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遐思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夏日遐思
一棵树死了。
身边其它的树都活着,枝叶繁茂。
我记得昨天它还活着的,绿叶扰扰,在这三伏天里,给行人带来沙漠中的惊喜。今天怎么就忽然死了?死状很惨烈,叶子“嗖”地一下全黄了,哗啦啦落了满地,枝干也不再丰满,而变成了枯黑色,似是被妖怪吸走了精血。
昨天我还站在它的树荫下乘凉,感叹它比别树的伟岸,感叹它比别树的叶茂。我记得我最后还不无感慨地说了句:做一颗树真好,即便被放在这样一个屈辱的环境中,它也能若无其事的开枝散叶。因为没有感情的缘故吧!可不曾想今天它就突然地死去,还这样的一个死法。是因为我的一句话么,是被我的话激怒了么?所以才这样唰唰地脱光衣服,清清白白地走了么?我疑惑,一棵树也能这样自杀殉……?殉什么呢?难道它是因为我的一句话才想起自己的使命是等待凤凰而不是待在路边充当吸尘器,然后羞愧到自杀吗?我想不出。可我那句话在其它树下也说过啊,别树不都还好好地站立在那里么?为何它就能被我的话激怒而其他的树却不会?它与别树有何不同呢?我左思右想,好像是有些不同,它的腰杆要挺直许多,它的身躯要伟岸许多,它的叶子要宽大许多,它的绿荫伞要阔大许多。一句话,它要比别树强大许多,那为何它却突然死掉了呢?一点征兆都没有?难道真的是因为我的话么?可我也没说什么啊,我不过是说它没有情感,呀,莫不是它认为我说它没有情感是错的,可又不能说出来与我辩解,便只好选择惨烈的死去来告知我它是有情感的么?就好像历史上那些不愿让自己笔直的腰弯曲下去侍奉别人而要不轰轰烈烈的死去,要不旷达地弃官场趋山水,要不潇洒地隐而不仕。他们因不被理解而难眠、痛苦、寂寞着,但他们却一直坚持着自己心中的信仰,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践行着那些崇高的信仰。它也有它的信仰么,那它的信仰是什么呢?是有情?不,应该是志气!应该是尊严!还有那一绝不容许被人玷污的硬气与决然!
所以,你侮辱我,我就以死明志!
这样一想,我才恍然大悟。想不到一颗树也能这样。我不禁对它肃然起敬。物尚如此,况乎于人?我开始为自己在生活中的委曲求全而惭愧,而自责,而醒悟。是啊,人是何等地有灵性。人,是不应该为了那些禄利而蝇营狗苟;人,是更不应该为了那些功名而曲身侍人;人,是最不应该为了那些权位而泯灭人性!人,是应该为着自己的远大理想而活;人,是应该为着自己的崇高信仰而活。何谓远大?何谓崇高?着眼将来是远大!关注民生是崇高!
此时此刻,在我心中,这棵树将与历史中的那些人一般,永垂不朽!见它的枝枝节节被工人们一一砍下修剪后装上货车。我立在一边,脱帽致敬,同时为它向上帝祈祷。
一人从我身边走过,古怪地看了我一眼,然后大声地对忙碌的工人们说:“快点,快点,手脚麻利些。快给我把这没用的树拖走,见了就来气。”我哀怜地看着那些枝枝干干,心中涌起一股难遏的悲哀,为它的气节不为人理解,或许,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自古如它者莫不如是。
“老大爷,”刚才那人过来叫我,“您到那边去乘凉吧!这颗树真没用,我们花了五万块钱将它买下,又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它从山上移植过来,可不想才两天,就死了。专家说是水土不服!唉,树也有水土不服,真稀罕。不过也忒娇气了,白费钱了!还是我们这土生土长的树好,虽不好看,可有用着哩。您看,它们可能吸收粉尘呢!这么厚厚的一层!”
我愕然。
篇二:雨中遐思
昨夜一场豪雨,将万物碧洗一空。早晨起来,仰望苍穹,依旧是灰蒙蒙一片。那如丝如绵的雨丝,依旧飘飘洒洒,连接成一道漫无边际的雨幕,肆意笼罩着周遭的一切。苍茫大地,白茫茫一片,西面低洼的公路上,已成泽国。穿着睡裙,推开门窗,一阵轻风拂过,不觉激灵灵的打个冷颤,心中似乎有着天凉好个秋的感觉。故此,心中便始存疑惑,这就是一年中最为酷热的季节么?
也许是正处在梅雨季节,将近二十天雨水的冲刷,将燥热驱赶;也许是远离了喧嚣,心存一份平静,自然觉得凉爽。仲夏,再没有骄阳的肆意挥洒,再没有热浪的前赴后继,再没有燥热的热汗涔涔,再没有烦躁的流连忘返。呼吸着清新湿润的空气,沐浴着清凉舒缓的微风,享受着清幽流淌的韵律,目染着清雅缱绻的文字,一份怡然、一丝舒爽、一席遐思、一种快慰,从心海中慢慢升腾、弥漫。
雨,有悲亦有喜,有愁亦有乐,有害亦有益,有感亦有叹。
“积雨细纷纷,饥寒命不分。揽衣愁见肘,窥镜觅从文。九陌成泥海,千山尽湿云。龙钟驱款段,到处倍思君。”
对着纷纷扬扬的落雨,是那样的无奈而又悲戚。雨,让人触襟见肘,悲天怜人,潮湿了天地,潮湿了万物,潮湿了心胸。
人们常说:愁酒浇愁愁更愁,岂不知,久雨添愁愁欲愁。由于女性纤弱多感的个性,对外界的事物更加敏感,哪怕是一席悲戚的话语,一首感伤的乐曲,一段凄婉的画面、一阕哀怨的诗词,都会珠泪连连、思雨蒙蒙。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读着这首诗词,一个多愁善感而又心怀奇才的沧桑倩女跃然眼前。隔着时空隧道,我仿佛看到一个纤弱的女子,面若桃花,黛眉紧蹙,遥望静谧的夜空,听着丝丝弱雨,似深潭般明澈的双目,泪光点点。是谁?惹得伊人心惆怅?是谁?牵得伊人魂断肠?是谁?赢得伊人相思苦?是谁?愁得伊人衾枕寒?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地?”凄风苦雨,令多少红颜悲切感伤,一帘雨幕,让多少佳丽魂断梦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人们对贵如油的春雨的无限向往和衷心感叹。
每当春耕春种时节,人们面对干涸的河床,龟裂的田园多么盼望一场豪雨的降临,那怏怏的春苗,仰起渴望的小脸,多想甘露清泉的滋润。当久盼的梦想终于实现的那一刻,大地欢呼,农人雀跃,新禾展颜,万木葱翠。
喜欢雨,喜欢那酣畅淋漓冲刷后的洗礼;喜欢雨,喜欢那清新润舒浸润后的惬意;喜欢雨,喜欢润物无声后的苍翠;喜欢雨,喜欢那万千伞花中的斑斓;喜欢雨,喜欢那云开日出后的彩虹;喜欢雨,喜欢那阴霾除却后的欢颜。
连绵雨,让我感到无奈;暴风雨,让我感到心悸;及时雨,让我感到欢畅;心雨,让我感到欣慰!
篇三:秋夜遐思
萧条、凄凉这些伤感的词眼注定秋天是个多愁的季节,每当看到翩跹的黄叶,满目的荒凉,惆怅、伤感便弥漫在心头,然而不知为何,我却独爱秋天的夜晚,没有夏天夜里的燥热,也没有冬天夜里的寒冷,只有微风拂面和让人无限惬意的凉爽……
我一直觉得秋天的夜晚是属于那些孤独的人儿,漫漫长夜,独自对着寒冷星光,满腹惆怅无人诉说。偶然一个机会却发现秋天的夜晚不只是孤独和惆怅,静谧的夜和微凉的风同样是秋天夜晚的馈赠……
每当下晚自习时,我都喜欢独自一人在偌大的操场随意地行走,一抹浅浅的微凉,抚过这个淡淡的初秋夜晚,惊醒了一帘幽梦。荡漾了一地的闲愁,一丝丝忧愁悄然袭来,让万千缕的思绪在这静谧的夜随风飞杨。弥漫着的落寞,一缕缕秋风惹来了初秋的冷凉。操场上的人很多,熙熙攘攘,我加快步伐寻找一块寂静的地方,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一块没人的空地,随手放下书包,坐在草地上,默默地坐着,初秋的夜晚真的很凉爽,很寂静,没有夏天的浮躁更容易让心安静下来,更能心静如水地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我闭上双眼,尽情地享受秋风的抚慰,那份淡然和清凉让本来烦躁的心顿时平静下来,我开始静静地欣赏闪烁的星光,墨绿的草地,安静的夜晚,心里的烦躁也仿佛随风而逝,留下的只有微风拂过发梢的声音……(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不知何时,一片落花轻轻地落在我的脸上,轻轻地滑落,泛黄的花瓣让静寂的夜晚更多了一份秋意,轻轻地捡起那片落花,淡然一笑,人生不正如这落花?虽然现在她们无奈的随风而逝,可谁又能忘记她们曾经的美丽,谁又能忘记她们的花颜?需要她们展现美丽时,她们尽情的绽放,把最美带给世人,当需要离开时,她们没有埋怨,没有后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舞出了别样的绝代风华,醉了,醉了,即使不经意的一瞥,也足以倾倒众生……多美的花,多美的舞,“生如夏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是不是就是写给她们的?或许只能从秋风里那份唯美里寻找答案了吧……
一阵秋风拂过,心里却是那么的淡然,秋风无意,落花无语,轻轻来,笺为媒,悄悄恋,笔为情,踏进花间,拾取花颜,望嫣红处,几曾娇嫩的瓣,心灵悸动,盈了思;绪,美了诗行。拈一捻情丝魅语,织一枕幽明;韵梦。淡淡的忧愁,丝丝的秋风,都在这个夜晚化作跳跃的音符,伴着点点星光,谱成秋天夜晚最美的诗行……
篇四:色彩的遐思
2011年新年第一日天气特别的好,阳光明媚,天高云淡,温暖如春。我与家人及朋友一行七人驱车顺着206国道经中坑过八尺,上差干转仁居。在五指石,在古县城,在大河背畅游了一番。一路风景宜人,一路欢声笑语,大自然的景观和人文风光让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田野里黄黄的油菜花,山坡上红红的枫叶,人家院子伸出的簇簇簕杜鹃,还有路边野性十足的月季花都在点缀着大地的美丽,五颜六色折射出大自然的魅力。于是,在我眼前晃动的尽是色彩的美。
蓝
大河背水库像一块蓝宝石镶嵌在崇山峻岭中,以它独特的景观吸引游人纷至沓来。时令正是冬季,湖水不满,还些许浑浊,然而天空的大背景下把它倒映得湛蓝湛蓝的。游人很少,没有喧闹,没有蝉鸣,偌大的渡口静悄悄,一叶扁舟孤零零地依在岸边,有只翠鸟停在船桨上,无声无息地钉着水面的动静,活脱像一幅“野水无人渡,孤舟尽自横”的水墨画。
盘腿坐在有些冰凉的石头上,深呼吸,合上眼,像在坐禅。终于逃离了都市的尘嚣,让灵魂和肉体都得到暂时的突围,尽情地享受着这浮生半日闲。曾经向往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潇洒,也羡慕过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风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飘逸。“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也曾经幻想做个独客,过过隐居生活,想来是多么幼稚,多么荒诞。在这信息时代,不管是大隐还是小隐都不现实,除非你看破红尘,孤灯伴影,不然这世界是不会与你脱离干系的。
“呜——”电船的汽笛声把我的思绪从梦幻中唤醒过来,跳上电船,感觉又回到现实。电船走得很慢,把平静的湖水推皱一圈圈涟漪。马达声打破了水库的宁静,惊动了远处几只野水鸭,拨腾着翅膀,潜入水中;还有一只“唰”地一声飞了起来,展开双翼,两脚踏着水面而去,湖面上划出一条长长的直线,姿态竟是那么优美,引得船上阵阵惊叹声。
大河背美,美在于湖周围的山。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奇峰突兀,怪石嶙峋,有的像匍匐待跃的狮子,有的像慵懒酣睡的小猪。还有悬崖上点点的冰臼,有的像人和动物的脚印,有的像天书和什么符号,显得神奇和诡异。让人又平添了几份遐想,心里在编织着神话世界。
蓝天下,蓝水上,人和船都氤氲在蓝的光彩里。很写意,很洒脱,想起电影《蓝色》里一句台词:“蓝是宇宙之美,人们沐浴在其中,它是人间的天堂。”
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别于大河背蓝蓝的湖光山色,五指石却是一个青青的森林世界。那伸展开的五指被树木簇拥着,感觉是那么原始,那么鲜活,那么执著。“面对天空把五指伸出,这份爱让我紧紧握住,在心中曾留下风景无数,只有你是我读不完的情书。”陈小奇的歌充满诗情画意,每当唱到《五指石恋曲》中这段歌词时,那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诗句总让人有一种感动,美丽的传说也撩动着我有份去探寻奥秘的冲动。
石林寺前有一群小贩穷追不舍,说着好话推销手中的香烛,而且还故意指错路逼我们就范,让人怀疑她们对佛的诚意。我们从寺院里走过,双手合十与笑脸相迎的和尚行了个礼,没有烧香烛,没有拜菩萨,就径直踏上了登山的路。避开了小贩失望的目光跟和尚诧异的神态,心境更坦然。不想去祈求神明庇佑,还是靠自己的赤忱去揭开那神秘的面纱。
曲径通幽处,越走越茂密,越走越寂静,累了在聪明泉旁驻足小憩。眼前峭壁纵横,阡陌交错,难辨东西。“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幸亏有路牌,不然是会迷路的。一行人兵分二路,年轻人行走“磨肚缝”石,去体验束缚的刺激,几个色友却沿着石径走入密林深处。眼前是一片原生态景象,植物繁多,翠绿葳蕤。那参天挺立的古樟,那苍劲舒展的古松,还有那盘根错节的古藤,都在展示着生命坚强。走出树影,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象,“数峰无语立斜阳。”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点将台”边,在“隆武殿”前,我久久地凝视,久久地沉思。虽然已经无法寻觅那古老传说的痕迹,历史的钩沉已凝结在斑驳的石头上,只有那根根斑竹上刻记下隆武帝的心酸和遗憾。然而我却似乎听见了不远处的马嘶声,脚步声,呐喊声,似乎看见了那刀光剑影生离死别悲壮的一幕。我幡然醒悟,世界上最珍贵的就是生命。当年流落到此的君王没有了荣华富贵,苟延残喘不仅是为了反清复明重整河山,而且更重要的是不愿等死,在为生存而斗争。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好好的活着,这也是我苦苦追索的答案。
下山途中经过一片梅林,树枝光秃,满目凋零。走近树旁,竟然发现树干上已有点点胚芽,是叶是花还分辨不清,然而使人宽慰的是春天快来了,“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红
红军公园就坐落在古城的小山坡,袖珍,简朴。踏上公园的台阶,一尊红军雕塑带我们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年代,歌曲《十送红军》优美的旋律悠扬回响,最引人注目的是山顶上那面鲜红鲜红的红四军军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红军公园的主题是红。纪念馆里面的资料内容非常丰富,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平远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先辈们前仆后继,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特别是红四军经过平远时留下的大量珍贵文物,更令人震撼。那一堵堵写着红军宣传标语的墙壁,那一件件红军用过的马灯。油灯,马蹬等,再现了当年那万人空巷迎接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和送亲人当红军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真为中国革命发展史和平远有渊源关系而骄傲自豪,也为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打了红色江山的高贵品德肃然起敬。
红军公园的建立也曾引起人们的好奇,是单纯的商业行为,推动地方旅游业,还是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内容?我想决策者们的初衷应该两者兼之吧。但是在如今物欲横流功利浮躁的社会,红色教育还有市场吗?很多人会提出这样的质疑,甚至对当前重庆那种红色教育形式感到不可思议。红军公园一游彻底地颠覆了我过去的看法,红军精神是永恒的,任何时候她都是一种精神财富,她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精神力量。
与红军公园遥相对望的古城那幢民国时期中央金库大楼,经过了七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静悄悄地矗立在胭脂河畔。厚实的墙壁和笨重的设施向人们展示着当年的繁华。两个不同政治颜色的载体聚在小小的地方,我先是觉得有些滑稽,而后又觉得是那么自然和谐。先辈们打天下和中央金库储款的目的应该是一样的,就是为了人民过上好日子。珍惜今天这和平的时光,愿两岸中国人摈弃仇恨,化干戈为玉帛,远离战争,天下太平,福祉无疆。
青蓝红是色彩的基色,它可以变幻出有别于黑白的七彩世界来。人们习惯把红色喻作太阳,灿烂永恒;把蓝色喻作海洋,雄浑宽阔;把青色喻作大地,生机勃勃。大自然无私地给了我们一切,我们就应该爱惜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但愿我们的天更蓝,海更蓝,山更青,水更青,人人都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