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花的感悟

2019-04-28 09:42 来源:散文网
  篇一:花的感悟
  与他人相比,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对养花情有独钟的人。我喜欢花,尤其是喜欢那种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花,比如说:君子兰。
  我养君子兰已经有二十七年的历史了,期间,虽然家庭几次搬迁,但是我都未曾丢弃过一盆君子兰,现在,我虽然只有五盆君子兰,但是棵数却多达十四棵,如今,每逢过春节,我家的君子兰都开得鲜艳娇美,去年更是结出了累累硕果,就连舅舅到我家做客之后,都忍不住拿走一颗大大的红红的果实,并且说:“从来未曾见过这么大的果实。”听过夸奖后,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我喜欢养君子兰最初是由于它的稀有,我的第一盆君子兰是我姨姥从长春给我带回来的。当时正值君子兰市场行情看涨,在那个年代,能养一盆君子兰已经很不容易了,因此我格外爱惜我的这盆君子兰。现在,随着岁月的交替,君子兰的不断繁殖,我拥有了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一笔精神财富,当我在生活中感到失意时,我会坐在君子兰花前对它轻声细语,把自己的烦恼全都说给它听,有时,我真的感觉它能听懂我的话语。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过年的时候大致是在二月份,当时我家的君子兰就陆陆续续的都开出了鲜艳的花朵,这件事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今年过年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因此,我对今年的君子兰是否能迎节日开并没报太大的希望,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所有的大花君子兰都开出了伞状花冠,极具观赏价值,这给病中的我无疑带来了一丝喜悦,我从心里感谢它们,我自己的内心真的很明白,它们是怕我过年不开心,所以来安慰我。养花的人都知道,有谁能看到盛开的鲜花而满脸怨气呢。我常常在想:人们常常说的世间万事万物都有灵性可能就在于此吧。(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现在,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又从书中更加读懂了君子兰的又一品格:它高贵而又有君子之风,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自卑。我想做人若能做到如君子兰这般境地也不枉此一生了。仅以此篇献给那些和我对花,尤其是对君子兰花一样有着特殊情感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能从花中找到你们的最爱,从花中来领悟人生的真谛。
  
  篇二:花的感悟
  春天来了,我办公室的一盆蟹爪兰开花了,盛开了两朵鲜艳的小红花,给我办公室凭添了不少春的气息。
  说起我这盆蟹爪兰花,是我们单位一位老同志退休时送给我的,算起来已有四年之久,但从来没有开过花,我也不知道蟹爪兰会开花,一致认为这种花就是欣赏叶子的,谁知今年立春后的一天,我突然发现朝着阳光的一枝上盛开了一朵像喇叭花一样的粉红色的鲜花。使我既惊奇又兴奋,马上叫来几个同事前来观赏,他们说也是第一次看到蟹爪兰花开得这么大这么好。
  回想着养这盆花的经过,总感到花也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就给你回报,说实在的前几年我对这盆花很少关注,所以它只能“保命”,根本顾不得开花。今年我经常用喝剩的茶叶水浇花,并对这盆花进行了整理,所以它就给了我回报。花朵虽然开的不多,但色彩艳丽斑斓,散发着怡人的清香,使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气息,也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由此使我对养花的兴趣更浓了,闲暇时我总爱摆弄摆弄室内的花草,也使我学到不少养花知识,比如,移植盆花,要选择晚秋落叶和早春发芽前的季节,而且要注意,不应把刚移植的花卉放在阳光下直晒。另外,合理地给花施肥浇水也是十分关键的问题。
  通过种花、养花,使我对花有了很深的感情,也从中悟出不少东西,感触颇多。
  在万物复苏的第一缕春光中,冰肌玉立的水仙花会以清淡、幽香给我带来早春的气息。
  在百花争艳的夏季,茉莉花以它远久的缕缕芳香,使我陶醉。
  在稻花飘香的金秋时节,千姿百态的菊花,又使我体会到满目金甲的惬意。
  在虫僵落叶,白雪皑皑的寒冬,仙客来会以它顽强的生命力,让生活充满绿意。
  我爱种花、养花,不仅因为它鲜艳美丽,还因为它能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或作为一种象征。质朴素雅的马蹄莲表示爱情永结;四季碧绿的万年青,表示友情长存;不畏风霜的梅花,表示性情刚直不阿;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表示品德高尚;雍容华贵的牡丹,象征着繁荣昌盛国泰民安。养花不仅美化了我的办公室和家庭,爱花还使我体会到一种独特的艺术情趣,也使我从中悟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感悟到很多生活的乐趣和生活的真谛。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