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品茶的文章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品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也总喜欢在空闲时候泡上几杯茶呷上几口享乐。自然,我也不例外。
  我家总是放着各种各样的茶叶,都是老爸去外出差时带回来的。我们一家人都爱品茶。老爸喜欢喝淡茶,爷爷喜欢喝浓茶。而我,浓淡皆宜。
  若家里来了客人,便是展示我泡茶技艺的时候了。洗茶叶,泡茶,倒茶。倒茶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步骤了。把茶壶拿得高高的,看准那小小的瓷杯往下倒。当茶从壶口中流出时,差的清香也会随之散开,渗人心脾。
  我也喜欢在阳台上泡茶。从抽屉中拿出瓷具,放入早已准备好的水中,泡上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我都不会走开守在水盆旁,看着午后的阳光懒散地散在水中,水面泛起层层金光。光折射到瓷面,如玉般的白瓷杯似镀上了层金光,很美。时间差不多了,从水中小心翼翼取出茶具,拿出我最爱的龙井茶,便开始泡了。我用勺子取出两勺子茶叶,放在过滤器上,然后用水缓缓冲洗,冲洗过后,便将茶叶导入壶中,加上热水,慢慢的摇上几圈后,便向杯中倒茶。通常杯子里还有一片茶叶的。这是我的爱好,加上一片茶叶,让茶慢慢由淡变浓。体味人生酸苦。茶倒了出来,清香调皮地窜入我的鼻子,在我的耳边呢喃:“茶,泡好了。”从桌上拿起一杯茶,品味茶由淡变浓的味道。品味茶由清香变回味的感觉。阳光还在斜射,照在茶上,两层金色融合在一起……
  和茶一起,感悟人生。
  
  篇二:品茶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云南则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走在云南的红土高原上,到处可以探寻到茶树,闻到茶香。故乡的山林中就有许多茶树,或许是这满山翠绿的茶树与灵秀的山水滋养了我,使我从小便对茶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偏爱与眷恋。孩提时总喜欢到山林中看那一棵棵繁茂翠绿的茶树,在晨风中穿着绿色的纱裙翩翩起舞,喜欢看枝头朵朵嫩绿的茶芽,在朝霞中沾着晨露闪着生命的光亮,喜欢闻那片片那朵朵茶叶的清香,喜欢看村民们在茶树下采茶的欢乐情景……
  绿色的茶叶一经采摘下来经过人们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被加工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茶,有的被制作成各种松散的绿茶、红茶,有的被压制成各种饼、沱、砖状的紧压茶,有的则被制成黑呼呼的茶膏。
  大理人喜欢喝茶,除了喜欢用瓷碗泡着茶喝外,还喜欢用土罐烤茶喝。记忆中,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边聊家常边烤茶,待那縁色的茶叶慢慢地在土罐里变成褐色时,便把滚烫的开水倒进土罐中,罐里的茶水幽红剔透,象宝石般诱人,阵阵浓郁的茶香让人心醉神迷。在故乡,喝茶是大人的特权,通常情况下长辈是不允许小孩喝茶,据说是怕孩子晚上睡不着觉。虽然当时没喝着故乡的烤茶,但那浓郁的茶香与幽红剔透的茶汤却常常诱惑着我,在梦里无数次想象着茶的味道:那宝石般的茶水应该是一种甜美的味道。对了,就像母亲在院子里种的那棵水蜜桃那样香甜吧!(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虽然故乡产茶制茶,但真正喝茶却是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那时总喜欢看父亲泡茶,绿色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舒展着、旋转着,像只美丽的蝶儿在起舞,茶水此时也会随着那蝶儿的飞舞而徐徐展色,颜色逐渐由浅入深,随着茶色的变化,缕缕茶香从杯中袅袅升起,随风四处飘溢,嗅着那醉人的茶香,记忆中儿时水蜜桃香甜的诱惑又浮现在眼前,忍不住趁父亲不备猛喝了一大口:咦?好难喝,又苦又涩,并不是想象中水蜜桃的味道,我大失所望。
  父亲望着直皱眉头的我哈哈大笑说:“小丫头,茶是用来品的,要慢慢饮才能喝出其味。”
  “茶不是用来喝而是要品?什么是品?”我仰起一双稚气的眼睛望着父亲,期待着结果。
  “品字三个口,就是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也就是说不能大口的喝,而是要慢慢地、小口小口地喝。孩子,真正地喝茶是要用心去喝才能喝出茶的韵味,记住品茶如品人生,做什么事都得要用心去做。”父亲意味深长地对我说。
  虽然当时并没能真正领悟出父亲这番话的含义,但我还是学着父亲的样子浅浅地啜了一小口,感觉好多了,虽然茶水还是很苦很涩,我却发现当茶的苦涩感在嘴里消失殆尽后,总有一丝甘甜与清香在唇齿之间飘荡着,那种感觉非常舒服,如母亲柔软的手。原来喝法不同,味道竟然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此后,只要父亲喝茶,我总会慢慢饮上一小口,细细品味着,体会苦涩过后的甘甜,享受着茶带来的快乐与喜悦。
  随着岁月的增长,我学会了品茶,知道了“品”字的真正含义,明白了父亲当年对我说的那番话。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一种再也无法复制的过去。我们可以怀念,我们可以留恋,可是我们无法挽留,无法再一次来过。生命短暂如流星,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珍惜拥有的一切,用心去对待生活,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虽然在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绽放笑容,不能改变年龄,但可以改变心情,只要自己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生活总会对你微笑。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像品茶一样细细地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吧!在“品”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也会像茶一样,苦涩过后一定会有甘甜。只要自己认真地、用心地对待生活,就会推开心灵里一扇又一扇的窗户,迎来一个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不管生命是灿烂还是平淡,我们都怡然自得,只要用心就好!
  
  篇三:品茶
  一直以为自己与茶无缘,没想到今年却喝起茶来,而且渐渐成了习惯。因为在喝茶中我品到了一种独特的美。
  入夏以来,天气一阵燥热、一阵闷湿,人在办公室里常有一种昏昏沉沉的感觉。看着同事们一个个手托一杯清茶从容自如的步入办公室,那神态优雅自得,令我惊羡不已。一来为了消暑解乏,二来也算“附庸风雅”吧,我开始喝起茶来。
  据说,喝茶是极为讲究的。而我对中国的“茶道”、“茶理”、“茶艺”却知之甚少。听友人说,就连茶叶什么时候采集,什么时候烘干,拿什么样的水来泡,以至于用什么样的茶具,要有什么样的喝茶环境和情调……这里面都大有学问。在我的印象中,“雅士”喝茶,要先由江南灵秀的女子采来新茶,在名山古寺中取了泉水来泡,再斟在雅致的紫砂壶里,然后细细品味,方能体验到喝茶的妙处。这正如周作人先生说的那样,“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当然,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奢求。我喝的只是普通的绿茶,用的也是一个挺笨的大玻璃杯。常常在讲的口干舌燥的课下后匆匆喝上一两口——这当然不算“品茶”,但丝毫不影响我对茶的喜爱。因为,不喝茶的人绝不会体验到茶的妙处的。难怪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
  滚烫的水刚一倒进杯子,原来那些干巴巴的茶叶仿佛一下子有了生命,一个个如惊飞的蝴蝶,在水中翩翩起舞。原先卷曲的的叶子渐渐舒展开来,透过水,可以看见它们暗暗的叶脉,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了。飘起的茶叶伸展着,伸展着,然后一片跟着一片慢慢地沉下来,就像秋天里各种姿势的落叶,只是它们似乎更悠闲、更沉静。茶叶落到杯底后,有的还会一直竖立着,随着水的波动而轻轻摇曳。杯底也渐渐泛起了一片烟黄。这烟黄的颜色越来越浓,弥漫开来,染透了整个一杯水。茶刚泡好,人未喝心已经醉了。
  我没想到这普普通通一杯茶中会有这样美妙的景致。就好比一个人游遍了名山大川,看惯了繁花似锦,忽然置身于乡间的田野村落,看见那茅屋瓦舍、阡陌炊烟却倍感亲切。这美不宣扬、不打扮,却又那样真真切切、打动人心。
  许多人不喜喝茶,也许是还没体验到这种妙处吧!或者,是因为茶苦?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淡的苦味,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如果喝下去,会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失大半。苦味过后就只剩下清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间。一杯茶冲上三遍就已经很淡了,可是那清香的余味却久久不去。
  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就是生活的味道。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心便沉静,品第三口时,就能体会到它的甘甜。
  有时我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醇,否则反倒无味了。看看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页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它们面对骄阳,面对风雪都本色而自然。所以,谁咽的下初尝的苦涩,谁就会品得最终的甘甜。
  看来,古人所说的“茶乃水中至清之味”真是再贴切不过了。真因为茶味的“至清”,才有了品茶时的这种独特的情调。在辛苦的工作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品茶,那是妙不可言的。我们可以促膝而谈,毫不设防的谈诗、谈生活、谈自己,看茶的热气在我们之间袅袅升起……
  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茶,普普通通,司空见惯。而她的美却是那样含蓄而意味深长,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相比,茶实在太清贫了。但是,我怎能不爱她那种贫而不贱、苦而不涩的清爽情怀呢?
  难怪千年来,我们民族对茶始终有着那么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感。握住了一杯热茶,就像握住了中华民族温热的跳动不息的脉搏。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