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桥的文章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童年的小桥
在古城的西门外有一座小桥,是我童年儿时流连忘返的地方。小桥是由河卵石拱圈成的,桥面不宽,两辆牛车错身可过。桥很短,这头摔跤那头拾帽。下面潺一潺流水、碧波清澈,两侧台阶交错,桥身虽经百年风雨,但桥面仍然平坦无坎,桥下苔藓暗绿。每逢三六九,以桥为中心便是当地的集市,家乡人叫“石桥会”。桥南侧为交易市场、生活、物资用品应有尽有。桥北侧是杂耍戏班、小吃、商客云集歇脚。
我小的时候常常躲开大人,偷偷溜到集会上玩,记忆最深的是当年的“对台戏”和“吹糖人”;两座戏台相对不到二百米,一边是唢呐吹打、锣鼓喧天,演的是喜闹戏,也就是所谓的武戏;一边是琴声板胡、清梆脆弦唱的是悲剧,也就是所谓的文戏。艺人们各显特色*、各露绝活,双方都想“擂”过对方。两边台下的观众人群也随着两边戏情的高涨低落一会东一西,忙的不亦乐呼……。孩子们看不懂戏,就跟着大人们瞎哄哄,跑的满地找鞋。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小货郎手里的那一团一糖稀,热一烫烫、粘呼一呼的,挑一块象蚕豆一样大小的糖稀,擦入根空心麦杆,边吹边捏,一转眼便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和人物,什么小狗小鸡、螃蟹蜈蚣、孙悟空猪八戒等。心里暗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学会这门手艺,做出好多好多我想要的东西来。
桥头有两家铺子最能吸引我,一家是卤肉店,当你走过摊子的时候那个香呀,谗呀……至今想起来还要流口水,真可惜我只吃过有数的几次,每次只能尝尝,少的可怜。最过瘾的一次是我有次生病发烧几天吃不下饭,母亲问我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桥头的卤肉”。五角钱的卤猪肝,我用手一点一点抠着吃了三四天,那个享受啊就别提了;另一家就是城外有名的“西关铁匠铺”。也许这是最原始的地方工业作坊了,每当小锤叮当,大锤重砸时,工件金花四溅,一会儿便锻打成了菜刀、锄头、门扣等……各式各样琳琅滿目,趁热放到盛有冷水的木桶里“淬火”时,便激起来腾腾热浪白云,在铺子里撩绕旋转,带给人们多少的暇想和希望。
现如今这里早已是景去人非了,小桥流水今无影、旧年民俗觅无踪。现代化的建筑障目遮眼,然而我心里总觉得空荡荡似乎少了点什么。
篇二:小桥
这是一座石板小桥,它有六个低矮的桥礅,每两个桥墩之间并排平铺着两块厚厚的石板。它离河水很低,每逢下大雨,这座小桥都会被淹没。这是一条人们上街、孩子上学的必经之道,如果不经过这座桥,人们就需绕很远的路。
但在前年,由于修乡村公路要绕着住户走,所以通往小桥的道路改道,再不走这条小路了。在离小桥上游一百米的地方,重新修了一座比小桥更宽、更高、更长的水泥桥。人们都从新桥上经过,很少有人再从这里过桥。从此,小桥显得冷清了,寂寞了。它一下子失去往日的荣光和繁华。它孤零零地平躺在河面上,我看了,心中有些不忍。毕竟这座小桥陪伴了我十几年,每天上学、放学,来来回回。在它身上,留下了我无数的脚印,它也是我生活中的见证者,它记录了我坎坷的成长历程!见证了我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忧伤!也承载了我童年美好的梦想!(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早晨,我们带着欢快的的心情上学,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从小桥上经过时,会映照一下水中那张充满稚气的小一脸,还会对着河水做几个鬼脸。有时也会鞠起一捧水,来清醒一下睡眼惺忪的双眼,清洗那张因早上匆忙而忘记洗的脏脸。河水很清很凉,洗一洗,令人神清气爽!有一种拥抱大自然的无比惬意!
夏天的小桥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后,大家会不约而同地齐聚在这里,把书包往地上一扔,脱掉衣裤,光着身一子跳下了小河。在河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时而相互击水,时而做出各种各样的姿势:仰浮、蛙泳、蝶泳……活像一只只嬉水的鸭子,又似一只只乱蹦的青蛙。看见他们那快活的样子,我心里羡慕极了,但是有什么办法呢,谁叫我不会?我站在岸边,傻傻地看着,只有帮他们看衣服的份。伙伴们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都鼓动我下河,可是我害怕。经过伙伴们的软磨硬泡,我终于敢下河了,但又不敢游一动,只能用双手使劲地吊着桥礅,脚在水中乱踢。其中有一个大我很多的伙伴答应教我,在他的带动下,我进步很快,虽然也经历了几次呛水和落水的危险,但我最终学会了游泳,能一下游出七八米了。我也能和伙伴们一样,可以天天享受着大自然的淋浴了。看天色不早了,大家就连忙从河里扶着桥礅起来,抱起书包和衣服来到离桥十米左右的黄桷树下,慌忙穿起衣服,背上书包回家。这时已是幕色降临,大家一路走,一路歌,高兴的心情就甭提了,那欢乐的歌声在广阔的天空中飘荡!
小桥不远处的黄桷树也是我们的第二乐园,黄桷树一年发两次芽,发芽的时候,树枝上就长出一个个嫩黄的芽苞,外形有点像手一槍一的子弹,尖尖的。我们最喜欢吃花一苞里的嫩叶,把表面的一层黄叶剥去,里面的嫩叶就可以吃了,吃起来脆脆的、酸酸的,也有一丝回甜的感觉。每每等到黄桷树发芽了,这里就成了我们每天放学后的集中点了。先由几个大的、会爬树的站上枝丫去摘,摘到后扔下来,我们就在下面捡,摘得够多的时候,大家就跑到小桥上把手洗干净,然后坐下来慢慢地享受这“珍馐美食”。因为那时候街上没有多少零食卖,就算有卖身上也没有钱去买的。所以这天然的美食自然也倍受青睐,黄桷树也就成了我们天然的零食店。现在想起来,也快乐、也心酸!
小桥桥面很低,一下雨就极易淹没。有一次下大雨,我上学晚了,独自一人来到河边,傻眼了,河水漫过了小桥。以前和伙伴们一起过桥还胆战心惊的,今天我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河,我只好望而却步。这是我读书生涯中的第一次逃学,虽然没有受到老师的惩罚,但是却让小桥永远记住了我这个懦弱的“逃兵”。现在我每次经过小桥,都会想起这件事而脸红!
看到小桥,我能体会它此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时的我,心里也不免徒增了几分忧伤!为了平复小河的失落、苦闷!我每天吃过晚饭后,都会来到小桥上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或看桥下河水静静地流淌,或听小桥喃喃自语,它好像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悠远的故事!
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从小桥上面走过,它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它孤零零地卧在小河上,好像这一切都在它的预料之中,它没有怨言,没有哭泣,更没有愤怒!因为它知道:新老更替、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它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已经走完了它漫长而辉煌的一生!它虽然桥身残缺斑驳,却依然呈现出古桥所特有的风姿!
小桥,它将永远尘封在我的记忆中!在我的心中,它依然是那么美丽!
篇三:家乡的小桥
家乡的小桥如今仍然横卧在简渎河的两岸,每次回到乡下老家,我都要走到这座小桥上伫立很久,凝望着简渎河如今已是微波不兴、止水如镜的河面,感慨万千!遥想当年,许多童年时代的场景总会浮现到脑海。
这条家乡的河流在上游与丹阳县城的大运河相连,下游通往金坛县城,再一直通向溧阳、宜兴等地。整个苏南地区的河流就像如今的高速公路网络一样,全部联通在一起,在古代作为漕运的一部分,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在六、七十年代,简渎河有通往县城的客船,每天上下两个来回。乡下人去县城都是乘坐这趟客船,那时从延陵镇通往县城的公路还没有修通,因此这趟轮船就成了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了。小孩们每天总喜欢站在岸边看着客轮的到来,看着船上乘客的上上下下,这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乡的这座小桥建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这之前有一座木桥,河道拓宽时拆除了木桥,又重新造了这座钢筋混凝土拱桥。新桥建成后给小桥两端的村民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小桥两边的村庄都叫迈桥,小桥本身也叫迈桥,不过这两个迈桥却分属两个不同的乡镇。
每当收获季节来临,人们都要把谷物铺晒在桥面上,大家遵守着先来后到的默契,互不冲突,和谐相处。孩子们还要常常要为自家的谷物而坐在桥头驱赶麻雀。
夏季,黄昏降临时,桥面上就有人来占位置。有带小凳子的,有带椅子的,还有带长条桌子,甚至还有带小竹床的,或者直接在桥面上铺个席条。孩子们吃过晚饭后就早早地来到桥面上,大人们忙完农活和家务后也陆续来到桥面,大家都是来乘凉的。那个年代还很少有电风扇之类的电器,也没电视看,大家聚到这里来,一是为乘凉,二是可以聚在一起聊天讲故事。村中的孙老先生常常讲《三国》、《水浒传》、《岳飞传》、《杨家将》、《薛仁贵征东》、《济公传》等等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本人讲得更是乐此不疲。一些不安分的小孩就在桥上嬉闹追逐,这给当年生活单调的岁月增添了许多的乐趣。
在桥面上,人们可以享受到从长长的河面上吹来的习习凉风,是消暑的好去处。许多人都要到九、十点点钟之后才陆续回家睡觉,最晚有的到十一点过后才回家。
这条简渎河是大运河的支流,当地人就叫它“大河”。每当暑期来临,孩子们就喜欢在河里戏耍。大人、小孩常常在河道里摸河蚌、螺蛳、蛏子、蛤蜊等贝类;也有在枯水季节集体下河用赶网捉鱼的;更多的时候就是在河里游泳,由于当年水流很激,水性不好的人还是不敢下水游泳。到了雨季发水时,水流特别湍急,也就没人敢下河游泳了。
大热天,调皮的孩子常常跑到桥面下的拱形桥洞中纳凉午睡和嬉闹,这也是孩子们的一种游戏。
三十多年过去了,离开家乡也有三十多年了,如今每当站在这座小桥上,遥想这当年的喧闹场面,早已远离我们而去,今天留下的只是一派冷清萧条的感觉。村子里除了一些不愿离开的老人外,已没有几个当年的伙伴。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都分散在各个城市,能够聚会见面的机会很少。随着老一代人的渐渐离去,这个小村庄显得越来越冷清了,即使在夏天,晚上再也不会有人到桥上来乘凉了,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已永远地改变了。这条运河也因下游河道拦坝,河水变得不再流动,如今也不再通船了,成了一条静静的“顿”河。虽然每次回到家乡都要到小桥来看看,站在桥面驻足很久,心中总是忘不了它,但每次总免不了有一种凄冷的感觉,当年的生活场景只是永久地留在了脑海里、留在了记忆中。也许有一天,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小村庄也会消失,小桥也可能不复存在,那时候,小桥的记忆将变得更加久远,更加模糊。社会就是这样不断地改变着,不断地向前走着。生活也是一样,虽然我们记忆的情感里总是怀念着过去的人和事,但它终究会远离我们,甚至消失得毫无踪迹。对于后来人来说,这些能够看到的文字可以称之为历史,还有那许许多多的那些“历史”却并无人记载,就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从此再也无人知晓!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