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散文 > 记事散文 >

竹林里的村庄

2020-09-12 00:21 来源:散文网
    在姚安,说起竹编,想起的就是新屯。
 
    在我幼时的记忆里,新屯是竹林中的村庄,村里人大都会竹编技艺。小时到县城,必经新屯,但这么多年来我都分不清哪个村是上新屯,哪个村是下新屯,它们几乎是连在一起的,都种满了竹子,“近则翠竹绿树襁衭我村屋宇,尤似婴儿卧于碧毯之上。”
 
    新屯地处县城北面,有县道从村子经过。集市之日,城北商贾村民,穿红着绿,男女老少,驱车逐马,赶着牛羊,组成人龙,经此集于县城赶集,近下午又各取所其需,满载而归。翻开老县志,找不到叫“新屯”的地方,从当地百姓的各种描述中,多次提到“青石桥”,《民国姚安县志》“氏族”部份有记载:何姓,始袓何维,明末从江南迁姚安居青石桥。陈姓,始袓陈家登清初从江南迁姚安居青石桥。何、陈正是今天新屯的两大姓氏。在老人们的记述里,新屯北边的界线是将军坟,据查,将军坟指的是周小卜将军墓,距青石桥一里有余。想必在军队屯田以前新屯这地方应该就叫青石桥了。如今,没人能说清这地方为什么叫新屯,但在姚安,但凡称“屯”的,都跟明朝云南的屯田制度有关系。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每百里高一营,率兵屯种。在姚安、洋派、弥兴三个坝子内,设置三十六屯。上新屯、下新屯皆列于这三十六屯之中。
 
    上新屯赵姓族谱记载:“村,距县城北约五百多米,沿城北大路主干之西。远看四山环绕,百里平川,地处姚安坝子的中心。春来麦浪翻滚,夏秋水稻飘香,冬也南豆笑白霜,腊梅助兴。更有蜻蛉河双溪贯野自南至北而下,自西至东,横贯五渠。”这就是新屯的地理位置和当年的自然景象。在一些家族的族谱里,还能看到当时村中的大致情况:新屯以青石桥为界分上新屯、下新屯,青石桥以南为上新屯,以北为下新屯。在上世纪80年代,在下新屯曾出土两面铜鼓,“鼓面有光体,无芒,胴部突出,腰部急收,有垂线分格,下饰绳状纹,胴、腰部饰扁耳,足部外移。其类型为万家坝铜鼓和石寨山铜鼓的中间形态。”上新屯有武官衙门遗址。据老人们讲,新屯是旧时接官的地方,从位置上看,县城南边有接官亭,所以北边在新屯接官也为当然,直到现在,还能找到当时青石官道路面的痕迹。据《赵氏族谱》记载:村北阮姓房之北,尚有古炮台遗址,因废墟高垒,故叫‘高坡子地’,地下还有砖石瓦砾及火毁遗迹。……距青石桥南约30米现雷云的房基地,是古代武官衙门遗址;村西南约五十米处,1955年扩田而出土的赵士登墓,碑文书“明故赵士登墓”右下书“万历十四年月、日立”。 《上新屯赵姓族谱》记录:赵姓“始袓赵木铎响应明太袓的征诏从戍入滇。自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随军远征云南,身经百战,滇平,留戍而落籍”。
 
    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这在姚安经常能听到的名字,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也时不时有一点寻根的冲动。 翻查了多种文献,皆找不到有关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的踪迹。几次到南京,都寻问南京本地人:知道应天府大坝柳树湾在哪里么?没有人给我肯定的回答。近日于网上搜索,得知在南京明故宫午门以北,内金水桥之前矗立着一座石碑,说是《疏通沟渠碑》。碑文记载:“看得疏通沟渠乃王政要务,除十三门内大小沟渠陆续疏通外,唯洪武岗以东,从工部门首下北,东城兵马司门首下北,标营、柳树湾、关王庙、太医院等处过西下北各沟,向来不得下流之处,所以虽经疏浚,水仍不行。”这段碑文说明:明代的南京应天府确实有柳树湾的地名存在,而且就在明宫城附近,在今天的城东南角。然因无缘得见此碑,也不知碑中所说“柳树湾”是不是姚安人所说的“柳树湾”,“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也只能作为一个概念留在脑海中。其实在姚安,甚至在云南的一些地方,人们共同的记忆都认为袓上是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迁来的。而据县志记载,从明朝到清初,全国各省都有迁入姚安的汉民,犹以江南、南京、江西居多,据此,新屯的各家族也不全是从南京迁入。但是,一些家族从江南一带迁入则是肯定的。 当年的青石桥,何、陈两家的居住地,如今的新屯,除了何姓、陈姓以外,还有赵、戴、冉、雷、周、宋、阮、李、王、林、邓、汪等家族。这些家族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在不同的年代因不同的原因从不同的地方迁居于此,在这一村落当中共同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如今,说起各家的历史,都说是南京应天府大坝柳树湾迁来的,我想是因为明朝大量汉族从内地迁入,改变了姚安民族的分布状况,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同化了大家对家族历史的认知。随着时光流逝,袓上的事在人们的记忆中已逐渐淡去,再加上战乱迁移等原因,三代以上的事已很少有人能记起,在很多家族中,袓坟碑记被毁,记录一个家族历史的族谱也已灭失,对袓上的人和事已无据可考。
 
    提到新屯,人们最直观的映象还是竹子、竹编。“甘仲贤《乡土科书》城北上下新屯居民咸习竹工,编织筛、簸、筐筥供一州之用。男女刮青剖节,无游手者。”新屯的竹编有粗有细、有大有小,从生产工具的海簸、竹蓝到生活工具的竹箱、竹席等一应具全。“我们村编的东西卖得可远了,相邻州县的都来买。”老人们回忆起村里的竹编手艺术,言语中流露的仍然是自豪。在新屯竹编的各类生产生活用具中,粗者如花眼篮,整个篮子除篮口细扎以外基本上是一个眼接着一个眼,每个眼都呈六角型,用来装一些体积大的东西。花眼篮的出现不外乎两个原因,一为省编织用的竹料,二为减轻篮子本身的重量,以利于运输时多挑多背。竹编中的细者有竹箱、竹瓶、竹兜、密篮等等,这些都是细致活,物件越小就越费工夫。拿竹瓶来说,是为保护易碎的瓷器及其它器皿而编织的,不能大也不能小,刚好把要保护的各种瓶稳稳圈住。新屯的竹编大者是海簸,用于收稻谷、麦子等,型如经常见到的草帽,直径大约两米;小者为竹兜、箸笼等,几厘米的直径,十几厘米的高,编法各异,有密有疏。
 
    除了用于生产生活的竹器以外,新屯的竹编还有用于娱乐活动的,那就是更具艺术特点的当是花灯。花灯的用具是“灯”,有龙灯、狮子灯、马灯、驴灯等等,这些动物灯的骨架全用竹子。老艺人用竹子把骨架所好了,外面用各种颜色的纸一糊,做什么像什么,村里用这些动物来祈求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世易时移,今天新屯村里老一辈的竹编艺人如何自林、何从飞、何自唐等还健在,但因年事已高,不再更多地从事编织工作。虽然我们走在街上,市场上出售的各种竹编器具大部分仍是新屯人编制的,在县外它们能卖到昆明、攀枝花,但基本上是花眼篮、密篮、筛子、簸箕等中等件的工具。如今,相当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竹林走出新屯,走向城市。精细的编织如竹箱、竹瓶等如今已经不常见了,花灯也没人再扎,新屯的竹编技艺,在时代的洪流中挣扎,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竹林中的新屯除了生产劳动以外,也有自己的文化活动。全村的文艺活动是唱花灯,据说新屯的花灯在姚安还很有名气,每年村里的大事之一就是正月初二接灯,正月十五献灯。说起新屯的花灯,老人们津津乐道,为我一一列举以前唱花灯唱得好的前辈:李先、何自维、王立本等等,说他们在表演中都各自有擅长的角色。新屯的花灯也有讲究,每年春节前都由本村艺人扎好各种动物形状的花灯,有马、狮、龙等,到正月初二举行仪式正式启用,到正月十五献灯后一并烧毁,来年重新再做。在姚安是有追花灯习俗的,我曾见识过一次正月十五大家追着龙灯放鞭炮的场景。一场表演下来,龙灯伤痕累累,其它的花灯在表演中大抵也如此,所以每年正月十五花灯表演结束,也只能让其魂归自然了。新屯的花灯起源于何时已无据可考,从全县来看,明代在内地广为流传的社火随着人的迁移传入姚安,并迅速得到普及,它的音乐及表演形式至今仍在姚安花灯中留有影子,说明社火活动是姚安花灯形成的渊源之一。新屯的花灯是姚安花灯的组成部份,其表演形式与其它地方并无大异。现在的新屯,花灯只有少数的几个老人还会唱,村里的花灯表演队也很少活动,能扎花灯的人已年近古稀,以后还扎不扎,唱不唱,没人去想。 
 
    新屯的先辈用辛勤耕作和竹编技艺在花灯的音乐声中养育下一代,而后辈们也继承袓上的优良传统:勤耕苦读、艰苦创业、严守法纪。遇事助人为乐,生活简朴,珍惜米布帛,醇告来之不易。如《上新屯赵姓族谱》记载赵家家训:“知事怕事少事不惹事,行正做正公正身自正。国家可均、嚼禄可辞、百刃可踏,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要求赵家后辈“作风正派,不欺上压下、不畏强暴、不凌寡弱、不听谗言、不染酒、色、财、气之恶习、不盗窃淫猥;不触犯国法;尊老爱幼,重视子女教育,追求进步,奋发图强,以文化道德育人。”在祖训的规范下,新屯两村大部分人皆守本分,邻里有危难疾苦,族人长辈多能解囊相助;每有争议,聚老幼善言疏导,互相劝解,公平调处。当事者,口心相服,彼此欢解而止,故极少诉讼案例。在这样的民风薰陶下,一些年轻人勤于学习,相继走出新屯当了教师、经济师、工程师、农艺师及公务人员。《姚安县志》有记载的如:下新屯陈姓家族咸丰年间的岁贡陈廷杰,“字笏斋,幼从贡生甘荣禄学,终身守师法,并与甘雨订总角交,互相切劘,励志行修。咸同之乱,士之负文学者,辄为伪职所污........晚年主讲大成书院,勤教不倦。生平不与才智先人,而傲岸者当之辄屈服,不敢自肆。为学尝以‘不欲勿施,有诺无宿’二语自励励人。卒年八十有一。甘孟贤为之传赞有云:‘咸同之乱?矣。老成谢,典籍亡赖二三君子,力持于兵燹之余,卒之渊源所渐,文教重新,诗书之士,接踵而起,如先生者,可一、二数也。鸣呼!绝续之际,所关巨哉!”盖定论也。 还有同治年间陈馨,云南警察毕业,官开远县县长。在老人们的眼里,陈馨或许不是太大的官,但直到现在村里人对他仍有口皆碑,因为在人们的记忆里,新屯的第一所学校就是陈馨主持修建的。新屯的第一所学校即新屯小学建在村里的土著庙遗址上,也有说是宗祠,现在人们能记起的就是院里的两株紫微花。据说建宗祠以前这地方是柳树环抱的一个大坝塘。民国年间,陈馨在其址上主持修建下新屯小学,校舍为三厢两院结构,当时全村人按每亩田三打粮食投资并投劳修建。后来随着村里人口的不断增加,学校也几经修复,直到下新屯小学撤并长寿小学,这里就作为了村里文化活动用房。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屯各族重视子女教育,一大批后辈走出村子,或工或教或医或商,前前后后不下百人,他们成为了新屯人的骄傲。 
 
    上下新屯村中池塘、水井星罗其布,陈家塘、马家塘、韩家塘……陈家井、赵家井等等,这些水利设施基本都是以各姓为单位修建的,在古时,可能只供本族使用。如上新屯的“梨园井”,相传修于梨园中,四米以下套有一小井,小井再深有二米,是特有结构,是赵姓家族的饮用水井。遗憾的是,随着村里人口的快速增长,村中生产生活用地显得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部分村民把村里的一些水塘填埋变成了宅基地、还有一些水塘变成了垃圾池、一些水井被废弃。村子,逐步变得拥挤。今天的新屯,人多了、房子多了,但竹子少了,竹编的生产生活用具少了,唱花灯的人也少了。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把时间花在心灵上

    朋友带我去看一位收藏家的收藏,据说他收藏的都是顶级的东西,随便拿一件来都是价逾千万。 我们穿过一条条的巷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公寓前面,我心中正自纳闷,顶级的古董怎么会收藏在这种地方...

    2021-02-19

  • 风中跌倒不为风

    风中跌倒不为风

    路过乡间一座三合院,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放声大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 妈妈一手慈爱地搂着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对孩子说: 哎呀!都是这个土脚不平,害宝贝仔仆倒,妈妈替你拍土脚,哎...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