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真水无香的文章

2018-12-28 22:07 来源:散文网


  篇一:真水无香
  在博物馆里,看见了一方清代的印,刻的是“真水无香”四个字。
  我对文物、金石都全然无知,也不知道这是作者蔡仁的夫子自道,还是另有出处,可是无声地念着这四个字,就觉得像在月圆之夜步入空庭,清朗月光在刹那间照遍了全身,浸透了肺腑。一时间有莫名的感动,很想说出来,可不知道对谁说、从何说起。
  读过多少名言、格言,都是有智慧的,可是有哪一句比“真水无香”更宁和、透彻、充满清气?那些名言、格言,往往是教人进取、催人奋斗的,是有目标要去争,而“真水无香”却是没有目标,也不争,只是一种境界:自然、平静、清澈、淡漠无痕、空阔无边。这才是大智慧啊!回来后把这几个字翻来覆去地念,越发觉得深不可测。
  读一本随笔,里面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如叶田谦好在里面说: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句子:“真一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这类真一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隐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得失之境。”原来我想找的,在《徒然草》里等着我呢,真一人无所谓聪明,无所谓品德,无所谓建功立业,更无所谓声名远扬,难怪“名”字常和“虚”字相连,叫做了“虚名”,可是“祸”却是“实祸”。而那些超越了贤愚得失之境的真一人,我们是无从得知、无从了解的。盛名、美名如同芳一香,借此我们才能了解一些古代的人中精华,但是那些真正大智大慧、超出尘俗的人,却如同纯净的水,是没有香气的,更不会远近飘扬。除非有福气接触到他们,否则我们永远不知道人可以做到那样的纯洁和一清至骨。可是那样的人,岂是我们可以得闻其名、得见其人的呢?我们可以仰慕、追随的,无非还是有香之物、有名之人罢了。如果我们拒绝,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可以仰慕、追随的了,我们心里的一个地方,只能永远是空的。至于世上所有的建功立业,所有的功成名就,若不为财富、地位,总能说出一个“名”字——无非是想让自己成为有香气的水罢了。真水无香,我们一出发就走了反方向。可是我们不出发,也许本来就不是纯净的水,还不如求些香气,掩了浊气呢。要淡、要透彻,是要大本钱的,而且是与生俱来、不可强致的。想想真是让人悲哀。
  真水无香,说到这儿,话是说透了,却也说到头了。既是高山仰止的意思,也是人至察、水至清的意思。
  忽又觉得奇怪,我怎么会由“真水”想到“真一人”的呢?细细再想,原来这不相关的两处里倒是藏着绝妙的一联——上联:“真水无香”,下联:“真一人无名”。其间时间和空间都跨越了很远,真是遥遥相对,玄妙无限。
  妙联天成,可是该用什么样的纸和墨来写才妥当,谁来写才能传出这几个字的神韵?若有了那么天衣无缝的一联,谁又配在自己的住处挂它呢?恐怕任谁也要从身上生生逼出伧俗来的。那样的话,岂不是风雅不得、反成祸害。有些话有些事,也许还是从来不知道的好。
  
  篇二:真水无香,素心有累
  在这流火的季节,我撩起清凉的水珠,轻轻扑打着脸颊,用最直接的方式把那些连筋带骨的闷热一一拍落,心中骤然升起凉爽的感觉。怀抱七月,归属自然,只是一些潮湿,在心里生出茂密的苔藓来,无端而又固执的念想,像无处渲泄的郁闷被束缚在某个地方渴望飞翔。真水无香,素心有累。
  我们喜欢这烟火红尘,酸甜苦辣;我们又向往天上宫阙,愉悦恬淡。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是生活给我们制造的假象,我们总是把呆滞的目光投向无尽的遥远,总想按自己的方式去行走,不去欣赏路边的风景,而向往归隐乡村,掩于山林。是啊,一个跋涉多年的人,始终会眷恋乡野素朴的风情,在小桥流水人家,还有谁在忧愁明日的饭食该去哪里寻找,有谁忧愁褴褛的衣裳无处补缀?可是,农村也不是压力的避难所,更不是矛盾的回收站——真正的诗意跟田园无关,而与你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和你对自己的要求有关。
  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长长的堵车队伍中,一个人忽然跳下车拿起一根长棍,对着轮胎底下的蜗牛狠打:“叫你跟踪我……”虽是笑话,却暴露了都市汗牛塞屋,车流汹涌的交通堵塞现象。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甘愿堵在车流中,因为那是他唯一的独处机会。逃离忙乱的办公室,又不必面对复杂的外交,那个缓慢移动的铁盒子,是难能可贵的一个私人空间。爱人就有时坐在被蜗牛跟踪的铁盒子里安然给我打电话,听着悠闲的音乐,这何尝不是一段美丽的时光?!
  儿时,因为在家排行最小,总是穿姐姐剩下来的旧衣服,以至于毕业时照相都找不到一件象样的新衣服。想跟父母提,那要看看爸妈的脸色,看他们的心情是否好,再翻下日历,数着离过节还有多少日子。(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现在的孩子已完全没有我小时候的那种胆战心惊,就象我的儿子,暑假一到,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就大大方方地问我:“妈妈,假期我是去上海还是广州玩?”这不是商量,他是在通知我,他并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艰难。虽然我不能要求孩子象父辈一样艰苦奋斗,节衣缩食,但我们奋斗的目的,并不是完全为了让孩子享受,为了让他们在我们的成绩上睡大觉,我不希望他长大以后以“我家有钱”为荣,这不是他的荣耀,而是我的耻辱!
  一位知名女编剧曾不无担忧地说:“如果现今的下一代都不事生产,享受生活,未来真不踏实,这让我不敢把自己的老年交给现在的小孩。”
  酒,真是个好东西。
  穿名牌,戴名表,开香车,饮玉食,与当下流行的价值观对接,在这些物体烘云托月的映衬下,酒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足以担当起传递感情的重任。当男人已经不年轻,也曾输给时势、际遇、爱情和命运时,才懂得细细品尝手上的一杯酒。在名利场上,觥筹之交,原本费尽多少口舌都说不清楚的事情,一瓶酒就说清楚了,这么好的东西,不火才怪!
  酒,之于女人,似乎可望不可及。自古以来,女人的形象决不是疯疯癫癫的酒态,她们可以没有西施貂婵的美丽,可以没有环肥燕瘦的风韵,但决不能没有摄人心魄的温柔,男人们宁可看到“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林黛玉式的纤纤背影,也不愿看到“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巾帼英雄,毕竟杨贵妃千古一醉的芳态并不是人人可以效仿的。
  我能喝酒,但我不轻易喝。之所以不喝,一是怕舍去“恬淡了自已,愉悦了别人”的女子性情;二是没有遇到千杯不醉、志趣相投的知己。心意沉沉时,也想独自体会一下酒精麻醉的味道,但从未行动过,而是悄悄把心事放置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和文字里,体味一份简单充实的快乐。
  一直对眼镜情有独钟。
  曾固执地认为戴着眼镜的人,身上隐藏着淡雅深邃的底蕴,犹如宣德年间的青花瓷,透着兰色的微茫,彰显着儒雅的气质,散发着书卷气的豁达而渊博,它体现出一个人的素养、文化、内敛与含蓄。你多么迷恋胡适,你就多么迷恋那镜片下的睿智与气度;你多么迷恋徐志摩,你就多么迷恋他眼镜里的才情和风流……
  目睹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女子对所爱的人因为误解心生醋意,絮絮叨叨地说了一些不知所以然的话,遭遇那个男的当头棒喝:“真他妈的无聊!混蛋!!”
  女声戛然而止,瞬间眼泪汪汪,她不明白这个曾承诺永远不会对她发脾气且呵护包容她的男人,会说出这种话,且在“无聊”和“混蛋”前面加上那粗俗的三个字……我低下头去,我宁愿相信对面站着的不是男人,他没有戴着眼镜。
  女作家池莉曾精炼地概括:“爱情是女人的终生之狱”。
  有过青涩的初恋——那时的他任一个城市宣传部报道组的组长,报刊头条总是出自他的大手笔,而我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散文总是羞答答地躲在副刊一角,他不间断捎来的书籍悄悄的传递着掌温。两年后,他结婚了,新娘不是我。在他的婚礼上,我能感觉到他忧郁深沉的目光,我一笑转身。现在,他已是那个城市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这是预料中的结果,写一手锦绣文章,还有一个有着深厚背景的妻子。
  对于我,他只是途经了我的盛放,泰坦尼克的悲凉,没有带给我终生之狱的伤——因为,我仰望我的农民父亲和爱我的父老乡亲。
  电影《罗马假日》里有一句话: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它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在不一样的风景中邂逅不一样的自己,你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如果因种种原因,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尽可能的破万卷书吧。一个哲人说过:“读书之根本,是求得一条求知的路,这就是‘道’。读书不是为了职业做的训练,不是为了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而是一种志存高远的兴趣,是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份好奇心。”
  阅读是人类精神遗产唯一认可的继承方法,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象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网络时代,书籍市场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苹果之类的电子商品。书籍虽然安然无恙,却让爱书者更加难过,因为书籍正在被时代抛弃,已不是文化的代名词了。和毕淑敏一样,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不读书的女子,无论她怎样冰雪聪明,只有一世才情,可书中收藏着百代精华。
  真水无香,素心有累!但心有沉香,何惧浮世?
  细细咀嚼这红尘素心之累,然后于滚滚年华里,保持一种静默地姿态,感恩这些叫人欢喜叫人疼的真真切切滑过自己生命里的时光,让它慢慢凋零,人生就在这山野深处的烟火里浓郁,岁月就在春夏秋冬的轮替中变老。有一天,在青山绿水中走得倦了,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妪,会在这悠长的光阴中,安详睡去。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这,就是幸福

    这,就是幸福

    幸福美好,这是多么诱人的字眼,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完美境界! 然而,幸福,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是指人们无忧无虑、随心所欲地体验自己理想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时,获得满足的心理感受...

    2020-11-28

  •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有一种目光,一直在守望

    一份真挚情谊,不求时时相伴,只求在心的牵念中永远,相互尊重,相互分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种真情,值得用生命去呵护,用灵魂去写真,生命中,总有一首歌曲,沁入心灵;总有一种眷恋,默...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