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风车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故乡的风车
  我的家住在山区,小小的村子堆簇在一座山的脚下,绿绿的山,弯弯的河,几家农舍在苍翠的树丛里被挤了出来。夕阳下,牧羊归来的阵阵咩咩声,袅袅炊烟和半天如火的红霞,描绘着山村的夏天的傍晚。忘归的孩子依旧在河边嘻耍,他们快乐得象群鱼,童真的笑声伴着哗哗的河水向很远很远的地方流去。
  前几天,大爷的孙子娶媳妇,我在他家的偏房里看到了过去生产队的风车。它有坚实的身骨,厚重的箱板,一种古老的气息。它这种风车大大不同于荷兰的风车,是用于农业生产的,是秋天打场的重要工具。我对这辆风车有着特殊的感情,它载着我许多很真很美的回忆······
  那时,爷爷是生产队队长,爸爸秋天在生产队的场院里干活。农家的孩子都是野孩子,大人们没有功夫去照看,我们就象河沟里的泥鳅四处乱钻乱窜。去场院是我们的一个大大的愿望。因为孩子那时是没有玩具的,夏天捉蝈蝈,捞小鱼;秋天就用麻杆儿,高粱秸编枪,打鬼子玩。年复一年的,这些都玩腻了,大家都想看看那个能转动的东西,亲手摸摸被磨得光亮的铁把手,那简直是一种诱惑。孩子是不让靠近场院的,因为在大人的眼里,孩子永远是捣蛋鬼,永远给他们带来麻烦。说的也是,我们总在他们不注意或者午间吃饭的时候溜进去,有的把风车转起来;有的就站在风口吹汗;大一点的心眼儿奸,抓一把粮食揣进兜里就跑,惹得看场院的人又叫又追,睡不好觉。我们就象炸了锅的鱼,四散里逃开。不过大多数的时间,我们都是趴在场院的矮墙上,看着大人们打场;看着秕谷被吹出来;看着白花花的粮食从风车里流出来,粮堆一点点变大;看着爷爷眼里闪耀的丰收喜悦。
  夜晚看场院是要轮流值班的,每次轮到爸爸,我都会提前几天算好。爸爸是不会愿意带我去的,就是求也不会同意。没办法,我就在那天吃完晚饭,看见他出去,我就远远地随着,到了地方,他也不好赶我回去。运气不好有人来,爸爸就会叫他把我捎回家;要是运气好,我就可以在哪跟爸爸猫一宿,趁他睡了,玩个够。场院中央在粮堆上支根杆子,拉上电灯,怕人晚上来偷粮食,因为那时口粮不够吃。风车就在粮堆的边上,没有人和我争,也没有又骂又追,铁把手反着令人眼馋的,不知道是月光还是灯光。管他呢!可以放心大胆的玩个痛快。记得有一次,我一边玩,一边想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眼神,我转啊转,结果睡着了,在梦里还和他们显摆,二老闷都气哭了呢!半夜里爸爸把我抱进去的,让蚊子咬了许多大包。
  爷爷狠狠地批评了爸爸,说,以后不许把我带到这里来,小孩子可能偷粮食,影响不好。我听说,还扣了爸爸的工分。我气哭了,和他说,我没偷。爷爷没有说话,拿着镰刀带着大伙下地去了。奶奶把我眼泪擦干,说今后不去就是了。说完,也匆匆追了去。
  我爷爷是土改时的干部,解放前参加过区小队,做过区长。他的同志后来都做了大官。可他却回到了生产队当队长,带领大伙风里雨里的侍候庄稼。大伙人前背后地都说他就象地里的庄稼一样,离不开土地,土地是他的根;人的命打一生下来就是定了的。文革期间,讲的是抓革命,促生产。要求一天上午抓革命,下午促生产。爷爷说,庄稼人就得好好种地,地种好了,才有饭吃。红卫兵说他反动,要撤了他的队长。大伙都说,他不当,还有谁能当?社里书记说,要不派下去一个吧。可是谁会愿意到一个生产队去当队长呢?他们这些红色闯将都想去北京搞串联,去见毛主席呢。结果一切都没有改变。
  到了81年,国家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队分家什,每家可以分到两个牲口。爷爷说要一匹马,另外就要那辆风车。家里人不同意,但还是拗不过他。他说,这东西家家都得用,放在别人手里不知重,他不放心。那几年,每每一到秋天,村里人都要来借的,爷爷总是嘱咐要小心,不要让雨淋,露水打了;要及时归还。弄得人家心里很不自在。可是风车保管的倒是挺好的,依旧很结实。没过几年,化肥的大量使用,使粮食产量大幅度的提高。可他还是家里往地里施农家肥,他总是讲,还是农家肥养地,有好处。接着出现了农机,我们家的风车就退了休。爷爷一直把它存放在大爷的偏房里,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告诉要保管好。
  看着风车,我就想起了我的童年,是爷爷在我启蒙阶段传授给了我作人的道理;看着风车,我就看到了爷爷。秕谷原是和粮食混在一起的,经过风车,便渭泾分明;看着风车,看到了爷爷那一代人,他们饱经风霜,依旧在土地上勤勤恳恳地耕耘;在岁月的风雨中,他们挺直腰杆,保持着农民淳朴正直的本色;在风云变幻时,他们历经洗礼,沉淀了中国农民几千年辨别是非善恶的准则。
  
  篇二:一株紫风车的传说
  浅紫绽放,陌上含笑,是我最初的容颜。
  微风缓缓,轻轻流转,是你过往的轻盈。
  ——————题记
  杨柳浮絮,草草一生,非花非雪;玫瑰娇丽,传情达意,风花雪月;牡丹华艳,芳彩冠群,雨露风骚;兰草君子,性高孤赏,不解风情。
  我,开在乡间陌上,留在铁路两旁,停于山涧谷边,孩童天真的叫我“紫风车”我便有了自己的名字,有了生趣,有了一瞬间的喜悦。浅紫绽放,陌上含笑,是我最初的容颜。
  和他们连成一片,像紫雾,像紫霞,湮没了我,还是平凡了我,时常这样想着,看着,其实,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地老天荒自己知道。
  阳光融融,每日由东向西,循着轨迹翩翩来,又翩翩去,温养我,安抚我。我轻抬起头,仰望天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雨水凉凉,有时如注,如瀑,有时形细,影微,涤我身,润我心,我平视前方,一片祥和,“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你缓缓而来,我轻轻流转,是风,是你过往的轻盈。在月色里,在桂树下,挽我花枝,触我脸庞,为我点状,如仙如醉,如梦如幻,相互辉映,光芒晕开,胜过夜晚繁星无数。
  渐渐地,我的世界丰满了,缤纷了;我的笑容灿烂了,自然了;我的身躯挺直了,健壮了。
  曾经以为,自己浅浅的妆容,淡淡的开在无人问津的地方,只开在春天里,其实,我一直浓浓地,深深地根于这片苍松翠柏中,根于泥土里。
  曾经没有名字。你也不觉得生分;曾经记不住容颜,你也不认为疏远。慈悲着你的慈悲,安慰着你的安慰……
  琴声圆润,箫声温婉,可否与卿同和一阕长相思,思我们前世今生,想我们来时浮生,念我们长世长相守。
  后记:一株花开在琴海里
  一颗心融在风雅中
  
  篇三:旋转的纸风车

  因为爱你,所以选择离开……
  ———序言
  窗外,天气阴沉,朦胧中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可以听到初冬寒风的咆哮声,无情的肆虐着,很是恐怖,宛如一个面部狰狞的恶魔,试图要吞噬这个可怜的世界。
  琼,一个有着漂亮眼睛的女孩。这一刻,却蜷缩在床边的角落。忽然间,用手把散落在一旁的被子紧裹在自己颤抖的身上,出神的望着窗外飞舞而落的雪花,但又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寒风中一个急速旋转的纸风车……突然间,被风吹折了,散了,飞走了……那一刻,似乎扼杀了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心头刺痛,泪水溢满双眸……
  时光慢慢倒退,记忆中,琼是一个爱笑,可爱,有着一双会说话眼睛的女孩,每天都会穿梭于校园行色匆匆的人群里,唯一不同的是,她一直喜欢背着一个卡通人物样子的书包,上面还挂着一对金黄色的小铃铛,清脆而纯真的响声,夹杂着女孩子特有的淡淡的香味,总是惹来其他同学的目光……鸿,则是一个腼腆的男生,没有过多的言语,但却喜欢写诗,频频可以在各种杂志,刊物上看到他的文字。两个人就像永远的都不可能的相交的平行线,却偶尔在一次生日配对的pairy上相识,相知,成为了朋友。
  也许是所谓的缘分,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两个人牵手漫步在黄昏的校园……一起嬉戏,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看《蓝色大门》《追忆似水年华》……故事的发展似乎很顺利,一切都在预想之中,平淡而温馨……但最令琼感动的是,在自己的生日那天,收到了鸿亲手做的一架纸风车。虽然不是想象中的礼物,但那一天她异常的开心,因为对于一个说话都会脸红的男生来说,琼已经很满足了。“我……喜欢……你”这一句话一直深藏在琼的脑海里。(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时间过的很匆忙,消逝的岁月,流转千载,转眼间大学快要毕业了,骑着脚踏车的年代渐行渐远,梦里张望的青春,携着一片落叶,轻轻绕转,流淌出一种远离凡世的坦然,一种无声的豁然,永不停歇……
  突然的一天,琼消失在了鸿的视线里,就像一阵风,悄然间在人群中划过,渐渐远去,不见踪影……那一刻鸿第一次感觉到了不安,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还是琼有什么急事来不及说?细细的想,但还是没有想出是什么原因。恍然间,他站了起来,难道是那天……我没有陪她一起去图书馆,生气了吗?对对,对,一定是……欣喜却又忐忑地拨出了琼的号码,但却无人接听。匆忙中鸿便写下了一条短信:琼,你生气了吗?那天是我的错,我应该陪你一起去图书馆的,可是……希望你能原谅我这一次……鸿(留),写完后,,而是静静坐了一会儿,才按下了发送的键。突然间,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起身匆匆的离去,留下残缺的夕阳……
  夜,很静。寝室里唯独鸿没有睡意,因为他一直等着琼的回复……
  漆黑的夜色下,显得有些许的忧郁。突然手机震动了,鸿像是抓到救命的稻草一般,急忙打开手机:
  鸿,我知道你还没有睡……我的离开不是因为你,真的。我喜欢你,爱你,但我们是不能永远在一起的,请原谅我的离开(永远)……一直爱你的琼。
  永远??为什么呢?鸿急忙反问道。但等了好长的时间,才收到一条很简短的信息:因为我一直爱着你……
  鸿,这一刻似乎没有了灵魂,整个身体瘫软在床上,泪流满面……
  第二天很早,鸿,意外的收到一个邮件:鸿,我是琼……对不起,是我伤害了你,请你原谅的选择,因为我是一个聋哑的女孩,而你是那么的优秀……所以你应该有更好的幸福,而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吧,在大学与你的相遇是我一生中最快乐地事,至少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憾,因为我曾经拥有过你……忘了我……
  “我,我,我……鸿,像是一个发怒的猛兽,冲出了寝室……此刻,田地蒙着一层厚厚的霜,透过它可以看到下面僵化的土地,硬冻而干裂。
  故事似乎已接近尾声,但一切仍在继续。这样寒冷的冬季里,不只有鸿,还有离他而去的琼,她哭完了眼泪,一个人蜷缩在角落,出神的望着窗外……
  品一味宁静,揽一怀清香。如今,拾起这些记忆里的点滴,如馨香的花瓣串起一串美丽的花环,只感叹时间似流水,消融了那个画面,但无法抹灭那份情,那份伟大的爱意……
  后记:少年的心事,是藏在抽屉里的情书,泛黄的纸张,无法寄出的思念,一点点长成青春的日记。推开忧郁的门,谁在银河中探星?谁又可以对你说爱你?风中的铃儿,轻轻碎了,在梦的边缘,于是迷途的人来到长河的彼岸,踏满一脚香尘,碎了一地热泪。
  爱,是你我不变的承诺。这样的爱情是伟大的,但又是遗憾的。脆弱的初恋,就像一张洁白光滑的纸,一触就破。
  在现实生活中胆怯的像一只小鹿在林间的岔道口惊疑不定,失去的不仅仅是那些美好的记忆,而是一生中最鲜艳夺目的花园,犹如一道创伤烙在我们纯情唯美的年龄里,任凭岁月的磨砺和洗涤,难以磨灭的是记忆那份蕴育着糅和的苦涩,刻骨铭心……尽管它有一件岁月的外套,用平静的微笑包裹起隐隐的痛楚,但心的深处却永远有着一道伤疤……
  
  篇四:童年的纸风车
  有一段关于童年的模糊的记忆,我抬着一个亲手制作的红色纸风车,在风中奔跑。不知道,是否真有这样一段记忆,还是因为某些画面勾起了自己对童年记忆的幻想。有一点点印象,那时的我还在外婆家生活。
  那段时光,或许,是我这一生都无法割舍的一段成长。
  那时的我,还那么小,小到脑海中的记忆模糊得像做了一个长长的梦。一个单纯而又快乐的梦。
  小孩子的幸福就是那么容易,不知道也不用管大人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只要有人疼有人爱,日子就简单而又快乐。每年见妈妈的次数很少,以至于当外婆回忆起来的时候,说我把很久不见的妈妈叫做了“娘娘”。尽管见面的次数那么少,但那个时候并不觉得想念,外婆到哪,我就到哪,舍不得打,舍不得骂,日子并不觉得残缺。
  生活也总是充满童趣,春天的时候,山茶花开得到处都是,还有大片大片红色的花(现在已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可能是映山红),摘下花瓣就可以直接放到嘴里吃,又酸又甜,每次总是从山上用衣服兜的满满的带回家,一把一把的放到嘴里,把嘴噻的鼓鼓的。等到野杨梅熟的时候,一群人跑到山上去摘很多,酸得牙都掉了,带回家用糖水泡上一罐。还记得二年级的小学同学,每年都是还没等杨梅熟,她就摘很多回家,用辣酱泡一罐,带到学校的时候,馋得我们口水直流。那样的杨梅,那样的味道,这辈子都不会再尝到了。还有后山的野核桃,每年熟的时候,都跟着一群大一点的小孩去后山背一背篓回去,用斧子劈开绿色的皮,就可以吃到新鲜的又香又甜的核桃仁。但是那个皮的汁染在手上,又黑又黄,洗不掉,吃核桃的季节,每个小孩的手都是黑的。只有去摘一种叫“腿骨草“的草叶来洗,才能把颜色洗淡一点。吃剩下的核桃,就把它放到楼板上,等到绿色的皮腐烂了,就会露出一颗一颗干的铁核桃。要用斧头才能敲开,但是味道却比家核桃要香甜得多。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说不尽道不完。山顶的“鸡素子”(他们是这样叫的,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一颗一颗的,长的跟荔枝很像,大小也差不多。剥开就可以吃,里面有果肉和黄豆大小的核,都可以吃。每年熟了的时候我们也都是背很多回家,吃到饱,吃到腻。还有河边的马桑,田埂上的白果,地头的索梅……。。那么多好吃的野果子,已经那么多年没有再吃过了,能吃到了也只是家养的,味道都不一样了。
  不仅有吃的,玩的也应有竟有,而且都那么的土香土色。雨天的时候,和外婆去山上捡菌子,每次她都捡很多,但我总是从菌子上踩着过去都没发现,那段时间,饭桌上每天都有一道菜是菌子。夏天的时候,又可以一群小孩去河里摸鱼,从村里一直沿着河往上游走,走出好几个村子。从地里拔起一根麦子,把逮到的小鱼穿一串,提着回家用油一煎,香味四溢。麦子熟的时候,拔很多麦子,起一个火,把麦子放在火上烧熟,放在手心把灰揉了,就可以吃到香脆的麦子仁。去山上放牛,肚子饿了,就去地里偷几个新鲜的洋芋,生一个火,就地一烧,就能填饱肚子。有伴的时候还去地里找猪草,去山上砍柴,看到冬瓜树,总要挑一根最直的回家,叫大人把它做成一把木剑,每天晚上,一群小孩子学古装电视剧里,举着剑耍来耍去,觉得自己很帅气。平日里,一群小孩的游戏就是跳田,弹弹珠,拍洋画……总能找到好玩的事情做。
  那个时候,看着大一点的孩子读书了,内心很期盼,终于有一天,我也能去上学了,于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周围的小孩去邻村上小学了,每天要走很远的路,一路上总是打打闹闹。冬天的时候,很冷,每个小孩都提着一个小火盆。我也弄了小瓷盆,两边穿上铁丝,里面装上头天晚上用木头烧的碳,提着就去上学了,火小了,把火盆在空中甩一甩,火便烧得旺起来,而且碳是不会掉下来的。田里放满了田水,晚上温度很低,早上的时候,水面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那时的我们很馋嘴,到中午出太阳的时候,就去掰冰块吃,比吃冰棍还开心。学校里谁带了包方便面,周围总得围上几十人,这个要一块,那个要一块,那时候外婆家开了小卖部,我经常可以带方便面去学校,一打开,周围总得围着很多人,然后我小心翼翼地掰一小块给和我玩的好的人。现在想起来,那时的小孩穷的可怜,但是幸福也来得那么容易。
  在外婆家的日子从两岁到七岁,五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由于太小,记忆也总是凌乱的,模糊的,但是仅存的一点记忆也是终身难忘的。
  那时候,我一天都离不开外婆。星期一的时候外婆去赶集,我总是逃了课的要跟着去。外婆去做客,去串亲戚……无论做什么,我都得跟着,以至于当我去跟我妈生活的时候,她总是想我想到流眼泪,总感到耳边有人在叫她外婆。小的时候,总会很幼稚的去衡量,外婆和我妈谁在我心中的地位更重要,很多时候,外婆都占了上风,现在想想,那时的想法还真是幼稚。过了那么多年,我长大了,那些对外婆的记忆也模糊了,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没有以前那样亲密了,但是,外婆总是一直都很疼我,吃饭的时候,即使不在一桌,她都要把碗里最瘦的一块肉夹到我的碗里,放假的时候总是叫去她家,这么多年,她的爱从未减少过。外婆和我妈,在我生命中如此重要的两个女人,都给了我那么多的爱,我的不懂事,曾经伤害过她们。我的不善表达,没能告诉她们我有多爱她们,只希望她们能懂。她们付出了那多多感情给我,今后,我得怎样去回报她们给予的那么多的爱?
  今天的日子,祝愿她们一切安好,她们的爱,我得慢慢的还。
  风微醺的吹,纸风车在奔跑。童年的爱,荡漾在心底。
  
  篇五:风车之战

  (一)
  《唐·吉诃德》,这本书出现了,它从书架上硬是走到了书桌上,它在暗示什么?它迫使我思考,于是我只能思考!可是我无法入定,我的思想要游历!
  我伪装不够完美,所以我破绽于表,面对敌人,我的辩解如此乏力,以致土崩瓦解。我酝酿内心的海潮,在一刻间暴发,震憾一时!我得以残喘。
  我要进化我的伪装,我要改变策略。我作着准备,一切有条不紊。我欢跳着,哼着曲,心田里一支竹苗在破土。来吧!我等待风起满楼。
  我磨拳擦掌,摆好阵势准备迎战。我却找不到我的敌人。我中了暗剑!没有山雨的滋润,我的竹苗枯萎了!我的心潮不再掀起!
  我的语言土地丰饶,可我展示不出果实;我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我却毕露出了锋芒。是这样吗?要不然面对敌人,我怎么那么不堪一击?
  我的身躯不够强壮,来吧!躲藏在真理背后的敌人,来敲打锤炼我!我的心智不够健全,来吧!猥琐卑微的小人,来唾啐谩骂我!
  不!我的唇齿已尖刻,我的笔锋已锐利!时间可以证明,我将是唯一强有力的对手!我要撕开帷幕,揪阴谋于阳光之下!弹劾罪恶至无地自容!
  我还要思考吗?《唐·吉诃德》仍然在眼前。我翻开它,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人物,熟悉的力量……随着书页在指间划过,我心渐明。
  狡猾的狐狸,想跟猎手较量。那么快出洞吧!我已抛出诱饵,枪口正在瞄准!我欢歌雀跃,我喜形于色,我的竹苗得以生机。哦!差点忘了!我把书翻在了“风车之战”这一章节,并在那些关键的字句下拍打上大大的波浪!
  (二)
  孩子,那些拍打了大大的波浪的字句,想必你已铭记在心,我也能把它背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要相信,邪恶之法,是敌不过正义之剑的!”唐·吉诃德,他虽被风车打败,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勇气尤在!在这一点上,我认同你的观点!我们就此打住?不!我还有话要说。现在,我来剖析一下你的心理。
  当你看见这本书,你的第一反应就是:我的伪装又被妈妈识破了!她又要来说教了!还要我领悟其中的某些道理!然后,你思考,你回放事件。文中你把我喻作“敌人”,你蓄势待发,等待欲来的山雨。却中了“敌人”的暗算,你气馁,你愤怒,你又把我喻作“谬论”和“小人”。然后你还不甘心,把我的行为喻作“阴谋”和“罪恶”,你愤起抗争!最后,在书中,你似乎找到了反抗“敌人”的武器。你似乎认为你窥探了“敌人”的秘密。而我又多了一个角色,我成了你的“猎物”。你得意了,你忘形了,你胸中长出竹子了。
  只是,你没有猜到,你拍打出的波浪正是“敌人”要你领悟的精神之一!你无意间汲取了“敌人”的教诲!更重要的是,“敌人”借你尖刻的唇齿,锐利的笔锋书写了他的意图:再高深的武功总有致命点,再精湛的伪装总有破绽,就好比再狡猾的狐狸总在猎人的枪口之下!
  妈妈:孩子,你要带着唐·吉诃德的精神和“风车”战斗吗?
  孩子:是的,带着信心和勇气!
  妈妈:你用什么来支撑你的信心和勇气?它来自于哪里?
  孩子:……
  妈妈:告诉我你的目的是什么?为你个人,还是全人类?
  孩子:为自己,也为全人类!
  妈妈:装备呢?你用什么来武装自己?
  孩子:……
  妈妈:多长时间可以拿下?
  孩子:……
  妈妈:一辈子吗?
  孩子:……
  妈妈:梵高,他没有停止过和风车作战,他没能见证他的画的价值!莫扎特,战斗了短暂的一生,也没能见证后人对他的崇敬!
  孩子:不!我要亲自见证!
  妈妈:那么,请先去攻克刚才你没能回答的几个问题!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