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回归的文章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花田的回归
  偶然间识得一本书,随意的翻弄,于是便感受到入心的痛,像是痉挛,或像是另一种抽搐。
  满眼的紫色开的蔓延,单调而又沉重,不比丁香,不比曼珠沙华,仅是静静地开放,兀自的凋零,在某个灿烂的日子径直飞入谁的的心里,零落成泥。
  龙胆依旧在,春暖花开。
  故事在结局中开始,有怜悯,有叹息,也有一厢情愿的值守和无偿的期许,所有人都在等待那个特别的读者的再生,陪她读进雪花深处,捧起整个世界瞬间的苍白,然后忘我的哭泣一次,纪念逝去的大多数。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那个叫田维的女孩融在诗的古色古香里,想象前方的半亩花田,微笑,晕厥,微笑……,循环了很久很久。
  格子衫,美丽纯净的大眼睛,她站在那里,向所有人祝愿,像所有人的幸福。
  雪在她的手中变得羞赧而含蓄,映着她齐耳的鬓角,融化出了最美的春天,送走冬天。但是却有人无法再徘徊在季节的边缘,享受离去与新生的纯粹,享受渐变深处的突兀和凌迟,做一个横贯繁华与冷彻的旧梦,于是一切足够,真的,仅此而已。
  我无法想象,假如是我,在某个艳日中被宣判死刑,那么我会选择如何去面对内心释义的空空的生命,我知道,当我选择这样想像时,心就已经死亡了。因为我终是会兑现不了一种于我来说自欺欺人的坚强,在任何自我界定的重大悲痛面前,脆弱成为了习惯。
  但是,这个娇弱的女子竟是乐观的,她会依旧在病床与书桌之间选择一份同样习惯性的享受和感谢,享受这个世界仍然坚持带给她的一如既往的黎明的朝阳,享受书架上的油墨香,甚至享受冰冷的走廊里和死亡交织的药水味。感谢妈妈的孕育,感谢朋友的关怀,甚至感谢癌细胞让她能在疼痛中清醒的写下对于世界悠长的细腻。
  她是那么的热爱写作,倾心于文字之中,兑换前人的缱绻,延续人性的温情,用她特有的端庄,诠释着她带给文字的慈悲,让所有人在50万字的大海里,愀然,起敬,品味负荷下的她如孩童的纯真,品味隽秀中的对于预期陨落的泰然。
  曾经感动过三毛,感动过林徽因,但毕竟她们离开的太久,怎么也追不上她们职业的秀气与对人生的睿智,直到遇见她,在她的花田之内听她的歌声悠扬婉转,看她若无其事的嬉戏,读她寂静的聪慧,才懂得,一直寻找的生命之真竟是在死亡之中泅渡不出,甚至呈现出低龄化。
  20岁,本应在寂静的路灯下抱着书本环顾四周,看恋人的如胶似漆,朝朝暮暮,看父母的恩恩爱爱,无微不至,但一切预料与无法预料就是这样奇妙的将她的美丽锁在了多情的年纪里,让她没有机会去真正的享受本应该的生活,这种悲剧究竟会让多少人在泪眼里流出泪水,湿润她的世界,会让多少人在爱上她之后艰难的碍住失恋的痛苦,与她一起祝愿,数着星星为自己,为别人祝福。
  陆幼青已去,他们已去,她也追着他们的印记离开,微笑着挥别她爱的深沉的世界。
  她的爱是晶莹的,像是冰花,像是琥珀,像是她的洁净的眼球,我希望能在梦中邂逅她,谈着她未了的爱情,谈着与她同龄的悸动,到天亮,到永久。
  她的情是真挚的,像是溪水,像是石乳,像是她的细腻的文字,我希望能在泪中记忆起自作多情的前世今生的默契,与她一起浸润绝望日子中的笑意,一起徜徉幸福的花田,到日暮,到季节的尽头。
  “我们都是活在人间的天使。万物美好,我在中央。”
  她如是的说。
  是的,她在一阙自导自演的幸福中,让所有人为她怜惜,让所有人透支了一世的哀伤。
  是的,在她暂短一生的坎坷与自赎里,让所有人为她无可奈何,让所有人不忍卒读,无处躲藏。
  花田开在山坳,开在旷野,开在熟悉的城市里,她穿梭在矢志不渝的信仰里,擎起花田的波澜与灿烂,听花香正浓,一切正浓。
  如果可以,我愿和她一起在寂寞中变得宁静,踏实。
  如果可以,我愿和她一起在疼痛中变得坚强,卑微。
  田维,在花田中不为绵延,只求半亩,在狭窄的花路里,拭花成风,扶蕊成罄。
  我望着她孤独的痣,替她流泪,替她祈愿,下辈子一定要健康的终老,下辈子一定要自己幸福。
  我最后在花田中回归,在她的宁静的星旁,皈依她的善良。
  回归花田,田维依旧。
  “我哭过,我笑过,我爱过,我恨过。”
  
  篇二: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就是说,人不能永远被困在自己建成的小天地里,需要返回到自然状态中去,在自然环境中找到能够帮助自己的那些东西,找到自己的归宿。
  从远古时期自然环境中经过长期的进化才产生的人,在自然的环境中,历经了长期的艰难险阻和生死考验,终于在智慧和经验的帮助下,建立了人类社会。无论给出怎样的定义,人仍然是生物群中的一类,与自然生态同样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必须要从中深入了解和认识自然。
  人既然来自自然,就不能脱离自己的本源,要和自然融为一体。但是究竟应该怎样来做,做到什么程度,却有着不同的说法,时至今日仍存有纷争,令人莫衷一是。(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要在生活中完全避免和消除人工的痕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新去过人类在远古时期茹毛饮血的那种生活。但是这种生活状态只能在特定的环境下才可能出现。因为如今的自然同远古时期的自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环境的具体细节和种群关系上,也有许多的差别。现代的人类生活状态,也与早期人类的生活状态大不相同。当今的人类也并非远古时期的人类。在现代的自然环境下长期茹毛饮血的生活,会使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发生极大的改变,这种情况下孕育出生的人类后代,由于不能得到现代的饮食,也得不到现代智慧和经验的传授,就会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衰退,最终会退化成为现代的猿类。而在现代条件下重新向人进化的过程,将是一个漫长又充满变数的过程,想从猿类再次进化成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成功的几率非常微小,几乎没有可能。
  让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是一种不完全的替代的方法。就是利用节假日休息日或是比较充裕的空闲时间,离开城市丛林,避开喧嚣闹市,到邻近的有乡村情调的地方,度过一段时间,起到放松身心,休养生息的作用。用这样的方法,来达到人和自然的接触,比较简单实用,有积极的作用。通过对当地风土人情和饮食习惯的了解,可以使人增长知识,获得经验。细心的人,还会向当地人学习食物的烹饪方法,对以后的居家生活也会大有帮助。美中不足之处就是只是作为客人光临,不能占用太长的时间,所以与当地环境的融合程度也不会很高。好在人的心情是经常变化的,即便只是一次平凡的经历,也会让人的精神面貌有所改观,焕然一新。
  还有一种让人回归自然的方式,就是让人在失去生命以后,也能保存在自然的状态中。古人和现在民间仍在实行的土葬,就是这样来做的。在信仰宗教的国家和一些地区,还保留着这样的风俗习惯。采用土葬的方式要占用较多数量的土地,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不太适用。但是这样的方式也有一些可取之处,就是能活化土壤,减少烟尘排放,也为一些常用器物的存留和日后的考古研究提供方便。在倡导现代文明主张移风易俗的国家和地区,则因土地或其它原因,受到了某些限制不能采用,而普遍改用了火葬的方式。也有水葬`海葬和天葬的方式,也能使逝去的人与自然环境融合得更好一些。
  虽然人的寿命有长有短,生活习惯各不相同,生活质量也会有千差万别,但是不论怎样变化,人都无法彻底摆脱所有来自自然的影响。即便只是为了维持新陈代谢需要进行呼吸,也需要接触来自空气中的氧气。对于很多人来说,成年累月在宇航服的保护下生活,恐怕也未必是让人值得高兴的事情。
  所以,在有生之年,利用各种机会与自然环境接触,会让自己对许多事情从此有了新的认知和感受。回归自然,也会让人更加珍惜人生。
  
  篇三:身心的回归
  北方的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还没等你尽情的回味就无声地老去。恍如尘世一梦,明媚的初夏却充充茫茫的走近。一贯爱踏青的人们三五成群的漫游在原野。我独自一人来到林间,找一片绿荫席地而坐,双手不停地采集山野菜。顾不得遥望远处云,任凭枝间的鸟音婉转悠扬。周围环绕着的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细细的感受一阵阵缓缓暖风。这时,清静的心也开始活跃起来、、、、、、
  忽然,我被这不起眼的生命所感动,满山遍野的鲜花在寂寞的开放,一望无际的绿在快乐的生长,周而复始地悄然盛衰,生生世世地栖身在乡野,享受风风雨雨的洗礼,领略雷电冰雹的考验。它们远离尘嚣纷扰,它们无视世间的爱恨,自然洒脱地走过季节,为大地留下一抹美丽的痕迹。用尽平生之力,释放生命之光……完成自然的使命。
  人生也不过如此,都轻盈地走在这浅浅的季节中,将心情托付与淡淡的风,将忧伤安排给舒卷的云,把梦想交付这错落的文字,让美丽绽放在百花之中。可尘世的繁华有因,人的浮生落寞有时,沉浮与起落,从未停息过。世间的逐情犹如一杯诱人的美酒,缘来缘去,起起落落,许许多多的繁华犹如过眼烟云,不管是崇高的还是低贱的、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不管是高官还是囚犯、都是一样的归宿。待到那时摊开你的掌心,都是两手空空赤条条而去。
  原来,情似流水飞花,很难预知终点的脚步,风中找不到避风的港湾。别问是否曾经拥有,别问昨天的梦该有多么美好,唯有的是一声叹息,散了一世的浓情,原来只是虚幻出来的片断,竟被当成了天长地久。回眸间却是淡淡的阴阳,恰似沉醉了的一帘幽梦,原野的空旷平添了一座土丘,风花的碧绿开始凸凹。曾经潮湿的心,翻晒在光阴底下,真正地与岁月对饮,邀鸟鸣作伴。
  纷乱的心象田野的风,飞向渺远的天空,摇曳出一片清凉和芬芳。初夏的心境在寂静中迷乱。我不该一个人来到山里?不经意地耕耘了荒芜寂寞的心田,种下迷茫的种子,让多愁善感溜进我的思维,绽放成杂乱繁花,我枕着装满野菜的包裹平躺在山岗,躲藏在时光的背后,静静的闭上眼睛,恍恍惚惚地走进从前的章节里。懵懵懂懂地堕入远逝的冥想里。带着无法述说的感觉,拾一地细碎的温暖。一个人闲游在世外桃源,一个人静静旋舞在幽幽的画屏间,翻阅着有生以来的记忆,在那欲说还休的情思里停留。如同饮下一杯清茶,饮下这挥之不去的络痕。
  云已淡,风已远,所有的这一切,都已感觉到遥远的模糊。春天的桃红,夏日的蝉语,这一刻都会使我独守那一份执着的欢喜,飘忽在若有若无的收获里,冥冥中已经注定,花开花落,我为以往的成就而欣喜,我为不懈的努力而满足。尽管带着一些不经意的错失,也成就了意料之外的必然。许多时候,总是重复诉说着同一个主题,比如人生,比如寂寞,就象放荡不羁情怀,隔山隔水,世界依旧寂然,只多了许许多多的感慨。
  初夏如烟人闲思远,就这样静静卧着,静静地想着心事,任许多的纷纭渐渐化成虚无,阳光渐次沉落,收敛了居高临下那灼人的张狂,换上从容的笑脸,静静眺望这片林海,它灼热的目光羞红了我的面颊,我草草地将恍恍惚惚的感觉深埋,波澜不惊的与它安静的对视,然后扬起双手轻轻地摘下一抹轻盈的浅蓝,藏入行囊里开始了身心的回归。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