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心中的月亮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告别我心中的月亮
  告别我最爱的人,我将要离开我的故乡,去遥远的异地,在母亲的苦苦哀求中,我哭了,无奈感让我好无力,这就是命!去接受一个不爱的人,离开我最爱的人,我再次流泪敲下每一个字,敲得我心在痛,泪水怎么也擦不完,就在这模糊的视线下写下告别吧。在残酷的现实中,我也只能接受,几次痛哭失声,真不甘心啊,我们再也不要见面了,即使我爱你那么深。
  你知道吗?我很害怕,害怕有一天我不能继续下去,不能再走下去,现在也只有一口气在我心中,不甘心!在我心中的你,看呀,外面的天湛蓝湛蓝的,可我的天一片空白,茫茫然然。是上辈子我欠了你眼泪吗?那就让我今天全部还完吧。我好恨憾啊,竟不敢亲自和你告别,当你读到我的信时,我已踏上列车,别离了这一站,我心中永远的站台,你怎知道,我想下车跑向你,念头就在我的脑门不断地跳跃,毕竟你才是我幸福的方向啊,可责任不允许我这样做,只能由列车带我走在与幸福背驰而道的路上,越走越远!
  想起读中学的时候,我说长大后就永远在一起,你说我天真的像小孩,为此我总想长大,你说每一次成长都要经历痛的兑换,现在看来一点也不错,因为我都成熟了,好想回到原来的时候。再次看你来的信件,信纸像记忆一样泛黄了,可关心没有褪色,仿佛还在身边,你说让我这甘露滋润你这棵枯萎的小草,那么现在,停下吧,我最爱的甘露,让我枯萎掉吧,没有你的日子,我情愿让生命慢慢枯萎。火苗雀跃,一阵青烟飘走,或许这就是往事如烟,可是烧掉了信纸能烧掉爱吗?滚滚红尘,为什么我们不能挣脱束缚,潇洒的远走;爸妈给我的生命,虽则命是鲜活的,却也是死灰的,器械般遵守着庸俗社会的准则,接受这痛苦的现实,就让自己红着双眼咬紧牙关,不再回头。一直以来你问我为什么喜欢月亮,告诉你,你就是我心中最温柔的月亮,你给我的就是原始的幸福和快乐,你让我知道做什么,让我看清自己,我走了,以后不能再看你了,今生今世,就让月亮代表我看你吧。你说我的诗那么好,我说我写不出跟你一样完美的诗,因为那些都是你给的感觉你给的灵感啊!你说你喜欢星星,因为星星就像我一样明亮,你知道吗,我听了好开心好感动,为此我的球球昵称改为星星心语了。现在我只想缩起来,找一个黑暗的角落,让人看不到的我,你了解吗,我好苦啊,我们好不容易相爱了,却不能让爱永恒,只能看着它变成回忆,可是回忆越甜蜜我就越感苦涩啊。一次次涌上的泪水就流到嘴里,好咸,好苦,可它就实实在在地包围了我,湿了我的键盘,我的心。
  有些事是注定的,我们不能在一起,可是老天,难道爱一个人真的有错吗?那为什么又不能在一起?!歇里斯底的挣扎了、哭了、累了,眼泪干了,眼睛好疼。宝贝,要记住,以后我不在你的身边,你要自己珍重,让我再做最后的道别:“宝贝,晚安!”
  
  篇二:心中的月亮
  小时候喜欢看天上的星星,更喜欢观赏天上的月亮。月亮在我童稚的心中留下了美妙而深湛的印象直至今日。
  我读中学的时候正是港台歌曲流行的时代,我也是其中的忠实的迷恋者之一。听歌往往听得如醉如痴,很多时候陶醉在音乐的美伦美奂的世界里难以自拔。别的不说,且说几首与月亮有关的歌曲吧,借以来追慕一下逝去的时光。我们在回忆过去的时候,在记忆的内核里往往有些代表的事物,这代表性的事物成了记忆的核心和典型,以它为中轴向着周围蔓延或者辐射,慢慢地在心版上重新描画过去的蓝图。我们爱听经典怀旧的歌曲我想其中的原因大约也在于此吧,除了这歌词的精妙,曲调的优美引人入胜外,更重要的是它唤起了我不少过去的经验与美好的记忆。时光尽消逝,人事尽变化,音乐却常常使人沉浸到迷人的魅力的境界中去。
  关于月亮的歌曲最喜欢徐小凤的那首《明月千里寄相思》,歌词已是很美,乃晚唐大诗人李义山的佳作。曲调亦很悠扬,又经了徐小凤的低沉而又富于磁性的特殊嗓音来一唱,简直使人听之能达到忘我的境地。这首歌我不知道反复听了多少遍,真可谓百听不厌,每听一遍都会有新意,那想象的翅膀都仿佛能与空中的飞鸟比翼齐飞。想象在千里之外的亲朋戚友此时正在那里做些什么呢?在如水的月光里一切都显得那样的宁静安祥与舒适,你灵魂深处最纤敏的那一根神经似乎是被音乐的分子注入了麻醉的针剂,忘记了忧愁不快与烦恼和尘世的劳辛,彻彻底底地沉入到了忘我的心境中去。(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另一首咏月亮的佳作就是邓丽君的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它与《明月千里寄相思》堪称是歌月的双璧。邓丽君那甜美的歌喉,独特而又扎实的唱功把这首歌演唱得可谓淋漓尽致了。真令人有绕梁三日余音未绝之感。听后耳畔每每会想起那动人的优美的旋律,遥想着远方的情人,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与爱恋。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许多后来的歌星所翻唱,广为流传,久唱不衰。这都是月亮带给音乐人创作的灵感,使得他们有了发挥想象的创作的空间。
  对于月亮的喜爱由小时候的单纯的喜爱看天上的月亮,听了月亮的歌曲可更加对月亮有了深挚的爱,也加深了对月亮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曾经努力地向着古今中外的浩如烟海的文艺作品中去搜寻去欣赏。印象最深的是苏轼那首咏明月的“但愿人长久,千里更婵娟。”的词章,将明月的神态写得淋漓尽致,风韵悠长。每次诵读与追忆都会激发起渺远而绵密的想象,此词也就成为了写月的千古不朽之作。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描写静谧如水的月光很有独到的诗意。以清华园的荷塘为背景写出了月光的绮丽纤浓的美。这里月亮得到了升华而具有了普遍的美学的意义,在不同的情境的背景之下也具有了不同的美感。周作人先生有一篇文章叫做《中秋的月亮》,写他一日在归家时见了昏黄的残月遥挂在蔚蓝的天空里令他觉得冷气逼人,更想到古人生活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听着野兽的嚎叫望着天空里昏黄的残月定然是没有好心情云云。此乃是写月之别调,其实月亮月光只是自然之一景,其美与丑与感受完全是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心境的观照。
  数年前,曾流行一句话叫做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当时听了觉得心里有些颇不舒服。这是一种崇洋媚外思想的真实体现。其实外国和中国本来是有一个月亮的,是一个月亮下的不同的国度。人们看待事物的心态不一样,美好的事物也就变成了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月亮本是一样地具有阴晴圆缺的属性。在皎洁的月光里每每想起异地故国的亲人来,借着千里万里的月华传达心中的思念之情倒是真的人情美的体现。
  赏月历来被看作是文人雅士的专利。这从国家册籍以及古今人的文章中都不难看出端倪。赏月成为了文人附庸风雅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感动月亮的美,发而为诗文便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人类历史上也就增加了不少吟诗山水间不问世事的隐逸之士。说到赏月我还是比较喜欢中秋的月亮。中秋的晚上吃着月饼与水果举头望着天上的明月,那种美感和享受真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的。我想月亮的美本是今古一致的,常常一致的,而中秋月圆时正是桂花盛开蟹儿正肥的时节,千古传颂的佳节使得人们在这节日里更加添了对明月的关注。在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里,人们徒增了对于明月的叹节击赏。至于平日里除了雅兴丰富的诗人,平凡人整日里为了世事而奔波劳碌很难有观赏月亮的心情。
  秋叶会飘落,艳花会凋谢,江山美景也会令人有物是人非之感,唯独这月亮,这亘古常新的明月却长存在我的心中,成为了我心灵的一片栖息之地和精神的家园。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