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谢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感谢时光
感谢时光让我在体会中成长,在亲历中品尝生命的芬芳。
-——-心语
感谢时光,让我做了父母的女儿,在他们百般的呵护里走过了成长的幸福时光,待我丰满了羽翼时在他们不舍的叮咛里飞翔。
生命在穿越着时光,体会着时光给予的温暖,感受生命走过岁月留下如经典般的记忆,在脑海的荧幕墙上透射到心里,就把那片片的记忆串起,让清晰的过往留住时光。
走进了时光,在温馨的书卷里,寻找生命来过的痕迹,在翻动的书页里记录了生命的成长。那每个字迹的跳动里,就是生命舞动的霓裳,千般的舞姿里却唤不回流动的时光。
时光嫣然,钟声滴答,分分秒秒走过,无声无息的生活给予着生存的理由,然而,生命已不在停留于今日的此刻,此刻即将是明天的新娘。
在黑夜的思想里梳理生命的华章,让今天的生活在夜半前的钟声里回到安放它的地方,那里就是生命记忆的天堂。
感怀时光,超越着那些遮挡的墙,迈出的脚步里不再是跌跌撞撞,在感知的心境里看到世界的纷繁妖娆,体会生命走过的痕迹,把那些生活的痕迹装载到心灵的花园。
时光悄然的带走着生命的年轮,不经意间的回望里,就把流年的芳华提起,稚气的脸庞,青春的面容都是如此鲜活的回到了面前,写满了年轮的故事。
在时光的日子里沉思,在古老的遗址里寻找经年的故事,它们从古老的岁月里穿越,让我们人生看到了古香古色的以往。
仰望时光,在生命的时光里想去穿越未来的光年,看未来的故事是何等的耀眼灿烂。就把这梦想的向往写在了现在。
时光属于未来,人生属于现在,生命没有轮回,也就没有永远,当那一轮生命终结的时候,新的生命还会延续,还会不知疲倦的追逐着时光。
感谢时光,让生命有那些多彩多姿的展示给予生活,留下了美好的记忆,一代又一代延续,再把足迹串起,写就了人生永恒的故事,万古流芳。
篇二:感谢
感谢一花一草一木!
感谢你们给我提供氧气,感谢你们给我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情。
感谢老师!
感谢你们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可以理解事物;懂得察言观色;更教会我们更重要的如何做人。从落地那一刻什么都没概念,茁壮成长到腹中装载大量词汇。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何其是一年,两年,或者更多年…怎么能忘?感谢你们的栽培,虽然我跟高中无缘,没能踏进高中的大门,实属遗憾。
感谢天下所有的教师,你们给祖国、给社会贡献了最好的地基,才得以大楼的安稳,社会的安稳。你们好比天上的太阳,而我们便是地上的一草一木,须要你们的阳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更好的回报给社会!
感谢父母!
感谢你们给我体肤,我们本不该作贱自己的灵魂和躯体。是你们伟大的杰作,造出了千千万万个我,来到这繁华世界。
仅仅十八载,我给你们带来了是苦恼、焦虑、更多的是担忧。年少轻狂的我们容易冲动,避免不了犯错。感谢你们容忍我的任性,容忍我的脾气,包容我所有犯过的错。可我一直没改掉,把你们的心给伤透,甚至可以用“支离破碎”形容。给你们的爱,永远也比不上给你们的伤。
感谢你们多年来的奔波劳累(我知道你们晕倒在无数个陌生的地方)换取的家,我却毫不珍惜,呵护。总是想逃离家,逃离你们的视线。(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家是什么?家是避风的港湾;家是躲雨的屋檐;家是心灵的归属。家是温馨的,唯独败在我手里,把家吵的无安宁之日。可悲、可泣、可恨…
感谢你们给的家,我想慢慢弥补倒塌的墙角,恢复原来模样。弥补遗失的温度,慢慢重聚。弥补遗失的过往,还你们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其实家不需要很大,足够四人空间便可,氧气足以供予便可。房子大,空荡荡,没温度,冷气袭来,恐难耐。
感谢身边的一切事或物,感谢给我伤害、冷眼、嘲讽…的人,是你们给我动力,让我努力前行,让我免疫力增强,让我把心扩大。
感谢生活给予的成与败;苦与乐;感谢生活,让我们品尝各种酸甜苦辣。感谢逆境,让我茁壮成长。
感谢所有出现在我生命里的人!
篇三:感谢背叛
往事会如烟一样消散?难!
真的,我不愿意赤裸裸地把这段往事轻敲在键盘之上,总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让它淹没在记忆的长河里。然而记忆的硬盘却难以把它格式化,仿佛中了病毒,不用点击就弹了出来。
有人说,女人可以用眼泪疗伤,即便再刻骨铭心的伤痛,也会被泪水冲洗的一干二净。男人呢?男人若是落泪,实不亚于动一次开肠破肚的手术,那是在流血。
坦率的讲,受老一辈和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我们这一代人的脑子里大都带有传统和保守的思想烙印。姑且不论传统与否,在当今性开放的社会,假若你的妻子在新婚之夜告诉你,她和别的男人上过床,你会作何感想?相信,没有几个男人会十分轻松。我经历和承受了这一切。
我清晰的记得,那一夜,我无奈地扇着自己的耳光,撕抓着自己的身体……最终,我向她的寻死妥协了。不,确切讲是原谅了她。原谅了她对我的欺骗(她曾告诉我只和前男友拉过手),尽管我的心在流血。
我22岁就在单位里担任了中层干部,和她恋爱之前各方面条件比她优越的女孩追求我的很多,我为什么就选择了她呢?既然选择了,就只好认命了。
痛苦的婚后,我极其努力地扮演着一个好丈夫的角色。我觉得用一个健康的心态,就能驱除心中的阴影。我不仅学会了做饭,还常常和她出双入对,在别人的眼里,我们简直就是一对幸福恩爱的夫妻。我还利用工作的便利,让她圆了大学梦,并且是公款,尽管她学的非常吃力。她生病的时候,我很紧张,对她的照顾用关怀备至、体贴入微来形容毫不夸张。
89年元月,家里添了新成员,女儿出生了。她的月子坐的很舒坦,完全由我和我的母亲来照顾她。她的父母在外地,我母亲待她如同亲生,为此,大嫂和弟媳都心生嫉妒,甚至连哥哥、弟弟都说母亲偏向了我们。按理说,她该知足了。
91年,我借调到局机关工作,同年3月被派往山区搞扶贫。说是去镀金,我没有镀上金,却把家给“镀”没了。我去驻队后,母亲就过来帮忙带孩子。驻队一年,食住由原单位全包。我的工资由她每月按时领取。我每月有四天的探亲假。减去来去路程,在家里也只能休息两天。也就是在我驻队期间,家里开始发生了变化。
起初,母亲并没有告诉我,她常常深夜回家。直到有一次我回家休息,我的女儿抱在她怀里都还在发烧、呕吐,她却要去参加一个同事的午宴。临走,我嘱咐她早点回来。不曾想,这个午宴吃到了第二天凌晨的2点。那天真是把我气得够呛。孩子生着病,又和她联系不上,把人急得不行。也就是在那天的晚上,母亲再也按捺不住,把憋在心里很久的事情都对我说了,并一再交待我要冷静。由此,我得知她深夜回家已是习惯。有一次,母亲带着孩子到她车间办公室去找她,敲门、喊她的名字却没有反应。但等母亲抱着孩子刚下了一层楼,就听到她办公室的门开了。于是,母亲就问她,为什么喊人敲门都不理?当时,她脸的颜色都变了。母亲上去一看,发现里面还有个男人,母亲认识这个男人,他在我们家吃过饭。
听了这些,联想到她对我的隐瞒和欺骗,联想到这些年来我对她的无私的付出,我还能冷静吗?
那天,她向我保证,以后不会再和那个比她小6岁的男人来往。顺便说一句,在年龄的问题上,她也骗了我,还骗了公安局。她明明比我大两岁,而身份证显示的要比我小2个月。知道她比我大,是结婚以后的事了。
假期结束,我带着忧郁不安的心情回到了驻队的地方。而从此,我们的生活就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每次,只要两人在一起,她都面带难色,或说小腹疼痛……家庭矛盾日益加深,她和那个男人的暧昧关系也在不断发展。我实在忍无可忍,把她请到了法院。没想到,她却早已写好了离婚诉状。当时,我的女儿只有四岁。
法院的一纸“裁决”,宣告了我们这个小家庭的解体。庆幸的是,我力争到了女儿的监护权。而她把法院判给我的一点共同存款(她帮我领的我驻队一年的工资)也席卷了。根本就没有顾及到我的女儿。
离婚后不久,她就到了她父母的身边,那个男的也抛弃家庭随她而去,后来又离开了她。
96年迫于她父母的压力,她起诉我,和我争夺女儿的监护权。我据理力争,法院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女儿上小学5年级的那年暑假,她来看女儿,也不知道她和我女儿说了些什么,女儿跟我说出了想随她生活的愿望。之前,女儿可是见都不愿意见她的。如果不是女儿亲口告诉我的,我怎么也不会放弃对女儿的监护。那天,我搂着女儿,我哭了,女儿也哭了。女儿随我生活的几年里,我培养了她的自信心,没有让她感到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低人一等,她在学校也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一个小学生在8岁之前就能熟练的背诵200多首唐诗宋词和多篇经典古文,实属难得(我在《思念女儿的日子》里已做过叙述)。
或许正是婚变的缘故,我有幸结识了诸多的女性。有欢乐,也有痛苦。最值得一提的是我现在的妻,一个对我各方面照顾、体贴都很周到,无论我得志或失意,始终给我鼓励,对我不离不弃的漂亮女人,她将是我人生旅程的最后伴侣。
敲下上面这些文字,我总觉得意犹未尽,就用:感谢背叛来作结束语吧,尽管我的心曾为背叛流血。
篇四:一次性的感谢
假期,别人出行的好时间,倒成了我的灾难,无处可去,无人陪伴,就连平时经常聊天的人都辛苦的出差在外。也好,总该有那么一段时间,是只属于自己的,独处的时间,任意安排,可看电视,可看书,可睡觉,饿了可自己找食物去,不必担心打扰到他人,也不必带着他人一起行动。
在类似菜场的某个摊位上要了份凉皮凉面,是位和友善的大妈,去的时候很沉稳的坐着。本来我是站在摊位前的,她很和善的让我站到旁边,来往的行人也许会碰到我也说不定。不要辣,这是我的习惯,无法承受眼泪不受控制的感觉。
因为我说打包,她自然的会准备一套,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当我看到她打算放筷子的时候适时地说了句:不用了。她一边稍稍弯腰恭敬的双手把装有凉皮凉面的塑料袋递给我,一边笑盈盈地说:谢谢,谢谢帮我省了一双筷子。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方式或语言去回应这句很简单的话,只能尴尬的笑笑,然后离去。尽管知道她感谢的只是我帮她省了成品。
一次性筷子的感谢,却让我滋生出卑劣的羞耻感。因为我的生活还是到处充斥着一次性,只是尽我可能少用一次性的东西,比如这一次性的筷子,可是却有人为一双一次性筷子而感谢我,在我看来,如此简单的行为任何人都可以做到,并且可以做的更好。
如此细微的举动,引起我大大的不自在。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去为这个世界增添美丽,可是我们却能尽各自的绵薄之力去保存她的美,积少成多,可能我们现在所做的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可是长此以往,会是一个可观的改变。
如今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追求干净,觉得本来的碗筷没有达到自身对于干净的要求;一些饭店和地摊寻求方便和快捷,也有许多使用一次性碗筷的。于是便有了垃圾桶里累的很高很高的一次性碗筷。不知道为什么,我却觉得一次性的东西才是不干净的,厂家在制造它们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它们的命运,那就不会像生产非一次的东西时一样严谨,没有商人会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只因他们是商人。
眼睛看到干净的东西就一定是干净的吗?不一定吧,不是任何事物的全部都可以靠眼睛去识别,否则就只能显示自身智商的低下。如果可以的话,那那么多研究机构是用来作什么的,谁来告诉我。
辛苦吸收营养才长大的树木变成筷子后仅仅被使用一次就要再次进入生物圈的轮回中进行下一次的轮回,然后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的分解和重新组合才能得以重生。如此沉重的付出明明可以很简单的控制在萌芽阶段,却为何要让后人去承受这莫名的苦难。
如果这种恶习不被纠正,早晚会有那么一天,那一天里每样东西每样事物都只经过一次使用就抛弃,那么就离人类的灭亡不远了。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