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炊烟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梦中的炊烟
城里已无法看到炊烟了
记忆中的炊烟在山里
——题记
对于炊烟,我想从农村中走出的人对它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马德如此,潘军、刘亮程也是如此。
在家的时候,到了做饭的时候,看村中许许多多的烟囱会冒出粗细不均的炊烟。看着那些炊烟,我就很快乐。那时侯看着炊烟从烟囱出来,直直的一下子就被风吹歪了,再后来那些炊烟就被无情的吹散了。乡村就睡在这炊烟里,日子就醒在了这炊烟里。
那时侯的自己丝毫不知道自己会在多少年后会和这烟一样被吹散,离开自己的根,一个人远离熟悉的家到外地。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马德的《走散的炊烟》,始明白像这样离家思念炊烟的人不止我一个。因为此,我很喜欢他的这篇文章。以至在看到那篇文章几年后的今天还能清楚的记得那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来的内容。那篇文章的稿子终于在一次搬东西中弄丢一了,始终没有找回来。这几年也在刻意关注这篇文章,终于,没能再能看到。就像我坐在门前看袅袅炊烟的岁月无法再找回来一样。它们都是在时间长河中沉入沙底了,永远地沉在了沙底,想捞也捞不回来。
走自己的路,却在别人的土地上;说自己的话,包围在陌生的方言中。从离家那一刻起我就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心酸。潘军说到城里已无法看到炊烟了,记忆中的炊烟在山里。他所谓的山里就是他外婆的村庄。那个离我家不是很远的。在异地看到他的《拥有炊烟的天空》,又深深地勾起了对那徐徐升起的炊烟的怀念,生活在别人的城市中的我,时时感受着孤独,那份没有炊烟的孤独。这里的烟囱比家乡的高的多,但是这里的炊烟却不是家乡的那种熟悉的炊烟了。我常常不敢抬头看那不是很蓝的天空,怕看到从那高大烟囱里冒出的股股浓烟。
那个因《一个人的村庄》而声名雀起的作家刘亮城也写过一篇关于炊烟的文章,可惜里面的内容记不确切了。那个独行在村庄中的智者用智慧感悟着炊烟,思考着炊烟的意义。
我一直都希望迷失在异地的人辩出随风飘去的自己家中的一丝一缕的炊烟。这样便能循着它一步一步地回家。即使离家时是个孩子,回家已是老人,这仍是令人高兴。落叶能够归根,是很好的结局了。虽然这个结局有点伤感。但是,即使是伤感的结局我们这些漂泊的人也不能拥有,因为有了风的存在。我们循着炊烟走着,希望能够回到已忘记路的家。但是风吹过落叶,也改变了炊烟的方向,于是,迷失的人循着炊烟越走越远,却不知炊烟方向已变。我们依旧循着炊烟,心中充满着期待。
我一直深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白天我想着炊烟,故乡的炊烟,家里的炊烟。希望这样夜里能够梦见我那久违的炊烟。
终于在一个夜里我如愿以偿了。那夜我见到了从矮矮烟囱里冒出的冉冉上升的炊烟,我知道那天夜里我笑了。眼睛里含一着晶莹的液体。
我很想告诉潘军的是:记忆中的炊烟不仅在山里,因为这里有很多山却没有我那熟悉的炊烟;记忆中的炊烟还在梦中,因为在梦中我见到了我熟悉的炊烟。
篇二:梦中的炊烟
梦中,我又回到了童年。
梦中,我又回到了那个被碧水环绕绿荫掩遮的故乡。
梦中,我又见到了从庄户人家烟囱里飘然升腾起来的袅袅炊烟。
炊烟袅袅,是人间的烟火,原始而古朴;袅袅炊烟,是人间的灵魂,自然而神圣。
炊烟袅袅,因为人类而诞生;袅袅炊烟,有了炊烟的人间才有了生机和灵气。
袅袅炊烟,人间因有了炊烟才显得美丽多姿,在乡村生活过的人,谁能离得开那氤氲升起的炊烟呢?离开了乡村的人,谁不怀念那袅袅升腾的炊烟啊?
炊烟袅袅,无言的诉说着庄户人家的喜乐哀愁,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和憧憬。因为它是人间的未来和希望,是人们对幸福生活记忆和向往,更是乡村一道优美而靓丽的风景。每天清晨,淡淡袅袅的炊烟似一片彩云朵悠悠飘动,随风飘逝,远去无踪,它是在唤醒沉睡的村庄和劳作的人们,用最古老的方式在祝福着勤劳的人们,也许这就是村落炊烟最原始的状态吧。傍晚,低矮的房舍是炊烟的依靠,村子上空的缕缕炊烟,团团束束,片片段段,美轮美奂浓淡相宜,形态各异交错相融,宛如一条绸带随风起伏。微风吹来,炊烟顺着风的方向瞬间消失在树林里、消失在整个村庄里,远离了繁华,似柔美曼妙的仙女在空中长风起舞,像艳丽多彩的锦缎在空中升腾迷幻,寥廓的天空成了它最终的归宿。(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炊烟袅袅,像飘忽散淡的烟霞,清浓淡染;像飞流直下的瀑布,如烟似雾;又像婀娜多姿的少女,似梦含情。绿树林间成了炊烟的衣衫,小河流水延伸了炊烟的思念,氤氲着整个村庄,炊烟、村庄、田野、小河、绿树、彩云构成了一幅美丽清纯诗意盎然的画面,勾勒出一幅古朴宁静、平淡安然的乡村风景画。所以我说,炊烟是画家们永远描绘不完的风景啊。
炊烟袅袅,赋予了我的生命。在我的记忆中,它是家的代名词,是对家的向往,是无言的亲情与温暖,是童年美好时光的印痕。记得儿时,村庄被炊烟萦绕着,因为有了炊烟,村子便有了生机和灵气,炊烟如丹青妙手的随意泼墨,萦绕在村子的上空随心所欲地飘荡着,在树林里丝丝缕缕的游离着。在外边玩累了或是每当放学回家,只要远远地望见家里升起的炊烟,就仿佛看到了热气腾腾清香四溢的饭菜,因为我知道,这是慈母的等待,是慈母的牵挂,是慈母在召唤我回家。此刻,心中总是那么自然亲切、宁静而踏实,自然不自然的便加快了回家的步伐,因为慈母正站在院门口等我回家吃饭。所以我说:炊烟是一种温暖,是一种温馨和快乐,更是一种幸福。
炊烟袅袅,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家园和难以割舍的情愫。我长大了,到外面读书,每次回家,只要看到村中飘悠的炊烟,闻到空气里散发着的饭菜的香味,心中顿时便会感觉到在别处没有过的温馨。后来我又远离家乡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但故乡那轻盈飘渺淡淡妖娆的炊烟一直飘荡在我记忆的天空,缠绕在我思乡的心头,它是我心中一幅永不退色、永不消逝、永恒不变绚丽多彩的画卷,永远的定格在我的心中,伴随我奔波在海角天涯,牵引着我思乡的脚步。无论在天南地北,无论是身居庙堂还是泛游于江湖;不管誉满天下腰缠万贯还是遇到挫折坎坷,只要想起家乡的缕缕炊烟,便会让自己忘却一切烦恼不快和惆怅失落,马上会沉浸在那种独特温暖和幸福之中,那颗满是沧桑飘泊不定的心绪也会立即归于平静和淡然,所有流浪他乡的酸苦甘辛都在这淡淡炊烟中飘散。袅袅炊烟,是我吹不散的故乡情,是慈母手中放飞的爱,是凝聚着亲人无限期盼的牵挂,它曾唤起多少游子的思乡之情,曾令多少归来的游子望着它潸然泪下。
炊烟袅袅,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是一段如歌的岁月。欣赏它,可以感念生命的质朴与纯真;细读它,可以滋生许多的人生况味。在炊烟袅袅的乡村风情里,尽可袒露自己的胸怀,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这颗曾经烦躁的心,伴着淡淡的炊烟,在坐看云卷云舒、追风逐月中得到净化和升华,在时间的沉淀中,那缕漫溢乡间的轻袅炊烟,让自己在感动中寻回久违了的安宁与恬静。
炊烟袅袅,是诗人们永远抒发不尽的情怀。我不知道千古名篇“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和“长烟落日孤城闭”是不是诗人是因为看到了炊烟才有感而发,但每当听到有人唱起“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这首歌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温柔,总是让我回想起故乡的炊烟,那是自己心中最温暖的记忆,是我久远的梦。
而今,我远离故乡居于都市,感触到过多的情感波动。远离炊烟的清淡却铺排了过多的奢侈与喧哗,远离了童真的幻想却消费了过多的物质与情绪,却再也闻不到充斥着柴草气息的炊烟的味道了,再不会有那召唤人们归家的袅袅炊烟。但炊烟总是能我因厌倦都市浮华而产生孤寂时悄然袭入我的心间,飘入我的心空,走进我的梦里,给我充实与欢欣。渐渐的我感悟到了:人生除了韵致与兴奋,还有寂寞与淡泊。城市里沸腾的烟火与喧嚣的车鸣怎能比得上村庄里那般沉静炊烟呢?都市的浮华怎能与村庄的那般静美宁馨的炊烟媲美呢?
炊烟袅袅,总能勾起我美好的回忆,总能让我从心底萌生出许多葱茏的诗篇,总能让我升腾起一种回归的超越。
袅袅炊烟,你永远留在了我的梦里……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