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抒情散文 >

关于憔悴的文章

2019-04-09 22:04 来源:散文网

  
  篇一:雪瓣下,人憔悴
  芸芸众生,每天要上演多少相依相别;有人,已麻木,有人却心心念念。纳兰容若,这个才气飞舞的男子,在几百年前的如水江南,轻唱着那些愁绪。
  尽管不喜欢他颇显华丽的强调,尽管不喜欢他一阕独一句绽放光彩,尽管有那么多尽管,我还是不得不承认,就算他诸多不足,他还是值得人们,去爱。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只读这几句,难免想起他所用的故典——彼时,李清照与赵明诚还享受着那宁静的快乐。但这看似寻常的生活一景,却在痛失亡妻的容若心中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当时只道是寻常”,温馨如同美酒,豪饮过后,才恐惧失去,到最后一杯饮完之时,就只能如此,怀念了。当时看似平静无别的生活,在那个灵魂走了以后,一幕一幕全部在脑海里不听话地放映。泪湿青衫,自古视为男子懦弱,殊不知,这其中隐藏多少悔。既不是躲藏,也并非逃避,而是直视现实时说也说不尽的无奈。这滴滴青衫泪,乃是他对亡妻卢氏的深厚爱意。
  写到这,不由得又想起纳兰的一生,他在正当年时仙逝,却用他那仅有的三十一岁年华,为我们书写下多少熠熠生辉的词曲。我想,也许在别人眼里,皇帝的侍郎臣并不应该有如此多忧愁,可他月光下的寂寂,又有多少人体会得到?除了三五知己,他的心,也许早就被自己的多情,磨得满是创伤,无法愈合。然而,知己又如何?我想,只有如高山流水的知音,才能将容若的的伤痛一层层剥离,显示他少有的真实的快乐。可人,毕竟是个独立体,纳兰怀揣一颗敏感的心在红尘间寻觅,得到的,也许只有一次次的哀声,叹气。
  或者,我们又该庆幸,若不是容若如此敏感,他的笔下,那些方块字也不会那么动人。“人生若只如初见”是为众人传诵。是的,如果我们都在第一次相见时就灭了念头,往后,便不会如此痛苦万分,独留一个充满诗意的初遇,岂不美哉?然而,世间没有那么多如果,即便想挽回,因为不是初见,就已经晚了,再及时,都晚了。
  我们这些后人,只能看他,孤独地在词篇里,舞那秾丽的凄清,翩翩,却灼人。
  ——上为读《当时只道是寻常》之感触,糅合了很多此书作者安意如的观点
  
  篇二:秋天不憔悴
  白云东一团,西一簇,散落在湛蓝天幕,像极水中的鱼,倏忽不见,但难以捕捉,独扰深水静流。
  风从旁叹息走过,遗失落红无数。我等待又流连,如今黄叶遍地,却无法阻挡时间的轮渡。天,那么高,那么蓝,蓝到沉溺;云,何其白,何其炫,炫除记忆。
  高空有鸟飞过,丝毫不留痕迹,云朵藏起苔藓的绿,悄然沉入湖底。
  静默的河流,挟裹着来年春潮,穿过沉寂的沙砾,随驿动的心,往远处奔去。树影绰绰天接水,秋色连波,波映飞雪羡煞人。
  日子盛满了忙碌,任岁月凋落红颜,皓首凝眸,白云生处可是吾乡?(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秋雨落,西风凉,多少文人骚客,尽诉离愁哀伤。夜去明来,时代像花开花落,唐诗宋词的婉约豪放,唯千古月光黯然丈量。年少不识愁滋味,只道相思苦,不解黄花瘦。
  而今始悟,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除了奢华的爱情,还有欲说还休的人生俗世,更有草生一秋,万物荣枯的沧桑轮回。
  秋既萧瑟,草木成霜;秋亦倜傥,明丽飒爽。让心静静的守望,风轻云淡剔透成汪洋。与青山秀水沉淀出涓涓细流,拂去喧嚣浮华,回归天高水远的澄净,寻觅田园的清欢幽香。
  都说一分秋,一分憔悴。人生的秋天,并非憔悴,而是闲淡如兰,从容大气的自我沉醉。
  
  篇三:憔悴花遮憔悴人
  泡上一壶碧螺春,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梧桐细雨,和着茶叶的清香,带走我的思绪,我不禁想起了她们……
  青灯照新愁
  十六岁,清照走进赵家大门,开始了众人羡慕的婚姻生活,她和丈夫研赏金石,日子好惬意。她是那个“沉醉不知归路”而“惊起一滩鸥鹭”的快乐的她;她是那个“淡荡春光寒食天”荡起被黄昏疏雨淋湿秋千的自得的她;她还是那个“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迷恋于暮秋湖水光山色的她……
  然而,自从明诚负笈远游后,生活渐渐的改变了。她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凭栏眺望,凝眸处,又添一段新愁。
  生活却不愿放过她,江山易主,战乱缤纷,国破家亡……一切的一切,重重地压在了她比黄花还瘦的身躯上!“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她甚是怀念京,洛旧事,但却无可奈何,她轻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月葬花魂
  十几岁时,黛玉不舍地同父亲告了别孑然一身的上了京都,进了贾府,开始了她众人难明辛酸的寄人篱下的生活。
  她和宝玉几乎一见钟情,然而面对着毫无未来可言的爱情,她终是没能用力的抓住一些什么。
  面对拥红堆雪,她带着一脸愁容,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中握着花帚……她是连对落花都有意的痴丫头,她面对花开花落却没有办法像常人一样释怀。她轻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她既替它们落泪却也替它们庆幸,毕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她魁夺菊花诗,因为“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本就是她性格的真实写照。
  她的一生坎坷,她所受的煎熬与愁苦也同样压在她单薄的身躯上。她轻叹“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清照是中国伟大的女词人,而黛玉只是红楼中虚构的女子,然而,我却觉得她们的爱情,她们的人生,她们的诗词甚至是她们的愁苦,竟如此如初一致……
  梧桐树下三更雨,我又想起了她们,雨还是那么凉,正是“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人生的乐趣

    人生的乐趣

    我们只有知道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乐趣,才会真正了解这个国家,正如我们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歇下他手头不得不干的事情,开始做他所喜欢做的事...

    2021-02-06

  • 人生七期

    人生七期

    16世纪,英国的大诗翁莎士比亚,有一篇千古不朽的名诗,把人生由婴儿到暮年,分为七期,描写得极其逼真。大意是说:咿咿唔唔在奶娘手上抱的是婴儿;满脸红光,牵着书包儿,不愿上学的是学童;强...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