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行走
2018-12-28 22:36 来源:散文网
篇一:一个人的行走
在食槽的疲惫和窝的安乐之间,隔着七十五分钟,需要一个人孤独地走过。
将二十分钟拉长,不得不冷漠那辆摩托车,一辆追随我十年的两轮摩托。如同冷漠一位相知多年的故人。何况在友人们眼里,我和它总是同时出现。而今它依然健壮着,蜷缩在板房的角落,一副沮丧的样子。我在瘦弱和胃痛里看着它,只能新生一些无奈的歉意。
一个期盼又仓促的雪日,轻盈的雪花擦拭去我中年的疲倦和锈迹。举一把廉价的伞,走进无边的缤纷和洁白,寻觅久违的诗意。诗意蜷在被窝里,或守在火炉旁,远远地躲着我。脚步和雪地,把一颗冰冷的心,磨成亮晶晶的风景,脚底的暖意和头上的汗滴,涂抹着行走的快意。
春风吹皱古老的渝水,也把一个人的脚步,吹得轻盈盈。大片大片的碧绿和金黄,把山野装扮成明媚的新娘。一条孱弱的溪流,默默如葬花的黛玉。怀春、发芽、开花、结荚,植物们沿着千年的足迹,忙碌着。几朵不安分的菜花,远远地探着头,把甜蜜的花粉涂满行走者的衣袖。几只迷路的蜜蜂和粉蝶,紧紧追随不肯撒手。草芽们用最新鲜的绿,封堵着春日里匆匆的脚步。
油桐花开始飘零,轻轻的,悄悄的,一泓春水在明艳里露出浅浅的皱纹。如同扣开一位女子淡淡的心事;又像秋叶的影子,在春光里回放,打着旋像思念的心事悄悄破碎——守候一声遥远的雁鸣。
有人喃喃自语,在一径远古的石板路,对着浅水里欢畅的鱼儿。明净又浅浅的水域里游走着独行者的心事:你在哪里?那朵梦中的荷花。什么时候,你会举着圣洁和美妙,立在水中央。鱼儿啊鱼儿,我要走了,请你静静守候,在开花的时节,帮我问候一朵花的芬芳。
春天日复一日地叠加,天宇托不住夏日的激情,哗啦啦,撒落漫山遍野的雨滴,如同上苍把千千万万的豆子撒向人间。其中有没有一粒,是陶渊明送我的?叶片们绿着,在叶的绿意里,一些虫子慢慢蠕动,如同孤独者的心语。
元亮兄啊,你在哪儿?你那豆种遗失在杂草丛了,我还能不能找到。那个“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句子,此刻,多像我孤单又醉意的脚印。我又酿成一缸米酒,啥时过来,哥俩喝两盅。顺便看一眼你新种的豆苗,采几朵你那边的菊花。朝露也开始沾我的衣襟了,和你的夕露一样晶莹。我没锄头可荷,就握一支叫作寸铁的钢笔,也算秉承了铁的质地。
你的那五棵柳树还发芽吗?我在水边找不到原版的柳丝,只有几株梧桐,叶片硕大如盖的那种,几只蝉在叶间弹着鸣琴。李清照说那些梧桐是她的,把滴落的细雨也一同揣走了。我也不争辩,就披着雨水和涛声,把一柄江南的伞,举成一片飘来飘去的黄叶。
昨天我给屈原发了条短信,问他楚辞里还有没有叮咬他的蚊虫,捎去了一个过时的粽子,一只竹叶做成的绿舟。他也不回个信,还在江水的下游,寻找化作了白鸽子的鞋。你要是能遇见他,帮我问问,那只钻进离骚里的虫子,有没有变老?
我随手采了一片芬芳又苦涩的叶子,据说能治孟浩然的脓疮。我想给他送去,却忘了回去的路。你见到他,代我问声好,也问问:那棵被疏雨洗得清清爽爽的梧桐树,叶子绿了没有?
麦子又黄了。杜鹃也不啼血了。他们考进了农业部门,专管割麦插秧那档子事。据说收入不错,吃穿不愁。除了被迫在公文里鸣叫和飞翔,没啼血的必要了,把那些啼血的过往干干净净地忘了。
海子乘火车去找屈原了,从山海关上的车。去了就没个音信。说好一起喝那缸米酒,他不来了,我只好一个人喝。醉了的时侯,就想看看你的那几棵柳树和那八九间草房。
篇二:一个人的行走
外面的陽光很好,少了夏天的毒辣,也一改冬日的萎一靡一,照在身上很舒服,但我心情却好不起来。一种难以言明的郁闷情绪将我淹没,不能自拔。也许只有找到情绪的缺口才能走出情绪的迷宫吧。突然想起日日走过的公园,该是草长莺飞,垂柳吐绿了吧。闲着没事,便想去走走。
一路上,许多行人一改往日的臃肿,脱一下了肥厚的外套,换上了春天的衣服,特别是女人,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似乎在和春天争奇斗妍,少了些冬天的单调,多了些五彩斑斓的刺激,但我觉得有点刺眼。
到了公园门口,看到了盛成先生的塑像,许多孩子在他身上爬来爬去,打闹嬉戏着。塑像底座上有关他生平经历的文字早已消磨殆尽。家长们拿着孩子们脱一下来的衣服,眼里装满了关切。我却分明从他们的眼神里读到了另一种含义,冷漠或者称作是漠视,一种对文化的漠视。当然,这不是孩子们的错,因为年幼,他们也许不知道这座塑像到底代表着什么。对于孩子,我们完全可以宽容。盛成先生是仪征为数不多的在文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化人、革命家。作为“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的他理应获得后人的景仰和膜拜。作为家长,理应将他的故事代代相传,让孩子们感受其身上大而无私的革命情怀和对祖国母亲的拳拳之心,在这个提倡“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社会里,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契机吗?然而,这些家长是真的不知道盛成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抑或知道也从没真正领悟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建立这座塑像的初衷?(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湖边的垂柳冒出了新芽,鲜一嫩鲜一嫩的,长长的枝条在和煦的春风中,轻轻地摆一动,拂过水面,荡起阵阵涟漪,迅速向四面散开,偶尔一两根枝条触到脸上,柔柔的,也许是经历过冬天漫长的等待,有股春天的味道,清新、妩媚而动人。我下意识地随手撸起衣袖,仔细触一摸一着柳芽,感受着春天的脉搏,却惊起了一群不知名的鸟儿,飞向了另一棵树。我心里不免有点懊悔,不该侵犯属于它们的地盘。前边不远处,有几个人围在一起。信步前往,原来是一家三口在用柳条编织大大小小的柳环。我看见一根根柳条无辜地躺在地上,在他们肆意的摆一弄之下,蜷曲着身体。他们把编织好的柳环戴在头上,开心地在草坪上追逐打闹着。我却分明听到了柳条痛苦的呻一吟和小草们垂死的求救。
我突然很想逃离这里,原本郁闷的心情非但没有释然,反而更加烦躁起来。
一直向前走,来到一座宏伟建筑物前。这才发现,我已经走到图书馆附近。虽然紧挨着热闹非凡的公园,但这里却清寂异常,仿佛已经远离城市的喧嚣。低着头,走进一楼的阅览室,虽然不是周末,但却是门庭若市,不免惊诧起来,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居然能感受到如此浓厚的阅读氛围,紧接着就是一阵浓重的悲凉——阅读,这个曾经是我返回精神之乡,审视自己内心,获取前行力量的方式,被我遗忘了多久?
我们的理想被光怪陆离的社会分解得支离破碎,我们越来越习惯于戴着假面行走在水泥森林里,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放逐着渺小卑微而又极易迷路的心灵。我们已经很少有时间能够坐下来翻翻报纸,读读杂志。我们原本就异常脆弱且容易枯萎的生命也因为缺少阅读之光的烛照而缺乏生气直至完全枯萎。我们已经渐渐习惯平视生活,俯视他人,却忘记了我们应经常拷问自己的内心。
不知道,图书馆里是不是每天都像今天这样座无虚席,其中的小孩子们是不是心甘情愿来的抑或是迫于家长的压力不情愿来的,我只知道,在这里,我能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能感受到文化的脉搏以及读者和作品之间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有幸能独自一人在城市的一隅重新感受阅读氛围,接受阅读对人的卑微本质的修缮。
所以,我希望书声能响彻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书香能洒满每一条回家的路。我幻想着有一天,再去公园的时候,能看到一座周围安静,没人嬉戏,却能引起人们顶礼膜拜眼神的盛成塑像,能看到一根根柳条在温暖的春风里,欢畅地起舞,能听到小草们欢快的歌声以及鸟儿们幸福的叫一声。那该让我们的城市增添多少风韵啊!
心情轻松了许多,一个人慢慢返回家中,继续读那本《读书这么好的事》。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