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牡丹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牡丹江

  秦时明月,带着风声依稀,梦里桃花,伴着蝉鸣依旧,但不知那拈花之人已去何方,是否还会惦着染指之意思念着旧时地方。那旧时的地方,或许已被水墨渲染,唯剩下黑白,似如玉明月与若墨苍穹。而那淡淡的思念何在,淡淡的感伤何在,或许早已随着这皎洁的练华及微凉的蝉鸣飘到了那儿时的牡丹江
  芳菲三月,醉人薰香。繁花似锦,惜无人赏。潺潺的流水,转过了百年的依恋,流过了千年的时光,仍然没有更换;泠泠的水声,带着一丝质朴传到了外婆门前的桥,带月的窗。那古老的小镇是否依在,那些人的容颜未改,那时的牡丹江,那时的白月光,为何这般安详,静静地泻在了了那班驳的桥段。
  铺满青石板的桥段,印着银白色的月光,冷而清凉。让人不禁忆起了那穿着绿罗裳的姑娘,那姑娘时常倚着这古旧的栏杆,伸着头望着天一方,似乎在盼望着所思之人能乘着一叶扁舟随波而来,但那人终究没有出现,于是遗憾,于是轻叹,然后挪着微步不舍的离开,十步一回眸,百步一却望,夜夜如此。而那只是儿时的记忆,如今那姑娘是否还在等待,是否已等到了所等之人,已不知晓。
  水雾笼罩着江面,望穿迷雾,那江面的村庄若隐若现,那便是儿时生活的地方了吧。我从彼岸翘头看,看那铺满青石板的老街道,是我走过的地方;看那牡丹江上的清水,绕过了几道弯,最终绕到了一个叫做家乡的地方。旧时月,旧时江,把思念的心搁到了什么地方,为何我看不见那段长满青苔的城墙,为何不见那锁这深院的铜环,只听见了远处有人在吟唱那首<<牡丹江>>,幽远而悠扬,清澈又忧伤,映着银白色的温柔,透过了我现今的梦,洒在了我儿时的窗。
  
  篇二:桃花和牡丹
  许昌也有牡丹,虽然不似洛阳的那般名气大。我并不特别爱牡丹,觉得这是富贵花,远不如其它花随处可见且生命力旺盛。牡丹花开的季节,恰是四月,不热不冷的,不仅没有了寒甚或连凉气也几乎尽消。当然也没有酷暑的热,暑到时牡丹花期也过了。牡丹花常被养在园子里,荒郊野外几乎是看不到的。所以牡丹花向来被达官显贵欣赏。武则天便是牡丹的知音。诗人罗隐明白这一点,所以在《牡丹花》诗中说: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当今欣赏牡丹的不仅仅是达官显贵了,平头百姓也有了这样的雅兴。富贵,远不是过去那般远不可及,这也是社会进步吧。
  昨天去清潩河游园,闲走时忽见桥头有小型牡丹园,牡丹正努力地开着。园子里很安静,几乎没有人,只有两个女花工在树下坐着说话。我很有些惊喜,因为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说,西湖公园的牡丹花刚开,被工作人员浇了水,据说浇水的原因是要缩短花期,让花快点败落,因为这样看花的人少了,公园管理的负担自然就轻了。朋友爱摄影,特意发了牡丹浇水和牡丹花渐露败相的照片。网友们都很愤愤。
  我当然也愤愤,但却不激烈。因为我对牡丹并不特别喜欢。甚至对牡丹的热情不如对桃花。桃花总是冒着寒冷最先成为报春的使者,大片大片地开着,不管河畔田野或者山间,据说西藏的桃花也开得很漂亮。桃花落后还幻化为桃子,那香甜,是让人爱不释口的。我老家就有桃养人杏伤人粟子树下埋死人的说法。推想起来,喜欢桃子的人当不止我等劳苦大众,大概连神仙也是喜欢的。《西游记》中记载,王母娘娘过生日,举行的庆祝大会就叫蟠桃大会,吃那桃子,地位低的神仙还不够资格哩。然而人们对桃花总有误解,大诗人杜甫都认为桃花太轻。
  薄,詋咒说“轻薄桃花逐水流”,这实在太冤枉桃花了。
  话扯远了。牡丹花很美是不争的实事。不能不说,牡丹花开在四月是她的富贵命的造化的话,那她开得漂亮则是其它花们不可比的了。用相面人的话说,牡丹天生有贵人相。你怎么看都会觉得她实在是美得高贵。拿一朵桃花和一朵牡丹放在一起比,那桃花实在太寒碜太单薄太失色了。无怪乎罗隐说牡丹:任是无情也动人。你喜欢不喜欢牡丹,她的大富大贵之美都不得不承认。
  在河边拍了些牡丹。我想我得把发现这个牡丹园的消息告诉我那位摄影朋友,让他不要生气,西湖的牡丹败了,这里的牡丹还刚开哩,按牡丹的花期,开半个月没有问题。他大可以拍一些牡丹的好镜头。
  回来时又路过桃园,桃花已谢得差不多了,叶子已经开始给枝条润漫上绿色。我想要不了多久,桃叶就能遮挡太阳,桃子也开始藏在叶子下面慢慢地长大起来。
  那时,人们吃着桃子时会不会把牡丹忘记呢?
  
  篇三:牡丹殇

  饮觞独醉沾衣裳
  看得人间满目伤
  游戏一生何所似
  我自依露笑百芳
  ——————————-momo
  享得千世名,谁又知道我心中的伤?人生难得一知己,笑春风,只知怜我芳艳。叹凤蝶,只知萼下断肠。吾独醉以晓心伤。
  梦,又是往日,撕心裂肺的痛。
  武曌为帝,要百花助兴,看自己是否能号令天下。她本为妃,却谋夺了李家天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拒了邀,树了节,早知武后必大怒,贬至洛阳。我虽心有不甘,但深知气节不可折。宁醉于洛阳。
  爱菊之隐逸,爱梅之傲骨,爱荷之圣洁,牡丹我,又居于何处?
  月下叹,对影独酌,吐露似芬芳,摇曳而舞,曦露沾衣,何足惜?
  花期将至,洛阳花会将始。
  翩然兮有佳人,绝世兮而独立。笑则倾城,颦则倾国,牡丹魂也。
  盛会至,傲吐芬芳,浓郁逼人,佳人魂,尽此时。
  游人至,叹芳华。无数文人至,舞文弄墨,为博吾一笑尔。
  粉蝶至,蜂儿忙,承诺许牡丹一生守候,轻笑之,不言语。
  花期过,仅十日,一任芳妒已逝,群芳竟艳已始。蜂蝶忙,却是不在牡丹旁。唯伊人,独憔悴,又心伤。
  邀月共醉,泪泣,血夺眶,限降至,吾将不久于世。
  千世名,吾早无意取。唯愿得一知己,白首不相离,再无憾。
  只可惜,一叶落,牡丹殇。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