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随笔记录 > 读书随笔 >

读书“治愚”也“致愚”

2019-04-09 14:44 来源:散文网

读书似乎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书读多的人通常被称为读书人。曾几何时,世俗的理解读书人总是伴随着学问与呆子两层含义,也就是评论某个读书人可能说这个人很有学问,也可能说这个人是个呆子,所谓“书呆子”。

如今再去辩论读书有用与无用,已经是很无聊的事了,因为读书有用已变成了共识。当然读书的用处或者说后果却可能截然相反:其一曰“治愚”;其二曰“致愚”。

读书治愚。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见读书治愚之说早已有之。

英国人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可见外国人也懂得读书可以治愚。

翻开中国史书,古人中聪慧者谁不读书?就连那个开始不读书的吕蒙后来也因读书变得更聪明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org.cn )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由来。

宋朝开国丞相赵普更是直接从书中寻找治国治事的方法。宋史中说赵普每次遇到政事不能决断,便在回家后查阅家中一个书箱里的书,第二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家里的人很是好奇,偷偷打开箱子一看,原来里面只有半部《论语》。于是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读书使人聪明,可是聪明人很难被管理,秦皇赢政是最早明白这个道理的皇帝,所以他下令:禁私学,焚《诗》、《书》。他的想法显而易见:我不让你们读书,你们不就乖乖的听我的统治了吗?可能是造化弄人吧,秦始皇做梦也没想到,他的大秦王朝最后是被不读书的陈胜、吴广给推翻了。

不管秦始皇是否成功,在他之后的不少帝王都会不自觉的采用他的手法:禁书。他们的目的基本相同,不让老百姓读书,从而保持老百姓之愚,利于统治。

有人对此会不以为然,会说:中国历史上不是有很多皇帝劝百姓读书吗?官方办官学,鼓励办私学,不都是在鼓励读书吗?难道说这些皇帝是希望他治下的百姓聪明吗?

答曰:非也。这些做法仍然是希望老百姓“愚”,不过采用的是另一种手法,即是通过读书使人变愚。

读书致愚这一真理的发现我以为对于中国来说不亚于四大发明,这或许是从大禹治水受到了启发:堵不如疏。不让读书就是堵,让读就是疏。

至于如何才能使读书人只能被我使用,即“致愚”,这是问题的关键。汉代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也就是建议皇帝让天下人只读儒家的著作,其目的当然统一人民思想,维护汉王朝的王权统治。归结为一个字就是读书使民“愚”。

董氏的这一做法得到了汉朝以后绝大多数统治者的青睐。为了使读书人只读官方希望的书,一方面,官方在选拔官员时,只考一些有利于统治的书;另一方面,各朝都在不停地由官方来编写或修订一些有利于其统治的书目。于是有了“经史子集”之分,其它诸如什么小说、野史之类应均属于旁门左道了。很长时间民间流传的一些话也印证了读书致愚,比如俗语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应该就是最好的明证。

当然,读书不求甚解或食古不化或做“两脚书橱”都是读书方法不当造成的,这种读书致愚和统治者无关。

当代中国可读的书多了,基本没有了读书的限制,读书而致愚的可能性很小很小,可是读书的人却好像越来越少。有些人想读书却买不起书,有些人说喜欢读书却又说自己没有时间,有些人到了真想读书的年龄却又发现真的没有什么时间了。在纷纭复杂的书籍中,不排除有些书作者的智慧决定了这些书的层次很低,其中一些书读了只能“致愚”,这种书肯定不能读。有时想想一些读书人固穷、守善也不一定都是愚,而那些不读书的聪明人也未必就是真的聪明。

有时我想, 现代人能读点书能愚点也不一定是坏事。

本文由散文网用户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阅读

  •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你若阅读,春天即至

    春天是一个最佳的阅读季节。当许多人沉醉于春天的踏青時,我则在阳台上,沐浴着阳光,伴随着一杯清茶,开始我一天中最充实的阅读生活。 清代学者张潮在《幽梦影》中开笔即言:读经宜冬,其神专...

    2020-03-17

推荐阅读