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优美散文 >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019-03-13 11:56 来源:散文网


  篇一: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想,如果一个人不与自己为难,不与世间万物为难,那么定是个幸福之人。只因这样的人,通透而且宽大为怀。这许多简单的道理,我们却需很长的时光方才明白。
  小时候,听闻了他人取得某些成就时,我总是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心里想着,待我长大,也要如他们一般,成为众星拱月的人物。而如今,方才明白
  ,繁华背后,掩藏了怎样的沧桑。人上人,必是吃得苦中苦的。有多少繁花满枝,就会有多少秋叶飘零。
  平凡如我,做了他人繁华的看客,眼底里透出的不再是艳慕,只是深深的敬佩之情。打小时候起,我便活于父母亲戚的期望中,活成他们希望的模样。然人生何其短暂,我们总要为自己活过。做自己吧,我愿做那春天里平凡的桃花,而非那冬日严寒中盛开的白梅。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强迫,不苛求。如此,便少了许多无端的苦痛。
  人的一生,更多的是追求生命中的欢乐,而疼痛,则为人们所避讳。有人说,至疼至痛的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芸芸众生中的我,那时不是很明白。
  当我真的遭遇,才明白,疼痛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真切的存在。疼痛的生命使我们刻骨铭心。欢乐的人生只有一种,而疼痛的生命各种各样,我想,如果说一个人的生命多姿多彩,那么,一定是真正痛过。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常啊。年少如你我,人生的长河中,将遭遇怎样的羁绊,我们不得而知,只愿那时的我能够真正了悟:人活着,就是来感受痛的,如果说这一辈子都没怎么痛过的话,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时光匆忙,恍惚间,懵懂时光尽成回忆,遂已是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的年纪。我困于庐山之中,瞧不出真假,寻不着出路。我们之前所认识的一切,似乎都变成了错误的,黑和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是非曲直错乱。渐渐地,竟自以为看破了红尘。
  几多挣扎,几多迷茫之后,再看池中芙蓉,依然故我,纤尘不染。这花花世界,仍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世相迷离,我们不能要求什么,所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当我们总抱怨世界阴暗时,恰恰是自己内心蒙了很厚的灰尘。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虚荣,不计较,不浮华,做一个平凡的幸福人。
  
  篇二: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倘若选择一位《红楼梦》中最喜欢的女子,你会选择谁?也许,一些人会选择娴静自持,淡雅聪慧的冷美人薛宝钗,也许,一些人会选择淡看浮华,净心素雅的修行者妙玉。也许,一些人会选择胸怀大志,果断干练的闺阁小姐探春。也许,一些人会选择精明泼辣,处事圆滑的“泼皮破落户儿”凤辣子。然,她们虽然都是不可多得的旷世才女,各有千秋,但我依然独爱细腻孤傲,多愁善感的咏絮之才林黛玉。
  因为同是细腻敏感的素心女子,所以我更能体会到她情感上的微妙变化,理解她内心的孤寂与无助。她所追求的,不过是一隅清宁,一份真爱,可惜生不逢时,在那个被封建教条所束缚的时代,命运又岂是自己能够掌握的。记得有一次,宝钗点了一出戏,戏中的一曲《寄生草》着实意境深远,令人生叹。“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当宝钗意味深长的念完,不禁惊住了一旁的宝玉,当他回过神,只觉茅塞顿开,回去便写下了一句偈语: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散文网 www.sanwen.org.cn)
  写完后,又附上一首解偈:“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这一切似乎为将来宝玉远离尘寰,云里来去的结局埋下伏笔。而当黛玉读到宝玉的偈语时,却在后面加了一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可见黛玉是个有禅心,有慧根的女子,她的意境更加的清澈空灵。而此玲珑出尘的心境在一定程度上亦与她所喜爱的诗人王摩诘,陶渊明,杜工部等人有关。尤其是有着诗佛之称的王摩诘,最是黛玉所钟爱的,他的诗恍若开在浊世间的一朵净莲般,不染纤尘,绽放着自己的独特芳华,那沁人幽香,芬芳了岁月,也醉染了流年。
  王摩诘即是王维,他的一生结交过多位淡泊名利,博学多才的文人墨客,裴秀才便是他其中的一位挚友。有段时间,王维与裴迪隐居在南山,过着逍遥自在,超然物外的闲散生活。他们一边游历南山的各个景区,一边把酒言欢,赋诗狂歌,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诗篇,直至今日,很多人不远万里赶赴南山,就是为了追寻他们的脚步,在那涟漪的时光里,打捞一丝恬淡,一丝清凉。
  此时,恰逢他们来到了南山脚下的辋川,只觉这里环境清幽,风光秀丽,且可以看到南山的大体景致,感受水流的清泠婉约,实在让人不舍离去。于是,他们便决定暂时在此安顿下来,与山水为邻,同清风做友。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微寒的秋天,王维依旧同素日一样,倚仗在柴门外,悠然的看着面前的美景。虽然草木不可避免的要接受命运的轮回,由葳蕤转向衰退,由葱茏变成枯黄,正如我们人类一样,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聚散离合,都有其注定的因果。很多时候,我们无从选择,亦无法改变。然而,就在昼夜的交替中,那些衰退的草木却依然可以重现生机。看呵,虽然阳光无情地让世人目睹它们的衰老,但相继而来的黄昏日落却为它们带来了幽暗的外衣,观之,非但没有了白日的苍颜,反而更觉生机盎然,葱茏翠绿。是啊,岁月虽然可以夺走我们的容颜,名利虽然可以夺走我们的满腔热血,但它们终究夺不去一颗恬淡自然的心。
  辋川的水还是一样的轻灵温婉,如同一个浅吟低唱的女子般,不为逢迎,不为取悦,只是淡淡的穿越红尘,引得清风自来。此时,王维看着水中的落日余晖,和傍水而居的人家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不禁吟道:“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与陶渊明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颇为相似。其实,晚年的王维很欣赏陶渊明的心境,从他的很多诗句中都可体现。陶渊明隐逸在南山时,常常清歌长林,孤啸山水,或采菊东篱,或垂钓于溪畔云涯,或荷锄于田埂阡陌。就像一朵染霜含露的秋菊,带着清宁的禅意,隐约地绽放在南山,悠然自在。而此时的王维,于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不正像当年的陶渊明吗?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接舆是春秋时代的楚国狂士,一生淡泊名利,远离朝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曾在孔子使楚时以高歌的方式讽刺他的积极从政,不明世事,故而有了“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典故。而这里王维将裴秀才比作接舆,又将自己以五柳先生自喻,进一步说明了他对陶渊明的仰慕以及对这位豪放不羁,高风亮节的裴秀才的欣赏和赞许。
  此诗从头至尾,无不表明王维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对薄利虚名的淡然。因为他早已看惯了人世间的潮起潮落,看破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现在,他明白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并非是功名利禄,而是一缕阳光的温暖,一树绿荫的清凉。其实,生活并不苍茫,而是我们的眼光,总是定格在前方,才会忽略了沿途的美好。当年华老去,蓦然回首,方知身边的风景才是弥足珍贵的,而自己却一直错过。岁月因懂得而慈悲,当你觉悟时,便已找到了灵魂的故乡。
  
  篇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女儿上学临走的时候,让我帮她整理一下房间。无意中,我看到一张非常精美的贺卡。“你心地善良、你美丽可爱、是你的一切打动了我……落款是一个男同学的名字。”
  看到这张贺卡,我真的很高兴,心里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我相信,当女儿接到这张贺卡的时候,内心也一定充盈着幸福,这是怎样一种认可和奖赏啊,人的一生中都在寻求这种别人同的感觉。
  那一刻,我突然很想见到那个男孩子,对他说一声谢谢。谢谢他带给我女儿的幸福。因为我相信,五年级男孩和女孩之间这份感情是怎样的一种真。这个男孩只是把他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而已,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女儿有什么事,一向不瞒我,这个男同学我也认识,他们放学的时候经常一起走,有时男孩还帮女儿拿口风琴,是一个很绅士的男孩子。有时候,我接女儿的时候,也是让她和同学一起走,我一般都远远地陪着。
  女儿班级有的同学家长,经常会神秘兮兮地问我:“你姑娘回家说不说,谁和谁谈恋爱的事?”每次我都表现得很淡然。因为这是每一个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年龄,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恋爱。然而这份感情是美好的,是不容亵渎的。
  我经常会想起我小的时候。那时男孩和女孩是不说话的。偶尔亲戚间的男孩女孩在一起疯了、闹了。大人经常会无缘无故地呵斥。也会给一些孩子扣上:“不知羞耻”的帽子。孩子在懵懵懂懂中,还要不断地思索,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浪费了大好光阴不说,自是那份痛苦与纠结,更与何人诉说。
  我是一个个性很强的孩子,逆反心理也很强。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今天发生在女儿身上的每一件事,我都尽量去理解,并且悉心感知,回想我当时的心里状态,尽可能地去宽容。因为我知道,童年时期的心里伤害,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而童年时期没有满足的情感,她也会终其一生去寻找。
  最近女儿换了QQ签名:我每天只做两件事,想你和被你想。我想很多家长看到孩子这样的签名一定会小题大做的。轻则训斥,重则棍棒。其实,孩子只是觉得好玩而已。女儿换完签名的时候,笑着对我说,我还不知道这个人是谁呢?我笑着告诉她,终究有一天,会有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路口等她。
  我一直主张女孩要富养,当然不只是物质上的富养,精神上的富养也同等重要。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有一个很优秀的男孩,从我和孩子父亲手里接过这个担子爱她和宠她。
  那天一个朋友因为孩子情感方面的事征求我的意见,我突然想到水,有人说水是最接近道的。那么就让湖水平静地流经心河,接受它,感知它,湖水流过之后,也许了无痕迹,也许出现沟壑,这一切都是成长的印迹。一切随缘,我们能做的,只是感受生命的美丽。
  我是一个严厉的母亲,我希望我的女儿健康快乐成长。在女儿情感方面,因为懂得那份伤,我想我会慈悲。
  
  篇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不敢相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一句带着淡淡禅意的,竟出自张爱玲之口。
  她冷艳高贵,一身素雅旗袍衬托出她的高傲,放逐自己流浪,故人相望,情债又如何能偿?
  纵使她甘愿萎落尘埃,为他花开尘埃,我于她,始终是仰望的姿态……
  美人如花隔云端。或许认为她的容貌不及林徽因能够让民国男子为之疯狂而奉为【民国女神】;或许觉得她这一生还不如一个平常女子过得幸福,亦或许心痛她倾城后所谓的转身华丽,又是怎样的无可奈何。哪怕最终的孤独终老,这一世也只作最后一世罢!
  轮回太多,你共我怎能逃脱?错过与过错,究竟该怪谁?‘’生若求不得,死如爱别离‘’她或许曾经想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生活,可又怎料到头来皆是空!蜉蝣命觅,朝生暮死;昙花一现,愿君惜怜。他终究给不了,也给不起,那何必当初还让她有所臆想呢?但愿终有日他会懂这谜题……
  远在异国,客死他乡。她曾说,无疾而终是一种幸福。算天算地,到头来,命中注定,没有任何一个人令她停驻脚步,只得孤独终老……当初虽不年少,却轻狂。纵使将要奉子成婚,但她毅然决然的打掉了孩子,婚姻并不能成为她的束缚。第二个他,也只不过是她生命中的匆匆过客……
  君生我未生。感叹我与她不在统一时代,我未尝不想窥视她倾城姿态。几番流转,人生就是华胥一梦,可惜醒梦太难,也不想醒……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寥寥八字,要做到何等的难?我恐怕穷尽一生都学不会……
  今夕何夕,我心悠悠,何处愁?
  梦回缘起,梅影散落,是谁错?
  蜉蝣命觅,只此一世,心相惜。
  懂得慈悲,伊心憔悴,心纷飞。
  
  篇五: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就是那临水照华人。
  简单的语调,轻轻的问候,不知暖了多少人的心。上海滩的繁华不知迷失了多少游子归乡的路,流淌着碎金的天空不知装点了多少风流才子的梦乡。张爱玲是独立的,亦是动人的。
  漫漫红尘中,唯有她,也只有她,可以支撑得起上海滩的一片繁芜。童年的不幸造就了张爱玲一身的冷酷,冷酷亦是好的,它可以将所有不怀好意的爱抚挡在窗外,它是一剪盈盈的光,将潇洒带给我们,将独立的篇章写得楚楚动人。儿时的幽梦不再甜美,现实的残忍将张爱玲包裹,没有一丝缝隙,也没有一丝留恋,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为新时期的女性,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清新的观念,面对着日益颓败的家族,面对着不懂珍惜的丈夫,黄素琼终于离开了他,因他的不思进取,为他的日益堕落。人生是一壶品不完的酒,这中间的洒脱,这中间的泪光,这中间的嘶喊,终将随着时间的河流远去,远去。或许明天的太阳依然红晕,但失途的鸟儿终究找不到回家的路,或许今晚的月亮依旧朦胧,但那对说好了不见面的情人终究是陌路。这百转千回中,消散了我们的宴席,吹尽了回忆的珠帘,淡忘了彼此的盟约,埋葬了辉煌的昨天。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阔少爷,吸食着鸦片,在昏昏沉沉的云烟缭绕中苍茫度日,任谁也不能看惯他的懦弱和退缩。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必然造就张爱玲的冷漠。在姑姑和妈妈一同出国留学的情况下,父亲张佩纶将那个被自己占据多年的女人接到自己院中,与这个惨败的女人逍遥度日。曾记得,这个姨太太性情暴躁,经常因为小事而争吵,不久就被赶出了张家亦是她自作自受的结果。此时张爱玲便开始了学习历程,她爱好写作,用锋利的笔尖刺向不尽如人意的破网,她对红楼梦大有见解,并不满足于高鹗写的后四十回。她对世界有另一番领悟,不因小事暗暗落泪。然而这位才女,却在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遇到了不平凡的人,他叫胡兰成,是民国时期的风流才子,张爱玲独具一格,任世间多少男子都不曾得到张爱玲的眷恋,唯有胡兰成,就轻轻的闯入张爱玲的红尘,从那一刻开始,她变得很低很低,为他低到尘埃里,在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拥有世间独多少佳人的眷念,而张爱玲的天空里却只有胡兰成,她愿为他饮下爱情的毒酒,他愿为她过安稳的生活。他们相知,相爱,到共同生活,看尽人间百态,吟咏潇潇暮雨,叹息人生苦短。而胡兰成已不能只为张爱玲而存在,他那炽烈的心经不起半点冷漠的考验。当时胡兰成到外地躲避,因他的汉奸身份,让无辜的张爱玲承受了舆论的折磨,世人的白眼。而在异地的胡兰成亦没有困在张爱玲的裙摆之下,邂逅了一位姓周的佳人,她只有十六岁,仅仅是青春年少啊,胡兰成绞尽脑汁的为之颔首,为之停留,而小周姑娘在一时冲动之下,上了胡兰成的不归之船,酿成了一段遗憾的往事。小周一定不知道自己的情郎哥哥竟是这般蛇蝎心肠,她一定没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旋转在爱情的血雾,没有对与错,没有成与败,只念自己心的灵气,栖息在温情的沙滩。而回来之后的胡兰成只想张爱玲提起过小周姑娘,只有后文不堪想象,张爱玲只是将这不经意的话当做浅浅的游戏,可谁却知,胡兰成竟和小周有了肌肤之亲,在后的我们不能想象。而小周甘愿为胡散尽自己青春的绚烂多姿,梦想与胡兰成浪迹天涯。而一切承诺都变做谎言,一切关怀都变成施舍,小周只能在孤寂冷落中,独自伤神。
  胡兰成毕竟是不能仅有一个张爱玲的,注定了为情殉葬的他,亦不能少了一袭温床。当两颗心的距离超越了一定距离,爱就不复存在。当胡兰成与范秀美同居,张爱玲为笵画像时,发现胡兰成的嘴巴竟和范秀美如此之像,她便久久不能安静,为这个三心二意的男人,为他的龌龊之举,张爱玲终究不能忍受这般侮辱,于是理智的她选择了转身离去,留下的是一张换不清的债券。
  接下来的生活,没有胡兰成,没有慵懒的父亲,没有可恶的姨太太,剩下的只有残损的红颜,落寞的青春。对胡兰成,张爱玲已是仁至义尽了,为他寄去稿费解决生计,为他的范秀美筹集钱财做手术。这世间有哪个女子,会这般善良?是胡兰成的不珍惜让这朵梅花再度受寒,他怎么忍心让这样一位佳人蒙受世人的谩骂?他怎么这般无情,将张爱玲的心再次灼伤?
  为一纸婚约,张爱玲决然嫁给了比自己大三十岁的赖雅,而张爱玲的心中只有胡兰成,即使自己不再爱他了,亦不会去爱别人,只是凋谢了。
  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世间有几位女子可与张爱玲媲美?世间又有几位才女这般痴情?
  天空像在轻轻诉说爱情的美好。流星似在告诫我们珍惜,时光不待人,红颜易老,难以挽回,不知道在未来的道路上,会有几分安稳愿那个携我杖走天涯的人会静静守候,不言辜负,原未来的我们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雪

    一直以来有一个意念,那就是我想写一篇关于雪的文作。 今天,我终于提笔了日前忽然发现,我写过春风,写过夏蝉,写过浅秋的雨,唯独没写四季中冬的物候景象,所以接下来去写冬日的雪了。 冬天是...

    2020-11-20

  • 镂一抹墨香,醉一眉念想

    镂一抹墨香,醉一眉念想

    念一碎墨梦,执笔罅隙里的一缕幽光,沉于艳香。亘古不变的岁月,荡漾着春韵的静谧。一缕梦白,一丝青光,弹奏七弦琴的音律,流淌出三生的歌谣。随双桨摇曳流水,月色缠绵、星辰醉香。 落画素描...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