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灵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在心灵的窗口
偎依在心灵的窗口,静静的,静静的等待属于我的幸福。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风儿悄悄的次,波浪悄悄的流,眼泪悄悄的落。乞求上天,给我一段真挚的友情,岁月的沙斗如绵绵细雨般流入生命的底层,越积越厚,时间的尾羽,穿过彩虹般的时光,多少风吹雨雪,多少情感纠葛,多少个悲伤欢乐的画面,在脑海中闪过,时光隧道,那样的漫长,那样的诡异,那样的清晰与模糊交织着,过往,现在,未来,泪花闪闪,幼年的无知,把我美好的空白带走,童年的快乐安然,埋藏在记忆深处,在心中某个角落,留下花一样绚烂的一笔;青年时泪雨交织的夜晚,在荷塘深处月光下静静流淌,倒映在水里,如水中捞月,始终得不到完整的结局。
某个路口,交叉的汇点,与你相遇在转角,你的眼眸,你的长发,你的白衣飘飘的连衣裙,你嘴角边的黑痣,伴随着你的笑微微上扬。瞬间的惊鸿一瞥,发现彼此的眼睛里有种惺惺相惜的缘,一样闪耀的眼睛,一样浓烈的眼神,一样淡然的微笑,注定,在青涩的青春年华里,如阳光遇见了花儿,你那灿烂的笑容,使我心花怒放;如清风遇见了荷叶,你清爽的性格使心中田田的莲叶摇曳生姿;如细雨遇见了枯池,你温润的关爱使我暗淡的心得到滋润。
笑,一个多么容易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笑。过目难忘千人笑。母亲慈爱的笑,如阳光照耀着寒冷的心房;朋友友好的笑,如闪烁的银铃,听之仿佛夏季的鸟儿欢乐的歌声;情人关爱的笑,如天上一弯晶莹剔透的明月,抬头,你也会跟着幸福的笑起来;陌生人善意的笑,如轻风拂面的惬意,回眸相视,也会回应一个甜美的笑容。敌人虚伪的笑,会如毒蛇的汁液,吞噬你原来快乐的心情。
哭,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哭。过目难忘千人哭。母亲看见你为情所困日渐憔悴的面容,她的泪,顺着布满皱纹的眼角,滴在你的手上,你的心会很痛很痛;情人为你困顿多日的心事,落下感同身受的泪水,你突然有了一种找到了终身依靠的感觉;朋友听你诉说苦闷心情时落下同情的泪,突然有一种一生一世注定她就是你最可相信的人的人的感觉;你受重伤时,陌生人被你的事迹感动的泪,你会觉得他很善良很善良。
心中千百种情感,半生千百种经历。往事历历在目,每张脸庞都有各自独特的回忆:欢喜的,忧伤的,焦虑的,兴奋的,同情的,悲悯的,可爱的,可恨的,可悲的,可喜的,种种喜怒哀乐,便是那人生四季的风景。春天,我们留恋姹紫千红、绿草青青的生机盎然;夏天,我们迷醉于果实累累、活色生香的清爽滋味;秋天,我们钟爱于枫叶飘飘、色彩斑斓的多愁善感;冬天,我们欣赏白雪纷飞、飘雪点点的“梨花”绽放!有美的,也有丑的,有喜的,也有悲的,可是人生啊,总不能把悲伤当作一生的主色调,一首人生之歌的主题曲吧!
回忆过往,不禁悲喜交加。在心灵的窗口,放一朵芬芳的玫瑰,置一个美丽的花瓶,每日换一瓶新鲜的泉水;在心灵的窗口,点燃薰衣草的灯油,用心灵的鼻子轻轻的呼吸,靠近,懒洋洋的休憩一小会儿;在心灵的窗口,把头伸出窗外,让阳光洒遍你疲惫的脸庞,让鲜花的清香渗透你百感交集的心绪,让一切美好起来,让一切幸福起来!不仅,不仅要等待幸福的来临,还要抓住窗外一切的美丽,让心情放飞,让心情美丽起来,这样,才不错过一生的等待!
篇二:激荡心灵的故乡
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思乡之情犹如一坛珍藏的老酒,愈久愈香,愈久愈浓。它是深埋心底不可诋毁的圣地,是梦之泉源,根之所在。
六月初,麦浪翻滚,瓜果飘香,我独自带着归乡寻梦的情愫回到故乡韩城。
韩城,是上苍馈赠人间的特别礼物,是生命书写的不朽传奇,万年积淀的文化奇葩。她镶嵌在祖国阴山与秦岭两大山脉的纬向之间,是新华夏第三沉积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推断,若干年前,这里不仅是一片丰盈茂密的高原森林,也是各种动物快乐游移的生存家园。一次又一次的地质变动,一回又一回的沦陷挤压,使原有的植物和动物,失去依托,卷入黄泉,在历经数年的与世隔绝和强压热烘的煎熬之后,最终转化为可燃性沉积岩——煤,正是这里的沉积开启了韩城人的致富之路。
“奕奕梁山,维禹甸子。”(《诗经》)“梁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公羊传》)“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尚书》)“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史记》)。这些史料引伸出的梁山、黄河、龙门集中一地,构成韩城的标志性特征,成为韩城的唯一。
韩城的地貌特点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山脉处于境内西半部,山势由东向西、从南至北渐次升高。童年的时候随同玩伴爬过象山、狮山、寨子山,也虔诚地聆听过长辈们对山的美丽传说,类似这样有名有姓的山在韩城很多,且皆有众说纷纭的来历、神话般的传说和劝人善行的故事,其实它们都是梁山的优秀儿女,都系挂在梁山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梁山形似屋梁,神似脊梁,横贯南北,延伸相临,护佑着韩城人的幸福安康。
在千百万年的历史演变中,梁山的高远与博大、挺拔与坚韧、智慧与涵养、担当与从容,在人与自然的交织中,悄然地钻进了韩城人的骨子里。韩城人的性情,韩城人的气魄,韩城人的风貌,无不透着梁山的内在品格。
亲近与触摸梁山是我多年的一个心结。在一次偶然的同学相聚中,知悉高中一位身材矮小单薄的同窗党和宝,自打农林学校毕业后,一直立命于梁山深处的一个林场,或许是山高路远出行不便,或许是林业基层工作者的使命使然,总之,少有他的消息,就连家人和他也是聚少离多。一晃就是三十年,他那黄金难抵的青春年华已经兑换出梁山的葱翠茂密和扩展的10万亩山林,还有林业工程师、“梁山好汉”、“山神”等三个称谓。听了他的故事,说不清的缘由,就是眼睛有点发潮。之后,从林业网站上查到了他的联系电话,并怀着一颗敬畏梁山的纯净之心接通了“山神”的电话,电话中感受到了他的质朴、热情、谦卑、执著,这也就更激发了我深入梁山探宝的热情和决心。
一个周末的下午,得知我回乡消息的他,放下手头的事情,星夜出山,专程迎接。次日,当东方刚刚吐出鱼肚白,一个身材厚实、精神饱满、装束简朴的中年男子,已一口气从十里之外的家里徒步寻找到了我的住处。时间和空间时常会给彼此熟悉的人制造一点相见时陌生的尴尬,明明知悉,却还陌生,我们总算在握手相拥的那一刻,完成了情感的时空对接,犹如神九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一样,瞬间就捻接到彼此可以随意与欢畅的交流。
在“山神”的引领下,我们驱车深入梁山。
一路上,听着乡音,品着乡气,观着乡景,心中除了兴奋,还是兴奋。
车子渐渐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粉尘悬浮的天空,驶入遍布绿野、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崇山峻岭之中。虽然走的是山路,路也不宽,可大部分是水泥路。偶尔看到几户炊烟袅袅的人家,差不多都是分散居住,每户门前都整齐堆放着柴火,一眼就能认出是花椒树上裁剪下来的多余斜枝。房子多半都是新建的,美观漂亮,在山幽林密处更显优雅别致。门楼突出,门楣内容也很个性,诸如“勤耕第”、“勤奋人家”、“和气生财”、“紫气东来”等等。农户人家虽比不上城里人住的大厦高耸,但一定比城里人住的舒适宽畅。当回头再去远望美丽的小山村时,已经模糊得如同画卷上的星星点点,而小山村那种悠闲热乎的生活气息依然可感。
昔日的庄稼地几乎都变成了今日的花椒林和核桃树,它们在装扮了大山美丽的同时,也多少圆梦了农户们的致富心愿。
群山连绵起伏,犹如大海掀动的波澜,呈现出簇拥迭加的波峰、波谷。车行近两个小时后,看不见一个村庄,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酒的汉子,形态各异,不知沉睡了多少年,从未有人惊醒过它们。越过一个山岭,车子缓缓滑向谷底,落差足有800米之后直接冶户川公路。显然“山神”引领我们走过的是一段有惊无险、景色多彩的捷径。
山谷中的小河,婉约着仙女般的好奇多情,柔情缠绵地汨汨奔流。扭动的身姿,舞成一条银色的丝练,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脚,流淌成万年不息的山歌情诗。自远古而来,向未来而去,千曲百廻,无怨无悔。
冶户川,中华文明的一个支脉,通向陕北的古商之路。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冶户川从汉代开始产铁并由政府经营,直到宋朝后期才结束了政府经营的历史。宋朝以后直至解放前,炼铁的事情都是民间经营。昔日,韩城的商户们将韩城的铁器用馬驮着组成商队运向陕北,又将陕北的盐运回韩城,走的就是这条道。这条小河叫凿开河,其名字有个传说。相传鲧受帝尧治理黄河祸水之命,在这条河道接近黄河入口大约5公里的龙门山,凿山治水。鲧为使黄河捷径直走东北入海,堵截而治,辛苦九载,倾注全力,非但功败垂成,反而使万民被水漂没,流离失所,帝尧动怒,杀了鲧。禹继承父业,因地制宜,注重疏导,缜密部署,带领三万三千多名民工,坚守治水前沿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成治水之伟业。世人为了纪念鲧禹父子治水的不杤功绩,把这条绵延百公里的川河叫凿开河,而把禹在龙门山下开凿的大约30米宽的黄河通道石门至延伸一段狭口叫禹门,表示对禹的深切怀念,因这一切虚虚实实的传说都发生在龙门山周围,所以通常又叫龙门。龙门位于现今韩城东北三十公里隔黄河与山西河津的相望处,只要置身龙门桥中央朝西北正视,悬崖峭壁直插云天,对峙如门令人敬畏,黄河涛声咆哮如雷。(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梁山是大自然的宠儿,一切生命的依托,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梁山上的禹门洞穴,是五万年前先民受恩梁山的活动痕迹,续写了蓝田人、大荔人演绎的人类进化历史,正是这缕暖暖的曙光把韩城的文明传承至今。
凿开、建沟、白矾、盘河、汶河、泌水、涺水、芝水、吕庄等九条河流,是梁山母亲肤体流淌出的甘甜乳汁,哺育了韩城这块土地上的所有生灵,它们在完成苍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后,毫无牵挂地沿着各自选择的路线,汇入黄河母亲的怀抱。
黄河是大自然眷恋韩城的一个伟大象征,它像一根撕扯不断的藤蔓,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伸出自己柔软的生命之驱,悠然地穿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的沟沟坎坎,跃入韩城龙门,几乎没有停留,只是张开它那65公里长的浑浊口唇,轻轻一吻韩城脸颊,一无反顾地伸向远方。
人类始终直面的挑战,或许是填饱肚子,或许是战胜自然,或许是宁静内心,或许是改变命运,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也许就在于上下求索,不断前进,犹如这永不停歇的凿开河,它不屈不挠的执着信念,让古老的悲伤、崩坍的黄土、低沉的阴霾,挟雷裹电,卷进黄河,融入大海,轮回新生,这就是一种叫命运的传唱。
在历时三个半小时里程近一百公里的艰辛行驶后,我们抵达目的地——古雷镇。这里是韩城与陕北的交汇处,先民生活的一个聚焦,梁山最厚实的肩胛部位。茂密润泽的原生态森林,寂静优美的自然环境,感觉明显比城里气温偏低,让人误以为这里还是春天。登上15米高的森林防火瞭望塔,海拔正好1650米,置身于韩城境内的制高点。俯瞰翠如碧玉的连绵群山,仿佛融入一片绿色海洋,显得既博大又亲近,既辽阔又丰盈。午阳瀑布一样的光束照射入它绿幽幽的深处,倍感光芒夺目,心旷神怡。瞬息间,整个世界全是细密的迷人的柔情的青纱帐。绿海无影,只有阳光。它不曾有过丝毫的静止;它永远跃动不已的是那浩瀚而坦荡的生命。
韩城属暖温带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春季温暖干燥、夏季热而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虽然这里也是韩城躯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气候却显得有点个性。春夏秋冬都低于韩城的平均气温,尤其是冬季极端最低温度在—25℃左右,甚至更低,土壤也多为褐色,正是这种个性气候和土壤决定了这里植物的生存策略。
地球上有2万种植物,小小梁山就有762种以上。油松、白皮松、侧柏等针叶乔木,都是这里的“老居民”,它们历经改朝换代,见证了历史的兴衰与万物变迁。到了秋冬的转换季节,随着温度下降至零下,绽放了多彩与唯美的白桦、椴树、漆树、千金榆等阔叶植物,以及施放了花香收获了喜悦的沙棘、黄蔷薇、绣线菊等灌木类植物,叶落归根,沮丧无语,悄然入睡。继续保持青春岁月的油松、白皮松、侧柏等针叶树木却能在—25℃的寒冷环境中生存下来,它们的叶子里含有防冻剂,从而保持了冬季不掉叶;它们的针叶上有一层厚厚的蜡质涂层,限制了水分从毛孔中流失,轻松地拒绝了衰老与死亡的造访。这是它们的资本,也是它们的骄傲。
地球上拥有动物大约130万种,梁山潜居野猪、金钱豹、大山雀、灰喜鹊、各种昆虫等动物仅194种,可在动物家族中,如同人类的家庭成员一样,没有一个是多余的。它们也是梁山母亲的孩子,依赖于山林的喂养,同时,它们也力所能及地尽到了播种和养护山林的责任,填补了人类的许多空白,在整个山林,许多险象丛生中的高大树种,就是它们播的种子。风也会播种,椿树、五角枫和青蛙树等槭树科植物就是风传播到这里的,它们的翅果是飞行能手,只要风给力,它们就能一路远行,风累了,它们就安下家。燕子、大雁、蝙蝠等迁徙类动物,在不经意中把适合这里的异乡树种通过排泄的方式播种下来,同时也把这里适合异乡生存的树种传播到世界各地。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妈妈平等善待子女的真情大爱。对于有梦想的人类而言,只有生物多样性才能提供圆梦的一切可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或者灭绝,出现的不仅仅是生态系统的紊乱,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只有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才能保护我们人类免受自然灾害和疾病的侵害。
生命是爱的结果,爱是生命的延续,有爱便有了一切。
爱翘尾巴的褐马鸡,是梁山的“土著”,梁山是它们祖祖辈辈栖居的老巢。它们同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我国特产的一级保护动物。处于濒危灭绝边缘的褐马鸡,深爱着梁山的一切,它们的存在,有力地证实了梁山具有得天独厚的生存优势。梁山因褐马鸡而荣,褐马鸡依梁山母亲而存。国家在这里不光投资修建了褐马鸡救护中心,还年年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养护山林,尽心为褐马鸡及动物家族营造舒适的生存环境。
“山神”党和宝,三十年来徒步近17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4圈多,像医护人员关心病人那样,精心察看火情和虫害,组织修路,播种造林,呵护动植物的健康成长。
这里目前圈养的褐马鸡数量有40多只,散藏深山有1000余只,占世界拥有总量近三分之一。它的身高不足60厘米,体长1米~1。2米之间,体重5公斤左右,全身浓褐,头颈灰黑,脸和两颊裸露无羽,艳红照人,尾巴炫耀似地高高竖起,它拥有尾羽22片,有两对特别显眼,被称为“马鸡翎”,清朝王公贝勒和四品以上的各级文武官员的花翎,一部分是马鸡翎制作的,拥有它就意味着身份和地位高人一等。褐马鸡天性善斗,不避艰险,为了捍卫领地和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
梁山脚下党家村,是古建筑村落列入“国际传统居民研究项目”的明星村,村子东哨门外大路北侧有一节孝碑,其碑青石质体,一丈多高,雕刻精美,是清朝皇帝对七品官员党伟烈之妻牛孺人早年丧夫、守节不二、孝顺长辈、和睦邻里的标榜。
对于整个生命世界来说,坚贞是一种负责的表现,是自然赋予生命的一种责任。
在我眼里,古雷镇的夏天,是粉蝶表演的舞台,色彩和谐的画卷,葱茏翠绿的海洋,母亲甜美的体香,肆意追梦的仙境。古雷镇的春天、秋天和冬天,我没有涉足过,实在不知它是什么模样?“山神”就像男子对自己心爱的女人那样熟悉这里的季节特点,还没有等我发问,他便吟诗般娓娓道来:“古雷镇的春天,是嫩绿最美的萌芽,鲜花绽放的笑脸,情人闪动的眼眸,一首优柔飘渺的古筝名曲;它的秋天,是桦林染透的金黄,漆树流泻的红云,动物欢庆的盛宴,令人心醉的佳酿;它的冬天,是松柏独焰的节日,万物入眠的怀抱,冰雪写真的画板。”当我们上车返回时,一种依依不舍的心绪将头下意识伸出车窗外回望,远距离眺望古雷镇,犹如悬在梁山的一弯俊美的眉毛,又清秀又漂亮,让人爱的刻骨铭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需要,也是自然烙在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内涵。笔者一路上看到和感受到的是:梁山深处有森林,浅山处处花椒林,川道原上经济林,街道路边树荫林。勤奋、智慧、内敛的韩城人有能力让人相信,不久的将来,韩城会成为人们心中美丽富饶、人文飘香、祥和安逸的香格里拉。
篇三:心灵的憩息之地
在烟波浩渺中,在浮华喧嚣里,给自己一处净土,给自己方寸空间,这里,就是我们纯净心灵的憩息之地……
累了,就停歇一下;想了,就思念一下;烦了,就放松一下。谁也无法去替代你的忧虑正如无法分享你的幸福,谁也无法取舍你的选择正如无法左右你的脚步。一切随意就好,刻意了会失意,希望了会失望。生活有时如幻影幻景,虚虚实实无法分的清楚,纷纷扰扰无法想的明白。简单些淡然些,倾听世界,感受生命!我们都是生命的追寻者,灵魂的追寻者,在步履匆匆中,在岁月悄然滑落时,在空寂无奈与苍凉无助时,追寻心灵的一处静谧,追寻沧海的一处栖居,追寻远去的一份记忆,追寻未知的一点祈及,再或者只有那么一刻,我们什么都无需追寻,只融入音乐所带来的震撼,冥想与感悟,把自己放逐在充满灵性的音乐里……淡淡的来,淡淡的去,淡淡的相处,给人以宁静,予己以清幽;静静的来,静静的去,静静的守望,给人以宽松,予己以从容。若不能扫去别人身上的尘埃,那就让自己出淤泥而不染;若不能阻止别人营设的虚假与荒诞,那就让自己化作一缕孤烟轻袅于凡间。虚虚实实间,回眸来路,一抹云雾,几许感叹……一个人的身上能看到多人集中的影子,唯独没有自己,那是一个人的悲哀!即使包装得如何华丽,也只是一具空壳而已。若不能精彩的活着,宁愿潇洒的死去。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获得,而是绽放,生命消失的一刻,什么也带不去。享受生命的过程,吸取天地精华增长睿智与勇气,让生命散发独特的个性魅力!
之所以不甘人后,并非争强好胜,是对自身价值存在的一种表现;之所以不想屈服,并非生性倔犟,是对于所选择的路须勇往直前;之所以坚持自我,并非目空一切,是觉得浩荡的人海中,应该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我。虽是繁星一点,总要为夜空增添光热;虽是流星陨落,也要为孤夜留些下什么,释放潜能,演绎华彩!走的路多了,却依然不想走捷径;看的事多了,却依然不想去说穿。眼前晃动着无数炫目但永远辨不清真伪的光团,霓散开来,横扫天际,蔓延穹宇,模糊视野。静夜孤灯,消散掉无意间侵入内心的无奈与悲凉,敲击出串串文字的欢舞,质感着无染纯净的音符,顷刻间,素然于心,淡然于怀,静然于世,飘然于风,把一缕幽静,一份闲适,一抹深思撒在这淡淡的空间里……
落日黄昏,一种凝重的美丽,美得有些沧桑,静得有些凄凉。不在震撼中迸发,只在悄然中隐去。消褪一日的繁华,将最后一点余热,灿烂在落日的余辉里,明媚回眸的瞬间,留下最美的容颜。畅游天地间,不觉黄昏后,看潮涨潮落,观沧海桑田,万事万物繁衍生息,没有永恒的美丽!能留下的只有此时,此心!又会迎来一个清新舒适的晨!心境在如水般流泻的阳光和音乐里,远离浮躁与喧嚣,呼吸着静静的味道,有点醉,有点恬。时间不是冲淡了伤痛,而是尘封了记忆。光阴易逝,韶华不再。源于春景,旎于夏花,浸于秋霜,漫于冬雪;容之娇艳,眸之凝望,馨梦柔肠,铭于心房;流转文采,温婉词阙,飞扬豪情,抒怀坦荡……
当我们的生活累时,迷茫时,请停留在我们各自的心灵憩息之所,浮华便已成云烟,喧嚣也已不再,只和心静静的对白,只将心轻轻的靠岸……
篇四:心灵的旅程
昨日的风好大,雨打湿了我的双眼,也打湿了我的梦。风肆虐着神舟大地,乌云猖狂卷来,电闪雷鸣,夜里,没有了往日的繁星点点,没有了月光如华,没有了鸡蛋花香。还没来得及锁好门窗,倾盆大雨如黑色瀑布般轰袭着这个世界。这个夜晚,离我远去的他出现在我的梦里。也是在伤感的雨夜,他大步流星跨上车,穿好雨具,戴上头盔,启动马达。这一瞬,我冲向他,双手搂着他的腰,紧紧的,不让他这样离我而去。他轻柔的抚摸着我的长发,低声说:“曾经我喜欢你乌黑浓密的头发,可是你的发香我早已闻腻,现在该是冲淡香飘我心的时候了,对不起,分手吧!”他潇洒的挣脱我的双手,急驶远去。
梦里,雨打湿了我最后一丝希望,打湿了我誓与他天长地久的好梦。红尘如梦,岁月如歌,醒来早已发现物是人非,那些曾经浪漫的拥抱,花前月下,低语呢喃,早已在多变的红尘中消失得无影无踪。过去了,何必再想念,深刻的,何必再执着,我要忘掉心中最后一抹情愫,还自己一分海阔天空。
清晨,我搭上了去海边的车。
阳光还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天际的浓雾散不开。马路中间的草坪,修剪成松树的模样,妖娆多姿,仿佛是春天的绿色使者,托着绿的云,穿着绿的裙,戴着绿的帽,搔首弄姿,故意挑起我笑的神经。
沿着外环路,路边种满了紫色的花,一条长长的花带装饰着这条路。那小小的、粉紫的、细嫩的小花多可爱,忽然我的记忆回到小时候母亲陪我看花的岁月。那时,我才三岁,瘦弱的母亲一脸的温暖幸福的笑容,慈祥关爱的看着我,而我满脸的稚气与惊喜。我娇嫩的小手拿着红色的放大镜,右眼对着它看,仔细的观察着那高贵大气、典雅芬芳的山茶花。花里藏着母慈女乖的美丽意蕴。
汽车很快驶入广珠高速公路。放眼窗外,满眼青葱翠意,花红柳绿;碧水绕城,水田密密。那两岸郁郁葱葱的鸡蛋花,叶儿油亮亮,那迎着阳光怒放的鸡蛋花,虽淡雅无华,嫩白中透着嫩黄,却让我想起了花季年龄,在校园的鸡蛋花树下拾闻鸡蛋花的情景。初夏,鸡蛋花开得正艳,小孩们有的拿着竹竿,轻轻的拍打树杆,好让花儿掉落;有的干脆剧烈的摇晃它细小的身躯,让花儿瞬间落地。鸡蛋花香传万里,路过的行人闻香而至。有的人抬起头,闭着眼睛,陶醉地闻着浓烈的花香,有的人,拾起地上的花,把它放到鼻孔间,细细品味,入神的遐想是想起了自己朴素而淡香的童年,还是留恋芳香四溢、憧憬迷人美幻的的初恋?
公路中间,一树又树低短的大红花树随着车的急驶,像放映机的快镜头,倒转着时光的印迹,回到了与大红花相伴的日子。大红花,又名“喇叭花”,艳丽多姿,如身着红袍的宫廷舞女,在夏风的摇曳下,唱着动听的歌谣;在夏雨的滋润下,尽情绽放婀娜身姿。小时候,我们都喜欢采摘大红花,只因摘下它底部的叶子,就可以吮吸到密一样香甜的花汁。那汁清润可口,冰凉润喉。
青山环绕着公路,近处,满山皆是身姿高挑,型似草莓的桉树。它们像一个个腰杆笔挺、神色庄严的士兵,一直守卫在群山峻岭间。青绿如蓝的小河在小山间蜿蜒流淌,穿过田间,绕过树林,弯过袅袅炊烟的农舍。种满桉树的小山,像是人工修整过似的,桉树密密麻麻一棵棵紧靠着,那山也像是被用刀艺术般削掉部分,这样几十公里的桉树像是一条盘旋在大地的青龙,身体弯弯曲曲,仿佛沉睡了许多年。
10:53分,天气微热,大雾散去,阳光照亮天地之间,白云棉花糖似的忍嘴馋,小时候那十几粒小小的糖精被机器抽丝剥茧,转了数十转,软软甜甜的棉花糖就成了我们最好的童年记忆。白云啊,勾起了我多么美妙的遐想。若我是小天使丘比特,光着身子躺在柔软的云层上,舒舒服服睡上一觉,醒来,狡猾的念头在脑海中萌生,射出爱之神箭,悄悄把两个毫不相识的男女即刻变成情情深意浓的情侣。。。若我是一颗水滴,由地上蒸发到云层里,那样我就有许多的伙伴,我们紧密地靠在一起,聊着天,唱着歌,多快活,多自在,即使经历了短暂的快乐又要分离,可我们依然相信有缘重聚的那天。
行程过半,我郁闷悲切的心情变得舒畅而宁静。我想,若我是大山,我愿用厚实的土壤孕育这一排排茂盛的桉树,不让风沙吹袭白色的公路;若我是桉树,我愿终生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不让风暴刮走蓬松的泥土;若我是大红花,我愿绽放在迷人的初夏,不让人们重复着天与地单调的色彩。
我想,不必到达海边,我就豁然开朗了。人生如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人总要急急前行,这个时代是快节奏的时代,而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忙里偷闲,忙里偷乐,观赏这世界的美丽与宽广,神秘与可爱,即使风景瞬间即逝,即使恋情如流星,可还有许多美好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发掘,过去的悲伤已过去,不必终日纠结于心,把曾经的美好留于心中,细细回味,一如继往前行,你将有一天,会到达大海找到停靠的港湾,以海的心情笑看花落花开,云卷云舒。
人也不能这么自私,总想着自己的事,关心那些需要关心的人和事,也许这一份爱心,会驱逐你心中的阴霾,收获不一样的感动!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