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淡淡的香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淡白的槐花 淡淡的香
  路两淡白的槐花,散发出淡淡的却又沁人心脾的芳一香。我很享受这种感觉,总是南辕北辙的绕了来走。
  槐花落了又开,不知不觉中已走过了三十余个春秋。闲暇之余,难免惆怅,惆怅之时难免凭吊过去。人的思维中存留最多的是回忆,未来只能憧憬,不能预知。
  我的出生没有带给祖父母迎来隔代的喜悦与幸福,我上面有个姐姐,他们盼望的是孙子,也许接连的两个女孩,让他们失望了吧。这是母亲当时的想法。怀着弟弟的时候,母亲一直没有停止劳作,甚至在七八个月的时候,还去很远的地里打柴草。邻居看了都替母亲担心,但又不能说些什么,他们都怕祖母的舌头板子。只是摇头,劝慰母亲小心些。终于生下了弟弟,母亲和父亲本以为祖父母会从此善待母亲。弟弟也没给母亲带来所谓的母凭子贵,自己也没得到应有的一宠一爱。那时,小叔才七八岁,正好是要吃要喝,蛮横调皮的年纪。母亲做完月子去了外婆家,回来的时候,自行车的筐里载满了红糖等营养品。可我可怜的,善良的母亲只喝了两斤红糖的糖水。
  母亲从小乖一巧懂事,倍受疼爱。后来嫁给了老实忠厚不善言谈的父亲,就开始接受了命运的折磨。为我们姐弟三人的操劳,任劳任怨;对祖父母无缘由的责难,忍气吞声;体弱多病的母亲努力的生活着。那时候,姐姐体质弱,去外婆家住一段,就足壮些,回到家不久就弱的不会走路。后来长大了想想那是因为营养不一良啊。小叔只比姐姐大三岁,姐姐又能怎样呢?母亲啊,看着自己的孩子弱的不会走路,心像针扎一样疼啊。
  艰苦的日子很漫长。姐姐初中毕业做了代课教师,很微薄的工资。转年就是我,我啊,也成了被命运捉弄的人。那时家里如果有一万元钱,我就能去市里读书了,可那是一个天文数字啊。我没有因自己的前途逼迫父亲去四处借钱。上苍佑我,读了县里的师范。母亲始终觉得亏欠我,但,我的母亲,为我们您饱尝了多少辛酸,受了多少委屈,流了多少泪,我们是您生存的支柱,我又怎么会怪您呢?
  日复一日,我们姐弟三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日子也越过越好。苍天啊,我感谢您让我们走过了艰难的岁月;感谢您让我拥有这么一位伟大的母亲,可您为什么要和我们开如此大的玩笑,为什么要夺走母亲的生命?
  短短的三个月,我陪着母亲,受着即将失去母亲的煎熬。表面的谈笑与宽慰,又怎能掩饰我撕心裂肺的痛楚。母亲啊,我和您一样抱着生存的希望,我宁可日夜守护您,哪怕分秒不眠不休,把我熬干了,陪您一起离去。直到您拉着我的手走的那一刻,你把我也带走了,我要用我的心陪着您,用我的灵魂守候您。
  母亲,我知道您也喜欢这淡白的槐花,我要每天绕了来走,陪您一起享受这沁脾的芬芳。
  
  篇二:淡淡的香浓浓的情
  追忆那份淡淡的面香,在意识中那是一种神奇的面。只需用开水烫上几分钟,把料包放进去。一缕香气扑鼻的味道,足以让饥饿的人对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忘乎所以。
  记得那个连白面也不丰足的日子里,能见到方便面就是件幸福的事了。我的第一次的面缘,是在县城工作的叔叔,去省城开会没舍得吃省下来为病床上的爷爷带回来的几代“北京方便面”。眼馋的看着花花绿绿的袋子,只注意到那上面是老师刚刚教过的“我爱北京天安门”中“北京”的两个字。
  这份稀奇是不会引起我的味觉的。在那个贫困的时期,亲戚们看望久病的爷爷捎带的东西,母亲是不允许我们孩子们去到爷爷身边的。就是爷爷用苍老的声音把我们喊在身边,把一些东西递过来。母亲的眼中是一种严厉的目光,通常情况下是不敢接过来的。
  对于这神奇的面,只要能看到一眼,让母亲给爷爷烫上吃的时候,小心翼翼的把袋子留好。我能用那袋子装上满满的玉米花,就可以给身边的那些伙伴们“炫耀”了。母亲是会满足孩子们这个要求的。(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爷爷是一下吃完那些捎带给他的东西的。枣红色的床边立着一个硕大的漆黑黝黝的木箱。那是父母让爷爷专门盛放亲戚们捎带的东西,箱盖处有一个仿古的合扣。一把方正浅绿色的小锁挂在上面。眼巴巴的盯着那锁眼,平时那把锁是没有锁上的。里面也就是些糖果,面包,麦乳精,罐头之类的。只是当亲戚们走开后,母亲就会让爷爷把锁锁好。但爷爷总会忘记锁上,时常让我叫到身边去,自然大多时候是母亲去田地的时候。爷爷就会拿下糖果塞到我的手上,胆怯的赶紧剥一个糖果塞进嘴里。细细品味着那份香甜,看到劳累的母亲拖着疲惫的身影越来越近时,就匆忙着咀嚼起来。生硬的糖块吞咽下去,抹抹嘴边,双眼惊恐的看着母亲。现在回忆起来,从母亲严厉的目光中,也能感觉到她还是知道我又“偷”吃了爷爷的东西。
  对于这些“北京方便面”,心里是没有奢望的。母亲小心的把方便面的袋子从前沿揪开,让里面白白的面饼在一个粗瓷碗中放好,用滚烫的开水浇过。用小小的锅盖盖好,过了三五分钟,掀开后,轻轻的从玻璃瓶中滴上一两滴香油,让远远躲在一边的我端给爷爷。闻着那一缕浓浓的香,嘴角不由的颤动起来。依依不舍的离开,还会忍不住回头看看着吃得香甜的爷爷。
  过一会的时间,大概爷爷的饭也吃完了。母亲就会嚷嚷着让我赶紧把碗筷去拿回来。拖着不情愿的脚步,去收拾碗筷。嘿嘿……爷爷硕大的碗中还剩下些,在我的记忆中,专门为爷爷做的饭,几乎爷爷都会吃剩些,这样就成了孩子们均分的食物了。
  看着碗中还有躺着的长长的几根面,心是一种惊奇。我知道,这些将是我的美食了。母亲并没有说什么,我就用筷子小心的挑起几根,放在嘴边,一哧溜,滑滑嫩嫩的吸进嘴里。来不及细细品味,就这样吞咽下去了。直到连剩下的汤水一起含在口中,那股浓浓香辣的味道才触动到味觉。
  母亲只是默默接过我舔的干干净净的碗,低头在水中清洗着……
  轰轰隆隆的雷声,巨大的雨滴,像一个撒泼的孩子,没完没了倾泻着。成熟的小麦,不能收割,憨厚淳朴的农民们,忍不住骂声连连。这老天爷也真是不长眼镜看看,成片的小麦漂浮在汪洋的水中,就连垛起成的麦秧上,被塑料薄膜覆盖着得麦秧头上也长出鹅黄的嫩芽。埋怨声,叹惜声,辱骂声……接连不断。
  这是一个灾难的年份!
  雨后的村上的道路泥泞难堪,一群衣着鲜丽的人们打破了村中的宁静。听说是一位逃离在台湾的老家人,知道了老家的灾情。就从远方给乡亲们送些钱物,走在前面的人人,怀中抱着高高的箱子。人们说那是用盒子装的方便面,精致美观。关键他们说这种味道更好吃!让人嘴馋。
  他们没有忘记久病的爷爷,问寒问暖的给了爷爷白白的四塑料盒方便面。爷爷听着这些方便面得由来,不由得老泪纵横。爷爷在抗日时期被拉过壮丁,在一次偷袭日寇的阵地时,被枪弹打伤了手指。在疗养的过程中,舍弃不掉对妻儿的挂念,心恋故里,丢掉所有的荣誉,偷偷的返回故里。而他们所讲的那个所谓的台湾人正是自己孩提时的玩伴!
  母亲显然还是把方便面放进了柜子,留下的是我们孩子眼巴巴的期望!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步履蹒跚的身影走进了屋里。在朦朦胧胧的睡意中,我看到是屋前的那个五保户“老公人”的身影。他们一生孤苦伶仃,看到别家欢欢喜喜的孩子。眼中充满着期望,村里也有些长舌妇说些风凉话,嘲笑他们不曾生一儿半女。他比爷爷小些岁数,经常与爷爷话家常。遇到母亲中做饭时,他有时也会吃上一碗。只见他从破旧的衣衫中,掏着白白方方的东西。我一眼就瞅见那是中午刚刚看到过的“台湾方便面”。
  一盒、二盒、三盒、四盒。整整四盒呀!他告诉爷爷,中午那群人给了他家一箱子这些东西。就寻思着拿来几盒爷爷尝尝,爷爷说自己有了,让他拿回去留着自己吃吧!两人推推让让,知道看到躺在爷爷被窝中的我眼巴巴的看着那些东西,他就说留给孩子吃吧!
  望着门口消失的弯曲的身影。我的睡意消失的无影无踪。瞅着那四盒方便面,爷爷看我的眼馋的样子,就让我爬起来。把暖瓶拿过来,揭开盖,把水倒进方方正正的塑料盒里。
  一股淡淡的香味飘进鼻孔,美美地和爷爷一起吃了起来。香香、麻辣……那种味道,至今没有能再体味到。直到后来母亲收拾饭盒,才发现怎么会成了八个饭盒。她才知道了原由,母亲只是用狐疑的目光望着我,我只能深深底下了头,没有支声……
  上了中学,下晚自习后为能吃上一袋方便面,节省一斤饭票换取一袋。总觉得自己这样对不起辛苦的父母亲的期望,就熬夜学习很久,以赢得良心上的安慰。
  到了大学,有时感冒了就烫上两袋麻辣的方便面,吃的满头大汗,蒙上厚厚的被子,浑身出汗的睡上一觉。奇怪!醒来后,感冒竟好了!
  工作以后,日子渐渐好转。琳琅满目的各种味道的方便面层出不穷,这些方便面就成了生活中的主食了,吃着吃着,越来越找不到那份味道!
  留在心底中的仍然是那份淡淡的香,浓浓的情!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