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霜降的文章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又是一年霜降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又是一年霜降时,我再次来到这个让我体会到逆境中奋斗的重要的地方:远方的江面上,此时已没有了渔船,只有满地的枯叶与我作伴。但是谁说没有灯光就没有希望?我要为自己点亮一盏灯,用奋斗给自己铺一条成功之路。
  去年的秋霜季节,我独自一人来到山上写生。此时离天亮还有段时间,周围还很暗。抓紧身旁的老松树的树干,我艰难的一步步向前进。“啊!”我一闪神,手抓空了,向后一仰,摔了下去。“痛!”我皱着眉,发现膝盖早已开始流血。突然一股寒气朝我袭来,抬起头仰望天空,不知何时开始下霜了。
  记得有一次,老师带我们去野外写生。本来风和日丽的天气说变就变,黑色的浓云瞬间占领了天空,我们还来不及反应,瓢泼大雨就将我们淋了个透心凉,“好冷!”我裹紧了衣服,开始哆嗦,甚至打了退堂鼓。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到了我的身旁说:“你知道画者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不解地看着老师:“是技巧?”“不”老师摇了摇头“真正的画者,是需要在逆境来时的沉着面对,以及在过程中的努力向上的奋斗精神。只有拥有这种奋斗精神,才能在大千世界中发现生命的真谛,从而画出更好的作品。”
  昔日老师的教诲似乎还在耳畔回响,我抬起头,朝山顶望去。好的画者,不是正需要面对逆境的不放弃,努力向上的奋斗精神吗?小小的摔倒与之比起来,还算什么呢?心一横,站起身,抓紧身旁的一棵松树,脚踩住一块岩石,一步步向上艰难前行。突然,脚下一滑,摔倒了,轻声告诉自己没关系;划伤了,告诉自己,不怕,因为成功就在不远处。
  当我终于站立在山顶上时,我看到了那终生难忘的奇观: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它冲破层层迷雾,散发出耀目的光辉,我支起画板,将这一景象再在笔下定格这永远的美好。
  人生之路难免遭遇逆境,不要害怕,不要退却,我们应坚定而积极的迎接它,挑战它,战胜它,在奋斗中,收获成长与成功!
  
  篇二:霜降逢重阳
  霜降逢重阳,万家和睦万家祥!今天是老人节,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愿天下老人平安度春秋!
  ——题记
  “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昨天的九月初八,我居住的这座北方小城不是“满城尽带黄金甲”,而是“燕山雪花大如席”了。2012年的第一场雪降临在家乡重阳节到来的前一日,霜降来临的前一夜。
  下雪了,2012年的第一场雪,确切地说是2012年秋末冬初的第一场雪。秋末冬初的第一场雪,在深夜铺天盖地的来了。一场大雪,飘飘洒洒,漫天飞舞。秋末初冬的雪,飘飘扬扬的洒落人间。看着飘舞的飞雪,让我想到了“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诗句。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再打开电脑音箱听着刀郎的那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让人浮想联翩。时隔十年,这一早一晚,飘落的黄叶和洒落的白雪,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秋来九月八的夜,我站在窗前,看着天空中飘着大朵的雪花,伴着冷风簌簌掉落,窗外的一切已被一层厚厚的白雪覆盖。闰秋重九日的早晨起来,不知什么时候雪停了。一场大雪,给生活中的你我送来了霜降和重阳。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随着霜降的到来,不耐寒的作物已经收获或者即将停止生长,草木开始落黄,呈现出一派深秋景象。一日双节,佳节又重阳。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耳边总会长久地响起一曲曲不朽的生命赞歌。
  霜降逢重阳。霜降,天气渐冷、初霜出现,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重阳节,曹丕一早写过:“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1989年,我国政府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给重阳节增添了新的含义。霜降和重阳节的重叠,并不常见。这种现象,在近百年内共出现过五次,即1917年10月24日(闰二月),1936年10月23日(闰三月),1955年10月24日(闰三月),1993年10月23日(闰三月),2012年10月23日(闰四月)。这是自然界的巧合。2012年的自然界出现了几个巧合,例如:处暑节气和七夕是同一天,中秋节和国庆节紧紧挨着,就像除夕和春节一样,人们也就幸福地度过了八天的假期。
  佳节又重阳,曾经是金甲点点,昨天是枫叶流丹,今天是白雪皑皑。曾经的霜降时节,我陪父亲对坐小酌时听着张君秋大师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飞南翔”的京剧《西厢记》;曾经的重阳节,身在异乡的我哼唱着陈少华的“又是九月九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的歌曲,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今天霜降逢重阳的时候,我在一向明澈的大雪飘舞时,独自在淡紫窗帘边的橘黄色台灯下,默默吟诵着你留给我的手书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霜降,或许是试图让人的心绪匍匐上一层清霜,今天不只是给人送来清霜,还有这场为重阳和霜降伴舞的大雪。“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2012年的秋末的第一场大雪过后逢重阳。“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2012年初冬的第一场大雪过后遇霜降。此时的白雪皑皑之中,已不见了唐代重阳插茱萸的丰腴佳丽,没有了北宋重阳赏菊的佳人那头上的簪菊,更不见清代菊花傲霜怒放在重阳的花海中的风流才子,只有那“北风吹雁雪纷纷”的风雪交加了。
  重阳遇霜降,秋冬在过渡。暗淡了春天的万物复生,远去了夏天的骄阳似火,告别了秋天的天高云淡,向冬天的冰天雪地行进。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从现在开始,天气逐渐寒冷,气候日趋干燥,昼夜温差很大,我亲爱的朋友须注意及时添衣保暖,增强体质。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天(10月23日),今天早晨,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降至零下,华北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也在5摄氏度以下。提醒大家注意防寒保暖。霜降之后就是立冬,冬天已不再遥远。再过半个月,就是24节气中的“立冬”。凛冬将至,北雁南飞,秋收冬藏,一天更比一天凉。我亲爱的朋友,天冷了,注意保暖添衣裳!
  霜降逢重阳,万家和睦万家祥!今天是老人节,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节日快乐!愿天下老人平安度春秋!
  
  篇三:霜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个时节,遍地的小野菊,开得正灿烂。它们仰望着红枫的旗帜,见证了秋山的斑斓、秋水的清澈,见证了秋收、麦种。秋风的凉意反衬出秋阳的温暖,麦田边,还有牵牛花和各色的菊花一起在守望。
  村子四外,是广阔的麦田。寒露前后种下的麦子都出了苗,一行行、一垄垄,嫩一嫩的绿,很多苗的根一部还带着娇黄,宣扬着冬日的生机。远看是一格又一格的一毛一茸茸的绿毯子,在风中浅浅拂动。地埂边的草多已枯黄,结了籽的一毛一毛一穗儿在风里微微颤一动,轻飘飘的;有耐寒的草儿紫里透红,叶子从微黄、亮红,到深红,层次分明。
  沟坡边,一片片的芦草,顶着一朵朵流苏般的的花穗子,阳光下银光闪闪的,映照得人心都透了亮。这片芦草盛夏时就偷偷滋长,一定长得很旺,只是有玉米秸秆挡着,不引人瞩目。现在玉米都被收完,这片芦荻自一由了,它们尽情绽放,虽然草叶有些发黄,但明媚的金红跟黄绿交错着,风一吹,叶子随风翻一动,众多芦荻花的穗子都向着一个方向纷纷摇摆,映出火焰般的银辉。原来,千百年来的蒹葭苍苍,就在这山溪的一方。
  “复收晚秋遍地搞,柴草归垛粮归仓。”霜降前,地里的谷子、玉米、花生之类的都已收完,红薯也快该刨了。花生没来得及刨的,秧上的叶子也差不多掉光了,只剩下一地枯萎了的光棵子。早些年,刨红薯、刨花生,都是人工用三齿耙刨,费时费力。后来,父亲套一上牛犁,串地,一垄垄的花生棵子、红薯秧子便被翻起,我们姊妹几个跟在牛里后面提秧子,抖抖土、装车。然后拿条布袋或竹筐把落蛋儿再捡一遍。那时候,最愿意干这样的活儿,这边那边地来回地跑,兴高采烈地捡地上的花生或者红薯,跑过来交给母亲,扔进筐里。跑得欢,捡得欢,笑声也欢实。
  霜降前后,也是摘棉花的大忙时节。广袤的田野里,成片的棉花地,地里每个人腰里都拴着一个包袱,专挑那些又白又大的棉花朵,攥在手里肥肥实实的,暖和和的。摘那么一会儿,腰间的包袱就被塞得满满的,每个人都像孕妇一样挺着大肚子,一走一晃。有时,我们几个就互相开玩笑,彼此笑得前仰后合。
  收秋时节,总不能按点吃饭。小孩子们饿得心慌,直嚷嚷:“还不回家啊,都什么时候了,回家吃饭吧!”母亲看着太阳落山了,就派我们姊妹中的一两个,先回家烧火熬粥。等月亮升得老高,父母亲才踩着月色,赶着牛车回家。那时候,能够早点回家按时吃饭,都是一种奢望。
  最喜欢收那些小地块,有时太阳还没有落山,父亲宣布:收工了,上车!我们几个便欢呼雀跃。父亲套一上牛车,等我们一个个上了车,一扬鞭子:“得、驾!”那头雄健的黄牛便放开蹄子大踏步地奔走起来。我们一路说笑着、颠簸着。天快黑了,牛也慌家,越跑越快,母亲一直喊:“慢点儿,慢着点儿!”
  父亲卸车。母亲做饭。我们帮着牵牛、喂饲料,然后,就守在灶火锅台跟前,一边帮着烧火,一边闲聊,看着灶火坑里的火苗”突突突“地燃一烧,像跳着欢快的舞蹈。火苗一舔一舐一着黑黑的锅底,不一会儿,锅里的水就”兹兹“响:水快开了。我们拿来暖壶,先淘满暖壶,再放点小米,继续烧火、熬粥。这时偶尔还可以听到蛐蛐的歌唱,感受一下”蟋蟀在堂“的秋夜。
  一入秋,蛐蛐儿就多了起来。庄稼地里、柴火垛下、杂草丛、砖瓦堆、墙根、地缝里,都有好多的蛐蛐儿,稍微一惊动,它们便张皇失措地跳到处去。10月下旬已不再是“花丛月下总吱吱,正是秋声欢唱时。”这时的蛐蛐已经很少在室外欢叫,大都躲到屋里的某个角落,偷偷叫上一阵儿。小时候,总以为蛐蛐儿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后来才知道蛐蛐儿清脆的鸣唱,原来是它的一对翅膀摩一擦发出的。
  秋天的月光,穿过小窗照在身上,带着凉凉的寒意。不一会东屋里就有饭菜的香味飘满小院。
  这时节,正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时候,每每收完工,就有人来串门说话,拉拉家常,有时边吃边聊,说说那块地该种了,那块地该换茬了。父亲喜欢菊花,菊也是他喜欢的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每到重阳节,我们都尽量赶回家去,陪老人吃顿饭,顺便看看父亲种的菊花。妈妈喜欢用饺子招待我们,每次都要割上几斤肉,包顿饺子。也趁着人手儿多,满堂儿孙,热一热闹闹吃顿一团一圆饺子,也是十分开心的事。
  这次回去,我们家小院里的白菜都长得圆了棵。东邻家院外的丝瓜蔓、眉豆儿蔓都拉完了了。那些蔓子曾经串到了墙外的榆树上,攀得高高的,结了不少只又粗又长的大丝瓜,在树枝上高高悬着,棒槌一样,在风中轻摇。
  晚秋,村里越来越很安静,鸟儿们“唧啾儿、唧啾儿”的叫一声也稀落起来。家家房顶上,都满满当当地铺了一层棒子,黄亮亮的。还有很多方方圆圆的玉米囤子,都装满干透了的棒子,只等着打了。收完玉米豆子一类的粮食,种麦子,菜地里的红萝卜、白萝卜、蔓菁和大白菜也就都该都收了。
  霜降后的这段日子,是秋天里的最后一段时光。天上的云彩很好看,卷云、鳞云、积云不断变化着形状。秋风吹得路边的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响,不时有叶子飘飘摇摇曼舞着落下,地上也已经铺下一大片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一早一晚的寒气已经很重了。有时突然一场大风,天就变了。突然一场雨,天就冷了。寒冷的来临,总是急遽,令人猝不及防。
  在静静的晚秋里沉思,看着树叶和阳光从枝杈上簌簌飘落,总会想到些什么。长满细草的田埂装满了寒露,从春天赶来的日子,已经结了白霜。重阳节后菊花安静地打开思绪,柿子树褪去红妆,天边的白云也藏起雨滴,酝酿晚霞,一滴滴的黄昏,翻过篱笆,点亮了我心里的一窗灯火,让我在地边的枯草里,读一段秋光写下的诗句。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