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音乐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爱上纯音乐之后
  第一次听班得瑞的音乐是一个姐姐告诉我的。她也喜欢听班得瑞的《晨光》《迷雾森林》等,然后我也跟着喜欢听轻音乐了,我对音乐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也不敢妄下断言。
  我只觉得他的音乐干净﹑纯粹﹑空灵,是有灵性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融于音乐中,听到的更多的是林中的鸟叫,雾中的森林,一缕晨光寂寂地穿透,懒懒地照着这个如诗如画的仙境……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物欲之争,没有尔虞我诈的江湖险恶,一切是是非非恩怨情仇在音乐中得到净化升华,心被洗涤的一尘不染,感受到的只是你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世界如此静谧,美好。你能听到脚下的土地里的种子正在挣扎着钻出地面呼吸新鲜空气的声音,贪婪的吮吸着水,吸收着阳光,一只聒噪的鸟雀正在树梢呼朋引伴,讲着人们听不懂的话……
  从《晨光》,《迷雾森林》,《初雪》,《寂静山林》到《雨的印记》,《安妮的仙境》,《天空之城》……越听越爱听,越听越喜欢,心烦的时候听听这些纯音乐,心立刻静了下来,寂寞的时候听觉得自己似乎正在某座山林听松涛阵阵,看暮霭沉沉……
  这种有穿透力的音乐直指我们柔软的心房,让我们沉醉,心静了,灵飘了……
  其实最喜欢的事就是捧着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坐在落地窗前静静地读或写一些随笔,放着淡淡的温馨的纯音乐,让阳光爬进窗户打在我的书上,脸上。
  每次走在校园的时候,听着广播和淡淡的纯音乐,心里便会开出一朵花……
  总有那么一些时候喜欢单曲循环,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思绪飘到了很远,飘到了音乐里的江南水乡,那青石板的路,醉人的栀子花,毛毛的雨,紫色的小花伞,一堵古老斑驳的城墙……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想在雨中一个人奔跑,淋一场酣畅的雨,在山林中行走,夜访梦之旅……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喜欢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能上舞台能被人人们记住的只有那些重金属音乐,流行歌曲……人们越来越心浮气躁,那些古典的美,纯净的美正在被人们一点点遗忘,谁还会喜欢纯音乐呢?
  它们就是黑夜里开出的奇葩,尽管没多少人欣赏,而它们依然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存在着,保持真我,是流在黑白琴键上叮咚的水,清新纯净,是空谷里的蝴蝶飞飞,空灵飘逸……
  爱上了你,便不离不弃!
  
  篇二:音乐销魂

  Part1
  忘记具体是什么时候邂逅音乐的,只是记得当时听到的第一首歌曲是《挥着翅膀的女孩》。
  那是一个不算晴朗的上午,天空有些灰蒙蒙的,并不太适合出行,但依旧抵挡不住那些行色匆匆的人的脚步,路上依旧车水马龙,充满了都市里独有的喧嚣。隐约记得,那天我和母亲一起去百货批发市场,对于还是孩子的我,一切都显得无比新奇,我就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欢呼雀跃,东瞧瞧,西看看,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尽收眼底。偶尔我还会时不时的问问母亲,这是什么,那又是什么,然后我会努力的记住它们的名字,因为我想,等我长大了,我也会拥有它们吧。孩子是很容易遗忘的,当看到令他们感到好奇的事情时,他们往往忘记了那些之前的人或事,同时,孩子也是最容易满足的,他们对那些大人们很不屑的东西却充满了满足感,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也不例外。当我和母亲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我在喧嚣的大道上,突然听到了一个女孩的歌声,那歌声很美很甜,就像天籁一般,对我充满了吸引力。走近了,我看到了一个很清秀的女孩,穿着一身朴素的白色衣裳,她年纪并不是很大,她正拿着一个麦克风忘我的唱着,她的歌声从这里飘散,就像春天里飘散的花香,给这个充满了喧嚣的城市带来一丝清香。妈妈告诉我,这个女孩的母亲需要钱去救治,不然就有生命危险,她在这里卖唱,是为了自己的母亲。对于这些,当时的我并不是很理解,时至今日,我才明白了,为什么当时只有很少的人驻足,去倾听,去捐款,不是那些大人们不屑,而是他们冷漠。
  多年以后,我依旧对那首歌念念不忘,时不时的去听,而每次听这首歌,我都会想起那个穿着一身白衣的少女,想起那个挥着翅膀的女孩。我不知道那个女孩之后的遭遇如何,只是希望她和她的母亲能够平安。(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Part2
  我真正爱上音乐是在高中时期。
  高中是人生中一个值得怀念的阶段,它充满了很多美好的记忆,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无时无刻不会勾起人们对它的记忆;它又像一坛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当我第一次踏进高中校门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在这里会有着怎样的故事,又会认识什么样的人,将来是否还会记得这里的一切,我就像大多数人一样,对这里充满了期待,期待着自己在这里能够拥有美好的回忆。高一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唯一值得记忆的恐怕只有是在做出那一道道的数学题后所带来的那份满足与欣喜。高中的开端就是在这种平淡的生活中度过,没有电影剧本中花哨的感人情节,也没有童话里那催人泪下的故事。高二伊始,一个女孩走进了我的世界。她是从文科班转来的,个子不算很高,皮肤也不算白皙,刚开始我并不认为我和她之间会有什么交集,然而世事无常,我也无法掌控自己的情感。由于她很喜欢JayChou的歌曲,于是我也去听,慢慢的我爱上了他的音乐,他的词。与我而言,感情是失败的,于是我便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一遍遍听着他的歌,在操场的角落里,在校园的林荫道上,在秋天的黄昏里。在他的歌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的一些词蕴含着一抹忧伤,让人回忆,令人销魂。我喜欢在冬季有雪的季节里听他的歌,安静的捧着一本略微泛黄的日记本,咀嚼着那些苦涩的记忆,在花海里找寻那些丢失的蒲公英。我一次次的沉浸在音乐中,一次次在音乐中发泄,一次次在音乐中释怀,然后重新振作,重新去找寻自己卑微的快乐。
  我一直以为有些事自己是可以忘记的,但我可能低估了自己记忆的能力,有些东西不是说忘记就能忘记的,于是我不再忘却,而是顺其自然,用音乐来洗涤自己的灵魂,发泄自己的感情。音乐是销魂的,它能为你驱除痛苦,涤荡心灵,让你找到自我,获得幸福。
  Part3
  我固执的认为,音乐销魂。
  从我邂逅音乐,到我真正的爱上音乐至今,我觉得听音乐是一种享受,它能使人升华灵魂。大学闲暇时间是比较多的,音乐是打发时间最好的选择,我想,它也会成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音乐就像生活一般,犹如一个大的熔炉,包容世间万物,相互交集,却互不干扰。音乐是有味道的,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有咸;音乐是有生命的,有时它很安静,有时又很调皮,有时甚至会忧伤。我记得高一时,我曾学习小号,只不过当时未能坚持,时至今日我依旧对此耿耿于怀,每当看到有人用乐器演奏出那些销魂的音乐时,我总会想起此事,而无法释怀。
  音乐是销魂的。梁静茹细腻到极致的嗓音,低沉而清澈,浸染了甜蜜与幸福;王菲通透明亮,铿锵空灵自然柔美的声音,如春燕呢喃般,充满诱惑;刘若英朴素而不失唯美的声音,透出一种凄凉而曼丽的美。喜欢音乐的无限包容,喜欢歌词里宣扬的爱情,含蓄而哀伤,喜欢一个人沉迷在音乐中,跨越时间与空间,与永恒在一起。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音乐赋予我无限的想象,我在音乐中找寻自己的身影,寻找那让自己心底潮湿的画面,我不知道多年以后,当我看到自己所爱的人出现在别人的婚礼上,重新聆听那销魂而又忧伤的音乐时,我是否会嚎啕大哭?
  谁知道呢?
  
  篇三:我和音乐有个约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爱上了音乐,从听到唱。我想也许是从广播盛行的年代,亦或者是复读机流行的年代,又或者是DVD普及的年代,总之,是在MP3和电脑时代来临之前好久好久。
  那个在我不知不觉喜欢上歌曲的年代,我只能被动的按照别人的意愿去熟悉歌曲,广播中主持人点播的歌,或是单一的享受某个歌手的所有曲目,通常是某一个歌手出版的磁带和CD。这种感觉是矛盾的,就好像听广播时,有些期待的因素,你无法预知下一首会播放什么,有时,你又是苦恼的,你强烈想要听某一首歌,锁定音乐台,你可能一天都听不到。这种感觉和磁带、CD截然相反,磁带与CD永远清醒的告诉你听的是什么歌,谁的歌,而且来来回回总是这么几首。
  灰色的高中迎来了MP3时代,你可以下载很多歌,自由选择曲目。你可以上自习的时候听,吃饭的时候听,睡觉前听,做公交的时候听……很小很方便携带。
  那时,一个P3往往向四周传开,不过还是和P3主人要好的人能享受到这样的福利。现在我还能记起我享受过谁的福利,有刘亚慧、白素雅、李乾坤、贺鹏……在那个压力山大得高中年代,听歌是即减压又不浪费时间的选择。
  恍惚,来到了自由的大学,也就走向了电脑时代。记得上大学之前,我买了一个MP4,即能听歌又能看电影。刚从艰苦的高中走出了,我慢慢的享受着汗水泪水换来的自由。我的全部歌曲中大约有一百多首歌,大多都是张信哲、周杰伦、刘若英的吧,也有少许的网络歌手的。同时我的P4中也顺便定期更新一些电影。由于资源的匮乏,我的P4成为了全寝除了手机唯一的消遣工具,就这样,它也一天一天加快了折旧的速度。直到现在,它仅仅充当着移动硬盘——U盘。其实,它的下岗也很被动,在它体力不支的之前,我就“移情别恋”了。电脑不愧是全能王,我可以随意音乐、酷我音乐盒、音乐电台……我的选择多了,就乱了,少了淘歌了兴趣,更倾向于好友的推荐。以至于现在,我听得歌还是以前的经典曲目,《新不了情》、《偏偏喜欢你》、《梦一场》、《千千阙歌》……我想音乐对我的魅力就是抚慰、静心吧。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经常跟音乐来个约会吧。
  
  篇四:音乐
  我今生酷爱音乐;所以在我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缺少的伴侣。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如果没有音乐,那可是一种不可承受之痛。人生匆匆转眼就到了而立之年,音乐也陪我淌过了人生一条又一条急流,踏过人生一个又一个险滩,每每在我人生低谷之时,音乐便成了安抚我心灵伤痛的灵丹妙药。
  听音乐我不太在乎音乐里的歌词是否填得非常好,可我却十分在乎音乐的旋律是否符合我的口味!无论是流行歌;还是民歌,又或是古典音乐。只要是符合我口味的音乐,我都会被深深陶醉百听不厌。
  听音乐我也在乎时间;环境;和我的心情。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心情;我会选择不同的音乐。比如在早上刚起床我喜欢听一些旋律比较欢快的音乐,打比方像广东音乐至如此类的音乐,它那欢快的旋律就如一杯杯营养丰富“早餐”。滋养我全身让我精力充沛。到了晚上下班;累了一天的我可谓是精疲力尽。此刻的我就喜欢听一些比较抒情的流行情歌。因为这些充满爱意的旋律,就如温柔的爱妻般抚慰着我疲倦的身心。
  身处不同的环境我也会选择不同的音乐,就像在不同的场合穿不同的衣服一样道理。例如身在舞厅我则选择流行“劲”歌,只有这样的旋律才能让人身随歌动,最后到达人歌合一的境界。这也是一种另类的享受吧!当我身处咖啡厅又或餐厅时,我则喜欢听一些优雅的古典音乐,它那古色古香的乐韵,就如咖啡厅里一杯杯韵味十足的咖啡;又或是餐厅里一碟碟精美的小炒,倘若你细细品尝那是回味无穷。
  在不同的心境宁听不同的音乐所收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我烦躁不安之时;我会宁听一些比较搞笑和欢快的音乐来驱走内心的烦躁。每每在那难以入眠的夜深人静之时,孤独总挥之不去地缠绕心头,思念犹如泛滥的洪水在脑海到处乱串,无奈我又开始思念她了。时间一晃就十几年了;但我依然无法割舍与她牵手的点点滴滴。缘分注定我今生和她只能在梦中相遇。此时我只能用单身情歌来安抚孤独的心灵。
  不知不觉中音乐与我的生命已融为一体,我不敢想象没有音乐我的生命是否还有绿色。但愿它能永远陪我走过这平凡而又忙碌的每一天。
  
  篇五:音乐无痕
  更深的秋夜,我看不见我的影,也许影子归附我形体的栖息,一派的寂静,寂静有如灭绝的枯井,一派的漆黑。这幽夜的静定里,谛听有心跳的清脆绵续,有思维的微风在我意识的流里惊蛰的虫吟。这幽夜的静定里,我眼耳合一于圆融,在寂静和漆黑之间,音乐如烟般地淡出清悠迷离的恍惚,象轻风撩拨着窗棂,纱帘轻曳细皱,象落叶的悄音归息于涅槃的天籁,又象秋霜的低语呢喃草叶的呻吟,从心间漫过,漫过淡淡的痕迹,瞬间又浸淫乐音的抚爱,心痕在轻扬中抚慰,无痕无痕,潺潺的乐音在轻扬,清清的心音在恬然,恰似莞尔微笑的嫣然,在寂静和漆黑间。
  这曼妙的乐音,如同细雨纷纷扬扬,冥想的界里,音符在迸裂,迸裂出无数的光羽,夜幕下闪闪着晶莹的光舞;这无痕的夜,纷纭的是夜雾的穿窗飘浮,渗腻音乐的粘稠,粘稠着梦的恍然。黄昏的落霞,披一身的烟纱,在音乐的河上笼缥缈的流烟,随着河水的浅唱低吟,缓缓地飘荡,杳然迢迢的水云间;又漫自低回,作缱绻的回旋,如舞者的袖袂在风中扬扬。那是谁的心轻盈如云,在霞晖中舞袂?又是谁的情艳媚如夕,只渲染着痴心?秋荷的泪痕何忍临风的萧疏,夜来轻雨细密,拈窗沁骨,在漆黑和寂静之间恁碎夜的愁肠。窗外的细雨啊,浸得枯荷一夜难眠,看——清晨的滴露依然慵倦。心为之独舞,情为之独醉!
  沉浸在音乐的清泉,感悟性灵的真挚,如婴儿的微笑轻啼,妙不可言,不可说不可说这无痕的夜无痕的乐音,是清晨翠鸟的鸣唱,是风行水上的低咽,没有价值没有观念,出水芙蓉般的脱俗,虚谷幽兰般的出尘。在音乐的湖上泛舟,徐徐的夜风凌虚乐音的盈步,清酒一樽,临风唱合着乐感的步韵,宛若飘渺的光云,落下疏散的清影,却又氲氤着心湖的絮波,在心灵里缓缓地轻漾,雪的晶莹,水的清澈,云的飘逸,流动的美的极至,眼前似有桃花般羽蝶在繁花怒放的花园,时而翩翩而舞,时而驻足于花蕊,是那样的专注,是那样的温婉。是花香环绕着音乐,美在心间萌发,随着韵律觉醒,菩提的觉悟,心是自由的,柔软而又圆满,圆满在音乐里。
  在寂静和漆黑间,夜是无痕的,是音乐的无痕,那是心灵触及的每一分光阴的回音,环转如絮的轻拈如天青的宁静里徜徉着乐舞的圆环,落碎芳草青青的阳光,零乱乐舞确光影的离合神光,无烦无忧,内心的喜悦,山泉般明快松风般沁心,是微笑的雨洒在脸上似有似无的轻飘,轻灵的微符在心尖滑动,如梦如痴,仿若春梦一场,花非花雾非雾。
  音乐依然环绕,环绕在梦中,撩绕着心。此时,心已不在尘世放逐,听到迢遥深处的呼唤,那是不染尘的舞者回环在音乐流里。唯美的心灵深处,是一方净土;一方净土,从心灵的深处源源地飘升,飘升美的乐律。听到了吗?是极乐的妙音,皈依心灵的净土,消散了画地的心牢,音乐是自由的,自由在韵律的谐和,美是自由的,自由在韵律的谐和。
  我听到那乐音细微处琳琅晶脆的叩响,是金属微弱的摩挲,是水晶温润的碰撞,分明是心的碎落舞影,却飘逸冲和的回首静定。原来是你,是你在这里等我一起听音乐,那皎皎出尘的感灵,漫步苍苍云海,思绪踯躅随岁月流转如飞,年轻着美丽,美丽着真我,真我的无悔,无悔的飞舞,飞舞的一生。乐音的陶然微熏,时而宁静的心冲虚而祥和;时而马踏青草溅起滚滚风尘如同天边的浮云,鼓荡生命的洪流。原来是你,是你等我一起听音乐,那包围我心的乐音,带我飞越桃源深处,带我逆流于那茫然无界的时光里,这一刻的心,不属于自己,只属于那灵的追逐梦舞,化烟化光,化入真爱真美的音乐流,随着夜风散佚茫茫的苍穹。
  在寂静和漆黑间,夜是无痕的,无痕的音乐,涓涓润出美和爱的宁静、愉悦的泉流,恰似莞尔微笑的嫣然。
  
  篇六:感受音乐
  音乐,是最神奇的东西。而感受好的音乐,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令人着迷,将人带入音乐的世界里尽情的翱翔。
  感受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它就像一杯茶,要慢慢的去品,只有懂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才能从其中品出别样的滋味,而这个过程正是一种享受。譬如《乱红》这首曲子。从开头那小段钢琴曲开始,它的那份淡淡的哀伤就勾起了你的兴趣,就如一阵清幽的茶香扑面而来,使你忍不住一探究竟,从头品个遍。随着钢琴清脆的音色越来越朦胧,一道哀婉的笛声就传入了你的耳中。它和钢琴的清脆不同,似乎本身就带着一种忧郁,悠扬而又绵长。整首曲子里带有一股浓烈的伤感,但细细一听,好像其中又夹杂着一种无尽的沧桑,一种看尽世间冷暖悲凉的感慨,似乎是一位花甲老人捋着胡子发出的一声长叹,令人不禁回首往事,潸然泪下。钢琴好比快乐喜悦,笛声好比无奈悲伤,两股情愫交织在一起,配合得天衣无缝,赐予了其具有摄入人心灵深处的震撼!优美的曲风,带着悲伤的宁静,散发着朦胧而神秘的美,几乎令你窒息。
  感受音乐,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仿佛溪流,仿佛海风,划过心底那一片潺潺的安静,洗涤你心中的污垢,令你保持一颗高尚而纯净的心。《思念》这首小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它只有将近两分钟的时长,但是,尽管如此,它还是深深的触动了你的内心,给人一种清新,又略带伤感的感觉。全曲都是由钢琴演奏,清脆灵动的音色犹如两粒玉珠碰撞,悦耳动听。每一个音符都似一滴滴晶莹的雨珠,滴落在每一处,沁凉的感觉让人舒畅,不管是多么烦躁,多么起伏的心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平静下来。一曲终了,仍是余音绕梁,使你觉得意犹未尽,忍不住单曲循环,继续听下去。好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享受,还是一次给心灵的洗礼。它就如一颗颗薄荷糖,既冰凉又沁人心脾,在口中慢慢含化……听着听着,身心不再疲惫,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犹如施了魔法,抚慰心中的创伤,恢复以往的剔透、无暇。使得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了下来,天空是静静的,星月是静静的,夜色是静静的,所有的一切都是静静的。
  音乐,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如一场盛宴,也如一处疗伤所,既能让你无比享受,又能使你的伤痛得到缓解,得到洗礼。好的音乐,能够让所有的人都能在音乐的世界里揭下平时无时不刻带上的“面具”,分享到快乐,领悟到真谛。因为在这里,存在着世间最美好的事物。
  
  篇七:陶醉在音乐里

  生活中陶醉的事例是常有的,令人无法自拔。一本书可能使我们陶醉;一张画也许会使观赏者为之倾倒,一个传说也许会让我们沉迷其中……
  但那一次,我被一首曲子迷住了,陶醉了。
  那天上午,无事可做,就放音乐来听。
  曲调在二胡悠扬的乐律中升起,仿佛眼前出现了一片大草原,广阔无垠,突然前奏停了,马头琴特有的乐律急促地响起,眼前的草原好似出现了一匹骏马,迈开四蹄,奔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它们的头高昂着,尾巴高高地飞起来,牵动着风。
  蒙古族歌唱家的雄浑的歌声融入到曲调中,开始以歌唱的形式描述他儿时的生活:洁白的蒙古毡帐中走出一个小男孩,他的爸爸牵马回来,正看到了他。他的爸爸,那个蒙古族大汉将他扶上马背,微笑着鼓励他跨上马鞍,并帮助他扶着马的脖子,小男孩开心地笑了,拉着爸爸一同上马,于是,父子二人相拥着骑着马在草原上,在马背上,在风里,洒落了一串笑声。
  歌唱家停顿,音乐把时间推到……
  推到小男孩成长为同父亲一样挺拔的蒙古族男子。
  歌唱家的声音依然雄浑,却夹杂了几分哀伤。草原的黄昏,地平线的尽头是一轮大大的金黄的圆盘,光辉照亮了草原。昔日的小男孩成长为男子汉,拿出小时的马鞍细细抚摸上面的花纹,镂刻的漂亮的图案,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目光投向远方……
  音乐停了,歌声停了。这首歌叫做《雕花的马鞍》。
  而我站在窗前,眼前涌动着刚刚的画面,泪水爬满脸庞。
  那一刻,我真真正正融入了歌曲,并为之陶醉。
  在《雕花的马鞍》中,我领悟到了音乐的真谛,爱的真谛……
  
  篇八:音乐之声
  徐徐的落日,呢喃着别离的留恋;幽静的森林,渴望着成熟的明天;妩媚的鲜花,须臾着迷人的梦幻、凋零的落叶,重复着轮回的感叹
  而我,就那么倾听着,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必说,什么也不能说,因为此时我已经被寂静熏染,融化在了一切的虚无之间
  都说,大音无声,大理无言。是的,唯有这寂静之声,才拨动了我那麻木依旧的心弦。
  想起在武汉求学那几年冬天一个人在雪中独行的寒冷和过往,但那怀念已久的雪仍没能在这此时停住脚步。宿舍外风冷冷的吹着,耳麦的音乐传入心海,窗外是一片寂静的世界除了那阵阵狂风声在耳边回荡。是冬天让心灵变得无比安静空旷,当人疲倦了,远行停止了,寂寞在某个地方紧紧跟随于你,记得前天还是晴朗的天空下,享受着沐浴的阳光。如今到了夜晚,总能听见那激荡寂静之声。寂静是你感到在茫茫大海飘荡,在沙漠荒无人烟里的旅行,也有几许不安和悲伤。寂静之声给你带来了安静的回忆,回忆站台往昔过去的点点滴滴,想起那人多的悲凉结局和那与亲人好友挥手的那一瞬间场景,以前校园的欢声笑语,球场的汗流浃背,现在化为了灰烬。偶然想起某个感动片段和某个熟悉的朋友的笑脸,有一种无声的回忆打破了寂静之声的宁静,打破了你那许多涌动美好的回忆。那美丽青春的笑颜,那一双双热情的双眼就在眼前浮现,现在已经不再是过去,过去的已经走远了,眼前一阵漆黑和空洞。那些早已在岁月的长河里洗涤和流淌。而我在回忆里回望离去的痕迹。
  寂静让黑夜有了声音,一种可以唤醒沉睡的欣赏,安静和孤独让生活缺少了有声的色彩,在那寂静之声中少不了的只是伤心和忧虑,还有就是莫名的惆怅和惋惜,当时也少不了几许思恋和驻足。在寂静的手提电脑中,没有了光原本是那绚丽的色彩,眼前雪亮的光管和寂静声一片,孤独。寂静。怀念,暗殇。鼠标在黑暗中晃动,惊醒沉睡的面孔,那个女孩甜甜地酒窝消失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蓦然回首,已是人面落花,这声音,穿越远久时空,每次聆听的时候,我必须虔诚地闭上眼睛跪下心灵。只有这样,我才听得懂,什么是冥会本体,直见大道;什么是清静为正、万宗之源的寂静之声,无需显示自己的强劲,就是我和属于我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归顺臣服。天静以清,地静以宁,物静以生,人静以涵。聆听着寂静之声,我学会了思索,我懂得了沉淀,聆听着寂静之声,我丰储着自己的智慧,我拥有了力量的源泉,沿着寂静之声,我的情感驰骋进了一种飘逸而空灵的辽阔世界。在哪里我寻找到了生长的根基与梦想的风帆。沿着寂静之声,我的生命奔放在了一种博大而精神的冥蒙之境,在哪里我顿悟除了自己的渺小与世界的无限,聆听着寂静之声,是非恩怨渐行渐远,聆听着寂静之声,得之淡然失之淡然,岁月悠悠,旅途漫漫。
  静静坐在躺椅上,点燃一支香烟,烟圈缓缓散开,在心海飘起一片纯净雪花。聆听着寂静之声,就没有趟不过的长河,就没有翻不过的高山。宁静之声,早已不再回响在我的耳边,而是雕刻进了我的心田,聆听着寂静之声,灵魂就寻觅到了自己的家园静静地来,静静地发生,声音是那么的苍茫无力。岁月的洗礼写在那沧桑的脸上,一秒又一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再大声的呼喊未必能唤起。失去知觉,麻痹内心,受了冷暖,还剩下什么?寂静是如此美丽和哀伤,回忆童年在小河戏弄,光着屁股蹦跳和奔跑,儿时的欢声笑语,在火热的眼圈中飞转。现在想想,似乎有些幼稚和无聊,但却也无可奈何,话已从你的口中诉说,说出去的话语是再也抵挡不住地躁动。如果这时,有人打破了那美好的寂静和烟火,怀恋充满在你的心中,但回头一看,原来是已告别的好友,这时满眼的焰火和怀旧已经早就变成了灰烬。其实快乐是简单和没有修饰的。我们也不必把自己装修的太完美,完美就是一种缺陷。完美只是一种艺术的创造。一个空荡荡的躯壳,一颗悬浮的心,一双无助的双眼,走在人群拥挤的街头,人来人往,安逸也!纠结时,按着心灵,寂静之声呼唤着黑暗,我与你谈谈心。把疑虑与黑暗分享,让声音沉寂在寂静之声中,让赤裸裸的深夜成为心灵的彼岸,声声清晰却不需倾述。漫长岁月如流水,黑暗跟黎明总要轮转!梦醒,朦胧的双眼、脑海的梦境都已过去,让心灵慢慢在黑暗中过滤,让寂静之声留在心灵深处。徐徐的落日,呢喃着别离的留恋;幽静的森林,渴望着成熟的明天;妩媚的鲜花,须臾着迷人的梦幻、凋零的落叶,重复着轮回的感叹。
  在那千千万万个平凡寂静的日子里,一丝丝袭人冰冷的牵挂里,这声音,穿越时空,久经不息,回肠荡气,旷古绝前。寂静之声,深邃而玄妙,理智而深刻。冬天早已无法恢复往日的兴高采烈欢声笑语。毕竟寒冷是无法抵挡残酷自然。毕竟孤单是每个人都要承受的夜晚。毕竟我们都会有痛苦磨砺,在寒冷面前才会想到温暖是多么的畅快琳漓。平凡面前,快乐过得是十分的迅速和短暂,因为幸福是短暂的积累,平静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淡然的记忆。当蓦然醒悟的时侯,已是月满西楼,浮生缘灭,年华易失,也许我们抱怨平淡的生活,但是生活可以让你从起伏不断的心情里投入一块方糖,有甜也有苦涩。也有一种无言的心酸。
  
  篇九:与音乐相伴
  烟出文章酒出诗,那么,音乐呢?
  有人说,音乐是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医治心伤的良药,的确如此,当今社会,喧嚣的现代都市已没有了田园般的宁静,每天陀螺般的快节奏令人内心焦灼、窒息,人生在世,谁都逃不出三分惆怅七分无奈,而音乐恰恰是调解心绪的最佳良药,陶醉在音乐中,放松紧绷的神经,营造出快乐的心境,尽管生活中希望与回忆相间,悲伤与喜悦相杂,碧绿与金黄相混,有阳光有黑暗,生活给了我们太多的忧伤与无奈,但若融入音乐中,放飞心灵的音符,就会回归到我们内心的最初纯净的领地。有音乐做动力,生活就不枯竭;以音乐做指引,情感就不盲目,营造音乐般人生,便会更懂得该如何对待生活,音乐会使你摈弃烦恼,给心情以舒缓。
  我虽然不懂乐理知识,也没有能歌善舞的音乐细胞,却对优美的乐曲情有独钟,每天上网有音乐相伴。孤单、苦闷、纠葛的日子便会远离。音乐如一个知心的朋友,鼓励、启迪、开化了某个时期苦涩的日子。
  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听歌。有些歌词真滴就是生活的感悟,给人以启迪,催人奋进,给人愉悦
  如今,依旧喜欢上网,依旧喜欢听音乐,遇到自己喜欢的乐曲,会不知不觉的哼唱,会慢慢去品味,把尘世烦扰在音乐中慢慢漂浮沉落,让纷烦的心絮消融在悠扬的旋律里,体会音乐的平和、清明和真实,让心境复归纯净。
  音乐是我日常生活的一抹绿色,它不会挑剔欣赏他的人,是人中之魁还是无名之辈,都能以平常心待之。抚平那颗孤寂的灵魂。
  每天对一荧屏,一杯茶,一键盘,一首悠扬的乐曲,看庭前花开花落,观天上云卷云舒,做一个无琐事挂心头的悠闲人,人间日日便是好时节。天高云淡,明月清风,无挂无碍,不曾富贵不曾穷,不是鸳鸯不是仙,在音乐中感悟生活的寻常情怀,真滴是很悠哉,很快乐!
  在闲暇时,在忧伤时,就让音乐时刻相伴,让自己时刻拥有一种音乐心情,足以拒绝岁月的衰老,也使自己的心不在世俗的岁月中沉沦
  
  篇十:音乐,伴随着我
  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音乐有着一种优美的有节奏的旋律。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它可以令聆听乐曲的人心旷神怡,令人悦耳,令人赏心。音乐,是生活中的良好的调味品,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可以让人乐不可支,令人感动,令人爱不释手。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一个非专业的老师教我们音乐。当时,对音乐感觉淡然,只是为上课而上课,只是因为老师而学音乐。我没有品尝到音乐的独特,没有感觉到音乐的魅力。音乐课只是一节节普通而又寻常的科目,并没有激起我太多太大的兴趣。它只是匆匆的过客而已,在心中不能引起共鸣。
  小学毕业后,我读初中了。我渐渐发现音乐的引人注目,觉得乐曲优美动听。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我们跟随着老师弹奏的曲子,刚开始跟着浅吟低唱。随后,我们放开喉咙大声嚷。当然,那时候还不能算是演唱,只不过是大声吆喝罢了,只不过是放开喉咙大声吼罢了,真正懂得唱歌的同学只是少数,真正能用心唱歌的同学也只是少数。
  在老师的指导和督促下,我们学会了识谱,学会了节奏,学会了拍子,学会了几首曲子。于是,我在平时也津津有味地唱出来,也不懂得是否走调,也不懂得是否音准,也不管音质好坏,只觉得一阵舒畅,一阵乐意。不论他人的评价,不论他人的嫌弃,我自我感觉悠然自得,自我卖弄嗓音。我唱歌的声音大,有如虎啸山林。虽然我唱得好不好,我不知道。但邻居们听着听着,也不以为怪。
  记得那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些歌曲让我难忘。如韦唯的《亚洲雄风》,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毛阿敏的《渴望》等等,令人不自觉投入其中。我常常随着他们的精彩动人的歌声,大声叫,大声唱。我也自我陶醉了一番,自我飘飘然了一番。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实在是糟蹋了音乐,实在是委屈了这些风靡大江南北的歌曲。
  在不断地长大中,我的音乐也在进步中,我的欣赏水平也在逐步提升中,音乐随着我进入了高中。那时,既是学友又是寝友的老同学唱了一首闽南歌曲《爱情一阵风》,让我留恋往还。我为他动人的曲调沉迷。我费了一些时间和精力,然后感情自我流露地唱了出来,觉得实在好听。于是,我演唱了一片又一片,陶醉了一次又一次,让我执着,让我投入。让我沉浸。
  在学习之余,我也在与音乐打交道,与音乐做朋友。我常常在与学友的共处中,演绎着一首首口琴独奏曲,吹吹声音低沉的洞箫。让当时的我展示了我的“音乐天赋”,展示了我的“音乐人”的身份,在其中松弛紧绷的神经,劳逸结合。我用音乐放松心情,用音乐倾诉热情,用音乐让我诉尽爱意绵绵,留下了思念,留下了苦短柔肠,也留下了缠绵。
  考上了大学,音乐也随着迈进了大学的殿堂。那时,我常常在宿舍楼里留下了低沉动听的箫音,留下了婉转悠扬、激情飞跃的笛声,也留下了口琴的演奏声音。在伴随着吉他的加入,我能自弹自唱了。这时,我觉得才算与音乐结下了情缘,留下了一段惬意的情愫。随着上台演唱,随着在舞台的展示,随着掌声的响起,音乐让我疯狂,让我不断追求。
  大学毕业了,我走出了社会。我常常在音乐中自娱自乐,与音乐结下了难舍难分的缘分。我有时在晚会上倾情演唱。但在比赛中我却不能独领风骚,只是默默无闻的角色,但这并不能减少我对音乐的热爱。
  时不时,我在聆听着令人觉得奇妙的歌声,吹奏着一首首熟悉的曲子,踏着音乐或强烈、或轻快、或充满柔情的旋律,我在音乐中飞翔,在音乐中跋涉,在音乐中走进美妙的绮梦,品尝着音乐神奇的滋味。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