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残酷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残酷
  大千世界,红尘十丈,本就多奇诡秘事,然而“残酷”一词只能用在人类的身上。猛兽猎食是因为天生本能,如果不去捕猎,自身就会死,因此算不上“残酷”。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之中,我所知道的实在是乏善可陈,然而便是在这卑微的阅读中看到了“残酷”。
  无知篇
  想到这个词,是因为最近在读金庸先生的《碧血剑》。很多人知道袁崇焕并非是从史书中探知,恰是从这一本武侠小说中了解。袁崇焕的死不可谓不惨,崇祯皇帝给他的处罚是凌迟,也就是用刽子手用刀在他身上割上一千刀,在第一千刀没有割到的时候,犯人死了,行刑的刽子手就要抵命。然而就在去刑场的途中,京师里面的百姓就蜂拥上前用牙从他身上咬下一块块肉来。
  等到袁崇焕抵达刑场的时候,身上的肌肉已经破损严重,连内脏都漏了出来。这个时候袁崇焕还没有死,刽子手又一刀刀的从他身上割下肉来,一分银子一片卖给丧失理智的百姓。当时的百姓以吃到袁崇焕的肉为荣,原因是皇太极使了反间计,而崇祯皇帝又想杀他,在当时的社会舆论中,袁崇焕是卖国贼。古人将老百姓比作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是极端无知无识的东西,社会的舆论就是暴风骤雨,可以控制着这水的流向。
  历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农民起义很少有成功的。原因多种多样,现在想来就是无知导致。李世民、赵匡胤等人无不是名门之后,等到李自成之辈,学问见识上短了一截。中国的老百姓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总是负面多于正面。这原因也是无知,因为无知,生成残忍。在《袁崇焕评传》中,当年袁崇仔在辽北和满清打仗的时候,老百姓站在墙头上观战,其实就是看热闹。只要看到明军要败了,就破口大骂袁崇焕;等到清军溃败的时候,就磕头流泪的感激袁崇焕的恩德。
  读书可谓不少,然而看到历史中的百姓,作者所抱持的都是冷眼或谴责。他们就像轨道上的列车,轨道怎么延伸,他们便怎样驰骋,就算前面躺着几百个人,一样要碾死才算,就算真的碾死了,也会自觉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求知篇
  这段文字源自于我小时候看到的一部影片,当年日本兵为了研究出在战场中有利的武器,捉了不少中国人进行毒气实验。在影片中,日本兵只要想到一个点子了,立马就有十多个中国百姓丧命,死状凄惨。然而这些日本杂碎只要实验的数据,哪里管得着中国百姓的死活,好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后这帮人都客死他乡,其实是便宜他们。
  近日来,岛屿事件纷争不断,群情激奋,也是当然,虽说难免有过激之举,但这也是我上面所说,无知者无畏,幸而没有人员的伤亡。关于岛屿事件,人人都想要争得一个真相,就像地上有一捆钱,看到的人都想要,这之后便是要争个归属。世上的一切都是自然的馈赠,没有归属之说。世上的规则,也多是强者制定的。当年成吉思汗带着两万铁骑扫荡欧亚非三块大陆,如果地球是一块完整的陆地,怕在13世纪的时候,这世界都是元朝的了。
  当宗教在推行,求的真知的过程中,我们总会见到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舍身救虎、割肉喂鹰、石柱复活。这些事情本就难以可信,根据能量守恒的原则,一个人怎么可能死了这么多次还能活过来。我固然钦佩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但这种有目的的行为,落在我的眼里却显得是无比的残酷。
  求知,本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历史中的变法行动无一不是以鲜血做养分的。一场轰动性的求知运动中,往往带着残忍和冷酷,如果不如此做,如何去做那一面警钟,敲响这世上的愚昧。
  有知篇
  首先我想要讲一个人,这个人叫做朱熹,可能是先入为主的观念,我对这个人一直是鄙视的。南宋淳熙九年,有个名妓严蕊。经过朱熹的一番下阴手,捉她做了监。朱熹在背地里对她说:“你跟了我吧!不会吃官司,要不然,有你好受的。”
  严蕊是个很有傲气的女子,他拒绝了朱熹这个伪君子的要求,她严斥了朱熹一顿,朱熹的阴谋没有得逞,心一狠,差点将严蕊用廷杖打死。这个廷杖是有胳膊粗的棍子,在《天龙八部》里面,虚竹的老爹,被打了一百棍就差点打死了,严蕊是个弱女子,况且自李后主后,中国女子多是小脚,身体更显衰弱。在1905年的调查中,中国女子的平均身高才152,在民国之前一尺差不多是23厘米左右,身高七尺,也就是现在的161厘米,也算得上风神俊秀,可知当时人的身体有多差。
  朱熹不光严惩严蕊,还到处坏她的名声,直到后来,朝野震动,在当朝天子的干涉下,才饶了严蕊一条命。严蕊有一首词叫做《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还有一个人叫做沈括,才华也好,大作《梦溪笔谈》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苏轼当年得意的时候,对他多有提携。苏轼的弟弟苏辙是当时的宰相,一家人权力极大,连同门生,被后人称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当苏东坡试图遭遇厄境的时候,沈括却跟着落井下石,乌台诗案本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是连同沈括这个苏东坡的门生也来指责,自然成了一件大事。后来苏东坡仕途失意,在文坛上留下浓浓的一笔,倒也多亏了沈括这一石头。
  后记:1、残酷似乎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从野兽进化而来,虽然有了文明,但嗜血的本能却从为消退。好在这世上还有诸多的道德法律约束着,要不然这世间恐怕满是荒凉。人在悲戚难过的时候总是怨天恨地,似乎这上所有的不幸都是由天地造成,同样充满诗意的月光落在眼里也满是残酷。
  2、我突然发现袁崇焕和崇祯竟然有着同样的一个“崇”字,这在封建时期可是一件很忌讳的事情,崇祯在重要袁崇焕之初即当发现这个大不敬,却对他期以重任,而后却将他残忍杀害,倒也让人费解。
  
  篇二:现实残酷
  生活总是让我们感叹生命的脆弱,总是让我们尝尽现实的无奈,从而幻想中的美好总是让人大失所望。这个世界真的很现实,每个人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不惜一切代价而努力着。“金钱”是多么让人捉摸不透的代名词啊,它就像一个大魔咒,让每个人都离不开它,也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它的奴隶,并且还死心蹋地的为它付出。但它却侵蚀着每个人的心灵,那些用金钱演绎的一幕幕却让人着实的心寒,它也夺去了本该属于人们最真实的快乐,最纯净的情感。。。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就是所谓的现实风气。,站在金钱,名利,地位面前那些最初的情感关系似乎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或许人的一生就要注定遭受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吧,站在不同的角度总有很多种说法,总让人无法解释,无法理解,总有太多说不清的利益关系,即使自己在光明磊落,也许一个不小心就会沾上一身污水。。。。茫然。。。。。“善待生命中的每一个过客,用真诚的心对待别人……。。”那些最质朴的思想最终还有几人能真正参透呢?。。。。
  朋友说过,站在利益面前,什么丑陋的一面都会有。是的,在利益面前总会让人迷失方向,这就是社会的现实,。什么是残酷?残酷就是你最信任的人在面对利益时狠狠的踩上你一脚,而这一脚也许会让你一生受用。。很多时候,朋友常说人要知足,然而这句话却让我很欣慰,是的,人不能一味的给自己找不足,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完美,从而,要懂得在平凡中获取知足,因为人生匆匆,总要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才会拥有简单的快乐,。但却不可忘本。。(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太多80后都在努力的奋斗着,奔跑着,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挥洒着汗水,有成功,有失败,但是任何滋味都要自己独自品尝。这一切都是为了生活,为了车,房,还有一个可以避风的地方。这就是这个年龄阶段难以承受的重担,但也是推卸不了的重担,。不知不觉间,80后的我们都不在是父母眼中的孩子,逐渐变成父母眼中的避风港,。父母脸上的皱纹在也不是护肤品就能掩盖的了,是的,他们真的老了,岁月的痕迹已经和他们的肌肤融为了一体。。而我们也真的不在是孩子了,再也无法对着他们撒娇闹脾气了,只是看着父母那苍桑的背影,让我们不得不心疼。。。可是自己却能给予他们些什么呢??只有漠然。。。。惭愧之至也……。。
  其实,人生如梦;也如烟,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就能真正拥有一份宁静、平淡的真情。。。。。
  有时生活又并非那么简单,还是会很累,很累。。。,因为我们始终都是金钱的奴隶,也不得不做它的奴隶。。。。。
  
  篇三:残酷的月光
  我描写的月光败坏了所有的泪水。你的影子,就六月芳草蔓长,浑身疼痛,横生叹息。所有的声音归于小巷,饮月光的水,不谈凄凉。安静无法修饰孤独,白马逐渐淡暗,屏息于影子之下,红烛燃烧一半思念,如万兵突临城下倾刻息于指间。
  月光洒不尽的凄凉,小楼一曲吹断肠,一个人月下彷徨,思念的泪流下千行。那思念的伤,那寂寞的凄凉,都在月光中肆意绽放你何时才回到我的身旁?
  杨柳岸边翘首望,晓风残月痴心盼。斑竹泪染魂牵绕,阳关肠断情不变。旧诗新梦难追忆,千思万念好凄凉。一日相恋百日情,谁说忘记就能忘?
  雨后的阳光总折射出异样的光芒,而日后的黄昏总会透露出别样的凄凉;月下的人们种幻想着迥异的哀伤,而晨曦微茫总会温暖着心房。
  玫瑰含苞欲芬芳,白雪霜天尽凄凉,徒有人间相思意,唯有遗憾愁断肠,靓影娇娇泪两行,为何人生多苍桑?多情总被无情伤,情花凋落流水长!
  暖触衣襟漠漠香,问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突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冷冬雨。红了衣囊,湿了心肠。空悲凉,挽歌戚戚,伊人唱。路人觉醒,泪长长。此情无商量,把酒话凄凉。轻歌曼舞述衷肠,回头窥,萧条枝桠对空扬。凄凄寒风把信藏。爱你,到天长!
  
  篇四:现实与残酷
  夜深了,可无睡意。街道人群稀少,也少了汽车引擎声,却依然灯火阑珊。我特意保留那份清闲和孤寂,又徘徊在那橘黄的路灯下。
  被情爱伤过,心中鼓足勇气自言:不要再恋爱,因为爱得愈真,受的伤愈深。放弃那种念头,独自一人闯荡,可是生活单调乏味。换种角度,可又觉得是一种美丽,少了痛责`牵挂`冲突。一人可以来无影,去无踪。不为海誓山盟的诺言而愁闷,也不必为分手而酒吧痛饮,也不为别离而久等重逢。
  其实,很多人不怕分手,就怕别离。无论是温馨的还是冷酷的。有了这些生离死别,是为了让人更珍惜相娶的时光和从逢的可贵么?
  好久没恋爱,感觉如此轻松。这种轻松可以袭去上班的累赘,可以袭去车间机械的轰鸣。每天在工厂重复那种节拍,忘却时间,忘却日历。可这样久了,才发现在自己又老了些许,世间的沧海桑田又变化了些许,那些朋友又成就了些许。只有我还在那样重复着。流浪成了归宿,束缚成了宿命。
  无奈一刻,也会埋怨这世界为何如此残酷,如此不公平。一颗真挚的心,一份炽热的执著,换回的却是苍凉和怜悯。做过的慈善,艰辛地付出,不突啥回报,为何还要让我的一切梦想和奢望在瞬间彻底崩塌。不再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想任凭自己的感觉也去混社会,砍出自己的一片江山来,可谁又允诺呢?除非命运不再束缚,亲人不再担扰。
  何时才可以走出这条沉寂之路,何时才能逃离这如牢的归宿,何时才不再有生活与情感的依赖寄托?
  伤吧,久了成为一种自然。累了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