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晨的文章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一个人的清晨
努力想写一些优美的文字,显示我内心依然有丰富而令人感动的感受。
却无奈的发现下笔不再如有神,不知不觉我什么时候变成如此了————是开始选择了职业交易之后?还是全身心只陷入这一份情感之后?记得你说过,没了那往昔犀利的感伤……
或许吧,因为曾经我们不敢——有一段时间也是无需————再表达(淋漓尽致地)自己真实的内心,尤其是感伤的,孤寂的,失落的,沮丧的,悲愁的,痛的。。。。。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心境下人总是可以写出直达心底那个终点驿站的文字——有点类似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在不正常的心情和情绪下,写出的内心才是最真实的。
曾经,我就是被那颗心融化,心疼了你。哪怕最后终于在身边,我依然觉得怎么照顾你呵护你都不够,放佛自己这些年月积压的疼爱终于有了对象?
后来,我却怕看到你那样的心情和文字了,我总会想:是不是,我已然无法让你感觉到快乐甚至不满了?于是惶恐恐的,我知道,其实很多时候也只是你一时感触的心——就像我偶尔也会掠过阵阵孤寂。虽然,人们都知道有一种寂寞不是因为寂寞,而是因为思念一个人才寂寞。
诸如此刻,我这些文字,似乎充满了寂寞,孤独,和淡淡的哀愁……
但,你一定知道:在这一个人的清早,不管窗外有没有风,我是又那么的想你了…………
篇二:阳光清晨
初冬的早晨,一缕阳光穿过窗帘,悄悄驻足在我惺忪的眼眸。起身掀开窗帘,阳光潮水般似的涌入,瞬间充斥了小屋。金色的空间,沐浴在阳光里,让人精神为之一爽。于是乎,情不自禁想起《西风颂》里,雪莱深情地抒发: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记忆中,川南的这座小城,是不容易有阳光明媚的日子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在阴霾中度过。因而这阳光显得格外珍贵。看着街上来往的人群,没有了往日的利索,尽情地放缓脚步,尽情地感受阳光抚摸脸颊的温暖;河边的柳树,没有雾霭映衬,在阳光下比往日更显生机了,郁郁青青,丝毫不输给春日里的新芽;还有那江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水中的倒影连着水草,逍遥在那一丝微风中。一切都在这冬日的阳光里,轻柔,温馨。原来,甜城的冬天也有别样的魅力。(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这样的冬韵,方才偶得领会,如今却是我的过错了!三载光阴,白驹过隙。很快,便会对这座朝夕相处的城市道别。不记得是哪位友人说过,人生就像是一首接连着一首的离别之歌,然后在岁月的长河里,如那翩跹蝴蝶,各自飞扬。离别就离别吧,只是这阳光,触动着我的心弦,让人生出无限留恋。然而,时间尚不能倒流,不然我就要在逝去的那些日子里去找寻,追溯——
顺着这金色阳光,寻找着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梦中,你我相偎,坐在湖边的草地里上。没有烦恼,没有喧嚣,偶尔一只水鸟飞过,湖面留下一串串涟漪,缓缓消逝在岸边。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无只言片语,静静地看着······
就是这一个梦,先前不曾有过。我知道,这样的梦,不是现实,只在离别之前给我以温馨的寂寞。留恋是一座孤城。如这阳光,它只会透过窗棂,揉碎昨日的梦,道尽往日的记忆,在我嫩稚的思维中,翻拍几年的点滴。享受着甜城这初冬的阳光,我多么渴望这一刻定格,这阳光长驻,这温暖永恒。驱走一切厌恶,摒弃一切污秽。但这已成奢望。
在这个阳光清晨,我望着你,相顾无言。
篇三:漫步清晨
十月的清晨总是带着点儿丝丝凉意,氤氲着饱满的香气,袭伏于大街小巷。背上行囊,在天空微弱的柔光下,熟悉的地方褪去了往日的热闹。稀稀落落的足迹潜伏在了大地上,迫切的,期待清晨第一缕阳光与自己回眸,感受她虔诚的微笑,卸下心中的繁重,辗转后继续前行。
走在二桥小路上,公路绵延而伸长,眼前似乎被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俯瞰桥下的江水,偶尔轻风吹过,江面便泛起了丝丝涟漪,这若是在傍晚,也会有渔火通明的壮观,琴瑟和鸣的诗意。曾经有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垂坐江边钓鱼,江面的宁静勾起了他们多少往事岁月的清风丽雨,想想年轻时候的风华正茂,浅藏着的幸福与快乐,此时此刻,都将化作一抹淡然的微笑,和着江面粒粒轻石,一同流向远方。
不知不觉,天色渐渐变亮,走到白云山脚下,我们进了冰泉豆浆馆吃早餐,位置上都坐满了很多人,有三五成群结伴而来的青年们,也有齐聚桌面的一家三口,也有结伴而来登山的老人们,好不容易从人群的细缝中端着各色各样的糕点、小吃挤了出来。端起一杯热乎乎的豆浆,香气随着热气向四处蔓延开来,暖到了心间,甜甜的豆浆像涓涓的小溪在口中流淌着,滤去了清晨的那份倦怠。
吃完早餐后,满脸的惬意,背起了包包,继续欣赏一路沿途的风景。
五彩缤纷的花丛总是让人禁不住往前簇拥,用一个会心的笑意融和在这美丽的时刻,行走在清幽宁静的白云山坡上,拿着相机随意捕捉眼前的景色,看着周边硕大的树木直入云霄,白白的云朵俏皮地穿梭在天际间,抖动她曼妙的身姿,活像一个粉红女郎,又似一个娇羞的仙女。阳光透过小树林里倾泄而下,或许是清晨,天气有点儿凉,水莹莹的露珠还在透着惺忪的睡眼张望着大地,那泻下来的光芒凝聚着点点水气,仿佛蒙了一层薄薄的纱,让人忍不住在她宽大的臂膀下尽情的奔跑。
走在百步梯上,从高处往低处望去,这用水泥做成的长梯像一条弯弯曲曲的长蛇轻伏在大地上正有节奏地前行,路上的行人们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各种姿势,各种笑容,躲藏在两盘绿意中,不同的心境下,想象自己在冒险,穿梭在丛林中,带着好奇和兴奋,一点点靠近目标;亦或是身处高峰,体会那种“高处不胜寒,一览众山小”的阔达境界,这奇妙的幻想不失为一种内心的陶冶和人生的欢愉。
终于,到了白云山的顶峰——云峰亭,站在亭子上,眼下的风景尽收眼底,有一座座紧挨着的屋子,有连绵不断的山峰,这时候的西江俨如经过了秋雨的洗礼,远处的船只就像一叶扁舟,漂流、停泊、又漂流……
处在高处,眼下的一切竟显得如此渺小,仿佛遥不可及,但其实,回头想想,原来,这些都是我们一路上所经过的风景。
篇四:某日的清晨
我坐在昏暗的一角,捧着《makingaliterarylife》,边咀嚼着早已吃腻的汉堡,边无知觉的品着快餐店里低质的咖啡。热的咖啡慢慢的流进胃里,经过一夜未冲刷的食管时留下来流淌的痕迹。我已经吃腻了这家的早餐,每天毫无新意,但上班的路上,我毫不犹豫的拐进了这个地方。也许是因为喜欢这里昏暗的环境,也许是因为上班路上没有更适合阅读与思考的地方,也许是人为的惯性走到那个路口自动的向熟悉的方向转弯。总之,几乎每个清晨,我都定时坐在那个拐角的快餐店里,边吃着一成不变的早餐,边读着昨日未完的书。
近期我一直在读一些关于写作、作家的生活状态的书,例如《wildmind》毛姆的《作家笔记》,还有现在看的这本。我着迷于他们描述的那种状态,“用作家敏锐的眼光观察世界”“写下任何你想的、看的、感觉的”“分享你的世界观”“写作的狂喜”等等。我在想,世界上原来真的有这样一群人跟我想的、感觉的是一样的,他们还是作家,有名的作家,真正的作家!我在内心欣喜起来,原来当一个作家就是要这样想,这样感觉的,这跟我之前想象的一脸严肃的老学究,在图书馆里边翻看重要史实资料边记录的谨慎形象大相径庭。原来写作就是这样可以随心而写,无拘束,仅凭想象,驰骋在自己的世界观里。还记得wildmind里介绍的写作练习,就是抓住头脑里的第一个场景,一直随着心思写下去,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这样写啊写,根本不用考虑前后呼应,不用考虑逻辑顺序,只是把蹦到头脑里的一切像记录员一样记录下来。对啊,这就是我写日记时的状态,原来这种状态就是作家该有的状态。你知道,了解了这点对我来说有多重要,我知道我能写,而且我必须写下去,因为这是我们一类人的生存状态。不管我写的东西有没有人看,对别人是否产生影响,我必须记下来生活的一切,这是宿命,我们这一类生下来既有的宿命。
我想到朱尔勒纳尔的《日记》,他一生认真写的且流传下来的作品都是关乎他的童年的,唯有这本他每天记录下来的《日记》成为历史上的巨著,只是因为它真实反映了他所属世界、所属时代的细节,生活的碎片,让这本书成为了一本不朽的传奇。我突然觉得,世界上的事都无关乎大事小事,每一件记忆的碎片都有其意义。
这让我觉得这些我记录下来的碎碎念突然有了某种分享的意义。这让我倍增了使命感,坚定了我继续记录这些无谓的小事的决心。
还有一件事需要谨记,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你认识的人你是这样想的,这样毫无意义,且会打击信心。只是默默的记录,默默的想,然后偶尔的发在不署名的博客里,也许会有某个陌生的过客看过,并因着文字流淌出来的真诚而感动。
这样的记录生活足以。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