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感怀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感怀中国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它把过年的日历越翻越近,让过年的醇香扑面而来。它穿过天山脚下,它跨过沙漠无边,它趟过黄河源头,它划过长江两岸,洋洋洒洒飘进了千家万户,激荡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脉,催促着每个游子回家的脚步。
  过年团圆,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已根深蒂固,不管有钱没钱,不管路途多么遥远,三百六十五个日夜奔波,就为这一天,与家人团聚,和家人过年。无论你得到多少,无论你失去几何,都是一岁的记忆,更是沉甸甸的收获。满满的酒杯里,盛满了感恩和幸福,每一滴酒都饱含祥和与祝福。桌上精心烹制的每一道菜肴,更是融进了家人的牵挂和深情。高高举起团圆的酒杯,一饮而尽,饮尽的是几多喜悦和期盼,几多困惑与艰辛,就在这一刻最放松也最安心,团聚的韵味胜过千言万语……
  爆竹千声除旧岁
  红梅万点报春晖
  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卷去了过往的困惑和迷茫,炸开了来年的丰收和快乐,预示来年一帆风顺,幸福美满。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现在更是体现了一种文化和魅力。虽然天寒地冻,虽然都很忙碌,但远在他乡的游子都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怀揣带给家人的礼物和年货,回家过年,感受家的融洽,感受亲情的温馨,洋溢着多少个家庭的全家福。
  中国年衬托出中国人的孝道和淳朴,那火红的福字倾聚了多少人幸福的涟漪,承载着中华儿女一代代的期盼和传承,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传承富强国家的辉煌!
  岁月轮回,在辞旧迎新的钟声里,今夜星光灿烂,今夜火树银花,多少疲惫,多少艰辛今夜统统都放下。把过去的风风雨雨在守岁的篝火中慢慢释怀,静静回味。翻开的每一页日历,是翻开的一路精彩,寄希于来年,扶正路标和征程,促使脚步更加踏实和稳健,走出希望的春天,走出堂堂正正的人生。
  延续希望和憧憬,汇聚信念与执著,期盼每一个人在新的一年里,充满惊喜和欢乐,平平安安回家过年!
  
  篇二:古稀感怀
  这些年一些地方炒作着过洋节。也不知道咋的,我倒觉得圣诞节就像是催命。过了这个节,年来得特别快,不几日就又是一岁。
  记得小时候光盼着过年。那时候什么节也不过,就是传统的几个节,如清明呀、端午呀、中秋呀,后来把元旦叫阳历年,可也不乍过,所以就觉得年来得特别慢。那时侯经济萧条,人也穷,过年才吃点好的,也不过是箩卜包子、素素的臊子面,就这点盼图,干干等365天。似乎觉得生命也就慢了下来,所以说人活七十古来稀。我那时就想着,啥时候才活到七十岁呀!
  没觉着,忽的一下,我已经是古稀之人了。
  回想起来,我十几二十几岁那阵,家境不甚好,学业成绩也一般化,可一天天不知愁,老盼学校放假,更喜欢过年,年却紧忙来不了。过一个年长一岁,却觉不着自己长大了,根本不会有光阴如梭的感慨。父母操心着该给我问媳妇了,我却大不咧咧地。村人们倒说我心气高,看不上农村姑娘。后来就坚决去当兵,也没多大出息,还是复员回来了。多亏命运碰上了好政策,我被安排进了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岗位,以至于后来成了人们羡慕的“双职工”。这十多年我过得不算顺当,有时候真觉得时间过得太慢,但却有了一个好的落脚,又想着时间过得真快。
  不惑之年是我命运发红的时段却也是个大转机。起初遇上渭南报社成立,地委已下了调令,让我去当记者。可以说那是有一番前景的。可我没把握好,想着自己要在县城建私房。加之《富平报》也要复刊,我是社长人选,就心安理得地谋了《富平报》的事。我是那种给个麦秸枝当拐棍拄的人,那时拼命地忙,却是不亦乐乎。根本不会有日月不催人自老的悲怜。相反,那几年我很有成就感,也体会到人生的社会价值。后来纯属小人作祟,我的事业和前途受挫,我仍然无怨无悔。我只是想完全地歇下来。果然就正中下怀,我在家里养了三年兔。每日提草笼,在南韩、焦村的野地里割草,乏了,枕住田里的畦子梁梁睡上一觉。回到家看兔子吃草、奔跑。更有趣的是看兔子下崽。母兔下崽前使劲拔自己的毛,堆一堆绒绒的毛之后,就躲入暗室,屙一只藏一只,屙完了也藏严了。然后就美美地喝一饱事先为它准备好的水。十多天不见它出来,忽而一天,给人一个惊喜,一群白生生的小兔满笼子跑,太生动太令人喜欢。那个时候我完全没了心志,光光是谝闲传,倒没了叹息的功夫,日月快呀吧慢呀吧似乎不关我的事。我就体会到,人处逆境,最好干点有趣的有灵性的事,不但不会消沉,反而更加热爱人生,激发出新的热情——我不会悲观!
  不知不觉到了知天命之年。我想着咋叫知天命呢?大半辈子了,该懂得命运的玄机了吧!回首往事,用积极的心态去看,我的生平挫折不少,但命运还算不错。比前不如人,朝后还有许多人不如咱呀!命运是啥呢?说不清。日月再艰难,也有高兴的时候;即便是高官厚禄,也有不顺心的事情。所以我说命运完全在自己把握。努力使自己高兴,竭力排除不顺心,不悲观,不泄气,命运总会差不多!五十岁我就退出事业舞台,当了十年督导,等着办退休手续。县委书记张耀明说我,七十年代办广播,八十年代办报纸,九十年代又办电视,红火事叫你干完了,你还有啥意见?我笑了,说我没意见呀!我只是觉得在人生的征途上,我的劲还没有使完,可就这么着歇下了!后来几位兔友和朋友提了酒来给我过五十大寿,我才心酸了呢。这才觉得了人生的短促,又好像自己是个物件,被社会闲置在哪儿了。是家具就得老用着,一撂下就烂得快了。我觉得我精力充沛,才真正成熟了呢,干什么都得心应手。于是我寻着去发挥余热,在社会上做了好些事。比如给新华书店编写《图书发行志》、为邮政局办《邮政广告》报,后来还被省上的《旅游报》社聘去,在旅游景区红碱淖写了本书,叫《红碱淖之谜》,接着,又去法门寺参与了《走进法门寺》的编写。虽说都是替别人做嫁衣裳,但仍然不失为一种成就感。我觉着自己命贱,只有忙着,心理才塌实。心理塌实了才能体会到人生意义和价值,就什么也不在乎了。时光快呀慢呀的,由它去吧!所以我越活越年轻。
  到六十岁的时候,我红光满面的。有位好长时间没见面的朋友忽然见了我,他吃惊的很,于是开玩笑说,你这状态,还不把仇人气死?我笑了,怨他说话难听。我说,咱活咱的,不管别人的事。我闲下来那几年,朋友让我帮他搞劳务输出,趁此逛了广州、深圳、珠海,还有张家界等景区。我其实对旅游不热。我倒觉得逛了一个城市,就等于去了好多城市,还不都是高楼大厦,人流车流;没去过的地方都是景点。逛景点还不如串门儿那么轻松愉快呢。人家笑话我这是穷人的逻辑。我说我不穷呀。我只是觉得我得孙子有点迟。人生意义没过于传宗接代的重大,谁不想后继有人、出人头第呢?我这个十年,就专心抚养孙子,不串门儿不谝闲传。为陪孙子学习,自己写些文章,颇有收获的。我的孙子学业成绩不算优秀,但养成了好多生活的学习的好习惯。她每天坚持阅读,坚持弹钢琴。自古道书内有黄金嘛,意思就是说阅读的重要性。哪个专家学者不是读出来的呢?人一辈子与书为伍,还怕没出息!养孙子千万不要急功近利。看着孙子一天天长大方才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的快。乐在其中,完成人生,古稀之年,无灾无病。这就够了!
  圣诞节那天,一位名叫文采飞扬的网友发来个贴子:一辈子平安就好。文中说道,20岁觉得漂亮眞好,30岁觉得年轻眞好,40岁觉得当官真好,50岁觉得有钱真好,60岁觉得悠闲真好,70岁觉得没病真好,80岁觉得活着真好。我孙子给前边加了一句,说10岁觉得快乐真好。我说她加得太好了,我看到了她的聪明。我说爷就等着活到80了!
  文中还说,人生不必过于计较:钱多钱少常有就好,人丑人俊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家贫家富和气就好,谁对谁错理解就好,人这一生平安就好。我有一月一月的工资,我有健康的身体,啥都不计较了。我非常喜欢那段故事:有一天佛說:我可以让你许一个愿。我对佛说:让所有朋友永远健康!佛说:只能四天!我说:行,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佛说:不行,三天。我说:行,昨天、今天、明天。佛说:不行,两天。我说:行,白天、黑天。佛说:不行,就一天!我说:行!佛茫然问到:哪一天?我说:每一天!啊,就让我们把握好每一天吧!
  
  篇三:冬夜感怀
  不知不觉间,又一个冬天快要过去了。清冷的空气中总有着莫名的阴霾在流动,屋子里郁闷的温暖却让人有说不出的悲怆。窗外,有步履匆匆的行人走过,他们急着赶回去的家里有他们想要的温情吗?记忆里儿时的冬天是寒冷和温暖的天空,是父母含辛茹苦拉扯我们长大的穷苦岁月,也是冬天父亲烧热的炕头,是母亲缝补一新的棉袄,是小炕桌上全家围坐在一起的热情,是咸菜就粘饭的那份家常味,是将要过年的那份偷偷藏在心里的快乐,是溜冰滑雪堆雪人的无忧无虑,是点燃鞭炮时的恣意放纵。。。。那些快乐,那些岁月,那些过往,那些记忆,渐渐的都随着一个叫做时光的河流,从指缝间,从发梢,从鬓角,从额头的沟壑,从蹒跚的步履,从面容的喜怒哀乐,悄悄地流过。。。。。
  小时候,我是那样盼着自己快些长大。看着妈妈遮被子的绣花披肩,总要趁妈妈不在家把它搭在身上臭美,想象着自己是嫦娥奔月,看到桌子上摆放的花瓶耳坠很漂亮,想象着总有一天我要把花瓶打碎了独留这一对耳坠自己带上,不是有一句诗吗: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小时候,把自己想象的美女全部用水彩笔画出来,贴在墙上,还霸道的不许家人摘下。到最后就直接在家里的墙壁上用铅笔画,每一个男子每一个女子,都是我心中美的化身。至今兄弟嫂子们提起我当年的杰作,都是捧腹大笑,但大家一致认为画的那些人儿是真的好看,眼睛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睫毛长长的,鼻子棱棱的像根葱,嘴巴像是樱桃熟了。(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那些岁月,生活虽然艰苦,但全家人发自内心的向往美好,总是把这种艰苦冲得很淡。吃的虽然是粗茶淡饭,身上总是有无限的力量。穿的虽然是粗布糙衣,心里却是满满的温暖。可是,现在是怎么了?穿着打扮衣食住行,虽不超前却也不比别人差,却为何心里总是空落落的?是人心的不满还是世界变化太快?是诱惑太多还是人心太浮?每天庸俗的忙碌,然后莫名的难过,之后就是长久的静默。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却看不到别样的风景,每天面对熟悉的面孔,却向往窗外的自由。可是真正面对可以自由翱翔的时候,心底却又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慌,因为无知所以迷茫,因为无助所以彷徨,更因为无奈所以心有戚戚。
  有时候,总感觉冥冥之中总会有一双宿命的手,把我们当木偶一样提线在手,兜兜转转,总是无法超越自己所处的那个环境那个圈子。一次次像困兽一样东突西奔,试图去寻找久已遗失的心中的那片桃花源,却总是在世俗的选择中把心底仅存的愿望摔得分崩离析。我们总是在失望时重新抬头发愿,希望能有更好的境况出现在未来,却总是越挣扎越虚弱无力,越失去越不敢奢望拥有。
  自以为已经足够坚强的面对成败或者得失,却总是有一种莫可名状的失落,像一只觊觎美食很久的老鼠,在一切念头落空之际,跑出来啮咬我们虚空的神经。也只有在此时,我们才能更加坚定自己内心的呐喊,让自己拿百折不挠无坚能摧的心灵变得更加强大。把记忆里的温暖穿在身上,把岁月里的真情沉淀在心底。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存感恩,心存希望,即使脚下踩着厚厚的雪,迸发出的也是希望的声响。因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篇四:新年感怀

  夜,寂静如水,一个人的空间,一台电脑,一杯茶,一首歌,心,于这寂静的午夜里静静流放。夜风轻轻,轻拂中,浅唱低吟,吟唱出一曲夜的轻柔旋律,那一抹夜的如水韵情!——-文:篱落疏疏
  素来觉得文学和制作都是相通的,它的美妙之处在于能够把一切虚实,都转化成人类内心一种最纯粹的表述方式。我喜欢用我的图片,诠释你的文字,用文字图片感悟着生活的点滴,在制作里寻找乐趣。图片可以尽随文字而信手拈来,可以演绎成花飞花谢,丝絮蒙蒙,似梦似幻,在你我缥缈的思绪中舞动出情愫。
  感谢生活,还能让我在浮躁的城市里,用一种这样的方式,来调整自已的心灵,并让疲惫不堪的身躯,得到及时的安慰和休整。诚然,制图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回首,在玩空间路上,我时常安静地听风声、听虫鸣,听花的心事,听草的低语,听月光缓缓流淌的气息……图文人生,不说放弃。
  网络,是我们相遇的舞台,更是我们心灵停泊的驿站。缘,让我们相聚于空间;图文,拉近了人们间彼此的心距。我的朋友来自五湖四海,都怀着对文字和图文的共同喜爱与梦想,携手亦陶醉于友谊的天地。那真切感人的关爱、问候与祝福,那情真意切的真诚鼓励与安慰,让人感到多么亲切和幸福,在这方寸间彰显着随处可见的感动,我心倍感温馨!
  因为有你,所以感恩!因为懂得,所以美好!我是重情之人,我感谢这份温暖,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所有的温暖与感动都会记在心里。一份相知,一种牵念,一份真情,让我学会了懂得,懂得要做个淡然的女子,懂得珍惜,懂得放弃。懂得要做个温润如水的女子,闲庭信步于自己的世界,不拒绝温暖,不拒绝感动,岁月静好,我愿一直如此纯真……
  游弋于网络,我收获最多的是真情、友情。凝视着我的家园,看着朋友在我空间留下的问候和祝福,心随着优美的文字在跳跃,真情让我的心灵震撼,那些字句像花儿般绽放,是那么的美,那么的灵动和那么的绚烂。
  感恩的心,感谢有您!篱落感谢每一位在此与我相遇相识相知的朋友,感谢一直支持和鼓励我的好友!篱落无言感激,在此深深拜谢!祝愿我的朋友们在新年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快乐永远!
  
  篇五:南翠屏感怀
  天津地处海河冲积平原,素无山峦之险,自然亦无登山之乐。小时候游水上公园,那里有挖湖堆土形成的土丘,在我们看来,就是“爬山”了。以后“文革”中蓟县划归天津,随当时的“工农兵学员”军训“拉练”登盘山,算是看到了真山。但那是在远郊县,毕竟不是天津城里的山。再以后,或出差,或旅游,到过泰山、华山、黄山、武当山、峨嵋山,方知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再回天津,不由得既为家乡的坦平如砥、出行方便而自得,又为家乡无山景之美可赏,无山路之艰可攀而遗憾了。
  上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政府为解决困扰城市发展的垃圾处理问题,同时改善天津市周边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大胆提出在原水上公园西南隅一片低洼荒地上,用城市垃圾堆山造景。平地造山?气魄不可谓之不大,困难也不可谓之不小。成与不成,关键在于坚持,在于行动。记得我那时正好应邀在水上公园西侧的天津市团校讲课,每逢上课时骑车经过那片杂草丛生的沼泽,只见大型垃圾车穿梭往还,挖掘机、推土机轰鸣运作。一两年过去,地面上刚刚形成一片不过一两米高的土台,不禁对未来能否成“山”有些怀疑。人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毕竟还是显得有些单薄、有些孱弱。但天津人就是有一股不折不挠、埋头苦干的韧劲。远远望去,工人们小蚂蚁般的身影,施工机械螳螂舞臂般的形状,虽然看上去有些勉为其难、不堪重负,但他们在蠕动、在奋斗、在冲击,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山无论多高、多大,终有可计量的体积和质量;而人的精神、人的信心、人的力量,却是无法计量、无可估算的。终于,我们见到了“山”的雏形;终于,我们看到那里在覆土、在植树、在铺草皮;终于,垃圾变成了美景,荒滩突起了高山,一座与位于天津北部蓟县的翠屏山遥相呼应的“南翠屏山”凌云而生,拔地而起了!屈指一算,整整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天津人用一代人的努力,为后人在平地上筑起了一座青山!
  如今,这片昔日杂草丛生、污水四溢、蚊蝇肆虐的荒滩沼泽,成了周边地区居民休闲、娱乐的美景胜地。清晨,晨练的老人在这里跑步做操;傍晚,下班的情侣在这里漫步谈心。小夫妻带着宝宝在这里嬉笑玩耍,老两口携手并肩在这里赏花拍照。人们享受着前人栽树留下的绿荫,也思考着为未来更美好的生活如何奋斗。迎着朝阳,我登上山顶,环顾四周,龙滨园、华胜小区、阳光100、水上国际村,一片片外观优美、居住舒适的居民小区,都是近十年间涌现出来的崭新建筑。雄伟的宾悦立交桥如游龙盘旋,笔直的快速路如银河落地。远望天塔,身姿秀美,直插云际;水上公园,碧波荡漾,倒映蓝天。时代奥城、摩托罗拉公寓、凯摩国际公寓等高层楼宇筑成钢筋水泥的森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如绿茵上的水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天津,不再是我童年印象中的房屋低矮、街巷简陋、市面拥挤、环境脏乱的工商老城,她已经初步呈现出无逊于世界知名大都市的现代风貌(尽管现在还不是全部,但我相信,很快天津全城都会是这样)。站在南翠屏山顶,我看到了改革开放的实际成果,看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实际样板!
  在我们天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有过精卫填海、哪吒闹海等神话传说,有过明燕王朱棣南下“靖难”、清聂士诚抗敌捐躯,孙中山北上宣传共和、周恩来东渡求学救国的真实史绩。代代英魂,铸就了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天津精神”。什么是天津精神,专家学者、平民百姓,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解说。我认为,天津精神就是如天津话一样的直爽、粗犷、铿锵有力的务实精神。天津人朴实、直白,天津人讲义气、重实干。只要有人带个好头,出个好主意,天津人就踏踏实实地去做。不犹豫,不折腾,不好高骛远,不吹牛冒泡,脚踏实地,步步前进,这就是天津人能用25年时间造山的原因,也是天津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巨大成绩的秘密。
  
  篇六:春之感怀
  站在岁末的枝头,回首年头的那一树繁华,渐渐沦为黄昏的落叶,再慢慢零落成泥,碾为风中的轻尘,弥漫成满天的花香,飘散在2010年的每一个角落。
  2010我从象牙塔缓缓走出,张开眼睛接触社会的第一缕的阳光,有点刺眼,有点舍不得,但我们什么也决定不了,缓缓走出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所以,曾经多少个月夜,在往事的浮沉中潸然泪下,在大学那段美好的时光中迷失了自己,在相片的昔日的笑容中沉默不语。所以,曾经多少个月夜,我总觉得自己还穿越在梅江区的大街小巷,还在梅师那片不大的土地书写自己的印迹,还在那个有点小但温馨的D203宿舍,肆无忌惮的笑。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只能出现在我的梦中了。每当我在梦中醒来的那一刹那,总觉得眼睛挂着凝珠,只是不愿它掉落。深深地吸一口气,抬头仰望深邃的夜空,还是把记忆交给夜风风干了吧。
  是梦总该有醒的时候,梦醒时分,人总还是要继续的生活,继续的工作。因为没有人能生活在过去一辈子,活着总要眼望前方。所以,我认真的准备着上岗考,希望在离开象牙塔之后,能踏出去坚实的一步,为以后的路铺好路基。然而,等待是漫长的,刚出来的激情一点点的被消磨已尽。所以,我不愿选择继续无尽的等待下去,我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过一种有挑战的生活。
  在这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来到了民声学校,成为了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之上,已经是一种久违的感觉,对于我们师范专业的学生来说,站在讲台上已经不再羞涩,所以,开始的一切,还是一步步走了下来了。这个时候的我在忙碌中快乐着,在快乐中忙碌着。在学生的身边还是可以找到少许的成就感,当自己受到学生的欢迎,受到学生的肯定的时候,心里总是乐滋滋的。当然,在这样的一个舞台上,我们是年轻的舞者,只有我们有了一颗执着追求的心,有了一颗虚心好学的心,我们才能成为这个舞台上的王。
  在这里,我收到了教师节的第一份礼物,我领了人生的第一次工资,我第一次能拿钱给我的父母,第一次的感觉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在这里,我遇到几个一见如故的,相濡以沫的好同事,我们分享着我们的教学心得,畅谈着我们的人生理想,一起打球,一起吃饭。
  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张张幼稚羞涩的脸,绽放出美丽的笑容;看到了一扇扇紧闭的心窗,在我的鼓励与关爱下,重新沐浴着阳光的温馨;看到了一群可爱的背影活跃于办公室与操场上,让我们七(6)班的流动红旗一学期下来从没有流动出去过……
  站在新春的枝头,前面依然是一树繁华,春意盎然。身后的那一地落红,也早已化成了春泥,期待来年的勃发。希望2011年花香依旧,弥漫无始无终……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