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珍视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珍视
  坠落,砸地,飞溅……
  这短檐细碎了的清响,荡开了几世的浓悉?荡开了几岁的枯荣,荡开了几番的思念?
  这雨的清响呵,欲我如何对你道一句感谢!是你,让我看懂了对故乡深沉的思念啊!
  曾经,撒过手,想抛开,抛开对故乡的系挂;想断却,断却对故乡的流连!终于,随着珍视这清响,悟出了一个深奥的而又浅显的道理——无论身在天涯海角,心,总是被乡愁填满!我是永远都抛不开,断不了的!
  雨点从我手指滑落,轻轻的一声清响,我才明白,有一根线,一直系在心里,我永远挣脱不断,挣脱了,我就是可耻与愚蠢的!背井离乡后,流浪于异地,穿梭于别地的霓虹绚丽中,却脚步匆匆,忘却自己的根,即使是赢得所有,垂暮之年再回首,必会发现,失了根,断了故乡情结,所有,也会一无所有!
  开始学会封存住这一声清响,开始学会不断在心间播放,那一滴滴清响的降落与诞生,击开烟霭的刹那,也渐渐击开一份对故乡的依恋,对故乡的深情!
  雨帘中,清响中,我总能穿越我与故乡之间所拉开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我总能发现,故乡那浓浓的红壤香味。回眸——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已溶入我的血肉与灵魂之中。看到一眼枯井,便觉得它故日曾识,觉得它酷似故乡的水井;触及一墙青苔,便会想念故乡的土地;听到一句方言,又该想起故乡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
  伴着一声清响,我看见一个境处,有一间长满青苔,几欲做倾圮的老屋,有一棵老态龙钟,缠满藤蔓的古树,但因珍视,我把它定义为“灵魂的天堂”!
  伴着一声清响,我听见一句经典,“路有多远,也走不出对故乡的思念;心有多宽,也总会被乡愁填满!”
  雨倾如注,一声声清响凌天绽放,雨帘下,我含着泪,微笑着再度珍藏!毕竟,那里,有一段需要,也值得珍视一生的血浓于水的深深的眷念!
  
  篇二:珍视生命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一位搏击者的心脏终止了搏击。在与病魔和命运抗争了近三十个春秋后,著名作家史铁生先生走完了五十九年的坎坷人生路。在举世辞旧迎新的喜庆时刻,这样的噩耗尤其令人惋惜、悲痛和深思。
  我一直认为,史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为数不多的作家之一,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可以说,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早已完全融为一体,正如名家所云:“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是的,这位“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命运搏击者,体验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的却是内心的明朗和欢愉。而这,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珍视?
  在那篇感动了无数人的散文《我与地坛》里,他对死做了这样深刻的感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又说“死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死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是如何生。对死有着庄子般洒脱的史铁生先生,是在用一种无比珍视因而愈发顽强的态度对待生命、搏击命运。而这,又怎能不令人钦佩和振奋?(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这是在苦难中迸发的天籁之音,是给人以永恒力量的人生真谛。若想此生无悔,请君珍视生命。珍视生命,并非贪生怕死、出卖灵魂、变节自污,而是对圣洁的生命的态度。多少仁人志士被捕后拒写悔过书,却写下了慷慨激昂的人生战歌。
  若珍视生命,请敬畏生命。生命是宇宙的精华,是宝贵的存在,更是一场短暂的旅行。每一个生命都是上苍的使者,都有存在的价值。所以要胸怀博爱,心存敬畏,切勿随意践踏。对人如此,于物亦然。弘一法师在圆寂前,叮嘱弟子把他的遗体装龛时,在龛的四个脚下各垫上一个碗,碗中装水,以免虫子爬上遗体后在火化时被烧死。其对生命的深彻怜悯与敬畏之心令人动容。
  若珍视生命,请感恩生命。懂得感恩是做人的基本,是人类最美好、最伟大的情怀之一,也是走向成功的原生动力。一个人,无论身处哪种境地,都要活得清醒、积极,都要活得有志气、有骨气。人可以清贫,可以贫物质、贫享受,但不能贫精神、贫真善美的情感。
  若珍视生命,请把握人生。对于那些难以预料的挫折,无法避免的苦难,我们与其抱怨命运的不公、他人的势利、现实的残酷,不如学会承受。要想改变命运,请先接受命运。你奋起的时候,时光在流逝;你沉沦的时候,时光也在流逝;你锲而不舍、勇往直前的时候,时光不会因此停留;你一败涂地、怨天尤人的时候,时光照样飞速向前。那么你是要沉沦还是要奋起?是要一蹶不振还是要重整旗鼓?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潇洒无束地起舞固然优美,但带着枷锁脚镣仍能舞出自己的风采,却非常人能及。有光明指引时能无畏前行的人,固然是值得钦佩;但能在黑暗失望中探索到光明希望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他们的可贵,在于生命的韧性,在于对残生的把握!
  若珍视生命,请充实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蹉跎岁月易,挥霍青春易,蝇营狗苟易,但要活得积极充实难。纵观古往今来的许多人,缺的并不是聪明才智,但最终却聪明反被聪明误,夭折在人生的起点上。所以说,一个人,要有不惧非议甚至污蔑、攻击的勇气,要有不畏艰难困苦的韧性。最困难的时候要看到希望,最无助的时候要想到坚持,向着正义、光明和温暖的方向奋进,将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服务群众、造福社会的时代潮流中,实现生命的充实和升华。
  我想,能做到这些,在生命即将落幕时,我们才能说,我始终珍视我的生命,并度过了无悔的一生。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