咐明天还要来,因为这副馄饨担不仅担负着卖馄饨人的全部生活,也担负着那时候的我们对快乐时光的期盼。
  其实,无论对于馄饨担的哪一方人而言,生活就是那样的简单。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