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堂的文章
2019-04-09 22:05 来源:散文网
篇一:人间天堂
住在繁华的都市,那昼夜不停的喧嚣如一条条沾着蜜的锁链将人束缚其中,渐渐,心便蒙上了五味陈杂,人也变得不由自主。
——题记
总希望为心灵寻一方净土,四处游历,来来回回,那心中极向往之处原来并未出世,让人看着也并未入世,就在那惬意的屹立百年,悠悠地轻唱着属于她的“小桥流水”。
本是一次随性而发的旅行,在经过多天驾车后,人亦以疲惫,中国最美乡村——宏村,此时却如一位不施粉黛,头戴步摇,身穿藏青色绣花短衫,撑着一纸油伞的曼妙女子,缓缓的轻摇进了我的眼帘,没有九寨沟那纯粹的自然之美给我的震撼,也没有故宫那精雕细琢之美给我的惊艳,她的美是极淡极淡的,犹如雨后的一缕清香,给人一种从头到脚的舒适感,就算远离许久,那抹清香依在,它是住进了心灵的。
进村的路是蓄势待发的弦,两旁的荷塘在雨水的点染下更显娇嫩与静谧,也使得惊喜的心慢慢回归平静,那份心境仿佛只要一提及便会淌于池水中无影无踪。村舍的建造十分简单,与中国传统的房屋建造不同,一间间屋子似大师笔下的水墨画,只一横,一竖,一撇,但在流水的环绕下,予人一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感。走在村庄的石板路上,由于刚刚下过雨,空气是温润的,脚与路接触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如推开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当“嘎吱”一声门打开时,那响声牵动着思绪向门内更深的地方飘去,随着这份思绪,我走进了房屋内,屋内的构造与屋外的建造大不相同,不再一如既往的素朴,极为精巧与深刻,富贵一点的人家为自己的祝愿镶金戴银,贫穷一点的人家没有足够的财力使屋内金碧辉煌,但也凭一双巧手,为自己雕出四季平安,“蝠倒”眼前的美好。门梁的雕刻可谓是独具匠心,从“百孙闹喜"到“驸马贺寿”,从“堂前比武”到红楼梦片段的描绘,一个个人物栩栩如生,似戏子唱出屋主人的喜怒哀乐,心中之所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水墨画似的环境下,人也是淳朴自然,心灵手巧,游走在小巷里,随处可见村民出售自家的各种雕刻,虽不太爱好这一点商业化的色彩,但若只用心去品味这些雕刻,却仿佛能望穿百年,依稀看见那时的人们手拿刻刀,伴着流水在门前浅笑低吟。
雨不知何时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望着这愈显柔和的村庄,怀揣着一颗满满的心,顺着流水往回走去。
我漫步在百年的宁静下,那婉转的沧桑将我包裹在这人间天堂。
篇二:长白山,人间天堂
当我决定去吉林省的时候,相好的姐妹都说:北方没啥看头,要看秀山丽水,还是应该去南方。
我就带着出去走一走的心情,跟着一帮朋友,乘飞机、坐火车,踏上了去长白山的旅程。
同行的有一对是情侣,在飞机上老是吵嘴,再小吵到火车上。都四十好几的人了,却象俩个小孩子似的:一会儿吵,一会儿又甜蜜地同尝空姐送来的一杯咖啡。
带队的导游是一位美丽的川妹子。在相见的那一时刻,就迷倒了我们一起出行的一位单身男士小汪,一路上他老是跟在导游屁股后面大献殷勤,闹了不少小笑话,把我们逗得乐开了花。(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火车到达吉林的时候,来接我们的是延边一位本地的导游小姐,长得很壮实,象一位农家妹子。
我坐在巴士里一边听着延边的导游小姐讲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一边凝望着窗外向后退去的一排排长相一样的枯树。导游小姐说:那些树有一个别名,叫着“眼睛”树。我仔细一看,果然,每一棵树的树杆上都长着无数双大大的眼睛,干净而清爽,正好奇而天真地望着我们的车在公路上飞驰。
我一下子疲惫全无,掏出手机对着车窗外神奇的“眼睛”树拍摄起来。
巴士快到长白山的时候,天阴暗起来,一会儿就有小雨飞扑到车的挡风玻璃上。导游小姐说:这样的天气,不知能不能上到天池。听了她的话,我们每一个人心情都有点儿沮丧,连一路上操着浓重川音普通话、快乐地向延边导游小姐问东问西的小汪也不言语了。
车上一阵静默。导游小姐又安慰我们说:说不定运气好,可以上到天池去。
车上不知谁说了一句:就怪小汪,一路上心不纯,老是想去追求导游小姐,让我们跟天池无缘了。于是,同行的游人都笑着责怪起了小汪。小汪也认为是自己动机不纯,再也不敢跟导游小姐嘻笑打骂了。
巴士停在长白山的山门外,传来的消息说,刚才封山了,山顶在下冰雹。还刮着十二级的大风!
还下着冰雹?对于生活在川北的我,还真有点儿不信。这已经快是五月了,还会下冰雹?山下没有下雪的痕迹呀!只有长白山的山门口,有一堆人工砌成的雪山包。雪山包外表脏脏地。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拍照。
已经铁证不能上山,导游也非常着急。知道我们是坐了几个小时的飞机专程过来要看到长白山的。这样子回去,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最终商量结果,是现在回酒店去,明早再上山。
第二天一觉醒来,酒店的窗外已经是大雪纷飞。同行的每一个人都说,运气真是不好,看不到长白山了,这趟算是白来啦。
导游小姐到每一个房间催我们快下楼,车已经等在楼下了,说是不管能不能上山,都要去试一试。
走出酒店外,大片大片的雪花向我们妖娆地痴缠而来,我伸手接了一片,太凉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也阴冷着。知道去了可能也进不了山门,一个个在车上都不多说话,连小汪也打起了瞌睡。导游小姐对着我们清唱起了歌曲,哄得我们都想睡觉了。
同行的蔡姐因怕冷,把背包里所有的衣服都穿上了身:长裤上面穿着长裙,长裙外面又穿着长外套。不伦不类,让我对着平日里时尚的她哑然失笑。
窗外,雪景正浓。昨天相见的“眼睛”树,今朝“眼睛”已经被蒙了起来,披上了洁白的衣衫,被劲风挽着象是向它的婚庆典礼而去。于是,一排排“眼睛”树,含着羞,娇艳欲滴,有着朦胧的美。更象圣洁的修女,指引我们走进她纯白的梦里。
车又停在长白山的山门口。
一会儿,下车去问情况的导游小姐快乐地飞进车里来说:能上山了!不过,天池是上不去了,上面气候恶劣,刮着很大的风,已经关闭。可以上山去看到天池飞泄下来的瀑布。
看瀑布就看瀑布吧,总比什么也没有看到的好。
我们每一个人都开心起来,在路边租衣店里选着上山穿的大衣。我选了一件大红的棉服,自拍了一张相片才出发。
大片的雪花飞到我的风帽上,时不时地扑上我的脸颊,亲吻着我。风很大,钻进鼻孔,很难前行。蔡姐拉着我,踏着洁雪,嘴里激动地对我说:“娟儿,娟儿,你看,你看,这不是佛家所描绘的天堂吗?”。我向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天池被银装素裹的山峰搂抱着,不让我们看到她的真面目。脚下是白雪一路铺散开去,没有一点儿土地的踪迹。远远看去,已经跟天溶为一体。飞驰而下的瀑布,在天池口,一下跌向了人间,扬扬洒洒,优雅地腾气朦朦一片迷雾。天跟地,还真是分不清了。
蔡姐一下子丢开我的手,双手合十,边向着山上爬,边气喘吁吁地念着佛经。此情此景,我也疑心这是到天堂了。
吵架的情侣在后面打起了雪仗,银铃一样的笑闹感染了前面的游人,都转回头来对着他们哈哈地笑着。
雪更大起来,还带着小冰雹,打在我们的脸上。风吹得人站立不稳。我们都在瀑布旁边拍照,导游在催着我们快快下山,说是馬上会有更大的风袭来。
我们匆匆忙忙地按着相机的快门,然后向山下撤退。风更大了,冰雹已经密集落下来,打在脸上有点儿疼。人工开出的山路太滑,路边的温泉冒着热气,让人感觉有一丝丝暖意。
我飞跑进路边温泉煮鸡蛋的店里,买了一大袋子的鸡蛋,分给每一位友人。自己也剥了一个,笑闹着边跑边吃,更腾出一只手来向友人回报着雪仗。说实话,我第一次发现鸡蛋还可以煮到这样嫩,太好吃了!后悔没有多买一些,更后悔怎么就分完了,何不悄悄留下一个,我还馋着呢!
虽然此行跟天池无缘,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开心得不行,再也没有怪罪小汪心不纯的话。都觉得能看到天池飞泻下来的瀑布,已经是上天给我们很大的恩惠了。我们绝对不会象昨天山门也没有进就归去那一行韩国游人一样,只能遗憾地在酒店餐厅里,对着餐厅墙上的一幅天池画卷,墙角放着木凳,站到木凳上对着相机拍照。
蔡姐说我们同行的人都是很有福气的人。不然,怎么到得了天堂?跟素有“千年积雪万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天池扯上关系呢?
况且,长白山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长相守、到白头”。我们同行的每一个人,回去定然都会跟自己的爱人长长久久地相爱到永远,相伴到天堂。
回程中,延边的导游小姐对我们讲起了天池水怪的传说:说是有人见到天池中有一怪物覆出水面,金黄色,头大如盆,方顶有角,长项多须,看到的人以为是龙。让我们更觉得天池的魅力在心中。
我宁愿相信天池里的水怪是一位仙女,她是下到凡间来沐浴的。那样,天池在心中未拉开的那层神秘面纱,才让我觉得此行没有见到天池的那份遗憾,也是一种定格了的美丽。
篇三:千户苗寨,人间天堂
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霓虹灯火,虽是向往,却不是心中的天堂。天堂坐落何方,遥指是西江。
西江的千户苗寨,那个在梦中徘徊了无数次的苗寨。有着依山伴水的吊脚楼,顺势直连云天的梯田,不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胜似桃花源。最直白的感觉,此处已不是人间。
一直是对千户苗寨有着说不出来感情的。那里的烟火,没有铜臭熏天,没有权力的争夺,没有欲望的泛滥。有的只是原始的风光田园,有的只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纯朴生活。
或许,我该这么说,这是仅存的。
是夜里到达千户苗寨的。远远的望去,四面的山合抱为一个巨型的火盆,山里的苗寨的灯火更像是苗家儿女节日里载歌载舞的一堆篝火。视线久久的拉不回,不是说这里的灯火有多么的迷醉,只是在这片灯火里我觉察不出一丝都市霓虹中的暧昧。
夜宿苗寨,住的是杉木半边吊脚楼。一夜几乎无眠,第一缕山里的阳光轻易的就拨开了我的眼帘。我以为我是最早起的,却发现主人家的孩子早就在塔子里玩儿的起劲了。走下楼子,细细观看,才发现自己住了一晚上的楼子是青瓦杉皮盖顶,基脚由青石块,鹅卵石砌成。我想住在这样的房子里,就算不面朝大海,又怎能不春暖花开?
吃过苗家的糟辣子,鲜煮鱼酸汤。我就急着去领略着苗寨的风光了。
从远处看,整个苗寨的结构是层层叠叠的。吊脚楼连着吊脚楼,中间是青石板串着,错落有致的枫树,三五成林,枫香扑鼻。桥边竹林青翠,桥下流水潺潺,寨子里的老老少少就在桥上闲话家常。
走进里面细观,青石堆砌墙不高,巷子也不深,地面时青石板。巷子两旁的吊脚楼房檐,雕着花,雕龙附凤,雕着苗家独特的图腾。这旁人看不懂的文化,究竟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我问古楼,古楼沉默。回答我的只有坐在美人靠上挑花刺绣的苗家阿妹。
家家吊脚楼上挂着苞米和辣椒。老阿婆说,那象征着生活五谷丰登,日子红红火火。苗寨的生活就是这样,对生活要求简单。一碗包谷烧,一瓢酸鱼汤,简简单单没那么多累人的欲望。
苗家人的生活简单,但不是意味着没有内涵。多情好客的苗家儿女都是能歌善舞的。下午有幸看了苗家的芦笙表演,意犹未尽。西江号称“芦笙的故乡”,并非浪得虚名的。我只是没有眼福,听寨子里的人说,十月苗年的芦笙节,人人盛装,齐聚芦笙场。老老少少就随着芦笙的欢快翩翩起舞,我极力想象那该是怎么样的场面,又将给我带来怎么样的震撼?
或许,美好的时光很纯粹,而纯粹的东西却容易破碎。
千户苗寨于我只是个华丽的梦,得不到的是永远最美的。既然这样,那就的把这唯美的画面定格在心上,在夜里慢慢回想。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