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读书随笔 >

定力的较量

2019-04-09 14:45 来源:散文网

[读书札记]――晚清故事之一

定力的较量

在晚清重臣中,曾国藩被誉为中兴之臣,他对晚清的功绩史书自有记载。但从一些逸人趣事来讲,曾国藩大力主张的为人要“挺”的定性却很能引发的人感想。

相传曾国藩小时候天资并不是十分的聪慧,但读书却极其的用功。据说有一天,曾国藩用功苦读苦记诸子文章,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许多篇却怎么也记不住,再读再记再记再读,可文章却还是记不住。恰巧这个时候,有一个小偷已进家潜伏很久。小偷听着曾国藩三番五次的重复记忆,盼望着曾国藩能够快点将文章背下来快去睡觉,可听了很久也等了很久,曾国藩就是没有睡觉的意思,因为这篇文章还是没有记下来。小偷是越听气越大,便跳了出来,大怒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说罢便扬头背诵出曾国藩三番五次所背的那篇文章,流利而畅快,随后便扬长而去。

读到这里,我不仅感到了可笑,也感到了可叹。从做人的定力来讲,小偷所具备的定力远远没有曾国藩的定力强。对于小偷来讲,他主要寻求的是时机,一种偷窃的时机,但这种时机需要高度的忍耐,既对周围所有影响他偷窃不利因素的忍耐,没有这种忍耐,其目的绝然没有实现的可能。可叹的是小偷却偏离了方向,偏离了目标,争强斗勇,自己的目标是没有达到。同时,却感到此贼记忆如此的好,也颇有点任性使气的味道。更主要的是对曾国藩做人的这种定力所感染。对于一件事,“知其不可为而强以为之”的态度更让的叹服。这种态度其实就是对一件事所持有的恒心,不论面对多少的困难,有多少的不如意,多少的坎坷,心中追求的那份目标不变,那份决心不变。也正因为如此,曾国藩还给他的得意弟子李鸿章讲过一个“挺”的故事。

说是乡下有一家请客,父亲让儿子去打酒,儿子在打酒回来的途中,经过一个独木桥。凑巧的是还有一个乡愿从桥的另一头也走了过来,两个人僵持在桥中央,谁都没有让步的意思。父亲等儿子打酒怎么等都不回来,心中很是焦急,便派人前去探寻。听到儿子无法过桥,父亲不仅没有让儿子退回来的意思,而且还对儿子说“你先耗着,老子来换你”。这是《挺经》里的一个故事,也是曾国藩对坚持目标所持有的态度。(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这种态度就是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对自己不利,如何影响自己,但只要是自己认准了的事,就必须坚决的坚持下去,坚持的做下去。这种做事的坚持就是一种定力。从生活中来讲,这种定力就是能够时刻稳住自己、稳住内心,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偏离了自己确定的那种目标。

当然,这种对目标的清醒认识和把握,有一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自己为人、做事的一种本能习惯。

说是有一次,李鸿章带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求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没想到曾国藩出去散步还没有回来,李鸿章就让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时间也没有多长,曾国藩散步归来,李鸿章上前奏名原委,请曾国藩考察这三个人。却没有想到曾国藩直接说考察已结束,并对李鸿章说:“面向门厅、站在左边的那个人忠厚,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个人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不值得信任,断不可担当大任;右边的是一将才,应予重用。”李鸿章很是吃惊,想老师没有考察怎么断然下如此定语。曾国藩也看出了李鸿章的这种疑惑,便笑着说:“刚才回来时,走过他们的身边,左边的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但是却没有开创精神;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右边那位一直从容冷静地站着,可见此人沉毅有为,是一位大将之才”。李鸿章惊呆了,可历史却没有,历史却印证了曾国藩的判断。这三个人,左边的是张树声,右边的是刘铭传,中间的则姓吴。后来,张树声转战南北,积功至两江总督,政绩卓著。刘铭传智勇双全,功名成就很早,1884年中法越南战争爆发,刘铭传率军到台湾,与法军在基隆、淡水一带鏖战,大败法军。其后治理台湾6年,修筑铁路,兴办实业,政绩斐然。至于姓吴的,则在战斗中畏缩不前,投机取巧,只做到道员而已,史书并无记载。

有的时候,一种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习惯却在做人做事的潜移默化中自然形成。但是做事的定力和做人的定力却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砥砺,不断的培育。这需要一种勇气,更需要一种恒心,更在意的是定力如何。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春天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時,我则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伴随着一杯清茶,开始我一天中最充实的阅读生活。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

    2020-03-1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