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追逐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追逐
  我们已经在草原上跋涉了好久,久到我已经记不得时间。带路人一直沉默不语。我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了,但是,一抬头还是会发现不可抗拒的身躯。我的意识从一开始的模糊,到后来的清晰,这个过程花费了我一半的走路时间。时间这么长,还好有一路的绿草地,映衬着碧蓝的天空,让我坚信我还是一个生命,具有欣赏能力的生命。
  我尾随在他的身后,出发的时候,一个穿着白色袍子的男人告诉我,我的使命就是听从带路人的安排。还好,这一路上,他没有给我什么命令。事实上,在他绝对的压迫力之下,就算是凯撒大帝也得服从。我们一路走着,我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瞥见太阳又要落山了。太阳从升起到落下,我把它定义为生,从落下到升起,我把它定义为死。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另一半走路的时间,被我用来将意识升级到了思想。
  他或许察觉不到我的存在,不管走在多么崎岖泥泞的路上,他总是毫不犹豫,仿佛是没有刹车的火车,走在一条固定的路线上。自从有了思想,我发现自己的步伐越来越沉重,思想会莫名其妙地从外界吸收各种东西,装进我的脑子里,我试图将其粉碎并据为己有,但是,我没有完全转化的能力。于是,我的脑子里垃圾越来越多,身体变得日渐僵硬。
  太阳处在死的状态,他没有停下的意思,我顺着他走的方向看去,隐约能看到一些曲折的黑色轮廓,不知道是什么。总不会是草地。
  太阳处在生的状态,步伐依旧,我有些吃力。我倾斜了一下身体,从他的身后露出头来,我看到,前边是树林。
  又是死,我们走到了森林的边缘,又是生,我们走进森林。从走进的那一刻起,我的思想开始飞速运转,凡是我看到的,我企图留住。
  森林比草原还要大,思想的运转很正常,但是,孕育出了一个我不懂的东西,我把它定义为主见。从产生它的那一刻开始,它就征服了我脑中的所有零碎的记忆。我吃惊于它的效率。但是却表现得一如既往。我依然在他的身后,但不再是低着头,或是压抑着。我时常转过身看看留下的脚印,或者是停下来歇歇脚,然后再追上他。我解释不清楚自己的蜕变,也不知道那意味什么,只是觉得很好,脚步沉重了,我自己停下,等到休息好了,我自己前进。但是,我脱离不了他,我依然记得出发的那句话。
  他从来没有回头看我,而我也一直没有站在他的前面。我无法超越这个奇怪的向导。我脑子里装满了问号。可是他依然默不作声,走路是他唯一的动作,好像永远也不知道疲惫。脑子里的问号毫无疑问地被主见征服,然后就产生了另外一个东西,它在我的脑子里横冲直撞,而且力气越来越大,我该制止它的产生。可是我竟然无法控制。等到他的实力超过了主见,我的大脑被它占据。它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向我发号施令,我一次又一次的拒绝。
  他似乎发觉了我的变化,脚步变慢了,好让我跟紧他。但是,脑子里的东西开始反抗。我把它的反抗定义为欲望。我的大脑似乎再也承载不了它的野蛮,四肢也开始服从。就这样,在那个死的时刻,我停下脚步,转身走向了另一边。他还是在走他的路。欲望要我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跨入丛林深处,这里荆棘丛生,遍布杀机。我独自一人杀出狼群的包围,逃过了老虎的追捕。我一直走,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欲望。
  等到我的身体开始老化,四肢不在灵活,我还在丛林里,但是却觉得那么陌生,这里的东西依然会引起我的好奇。
  一天,我在树林里走着,突然发现此刻我的脚下有一双脚印,仔细地对比,是我的。向后看去,是两双脚印,向前看去,只有一双。我无奈地笑,脸上的皱纹已经暴露出我的苍老。笑过之后,我站起身,又跟上了前边的脚印。
  我苦苦追逐,用尽所有的力气,终于在生与死的交换的时刻追上了他。但是,我已经彻底衰老了,我不能再继续跟上他的步伐。我在距离他的后脚跟大概五十米的地方停下来,再也走不动了。看着他的背影,我不无嘲笑地说,我知道你是谁。让我意外的是,他也停下了,沉默。“你就是我的命运吧。”我从容的说道。没有回头,他说,“看来,我又要回到起点了。”说完,死到来了。他消失了。
  
  篇二:绿色的追逐
  生活里,每天都弥漫着绿色,绿色是大自然的各种颜色的基调,是代表生命和未来的色彩。绿色的追逐,生命的蜕变。
  ——题记
  第一次领略到绿的不同寻常,是在江南的春意中。那是一座不知名的小山峰,具有南方山峦特有的柔和线条,远远眺望极为润目。倚于山腰小憩,这才发现自己已被包围于一片绿海之中。浓荫、淡荫、肥绿、瘦绿…应有尽有。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了苔痕,点点鲜绿。向高处走,着平处坐,片片绿意,洋洋洒洒,宽阔自在,有一种清新窈窕的美感,一种飘逸洒脱的丽质。
  于惊叹这绿的超然的同时,我想,绿色,美的人生原色,有了它,我们的世界将不会单调乏味,我们应追逐那绿。
  再次与绿色交流,却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那时,重疾缠身,颇感颓丧,漫步于医院里,满眼的白是我眼前的世界,这一切徒增了我的无助与失落。霎眼间,绿,两片柔嫩的叶儿淘气地爬上了我的视野,倔强地挺立于那个饱经岁月洗礼的老树的枝干上,似乎一双伸开的手想拥抱我,赠我绿意绵绵。尽管它们纤弱得在风中瑟瑟发抖、摇曳着。然而,那昂首挺胸的姿态仿佛向我,向自然宣告:我不怕!那双小手,似乎在延伸着对生的热望!令我庆幸的是,于这冰雪皑皑之地,还有这两片绿叶,把温暖和生机延展成一线绿意,艰难地缀在枝头,更植入我的心窝。出院时,想再次找寻那片绿,却再也找不到了,因为,绿生绿,也是满树皆碧,一片片的绿叶叠出一派生机盎然,突然想起那句:绿,生命因你灿烂。(散文网www.sanwen.org.cn)
  在我惊叹绿的坚韧与倔强时,我想,人生道路上,绿色追逐,追逐绿色,生命将不会孤独、冷清。
  渐渐长大,对绿的认识也日益増加。绿,代表奉献。绿叶衬托红花,人们之所以认为它平凡,因为它更多地作为陪衬出现在观赏者的视野中。你可以漠视绿的存在,但离开了绿你却无法生存。因为绿是无声的,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甚至忘却追逐它的不平凡。而它,又是默默地扎根于干旱的沙漠、陡峭的悬崖、严寒的极地…
  在我惊叹绿的奉献时,我想,人们都去追逐绿的不平凡,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不会那样的不堪入目…
  因此,我们要感谢绿色,更要知道绿色的追逐,懂得追逐绿色,追逐它的不平凡。
  
  篇三:追逐一段心路
  生命纯属偶然,所以每一个生命都必须依恋于另一个生命,相依为命,结伴而行。
  生命纯属必然,所以每一个生命都不属于另一个生命,像一阵风,无牵无挂。
  背影是真的,人是假的,无需执着,一百年前,你不是你,我不是我。
  冰封是真的,融化是假的,本没有因果,一百年前,没有你,也没有我。
  ——题记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穿越现实的人群,只是嫣然的微笑,追逐一段心路,是崎岖坎坷的征途。“云破月来花弄影”,匆匆的擦肩而过,在柳絮飘飞的缤纷校园中,那些不离不弃的身影,还有破碎的阳光,都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来同去的人,在暮雨潇潇中散落天涯。
  我为晴雯遭遇的不幸而落泪;为黛玉还泪报恩的执着而伤神;为《穆斯林的葬礼》中那个清纯的女孩依然没有等到楚雁潮的到来而叹息;为白流苏和范柳原在战火纷飞中仍能够相知相爱而高兴;为曼桢和沈世钧十八年的恋爱终究成为一场空而失落。“有情人终成眷属”毕竟是人们心中一种美好的愿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其实是一首最悲哀的诗。
  梦是假的,现实才是真的,愿望是假的,生活才是真的。有的人永远沉浸在想象的美好之中,有的人总是在回忆岸边徘徊,有的人为名利失其本性,有的人为金钱丧失人格,有的人在红尘中坠落,有的人在权势中凸现。“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我们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又赤裸裸的回去,就像是做了一场几十年的梦一样,当我们大梦初醒是才觉得一切都淡的如水,如水……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这是禅宗惠能的顿悟,其实也是一首最能够说明一切事情起源的诗。我们何必让自己灵魂囚于牢笼之中呢?我们又何必给自己的精神带上层层枷锁呢?其实,有些事情并不需要问为什么,有些事情的发生本没有为什么。
  “流水落花去无痕,海市蜃楼梦里春”
  岁月是一把无情的剑,昨天的风景随着时光的流逝被一点一滴地斩断在记忆的彼岸。有些事情并不需要一味的执着,有些人并不需要永久的等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天底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红尘中也没有两个志趣爱好,生活情趣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有些事情并不都是如愿以偿,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便成了一句最深沉的祝福。有些事情可能只是我们的一相情愿罢了。林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她也有自己的道理,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冷清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所以当人们认为是高兴的事情时,她反而却感到悲伤。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我是个过客,是个一生漂泊,四海为家的流浪者。“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家在何处,思念的情怀不知何时漫进了我的心,爬上了我的脸。只是“天涯何处是潇湘”漂泊生活又何日是头。高山,大海,旭日,夕阳,征帆,鸿雁,远在天边的人啊!我心中的歌你们可曾听的见,这是千年的哀音。
  所有的故事尚未结束,我们依旧在秋日的阳光下演绎着相聚和别离,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枫叶,然后又开始另一场生活……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