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窗听雨
2019-04-28 09:42 来源:散文网
篇一:凭窗听雨
每逢雨天,我总喜欢找一个位置,以一种淡淡的心境去听窗外的天籁,让我一汪干涸的心池渐渐盈满欢畅的涟漪。
朝雨芳草,暮雨客舟,春雨杏花,秋雨梧桐。这是古时的文人听雨的浪漫,情调,境界。我是大千世界。滚滚红尘中一俗人,所以很随意,空间。氛围皆不拘,屋檐下。弄堂里。卧室。办公室皆可。雨是自然界的精灵,我喜欢听雨的呢喃,对我述说着绵绵情话,我喜欢在雨中,张开双臂,亲吻多情的雨,喜欢这轻轻柔柔的雨带着凉意钻进我的心里,穿过我的心房,喜欢在雨中倾听高跟鞋敲打石板的清脆合鸣,喜欢感受和雨缠绵的无限风情。
自然界的雨是位精灵,它总是在我心灵最为烦躁的时候,悄然而来,润物无声;虽是点点滴滴,却是如泣如诉,如琢如磨……
春日听雨,那雨如一首山野抒情小调,会使人想起孩提少年,雨丝系住了洁白的童心。雨丝丝柔柔,缠缠绵绵,如烟似梦,如歌如吟,整个世界都醉在这温馨的氛围里。
夏日听雨,如听一曲英雄交响乐,让人想起豆蔻年华。夏雨中,涌动着蓬勃的生机,滋养着生命和情感,孕育着激情和诗意。夏日的雨时缓时急。时而滂沱倾盆,时而疏滴稀声,身居斗室,心中会泛起莫名的情绪来。推开一窗的云雾,侧耳倾听,似有一种绝妙的声音从窗外飘来,稀疏的雨滴打在窗棂上,溅起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圆润轻滑,不绝于缕。雨声是天生的歌者,让人了却忧虑,悠闲其中,又如惊涛骇浪,拍打着心底积淀的情绪。
秋日听雨,如听命运交响曲,会让人想到壮年时光。心如止水,凭案静坐,听雨品茗。冷雨霏霏,将过去,现在和将来串成了一段淡泊的旋律。
雨声如禅,听雨即在悟道,它使人浮躁的心境渐趋平静,静得像一潭无波无澜的碧水。此刻,你会感到雨打窗棂的玉振之声和生命的节律高度融合,千缘后尘,滚滚红尘,一切都远去了,消失了,剩下的只是一个无牵无挂的自我,独自品尝那份难得的清闲。
生命不能承受太轻,也不能承受太重。在人生的旅途上跋涉,我们一路风尘,脆弱的生命之舟已经承载了太多太多,不堪重负的漂泊时刻面临着搁浅的沉沦。雨天,把生命重新回顾一次,把生活再过滤一遍,把不堪回首的过去,散乱在遥远的记忆里,把世俗的烦恼托于过眼云烟,留下一个好心情,等待明天天晴收拾它,整理它,然后把它装订成册,在孤独的时候阅读。
朋友,如果你是一个怀旧的人;如果你是一个容易善感的人——听听雨吧!只要静静的听,不让琐事来打扰,让雨把你心的沧桑洗去;让雨把你的烦恼冲刷干净;让雨轻柔的絮语伴你入眠吧。待明天,你会发现:心澈如泉,心明如镜,心朗如天!
篇二:凭窗听雨
总是唤不醒自己的惰性,可心中偏有一种冲动,仿佛应该去写些什么,给这个落雨的清晨。在电脑前的心渠,无论目的如何,都将使我达到终点。放任自己的时候,往往是放任思念。(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昨天傍晚时分,跟同事打了声招呼后,我走出单位,漫无目的走着,慢慢欣赏着这座城市。一阵风儿吹过,有些凉意,我不禁抖了一下,本来焉头搭脑的我,突然就精神了许多。我在水泥钢筋的丛林中疲惫的行走,焦躁地等了好久,终于等来四路公交车,我赶紧挤上去。可是人很多,我只好先是站着,快到家时,终于坐下了,却因为坐下误了事——我居然睡着了,坐到底站,只好再打的往回赶。
回到家,关上房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睡觉,甚至懒得去洗澡。我好像有很久时间没踏实睡觉了吧?简直不敢相信,一个失眠症患者,居然是这么渴望能有时间睡一觉。
我睡得很香,可是却在深夜被突然惊醒,因为一阵雷声突然响起。开灯,停电了。打开手机,先阅读四条短信,然后看时间,已经凌晨一点四十了。有些饥饿,还是等电来了再说吧,一边回复短信,一边无意识地想着什么。到差不多两点二十,灯突然亮了,雪白的光很刺眼。我眯着眼睛适应一会,起床,去厨房,却发现停水了。找不到能果腹的东西,只好开一瓶白酒,找些花生米下酒。
当我用怀旧的目光,去审视岁月的沧桑,我不知做我,是否所有的故事都有结局。可我相信,心的比岸,会有一叶轻帆回应风的召唤。雨可以停,记忆也可以淡忘,而留下的这一页文字,做为一种证明,记忆我心里的思念。很长时间没写些什么了,打开电脑,却不知道敲打什么文字。上线,好友群里有上百个头像亮着,我知道随便点击一个,就可以絮絮叨叨说上半夜,可是说什么?实在没心情。呆看了一会,关了群。
人活在尘世之上,难免会有种种明显的诱惑。这时候,人很容易患得患失,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却总是找不到答案。实在无聊,又没有困意,还是翻扑克吧。儿子对我玩这个很是嘲笑,说这是弱智人才玩的把戏,又有人说恋爱的人才弱智。我就玩了弱智者的游戏,我就弱智了,难道我在恋爱?
近段时间,我很郁闷,也很烦躁,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老丈人的病。正月十八晚上,老头子坐马扎上看电视,打盹时,摔倒了,意外摔断了股骨头,正月二十的上午做了接骨手术,挺成功,住院稳定一段时间后,便回家静养。本来情况还不错,只是老头子年高体衰,血压很高,心肺功能也不好,怕引起并发症感染,所以一直用药。有几个亲戚族人多少懂点医学知识,却只有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的本事。结果没有去医院,找来他们输液。但输液时,为了尽快好转,竟然加大了剂量,结果导致老头子深度昏迷,送到医院抢救,虽暂时脱离危险,但病情不稳定,很是让人担忧。
最近几天,接连下了几场雨,雨后的天也不放晴,总是那么阴沉沉的。也是我烦躁的原因,感性的人,情绪很容易被环境改变。想想才农历三月中旬,前天居然热到摄氏三十度左右。大街上,已经显现出乱穿衣的景象。爱美的女人们,将四季的服装一起穿出来展示。有穿冬天里厚厚羽绒服的,估计是昨晚上网时间太晚,以致早上起来迟了,匆匆上班,穿错了衣服,所以下班后行色匆匆回家换。穿着春秋装的最多,薄薄的风衣,裙裾飞扬,成为和季节同步的一道风景。更大胆的一些女孩儿,就穿着吊带裙、丝袜,露出性感的美腿,在街市徜徉,我没好意思问她们,是不是先吃了预防感冒的药。而今天,突然降温,估计最抱怨老天翻云覆雨的,是那些爱美的女人们。
我很想知道,在这样的雨日里,别人会不会和我一样郁闷。写不下什么好内容,只能是在雨天,写下我的思绪万千。
所有郁闷的日子,都似这雨日的珠帘,从我的眼中一行行的溅落。喜欢在夜晚关了灯,听夜雨敲打屋顶的声音,但那要是在心情很宁静的时候,才能把自己融进雨的氛围里。有时候下雨了心情却静不下来,有时候有心情了却不下雨,看来真能在梦回时听一回雨,也不是易事。
这么胡思乱想着,心情居然静了下来,而夜雨依然淅淅沥沥。
我忽然觉得自己是这样的多愁善感,总是生活在记忆里。假如璀粲的往事,是一本装定精致的书,那么,生活应该是最美的插图。这是春雨,不似夏雨般暴虐,没有秋雨的惆怅,也不同于冻雨的寒冷。春雨是多情的,她多愁善感,柔情蜜意甜醉了路边的杨柳;春雨是彩色的,她有着桃花的红、杏花的粉、梨花的白,多彩的希望孕育着丰硕。春雨是孤寂的落寞的,当乍暖还寒时候,她从遥远的地方飘飘而来,又独自化为云驾风而去。
夜是寂静的,伴随着细雨的敲打房檐的滴答声,我的思绪游荡在遐想中。春雨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吹拂下,变成娇羞的画笔,飞扬飘逸地描绘出一幅水墨风俗画。农家小院浓浓的春意旁逸斜出,一枝漫过墙头的红杏偷偷地观赏着一个雨地里翘首仰望的女子。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去看事物,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是每个人的智慧。但你应该知道:看法决定想法、想法决定做法、而做法决定了结果。人生难免和感情无关,如你怎样去看待。春雨让人在遐想中,才有了双飞燕子几时回的盼望,那夹岸桃花蘸水飞的美景似乎就是梦里水乡。桃花雨是肥美的,《兰溪棹歌》中写道: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鲜美的鲤鱼,醇香的家酿,情深意笃的朋友相对而坐,彻夜长谈,绵绵心语和着帘外潺潺细雨,哪会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苍凉叹息。
可我相信,心的彼岸,会有一叶轻帆回应风的召唤。雨可以停,记忆也可以淡忘。春雨缠绵悱恻如泣如诉,让人无限哀惋地想起,琐窗春暮零落满地的梨花雨。洁白的梨花瓣随风飘落,是倚杖侯荆扉的老母期待游子返乡的焦急,是思夫心切的妻子等待郎归的无奈:“君不归来情又去,红泪散沾金缕。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声唤起对往事对故人的追忆,又让人在无限惆怅中缱绻于“微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的意境。
可惜,自己永远也不会写一本书,只能是在雨天,写下我的思绪万千。春雨还有一种别样的爱恋。“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折枝杨柳相赠,是古时候离别时对朋友最好的表达,所以有“只为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的说法。而晨雨过后,漫天的杨花飘飘,望朋友消失在远方的天际,“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离愁别绪自然赋予杨花追随朋友而去。
在这样的雨日里,我的思绪在不停地旋转,不知古人怎么想,该否如我一样看待春雨。春雨以她纤巧轻盈的体态,凭借花香鸟语的吟咏,深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乖巧的春雨理解农人的渴望,带给他们风调雨顺的年景,带给他们五谷丰登的收成。“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春雨是柔美多情的化身,不知多少痴情伤春的情种为她倾倒……
任由我的遐想憧憬,思绪在春雨滴答声中天马行空,可我却非常不习惯,写这些华丽的辞藻的文字,到敲击键盘手指酸软时,才发现自己,原来也有鸳鸯蝴蝶的情怀。都是这场春雨闹的,让我的心情如夜雨般充满魅惑。
这时,东方发白,已现黎明的曙光,我突然有些明白了,我这样是没有意义的,我还是打住吧,别再无病呻吟,发思古幽情了,出去伸伸筋骨吧。
篇三:凭窗听雨
大概是三年前,一位经商朋友让我为她申请一个QQ,我想了想,就为她申请了一个网名为“听雨”的账号,并且设计了一个QQ个性签名:雨声是最好听的音乐。她问我为什么叫这个网名,我说,我喜欢凭窗听雨,我喜欢这极致的天籁。
是啊,在下雨的日子里,剪一段安逸的时光,沏一杯清茶,执一卷香书,任一份安恬氤氲于陋室。不为追求风雅,只为让心思融化于这飘逸的雨中,只为让身心回归她本来的状态,倒也清幽,倒也恬淡,倒也简单,倒也别致。凭窗,听雨,且享用这雨的仙姿神韵!
凭窗听雨,我经常看到不知是一种什么鸟,总是在突如其来的雨中盘旋。我常常想,它们应该不会不知道天气情况吧,为什么不早早地回家呢?其实,它们有着比人类强上很多倍的对自然的预知能力。可是它们总像是淘气的小孩子们,总愿意在刚开始的雨中冲跑着一会儿,方肯回到家中。抑或它们把在雨中的飞翔当做是一种常态,如我凭窗听雨一般的安闲?
细雨打在泥土上,泛起了一阵阵的小扬尘,随后泥土发出了湿润的泥香,就这样,视觉和味觉交互着,一起把这种迷人的信息传递给你,精神顿时为之而振。随后是很大的雨点,一会儿的功夫,地上就会泛出密密麻麻的雨花。先开的雨花被雨点打散,又开出新的雨花花。就这样连续地进行着,一会儿的功夫,地面上就汇成了一道道的“小河”。我想,它们已经完成了最初的任务——滋润地上的生命。或者也行使着更高的使命——生成云中雨,找机会再光顾人间,体验轮回。
雨点打在窗户和窗台上,发出“啪-啪-啪”的声音,雨点打在芭蕉叶子上,打得叶子颤巍巍,那颜色倒也更加清脆欲滴。窗前的那棵大白杨如此恬然,尽管它承受着自然界中各种的考验,在冰雪中它耐心地等待,在春风中它悄悄地萌动,在秋露中它坦然地辞别片片的阔叶。不喜不悲,不怨不恨。在这场大雨中,它迎接着风雨的洗礼,舒展着原本的姿态。
凭窗听雨,我此时又想起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无限惆怅,那位多愁善感的南唐后主李煜,在那潺潺的雨声中,在薄寒的残春里,叹惋春已去,国已亡。我想,作为国君的他,他的常态应该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使命。当使命和兴趣同时发生,自然是使命应该占上风,毕竟,天降大任于斯人!
可能,大部分经商和为官者,或者那些钻研学术的学着,或者那些埋头苦读的学子,或者那些为生活而奔波的人,或者那些修“长城”人们,或者那些广场舞的大妈们,没有我的这些闲人凭窗听雨的闲情。因为各自都有着各自的常态,就这样,我们才拥有了一个缤纷的社会,才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园。
每个常态,都有着各自存在的空间,都有着各自存在的理由,有什么好坏高低贵贱雅俗之分呢?
于我,凭窗听雨,思绪飞扬,飘向过去,落在未来,如此,甚好。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