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消逝的风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那些消逝的风
  好像做了个很久很久的梦,前方似有雾,一艘轻舟朝着我满满驶来,船上有渔歌,但看不到人,也看不到水,水面被大片大片的莲叶给覆住了,木桨轻摇,扯开了片暗蓝的水,水声荡开,水花溅湿了我的镜片,恍然初醒。
  眼前捧着的是本儿时的语文书,翻开的那页上写着是篇《诗经》。这是今天整理杂物偶然发觉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初读此文时所在的学堂外边,正是片小湖,那正好是春天的光景,岸边的垂柳正长得旺盛,一丝丝的柳枝长得旺盛,鲜绿的叶片有复苏一切的生命力,一直长到了水里,同更暗些的碧水融为了一体,这湖水的绿,都似是从柳条上流一出的。
  年少只识字形,不知字意,五十有余的老师念一句,我们就跟着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孩童的稚一嫩的读书声回荡在外边的柳梢湖面,读得累了看看外边,再回头,不经意间竟看到了老师眼角的泪光,一闪而过,又像是幻觉。
  如今再看,竟恰是冬日,窗外有雨绵绵而下。真的是“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了,于是乎老师当初的那滴眼泪,也能理解一二。诗经确实太久远了,久远到如今我们已不知它曾是被如何唱出,久远到曾经记载它的竹筏都已散做土灰,以至于我们无法看清它的面貌,怎么读,都带着雾意。
  然而它还是留下了,幸为汉人,幸识汉字!让我在这纸间笔墨上,还能将两千多年前的草木,看得如此明晰!
  不知那位冬日归来的游子,是何缘由一直搁置远方。我想他应是个战士吧。“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后读《击鼓》,似是在这里找到了答案。战事在身,哪里有回家的道理。再忧心,也只能吟咏而出,期盼这风,能将其带回家乡。
  “爱居爱处,爱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读此四句时,初不解,再读时,想起《庄子》中那句“犹系马而驰也。”若有所得,烈马欲驰骋而征人思归乡。然而马在树下被寻回,征人也无处归还,其中的萧瑟苦楚,全化作了这歌谣之中,回荡山谷。
  不知那人问着问着,在这思乡之中会不会想到:我到底在哪里?马在那树林之下能够找到。可我呢?我自己在哪里?
  站在渺远的天地之间,前方的战事,身后的家乡,一瞬间全都飘散了,只剩下了自己,此地若有湖,古人定会望着湖中的自己,用手去碰湖面,自己消失,继而又一次出现,如此反复,竟是两千多年。我消失,我再出现,一代代辗转,如今,我再读到这句,又一次发问,我在哪里?
  我看着纸页几欲张口,却又难以回答。这世间最难说清的就是时间和空间,在它们面前我过于渺小,还是古人简单,既不知,即不问。只希望若有一天战事结束,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那么哪怕归来之时雨雪霏霏,两鬓霜白,又有何妨?时间再长,心有期盼就能长得过这时间。
  其实《诗经》之美,就在于既是百姓中最平凡的生活,又是宇宙间最难答的问题。两千多年的时间,将这薄薄的诗经写上了两千多年的批注,简单与复杂都不必顾忌,记录下来,留与后人评说即可。
  再抬头看窗外的雨,天至黄昏,起雾了,披一件薄袄,两千年一瞬,那春天的柳絮,也不远了。
  
  篇二:行驶在消逝的风中
  绍兴的公交车很多,有几十路。但是我却惟独钟情于32路。这并不仅仅是因为32路是绍兴仅存的双层公交,更因为在我心中,对这32路有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所以,在绍兴的这几天里,不管去哪,我只坐这32路。
  初到绍兴的那夜,洗去一路舟车的劳顿之后,趁着华灯初上,街上正是热闹时分,我准备出门去,先领略一番绍兴夜的风味。
  因为初到绍兴,也没有导游,所以还是放弃了步行的打算。而坐出租车又无法达到很好的观光效果。于是,我选择了最普遍的公交车,也就是这样,我结识了绍兴的32路。(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当32路披挂着夜色*缓缓向我驶来的时候,老旧的双层车型,班驳的车身,暗一红色*的“32”闪着朦胧的光彩,在夜月下若隐若现。这一切,与这个古老的城市是那么的相得益彰。在那一刻,我甚至有种心跳停止的感觉!
  那时,我不知道这32路从何处开来,又会开往何处。但是我还是义无返顾的登上了眼前这辆不知道会载着我前往何方的车。我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他,甚至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他。也就是从这以后,无论去哪,我都会选择乘坐32路,即使在下车后我还要步行很长的一段距离。
  32路车上的乘客总是很少,这倒也正和了我意。空荡的车厢飘着淡淡的遗失的味道,泛黄的坐椅似乎在述说着一段历史,述说着他所见过的物是人非。
  晃荡的车身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传至耳边,安静如梦中的呢喃,却又猛烈如愤怒的吼叫。一下下敲击着我的心,和我的心产生一种奇妙的共鸣。
  我闭上眼睛靠坐在那,将身心完全的放松,感觉自己和这车融为了一体。我正奔跑在月色*下的绍兴街头,看路边行人建筑与我擦肩而过,而我已经没有心思去欣赏路边风景。我只想就这样慢慢的前行着,乘着风,披着星光,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
  下了车,看着车子渐渐远去,即将消失在夜幕之中。种失落的感觉弥漫在心头,我突然想起杭州的11路,曾经老旧的双层公交在今年都已经不见了踪影。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32路是否也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到那个时候,我再来绍兴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那高大的身影在月光下突然显得有些伛偻,好象迟暮的老人拖着疲惫的身一子艰难的前行。但是,我却依旧可以感觉的到,即使老态龙钟,却依旧孤傲的不可一世!这,是他做为巨人最后的骄傲!
  不舍。是的,我不希望看见他渐渐走出人们的生活。虽然我知道,社会的发展注定会将他淘汰,而且以他孤傲的性*格,也注定不愿与那些后来者为伍。可是,我真的是不舍,我不愿意将来只有在某个汽车博物馆才能看见他的身影,看着他的身上落满尘埃,看着他只能在寂静中沉睡。
  但是,我又笑了,因为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与其,看着那些曾经带给你快乐的事物变俗,
  不如,带着微笑,送它离开……
  等到了该说再见的那一天,我会微笑的送你离开..
  32路,行驶在消逝的风中..
  
  篇三:消逝的风景
  父亲时常在我耳边唠叨,说是想要退休之后回到老家,包几亩地,种些蔬菜,养一些家禽,过一种安安静静的生活。每次父亲一提到这事儿,母亲就会在一边“嘲笑”父亲。其实,我一直是理解父亲的这种想法的,我知道能过上一段田园般的生活一直是他多年来的梦想。或许,也是我的梦想吧。
  老家的房子在很多年前就被租了出去。刚开始的几年我还经常回去看看,因为那里承载了我太多童年的梦想。黑胶碟、黑猫警长玩具、泛黄的老照片、墙上斑驳的挂历…。。每一件物品都记录了一段特殊的童年时光。每次回去,我都翻箱倒柜地想找寻一些儿时的回忆,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时间如白驹过隙。捻指间,岁月如流。对老家的记忆随着岁月的流逝日渐模糊。租住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村里的人大部分都已搬到了镇上,整个村子早已是物是人非。每次随家人回去,都有一种落寞之感,就像这座村落,正逐渐被这座城市遗忘在某个角落。也许有一天,它会被改造成一片住宅小区或是一座厂房,直到有一天我再也辨不出它的样貌。
  城里的月光
  喜欢摄影,喜欢在在网络上搜集各种美图,然后把它们整理成相册,标上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传到博客上和大家分享。我总是相信每一幅图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无论是一个眼神,一缕青丝,还是,一个背影。
  城市背影
  某一天晚上,我从超市回来,雨很大。我坐在朋友的车里,透过窗玻璃,看到一个背影。鲜艳的橘黄色的背影。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很晚了,我看她如此艰难而又拼命地踩着单车,一定是在赶往回家的路上。
  每每对这样的场景不能释怀。不知道是怜悯还是无奈。回到家,打开电脑,记录下心情。朋友给我留言说,“也许他们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心酸,可能他们赶着回家,见到家人也是小小的幸福。”我于是感到一丝丝的宽慰,也许他们的幸福我不一定能够体会。
  夜有千般面孔
  “浮光掠影的背后,城市寂寥的边缘,有我…在这一刻,天际的一端渐渐烧成灰烬,城市的夜空,有一种声音在暗暗涌动,夜,从来都不是一个自足的世界,只是每一盏灯火的背后都有一副温暖的容颜,还有那些已逝去的旋律,阳光消失在路的尽头,夜晚原来是温暖的,风声,雨声,听涛声…”
  午夜时分,这样一串温暖而美好的声音,就像一盏灯火照亮我的心底。电影,音乐,文字,还有与我同在的夜行侠。
  喜欢夜晚,温暖而美好。喜欢坐在公交靠窗的位子,心情随着耳机里的音乐激荡或忧郁;喜欢坐在Taxi的后座看两边的高楼如浪一般的袭来,然后又消失在视野中。
  夜晚给人感觉。
  习惯一个人醉,醉在这昏暗的灯光里,醉在这迷离的夜色中。在黑暗中,举起酒杯,喝尽所有过往。一个人麻木,再一个人做回自己。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