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变迁的文章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变迁
  从我们村到外面的路我不知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孩提时代就不用多说了,因为那时很小也不知道什么叫发展等等一系列关于家乡改变穷困的话题。上了中专后,每次回家,总觉得这家乡一点变化都没有,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甚至房屋掉了的泥皮、被淹熏黑的墙头都没有一丝的动静,可每次返回头来到城市、包括走上工作岗位的环境,好像不经意间时时都在变化。
  一次过年时间,村里半大小子聚在一起,若有同感的发表着关于对家乡毫无发展的担忧和改变家乡旧貌的雄心,有人说,哪一天他中了500万,必将分一部分建设学校,改变自己上学时天上下大雨,教室下小雨的窘境;有人说,要想改变,首先得先修路,交通不便,家乡的发展很不利,……。终于大家都统一了意见:要想发展,我们年轻人必须走出去,摆脱二牛抬杠的生活、必须好好上学,改变思想,用知识武装头脑",记忆中相聚的日子仅一次而已。好几年过去了,都没有互相见过,偶然回家,打听打听了他们的消息,大家都似乎或多或少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决心上学的家里能供起的真的也考上了大学,走出去的真的也出去了,学校虽然不是哪个中了500万修的,但终归还是被政府重盖了,一部分路也真的油了,自己向往的都实现了,但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家不但都出去了,有的一次都没回来过家乡、有的考上了学、工作了全家也搬走到了外地,有的搬到城里,家乡却荒芜了许多。
  这次过年回家,冷冷清清的,没有一点儿时的年味,多数家里只有两个老人,孩子都在外面,很多房门上都挂了锁、村子周围的地也荒了不少,说是没人种,也划不来租种。
  站在山梁上,目睹荒芜,加上冬的萧瑟,伤感油然而生,这样的变迁是否是迎着党中央城市化进程的号召,还是在昭示着另外一种结果……
  
  篇二:电视机的变迁
  傍晚时分,我陪妻子上街购物时,当看到一台台摆放在商场里的画面细腻通透、画质自然纯真、外观优美流畅的大彩电时,感觉是眼花缭乱,特别是各种液晶系列、等离子系列、高清背投系列,真让我大开眼界,不禁感触良多。
  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看见电视机是在1976年,那年我才10岁,跟庄子上的大人步行十几里路到集镇上的一家供销社大院里,观看毛主席逝世追悼大会的实况转播。电视机很小,黑白的,只有七八英寸,瞧见有人在里面走动、说话,便觉十分新鲜、好奇。观看的人很多,挤满整个大院,热闹得像电影院。接连几个晚上我们一群小伙伴都乐此不疲地去那里,一直等电视节目看完才肯回家。过了几年,邻近的庄子一户开代销店的人家购买了1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一群小伙伴吃过晚饭,早早地来到他家,坐在电视机前,等候着电视节目开播,有时观看的人多房间坐不下,只好将电视机搬到外面收看;有时播放的节目正在精彩之处,主人家漂亮任性的女儿,嫌人太多,觉得不耐烦,突然把电视机关掉,令我们兴致索然,只得悻悻而归。再过几年,庄子上有三四户人家有了电视,我们看电视就方便多了,端着饭碗就能观看,主人很是客气,又是让座,又是倒茶,想看多久就多久,不过那时电视频道只有一两个,看时间长了也会觉得单调、乏味。
  时光如流水匆匆逝去,不知不觉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我背负行囊去离家二十多里的一所高中就读,再也没有时间观看电视了。中专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哥嫂手头宽裕了,我为他们挑选了一台18英寸黄山牌黑白电视机,晚上父母亲、哥嫂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有说有笑,充满着欢乐和温馨。1990年我结婚时购买了1台18英寸的彩电,算是最奢侈、珍贵的家用电器,到了2000年乔迁新居时花费了2000多元添置了1台29英寸的大彩电。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为了更清晰地观看体育比赛,我家又添置了一台32英寸海尔液晶电视。现在我家已拥有三台彩电,一台放在卧室,一台放在客厅,另一台放在储藏室闲置。这与小时候步行十几里路到集镇上观看七八英寸的黑白电视,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如今,在农村电视机已是寻常百姓家中最为普及的家用电器,而且规格、品牌繁多,越来越多的人家有彩电,不少家庭还不止一台。乡、村装上了有线电视,电视频道增多了,可以收看几十个卫视节目,内容丰富精彩,画面清晰自然。伴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数码照像机、录像机、摄影机、卡拉OK、VCD、DVD机等家用电器逐渐走进农村家庭,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国内外大事,并能看戏、看影视剧、唱歌、自娱自乐。
  电视机从无到有,从小屏幕到大屏幕,从黑白到彩色,从凸式到直角,从普平到纯平,再到数字高清、等离子、液晶、背投等,无不折射出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想到这些,怎不令我感慨万千?
  
  篇三:办公室的变迁
  眨眼间,我到公司已经整整是个年头了,十年前来,发展之快、变化之大可以用日新月异、翻天覆地来形容。从公司办公条件的变化,可见公司发展之一斑。
  十年前,公司办公室设在在经济管理学院门面房的二层处租了四间房子,总建筑面积不超过200平方米,从房子中间抽出一条通道,两侧用铝合金做隔断。分别设了办公室、安全科、财务科、质量科、总工副总在一间办公,最里面一间是总经理室和会议室。一台老式叫不出品牌的386电脑,是公司的“掌上明珠”,为她单独辟出一块“风水宝地”挂牌“微机室”,绝对是“闲人免进”。公司多有好学同事,整天摇头晃脑“王旁青头戋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办公桌也是一头带柜的黄色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那种,每人配一张木椅子。
  二00二年,公司从英华大厦五层东南面买下了500平方米的做办公室,并由自家的装饰公司进行了精心装饰。设置了值班室,总经理、副总、总工、书记都有了单独的办公室、职能部门都在装饰豪华的一米多高的隔断分割在在一方小天地里,所有科室里的大事小事即使不是大声宣扬,大家也都能分享。一个偌大的、能容得下几十人的会议室装饰精美,并配备了一台三十二寸的彩电、DVD、功放等音响设备,工作之余能自娱自乐。最难忘的是在这里举行了几次茶话会,大家伙玩的都很“疯狂”,也产出了一批“麦霸”。电脑仅办公室一次就配备两台超薄的“恒基”。后陆续给预算科、财务配备电脑和打印机。期间,办公室还配置了复印机。
  此时,到公司的领导、同行、业主等,都赞不绝口,称华力的办公室是与国际接轨,因为,此类装饰在电影、电视里大公司的办公就如我们一般。
  公司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快车道,先后成立了房地产公司、设计院、设备租赁公司。除了建筑公司外、其他公司也是租办公场地。建筑公司在新一轮资质调整中,定位二级。
  二00五年有一次历史性时刻,我们搬进了盼望以久的,属于公司自己的办公大楼“华力大厦”,当时的华力大厦属于地标性建筑,她高高地耸立在望江路中段,登上楼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
  此时办公条件自不用说,建筑公司雄踞大厦九层,各个处室有自己的天地,现在的电脑,就是“小菜一碟”,平均每人就有一台,打印机是处室都有;经营处的复印机不仅双面打印,而且能整部书自动复印呢;办公桌椅更是按照最好的配备;中央空调,美观大方效果好;副总以上都配备专车,各处室都有办事的专车,堪称“武装到了牙齿”;公司有自己的小会议室,大会在十楼的灯光、音响配备一流的培训中心。
  建筑公司的房建、市政晋升相继为一级资质。“双一级”在全省的建筑市场是少见的,为公司承揽更多的业务,为建筑公司的加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发展,令人振奋、催人奋进。身为华力的一员,倍感骄傲和自豪。我们渴望华力的再次腾飞,与华力一起成长,并为打造“百年华力”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篇四:冰糕的变迁
  天气一天天热起来,可还没到酷热难耐的地步。
  今天是周末,早上起来吃过饭后女儿就没了踪影。快晌午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脸上满是汗,一块白,一块黑的,整个一小花猫。看女儿累成这样,我赶紧递过手巾,让她先洗把脸。女儿边洗边说:“妈妈,天太热了,我想吃冰糕。”“你不是每天都有零花钱吗?”“我是有,可是不够,我想让你们也吃。”女儿有个优点,吃东西时总要让家里人也尝尝。想想今年大家还没吃过冰糕,我便给了她几元钱,让她去买。女儿接过钱,乐颠颠地跑着去了。
  一会儿工夫,女儿就回来了。手里拎着一塑料袋,里面花花绿绿的,全是冰糕。小布丁,安阳老冰棍,葡萄紫,绿豆糕,冰激淋,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女儿很郑重地轮流发给每个人,然后坐在一边开始有滋有味地吃起来。大家也说笑着,品尝着,交流着品尝的感受,空气中洋溢着快乐的气氛。
  看着眼前全家围在一起快乐地吃冰糕的情景,我的思想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20多年前。那时我正上小学,当时还没有冰糕,大家口渴了,常常就着水管乱灌一气,霎时,甘甘甜甜、清请凉凉的感觉渗透五脏六腑,浑身没有一处毛孔不舒服的。可有的同学喝了后就没那么幸运了,蹙着个眉,捂着个肚子直叫唤,下次就再也不敢了,只好从家里掂个壶,盛点热水,渴了,咕咚咕咚灌上几口,那个惬意呀,就甭提了。骄阳似火时,一壶水很快就会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懵懵懂懂、无忧无虑中走过了小学,我又迈进了初中的门槛。这时开始有了冰糕,五分钱一个。常见有人骑了自行车,后座上放一方箱子,外面用了棉布包了棉花,裹得严严实实。骑车人在路上边走边吆喝,“卖冰糕嘞——”,那吆喝声绵远悠长,入耳入心,不由得你不心动。更多卖冰糕的人则是把车子停在学校门口,一俟下课或放学,便放开了喉咙大声叫卖,引来众多学生驻足围观,一张张小脸上写满了期待与焦灼。你一个,我一个,一箱冰糕很快就见了底。买上的品着甜丝丝的冰糕,一脸的满足,没买上的脸上就挂满了失望,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虽只有五分钱,那也相当与现在的五角,一块,在当时也有舍不得买的。我在家中虽排行老幺,却也颇理解成家过日子的艰难,三年时间竟未舍得买上一个,现在想来,那该有多大的抵抗诱惑的能力呀。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与时俱进。炎炎夏日,各种各样的冰糕,琳琅满目的矿泉水、汽水、可乐、雪碧,将冰箱和货架塞得满满当当,常见有人踯躅于前,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半天不能定夺。也有大大咧咧,左手掂,右手拎的,带回家中,让家人尝个遍。此情此景,不由得不让人感叹这时代是变了。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