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乐趣的文章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工作的乐趣
  对于人到中年的我们,其实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也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
  人到中年的我们,也许孩子已经长大,生活负担已经减轻,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也许不再需要我们养家糊口,但我们还应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不要被社会所淘汰,努力跟上时代的脚步,享受工作带给我们那种成就感,那种不一样的乐趣!
  也许大家会说,工作是辛苦的,工作是枯燥的,是的,我也承认工作没有喝酒、跳舞、修长城那么清闲、那么潇洒,但我们工作的时候内心是充实的,当我们工作中取得一小点成绩,哪怕是一组数据,哪怕是一份报表,哪怕是一条合理化建议,哪怕……。,都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都会为自己感到自豪、感到骄傲。我们付出了劳动的辛苦,但我们收获了劳动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乐趣,这种乐趣无法取代。
  人到中年的我们能够跟年轻人享受同等的工作机会,我们应该感到荣幸,证明我们还没有老,我们还没有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对社会还有利用的价值,我们应该好好的珍惜我们工作的机会,努力的工作,用我们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认可和肯定。
  我们不但要会生活,更要会工作,我们把被动工作变成积极主动工作,不要把工作当成苦行憎,要从工作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我们每一个人有份属于自己的工作,就有了一个合适的社会位置,你的人生价值就有了一定体现。你拥有一份能够养活自己的那份工作收入,你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独立、不依附任何人的人,你才能真正的谈到自尊、自强,自信的笑容才能时刻挂在你的脸上。
  工作的女人内心世界是充实的,是积极乐观向上的,她们不会空虚的传播那些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她们远离是非,她们的谈资,永远是积极健康的,她们工作之余,喜欢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越来越有品位、越来越有修养、越来越优秀!
  我喜欢工作,我热爱我的工作,我每天早上迎着朝阳,骑车我的单车快乐去赶赴我的工作场所,每天晚上披着晚霞、带着微笑,一路小曲赶回家,周而复始,其乐无穷!
  
  篇二:行走的乐趣
  或许应该感谢限行,我只是说,对于我而言。
  在短暂的一日里,用近乎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独自行走在路上,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也许只是在那几次境外自助旅行中有过这样的体验。仔细回想起来,来到北京后的前十年,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是在同一所学校,即使是步行,每日也不足以超过十分钟。而后来,虽然是终于搬离了学校,住到学校以外六七公里的地方,但那时候,我却已早已开始了自己的驾车生涯,所以,更是与独自步行无缘了。
  记得我太太曾经跟我的一个学生说过,“你们王老师,哪怕是去马路对面的商店买一个小物件,也是要开车去的。”没错,那便是我。而另外两件小事也更加证实了我这种生活方式的存在。曾有一次,我从同事那里借来一辆自行车,只是在校园里短暂地骑行了一段时间,便又有另外的一个学生,在第二天见到我的时候,很兴奋地对我说,“王老师,原来你也会骑自行车啊!”,还好,她倒是没有说原来我也会走路之类的话。其实也不怪她,因为我想,在她的印象中,我似乎只有两种样子,一种是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另一种则是坐在车里的方向盘前。
  又有一日,在校园里见到一位同事,问起我住哪里的时候,我说我住在时雨园,她不禁惊讶了起来,“是吗,我也住时雨园,为什么我从未在时雨园见过你呢?”对于她的回答,我也知道是为何。其实,和我一同住在时雨园却从未见过我的人,应该不是她一个,因为,当我从家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会直接乘坐电梯进入地下的车库,然后去开车离去。而我回到时雨园的时候,同样也是直接将车开到地下车库,再从地下车库乘电梯回到家中。一个几乎从来没有在时雨园地面上出现过的人,又如何要求别人在地面上见到过我呢。
  所幸的是,终于我有了能够独自行走的机会。奥运期间以及奥运后的限行,给了我一个充足的理由,去体会独自步行的乐趣。很多朋友告诫我,应该有一定的运动量,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素质只会是越来越差。对于这一点,果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地体会到了,于是,我便选择在限行的那天,独自步行去学校。尽管每周只有一天,但也总比没有要好了许多。
  两个月以来的独自行走,的确是给了我很多新的感受。每当限行的那一天,我会早早地起床,一定要着以休闲的服饰,带上那个我平日里几乎只是用来当作移动硬盘的IPOD以及那个曾经为它所配备却绝少使用的收音机插件,走出家门,出现在时雨园的地面上,开始我的步行旅程。其实,从那一刻起,我便是希望时雨园里有人能够看见我,以证实我的存在。而于我,在我迈开在地面上行走的第一步的时候,便是觉得自己又有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原来,独自行走在路上,真的给了自己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段不算长的旅程里,感觉我只属于我自己,不必去想工作上的事情和家庭的琐事,也不必去回忆过去或者是规划未来,与你在路上擦肩而过的每一个人,你都没有必要想着要去和他打招呼,更没有必要去认识他。此时刻的我,只属于我自己。我也会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男孩那样,带着耳机,边听着音乐边从别人身边走过,居然还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行为艺术的意味。其实,对于耳机中的东西,不管是音乐,还是新闻,甚至是英语,都不必去认真地听,因为,它也只是一个存在,一个你需要存在所以它才存在的东西。这时候的我,原来只是想独自体验行走在路上的感觉,一个可以除了走路什么都不用去干,不用去想的状态,这种状态,好像是在办公室和家中,尽管经常也是一个人独处,却不能体会到的。
  其实,独自行走在路上,还给了我一个融于这个世界的机会。还是在这段不算长的旅程里,如果我愿意,我也可以去不经意地观察与我擦肩而过的那些人。在那个要去上班或者上学的早上,或者是那个要回到自己家中的傍晚,那些人与我一样行进在路上,他、她甚至还有他或者她带着的它,尽管互相并不相识,但的的确确同处在一个时间和空间里,这时候,我又有可能深深地感悟到,原来,我真的也是这个人群中的一员,是这个世界中的一员。这个世界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人一起与我存在,而我以前,似乎感觉我的世界只是包括了办公室、家以及经常有联系的那几个朋友而已。
  当然,独自行走在路上,还有很多感动。无论是早晨还是傍晚,我真的就是那样沐浴在阳光之中,沉浸在虽不算是洁净但却也真实的空气之中,为我的世界突然变得如此之大而感动。
  当我走过昆玉河畔,或者是在长春桥上短暂驻足,远眺一下桥下那柔美静谧的昆玉河时,居然还能感受到童年和少年时光,在家乡河道纵横的小城里行走的感觉;而最为感动的是,当我感受这昆玉河的景色时,不经意地发现,在我的身旁,也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驻足在桥上,也同我一般在远眺着这桥下的风景,这些人里,既有似乎早已来到这里,一人手执一个啤酒瓶子桥上交谈的两个朋友,也有途径这里的情侣和普通的路人。甚至,那个一直在我前面走,在我看来有点像不成熟的小混混,也会在近乎跳跃式前进的过程中,突然驻足在长春桥的中央,远眺一下这昆玉河的美。原来,大家都是喜欢这昆玉河的美的,这不仅又使得我小感动的一下,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独自行走在路上,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在一个与别人共同生活的世界里,去找寻那种惬意和那种莫名其妙的感动,竟然猛地体味到,原来,我还可以如此地生活。看来,偶尔换一换生活的方式,换一种思考的模式,也是能够带来很多新的感受和乐趣。行走于我而言,即可如此,更何况其他呢。终究是每一种生活,自然都有它的利弊,但如果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体会它,或许,收获更多的仍然是一种惬意和感动。
  对了,我说了这么多,你呢?
  
  篇三:田野间的乐趣
  很多年前、我还是一个小孩,小孩是纯洁与天真的。但我也是一个有着梦想的小孩,虽然幼稚但也影响着我之后的一身。生活在我们家庭、有奶奶的细心照顾爷爷的慈爱,父母远方的寄托。其实幸福是无时不刻的存在希望之中。
  走过一段段岁月,如今我成年了,有了自己的家庭也已为人夫将为人父,想起很多年前的点点滴滴,有苦但更多的是那份乐趣。因为人生没有从头,记忆永远都是美好的一面。
  岁月磨砺我的棱角,已有的犀利不复存在,当时钟警醒我们的时候、也许我们还在徘徊,所以每每回忆,除了忧伤也有很多的乐趣。
  看着我俩岁不到的小侄女,灿烂的笑容,幼稚的语速,优雅的举动,纯洁的双眸。我明白我们开始了自己的责任旅途。这样的时间也曾今属于过我们,但历史轮回我们已经开始扮演着另外的一个角色。责任与之俱来,所以勇往直前。
  之所以来到这里、我想留下自己一些东西,人是虚伪的,因为内心、好多东西我也无法做到,面对世俗我只能说自己内心不够强大,掩饰着很多的过去,迎接着未来的洗礼;很多时候其实不是我想要的,我坚强的面对着许多、但很多的时候我却无法改变现有的状况。是我的错还是生活给予我的错,没有人能给我答案、唯独只有自己去改变。
  今天雨很大、朋友让我帮他写一封情书,很久为的笔调。还记得很多年前帮别人写,很多前写给娟、那样的场景似乎还在昨天,也许这就是人生。人生也许不需要书写,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内心。
  外面雨停了、看绿叶随风而动、想起了自己的梦,飘摇的梦想到底有多远,世界的尽头在哪里。也许我这一生都无法参透,但我总是坚持着自己的内心、也许这有错,但错在哪里我还是无法得知。
  很多年前、希望给到我一个平台来施展自己的一切,后来我希望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让自己平静写下自己的人生,陈年的《归去来》也许就是在平静中写下的,但我始终相信他的内心是不平静的,因为我们浮动,所以才有精彩与美丽。可惜我还没有那样的境界,也许是路还不够长或许是文风不够。但想起自己的路、也曾曲折坎坷为何不是人生的写照呢?
  2012也许真会世界末日、也许就是吧!但是我对生活还是需要充满信心,这也是积极的态度。
  也许这个平台对于我来说应该是平静的吧!没有认识的人、只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意识,发挥自己的思绪,想象着已有的空间、我的未来也从这里开始吧!
  思绪到我的爷爷奶奶、去世多年了的他们、每每想起无限愧疚,答应了的承诺、只是我心中的伤疤、永远都无法释怀,我终究还是体会我欲孝而亲不待的感觉,人生中也许这就是最大的遗憾。痛苦的曾经是否能由现状去改变、但这道疤是永远留下的,无法改变与释怀。
  想起了田间的美好、雨是那么的美,泥土的芬芳飘逸着我们的整个神经,向往的绿,儿时的笑声四处荡漾。无拘无束的遐想,满山的追逐、太多的乐趣。时而欢乐时而哭泣那只是个小时的游戏。纯真幼稚向往的年代。
  人总是这样错过了、就开始怀念,其实这是无法改变的,错过的东西太多怀念的东西也很多,不管是否错过我们都会有怀念、这也许就是生活吧!
  曲折轮回,北上南下很多时候是疲惫的,所以要懂得释怀,活着很多时候也需要停一停。
  决定以后写下自己的脚印。只是一个小小的人物做了对自己的一个小小的事情!也许这才是梦想的开始。
  
  篇四:独处的乐趣
  草木一秋,平淡无奇。人活一世则大约总要寻些乐趣,养成某些癖好。譬如,或栽花遛鸟,或酌酒饮茶,或把玩搓麻等。也怪,不知是年岁的增长,还是心态的变化,近来,我的癖好之一却是喜欢独自待在家中自娱自乐。
  放在现世的环境下,我的休闲方式似乎有些另类。在别人看来,游离于市井生活之外,貌似逃避现实。但我想,眼下,多少人把休闲时间都用来吃喝玩乐,可到头来常常听到的还是那个字—累。(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同常人一样,我也感到很累。想自己已年近半百,每天被工作和生活的重负压着,如陀螺般旋转与单位和家庭之间,浮躁的生活氛围和废话连篇的虚假恭维搞得人身心疲惫。所以,为了不被更多的生活或欲望所迷惑,索性关起门来,在那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中充分享用“我的地盘我作主”的自由和快意。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我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生活,外面的红尘喧嚣都与我无关。
  周日的上午,打开音响后,独自仰坐在沙发上喝茶,慵懒的阳光透过窗纱照射进来,客厅显得朦胧而幽静。茶碗中,油脂在泛着淡粉的奶茶上铺开,渐渐的露出鹅黄的颜色,丝丝缕缕的醇香从碗口悠然升腾。用故乡的语言和曲调咏唱出来的妙音如洗尘脱俗般澄澈。尽管这是冬季,没有鸟虫的歌舞和树影的婆娑,但有音乐的陪伴,每个休闲时光都能引起我理性的眩晕和情感的痴狂,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滋养。心情烦躁的时候,我总喜欢拿起那些收藏多年的书籍。看着那些书,世界仿佛就静了下来,日子也变得明亮。身边氤氲着安详和谐的气氛,臆想中的那份自得总会在那些神经紧张纷扰烦乱的日子里,让我体验到一种极致的静笃虚无,蜗居的闲暇时光也会因读书而充满着心灵的快乐。
  生活在喧嚣的世界里,常常会让人涌出许多烦恼甚至痛苦,庸常的人生,由烦恼和痛苦组成的琐碎日子,总要多于快乐和幸福。生活条件愈来愈优越,但人心却未见得与之成正比。所以,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而轻松,我更愿待在家里,手捧一本好书,从中获得内省和感悟。同时,将自己的感悟敲击成文字与朋友们一起分享。这样,我就会生活得充实而有趣。
  其实,无论何种方式的乐趣,最终的目的是修身养性。通宵达旦的聚众狂欢固然振奋,但已不是我这个年龄段的休闲方式。岁月磨去了我的精力,所剩下来的只有望洋兴叹。能让我感到愉悦的只有蜗居家中,享受着心如止水的惬意。过去都是来去匆匆,从没有如此的清静过。而今,为了那点有限的休闲时间不至于在无奈中浪费掉,便在属于自己的这个小天地间,或俯闻墨香,或仰观云舒,在行、走、坐、卧与衣、食、住、行间用诗情画意去装点生活,与锅、碗、瓢、盆交流,与大自然对白,远离世俗尘嚣,忙里偷闲的品味人生的艺术。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篇五:生活乐趣
  我居住在一处挺僻静的职工家属院里,这些年来,过着比较优哉游哉的小日子。虽说工资不高,一年四季穿着廉价的衣服,天天吃着粗茶淡饭,但闲着没事的时候,想想那些边远山区贫困人家的种种艰难生活,也就挺知足了。况且,隔三差五的,我毕竟也还能吃上几片五花猪肉,喝上几杯粗糙的清茶,抿上几口二锅头老酒解解馋。
  我的工作平时挺自由,尤其是那一段日子,就更轻松了,几乎什么工作都没有,单位里就像放了年休假似的,谁也看不见一把手了,可几乎人人都知道欺上瞒下,吃喝嫖赌的一把手一天到晚在钻营着一些什么鸟事情。
  那年,我们这个县级城市的人大、政协会议召开之后,单位里的几个班子成员,尤其是想干一把手的那几个人物,那段日子,为了他们自己的政治前途和经济利益,个个各怀鬼胎,整天勾心斗角,就像是热锅台上的黑蚂蚁,急得团团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忙活得满头大汗,累弯了本来就不直溜的腰。
  我这个不思进取,不知时务,不懂好歹的臭家伙,整天傻呼呼地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报纸、读闲书。有的时候闲地实在是寂寥了,就坐在沙发上闭着双眼,想象着苏东坡当年在书房里打坐,默读佛经的那种聚精会神的样子养心性。
  那天上午,我站在办公室窗户跟前,默默看着玻璃窗户外面那漫天飞舞的大雪,就在我看得百无聊赖的时候,猛不丁看到院子里那棵孤零零的腊梅树,双眼一亮,嘴里不由自主地就嘟囔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紧接着就莫名其妙,抑扬顿挫地吟咏起毛泽东的咏梅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我望着院子里那颗已经有上百年树龄的腊梅树,那棵老树上怒放着满树的小黄花,朦朦胧胧的,别有一番意境。琢磨着,假如在办公室,在家里的小院子、凉台、客厅摆上几盆凌霜傲雪的腊梅盆景和一些千姿百态的花卉,三天两头浇浇水、施施肥、除除草、灭灭虫子,修剪修剪残枝枯叶,天天把花卉和盆景当成释放焦虑情绪的灵丹妙药,那该多么有情趣啊。
  既然养花卉、制作盆景这么好玩,这么美妙,那我下半辈子就养养花,鼓捣鼓捣盆景玩吧。可花卉、盆景对我来说是一门挺陌生的园艺技术,这可怎么办呢?
  有啦!养花卉,制作盆景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一旦做起来肯定比当个公正廉洁的官吏容易多了。在科学发达如此鼎盛的今天,就是没有明师亲自指导园艺方面的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经验,间接的大师也到处都有。这不,办公室里的这台电脑不就是一个最好的、最实用的导师吗。
  我专心致志的从电脑网络里学习怎样侍养花,怎样制作盆景的那段日子里,心灵安宁了,生活充实了,胃病也莫名其妙地好了。
  看惯了人生百态的我,在侍养花卉和制作盆景的过程当中,从心里感觉到有一番美妙的滋味在其中。同时,我也感悟到了,不是现实生活无味,而是我原来缺少一双发现生活乐趣的眼睛。
  有天上午,我坐在电脑前欣赏一幅腊梅盆景图片,心里突然萌发一个想法。整天待在办公室里闲着也是闲着,何必不从无奇不有的网络世界摘编出一些文字资料来修改修改,再费些心思汇编一本小册子呢?如果摘编、修改出来的小册子能够对一些喜欢养花、喜欢制作盆景的亲朋好友有所帮助的话,那我不就是做了一件好事吗!再说了,在侍养花卉,制作盆景和编撰书籍的日子里,不就已经在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吗!况且,用心观察、体会花草树木的生长,在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分享给别人,那不就是一种享受吗!大家同乐不就是人生的真谛吗!
  于是,一篇接着一篇有关盆景艺术知识的文字陆陆续续地和读者们见了面。随后,几经折腾,这本穿着五颜六色旧衣服的《盆景艺术汇编》也就在2009年的春天诞生了。
  
  篇六:捕鱼的乐趣
  总是忘不了在家乡的花桥河里捕鱼的快乐呢。花桥河不是很大,到枯水季节,河里撒坝上的水仅有一脚背深,过河从撒坝上走不需多挽裤脚,也不会打湿裤腿。河里鱼虾可谓丰富,有土鱼、洋鱼、沙泥鳅、岩爬子、鲩鱼筒子、鳎花斑等等,有鳞的,无鳞的,好多好多品种,别看河不大,但鱼可大着,肥着呢,最大的洋鱼有一、两斤重。
  花桥河里鱼属冷水鱼,特别好吃,肉质鲜嫩,香味特浓。在厨房里弄鱼,满屋三间都能有那种特殊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弄鱼时冒出的香味就连那些过路的人都会馋出口水来,滴起多长。那沙泥鳅有三、四寸长,指头粗,嘴巴特小,嘴巴两边留有一对儿小胡须,只有一根独刺,一条独肠子,尾巴是红色的,无鳞,滑滑的,没经验的人用手是很难抓住的,样子特别好看,肉质特嫩。特别是那种叫鲩鱼筒子的鱼,弄时只要放在锅里,连油就不晓放得,弄点温火慢慢煎,最后煎得油直流,放在嘴里,嚼一嚼,酥酥的,香香的。
  花桥河由三条小溪沟组成,其中有两条小溪是从山洞里出来的水,冬暖夏凉,水质好,无污染,属纯天然的绿色产品。
  记得那一年我回家过年,腊月二十八那天清早,外面还绞着凌,天气很冷,一出门鼻子里面出的气就象弄饭时灶里冒出的烟,浓浓的,一股一股的直往外串。儿时的伙伴家泽、方焕还有我哥,都提议下河炸鱼去,搞些鱼回来过年,改善一下生活,再者我也很少回家,他们想弄些鱼让我尝尝鲜,享受一些家乡的味道。
  我们一共装了10炮,装炮时就用那些拳头般大小的墨水瓶子,里面装些炸药,再放进雷管,留有一寸多长的导火索。我们找到了一个深水潭,第一炮丢下去,只炸起来两、三条寸把长的小土鱼。我们又沿着小河走了十多里路,到长阳与秭归交界的季家河,一炮丢下去,这回还不错,炸起来上十条一札多长的鱼,足有斤把多。
  眼看快晌午了,炮也炸的差不多了,总共也就两斤多鱼。这时方焕走到了一个湾潭,说是潭,其实水深也不过两尺,只见方焕大声向我们喊道,叫我们快来,他用手指比划着说,他从湾潭水里一个柳树蔸子上看到有很多很大的刮(鱼吃食物时留下的嘴印),只见他麻利地点好炮,顺手一丢,只听轰地一声巨响,水柱有一、二十米高,向天空冲去,抬头向上一望,只见白花花的鱼和着快速下落的河水撒在河上面,翻着肚皮的鱼,肥砣砣的,如缭叶一般,漂在水上。我们几个人马上用网子网,用手抓,河里水冰冷刺骨,家泽和方焕立马跳到水里捡鱼,我也试着下水去,但一下去就被刺骨的凉水冻得直哆嗦。经过近一个小时,终于结束战斗,我们用黄军包捡了满满两大包,回家倒在脸盆,足足有两满盆,用秤一称,最大的鱼也有七、八两重呢。
  那是70年代末期的事儿了,现在都严禁炸鱼,环境比那时要好得多。一晃好多年过去,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弄鱼了,但那次弄鱼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家乡不但鱼儿肥好,而人情更亲。
  
  篇七:赏花的乐趣
  种花已成为城里人们生活的一种休闲方式。在不少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自己心爱的花花草草,有的种在阳台上,有的种在窗户边,有的种在庭院里,途径不同,种类不一,形成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不过我以为,如果种花却不懂得赏花,恐怕也就少了种花应有的乐趣。
  我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满了树木花草,可谓四季常青,月月花香。元月下旬,是春天到来的时节,迎春便“群星灿烂”般地开放了,接着是茶梅开了,再接着是茶花开了,娇艳妩媚,惹人喜爱。三月紫荆缀满枝头,四月月季竞相开放。到五月便进入群花盛放的高峰期,石榴、凌霄、木槿、紫薇等相继开放,直到十月才会收起它们的笑脸。特别是十月,两棵桂花的开放,给整个院子带来阵阵清香,让人心清神怡。到了十一月,植物有的开始冬眠,但这时兰天竹的叶子红了、果实熟了,又让院子添上了几分难得的色彩。直到寒冬腊月,漫天飘雪,还有红梅送来缕缕幽香。
  清晨,自然是赏花的最佳时间。这不单是树木花草晨露未干,在晨曦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往往能看到平时难以看到的灿烂,而且有些植物的花朵是朝开暮落的,只有在清晨才能看它的最佳状态,领略他的真正风姿。不过,我倒更喜欢在雨后赏花。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过后,院子里的树木花草都被洗涤去了往日的尘沙,变得尤为清爽鲜艳。尽管雨滴也会打落不少的花朵、花蕾,但这些都是残花衰蕾,那些真正饱含生机的蕾儿、开得正旺的花儿却能与绿叶依旧相伴。恰是这时,不管是红的、黄的、白的、紫的,还是绿的,都能看出一种勃勃生机,令人陶醉。因此,每逢雨后,只要有闲暇时间,我便要到院子里去赏花,满目的绚丽多彩,加上雨后的清新空气,确实是一种别有的享受。
  不过,要真正找到赏花的这份乐趣,我以为还得有点闲情逸致,能静心去欣赏。赏花与赏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朱自清在梅雨潭“赏绿”、郁达夫于故都“赏秋”、余秋雨到都江堰“赏水”,我想,如果没有一种宁静淡定的心境、没有展翅能翔的想象,无疑难有那种奇妙的感受,更不可能写下那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赏花亦如此。倘若你能去其浮躁,用心品赏,也许就能从一株石榴品出一种火红年代的激情,从一支桅子品出一种洁白无瑕的纯净,从一簇紫薇品出一种经久不衰的兴盛,从一根凌霄品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从一棵木槿品出一种默默奉献的勤勉,从一朵茶花品出一种富丽堂皇的华贵……。这时你也就随之进入一种意境。我是喜欢这样去赏花,往往都有难得的愉悦。
  记得契珂夫是这样说过:“人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我想,赏花的乐趣无疑亦如此。它既是自己内心湛然的产物,又是自己劳动付出的结果。通过劳动创造供以乐趣的对象,又在劳动中丰富乐趣的内容。虽然有时汗流浃背,但却又非常惬意。也许正是如此,种花才成为一种城里人喜爱的休闲方式。我的不少闲暇时间,都是在院子里培培土、剪剪枝、施施肥、浇浇水,充当着园丁的角色。正是这种劳动,让树木花草更加枝繁叶茂,花开不败,也正是这种劳动,使自己的这份乐趣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经久不衰。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