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描写江南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江南独白
  蘸一角天青色,听,喧嚣中的一段留白,呼吸,在徐志摩的诗情里,好个不染纤尘的江南!
  ——题记
  你唤我江南,水做的江南,盈盈清水,悠悠木船,凌波水韵,翰墨流芳。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如袁宏道所言:“湖光染翠之工,山林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花态柳媚,山容水意,别是一种情趣。”云淡,柳青,枕上是仙乡,随我,悠悠笑语频。那漫过苏堤的温柔,画舫边的雨眠,水墨娇颜,已在飘香染绿的一季里离世出尘,一切都仿若醉倒在我月白风清的气韵里。吹一箫月明楼,与君同醉,丝弦弄音,霓裳轻舞,最是那“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羞涩,神余言外的韵致,千回百转却明澈依旧。
  一抹烟林凭样展,轻花岸柳无边。雨香袅袅入珠帘,清影如梦。这绵绵不绝的雨声是我一唱再唱的江南小调,击起秦淮两岸粼粼的波光。南湖流水也在我的眼波里泛起菱歌点点,舞醉了浴波而出的芙蓉。青烟淡水,是我水乡独有的温润,淅淅沥沥弥漫起我朦胧古朴的韵质。细雨霏霏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此刻,是谁对闭窗畔,停灯向晓?又是谁狂歌大江东去,挑灯醉看吴钩残剑……在这里豪放与婉约都已浓缩成疏影淡淡,且笑温柔。
  小楼一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悠长的雨巷是我伸展的臂膊,向诗意与梦幻的交界处延伸。渐行渐远中,足痕莲迹,磬音声声。喧嚣起落我只但闻,只缘心中明镜台。春来兮,我亦思绪蹁跹,随着那柳絮的轻柔,携一缕清风而行,洒满一个季节的芬芳,触及岁月飞扬的裙裾。听风、蓄雨、垂钓、醉水,于我脚下,守一窗斜风,望一城雾霭。看那,桃花流水处,山青水绿烟雨谐。我在落花中独立,看细雨中燕飞,在书页间点曲轻歌,唱尽了万古痴情。小楼春月,赤舟湖边,尘世如雨如风;烛影摇红,相对凝眸,风雨如花如絮。烟雨阁上醉一盅,人们在我的诗意里,忘却了多少,唯斜风细雨小舟轻,静流而过,留得流年在这一处静声呢喃。
  多少次,我总在暮鼓凄凄中静如处子。寒鸦凄切,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夜晚,仲夏的明月,曲折幽深的轩榭中有我对月的沉思。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多少人,在我落花临水的荷塘边随风弄弦。绕廊荷花三十里,随白居易在此寻一份矜持。亭亭玉立的白荷袅娜在芳一香的梦境里,化作浅影点点,在我心底缱绻,幽幽馨香化作绕指柔,在我梦的留白处轻点一枚朱砂。暮然天色,楼头红袖在念想中轻舞,仿佛转瞬间潘岳头百,沈郎腰减。
  绝怜天上霓裳曲,吹遍红栏四百桥。那唯美的七孔广济是我的剪影,在粉墙黛瓦间飞落一虹,同守一方天上的风庸倦致,云卷云舒。月光如水水如天,我碧绿的长发柔柔的在水岸之间轻拂,凝眸处碧水悠悠如梦,清韵袅袅似诗,更是处处皆画的精致。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兴废事,千古一沾襟,一切我都不曾改变。缘因,我的指尖抚不过明清与宋元,只能滑落在这桃花笺结成的眉札上。听风吹,吹起千层浪,看花舞,舞开万丈尘。
  花窗照影的沧浪亭,夏日临河的拙政园,墨古沉香的郭璞井……我把我的美全部呈现给你,以一种超然世外的清新脱俗,全然淳朴的气息为你带来一份空灵的回想。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是江浙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我水乡独有的风韵。水光潋滟,山色空蒙,更是代代江南人和数不尽的文人骚客点染了我辞赋满江,墨纸飞乡的繁盛。
  无论周遭世事沧桑变故,喧哗或耳语,我一直就在这里,用我水乡古朴典雅的情致来濡染更多的人,在岁月的长河中做着超然物外的精神守望。
  水墨江南,百媚种种写不完,千色点点画不尽,我在淡淡的荷香中等你。
  
  篇二:江南行
  如是烟,那便是轻缕拂袖的青烟;如是雨,那即是碧波湖畔平静中不惊的绵绵细雨;如是女子,那也是婀娜轻巧声音姘姘苏州女子的传说。——题记
  踏上旅途,车子行驶十几个小时,沿途的疲惫被打成行李包成包裹,心跟着车轮在走,从北方到南方,从麦田到稻秧,从繁复的忙碌到突然的清闲,心情慢慢在沉寂。(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我眼中的江南,是丝绵竹雨的古筝琴弦,木庭处的流水人家,琴声悠扬婉转,踏着古典音律,细雨中,漫步于西湖湖畔,没有梦中的惊艳,却比理想中多了几分娴静,或是那句“淡妆浓抹”,犹如素颜中的仙子,白色的衣裙千年的萦绕,沉淀的是与世无争不染尘俗后的淡定,雾霭茫茫的湖面便是她轻盈神韵般的裙摆。断桥边上,我是一名看客,穿越时空的隧道,目睹了白娘子与许仙的邂逅。
  苏州,总会联想到一个词“小家碧玉”,宛如绣娘一针一线绣出的荷塘牡丹细水流云图幅。这也许吻合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四大才子的才情墨韵,才子佳人辈出,不失是对这片土地华美的诠释。乌衣巷口,空空焉;紫云休庭,碧如波。曾几何时,我们踩着时间的秒表一步一步,却没有驻足停歇被岁月磨灭的番号,这方土地,没有内蒙草原的辽阔,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静谧,没有东北肥沃的黑土地,却有雨水渗透后万物复苏的生机,没有黄土高原如西北汉子嗓音般嘹亮的沟壑,却有苏氏女子般柔弱娇羞吴语般的梯田。
  一路南行,寻找经久历史的痕迹,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执着的凄美化蝶,是西子湖畔西施与范蠡报国后泛舟江湖的与世无争,是岳母刺字,岳飞精忠报国的热血男儿……历史的年轮在回转,后院的桂花树,花谢了又开,树下埋藏着每家女儿第一次啼哭时父亲用三亩田的糯谷酿成的三坛子酒,十八年的酝酿,待到女儿红衣出嫁,作为陪嫁恭送给夫家,故名“女儿红”。沿承下来的习俗,也是一份亲情的传递。我仿佛看见一位老父亲,佝偻着腰杆,手捧一坛盖着红盖头的酒,站在老宅门口,等待接嫁的花轿,眼角模糊递交给嫁去的女儿,这也是递交了一份掩埋多年深深的父爱。
  青瓦,绿树,云烟,拱桥,扁舟,木宅……伴着船夫悠长的船调,两岸匆匆略过的风景,恰是光阴不复。
  江南,诉说着纯美古风的传奇。
  
  篇三:聆听水墨江南
  绍兴,除了具有以石文化为特色*的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外,还有建筑殿宇散发着古老文化的芳一香,更有炎黄英杰的活动遗址分布于街巷郊野。寻幽专访,无不极富魅力。许多游人都被这“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所醉倒。
  绍兴有众多的老屋、胜迹、古桥,散发出古老文化的芳一香。绍兴之旅,其实是一次历史文化之旅。吴越精深博大的文化积淀,历史悠远,异彩纷呈,诸如建筑、戏曲、雕塑、绘画、园艺……乃至服饰、饮食等等,堪称民族艺术瑰宝,源远流长。行走在绍兴古城古朴典雅的街头,一处茶舍,一面影壁,一片雕梁,一只画舫,或者一声流韵的越语,一片残破的青瓦,都无不在向你叙说着远去的历史。走进它,对视它,甚至触一摸一着它,却又仿佛时光倒流,峰回路转,让你觉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让你觉得昨天并未走远,古人在与你对话,古曲在邻家弹拨,橹声在窗外吱呀,一幅幅温润、幽远、宁静的画面将你感动着,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真切,熟悉真切得消弭了时空的距离和情感的陌生,千年的历史燧道让你如同走在故园的长廊一般那样悠然从容,只是此刻内心里一定在涌动着无边的感动。
  一个地方靠什么闻名和传世,自有其有形与无形的特色*。绍兴打出的是鲁迅这块无形的金字招牌,鲁迅路则是绍兴繁华鼎盛的十里商埠。精明的绍兴人在大宗大把地兜售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经营着古老的精神文明,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浩瀚的历史文化在传承、弘扬、“运营”之中获取着巨大的财富,让过去即便是孔乙己那种面呈菜色*,穷困潦倒的市井小民在今天也能西装革履,步履轩昂地行进在康庄大道。古轩亭口行色*匆匆的人流,咸亨酒店古色*古香的佳肴,会让你感慨古老绍兴的变与不变,历史故道的不变与变。
  对于绍兴,作为一个旅人,囿于时日的短暂和外乡人的肤浅,我无法感受她四季的美丽景致,更无法深入其厚重浩远的历史深处,不过只是想借助她的一片轮廓,一抹色*彩,来加深久现于脑际里的关于这座古老城池的印象罢了。当然,一路走来,这印象也就烙上了鲜明的轮廓与色*彩。
  抵达绍兴城外古河道边宽阔的大道时,古老的绍兴城还笼罩在茫茫的晨雾之中。清晨的绍兴是宁静的。她的宁静使你的心境也象沐浴在晨雾中的水乡一般细雨微澜。四月的江南,柳絮飘泻,云雾弥漫,神仪的水彩般的城池浸一润在迷蒙的雨雾当中,就好象是一位俏立在雕檐画梁的纱窗口绾发理丝晨妆的少女如梦似幻,轻纱曼一妙,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墨画般迷一离秀美的轮廓,雾里望去,远近一片迷蒙,给人以美妙无际的遐想。
  雨雾应该是水城绍兴的精灵。四月天正是江南雨雾纷飞的时节。在静静的清晨,浓浓淡淡的雾雨纱幔一样飘渺。你伫立在广场的边缘,远处,巍峨雄塔上的飞檐在雾霭里耸立,宝塔山头的丛树在雾海里飘浮;近旁,黄包车清脆的铃声在薄雾里穿行,早茶楼厅堂里透过来的灯火把-乳-白色*的雾霰涂染成一抹橘红……你所看到的,分明是一幅幅素雅但鲜活的水彩画,被雨雾浸染着,描绘着,将水乡古城的早晨渲染得那般静谧、安祥和美丽。
  晌午,绍兴是繁华的。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徜徉在古城里,你会被步履迅疾的身影所惊诧,被五颜六色*的色*彩所迷惑,被富丽堂皇的富庶所惊叹,这些从另一面,你又会感受到这座古老历史名城到处张扬着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作为行者,你当然不会消受到绍兴能给予你的物质财富,而反过来你只会是被她所消费,所以我无心也无暇顾及她的现代的繁华与物质的成色*,而只是醉心于她的水墨般的古朴和优雅。
  黑白永远是水乡绍兴无处不在的色*彩。尽管它简朴、素净、淡雅,但我觉得唯此才更能彰显她的华丽与高贵。端坐在乌蓬船里,行进在黑白相间的水道巷陌之间,正午的陽光从黑瓦白墙上映照下来,从道旁巷顶浓密的树荫间穿透下来,彤红的陽光,黢黑的檐瓦,灰白的粉墙,苍翠的绿树,还有外黑内红的乌蓬船,黑笠短褂的老艄公,构成一张张画卷在你眼前游一移,令你留连忘返。
  傍晚,绍兴又是温馨的。落霞满天,华灯齐放,长廊里的宫灯,小巷里的渔火,用柔和的暖色*散发着古城的温情。在月圆的夜晚,轻风如丝,月华似水,你会沉浸在忘我的意境中,大有一番“古今光-阴-疑无异,汉时明月照我衣”的感慨。
  音韵当是绍兴摄人心魄的灵魂。入夜的绍兴是音乐的故园和乐土,不要说耗资数亿、规模宏巨的绍兴大剧院上演的宏篇巨制会让你浩叹,就在最具水城故貌典范的苍桥直街,那金幡招摇的古乐茶坊比比皆是,一间连着一间,仿佛是你走进了一条音乐之街,漫步在一座音乐之城。那天在“听雨轩”音乐茶楼,一位红衣少女在位于天井里的音乐吧弹奏着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大红的灯笼挂在天井四周的廊柱上,一蓬茂密的翠竹在井边支离出斑驳的剪影,楼上楼下的茶客大多是当地的爱乐人,不时用好听的音乐般的吴调越腔低声地交谈,无不沉湎在那曲悠扬婉转沁人心脾的韵一律之中了。
  匆匆数日,绍兴已在昨日的余晖里与我作别,但她的轻烟、墨彩、律韵已经在我倾心地聆听当中化为了永恒的记忆。
  水墨江南的绍兴,你何日唤我再来?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